目录
- 456 第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中)
- 457 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
- 458 第七十三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完)
- 459 第七十四章 理由
- 460 第七十五章 盛宴
- 461 第七十六章 定计
- 462 第七十七章 迟到(一)
- 463 第七十八章 迟到(二)
- 464 第七十九章 迟到(三)
- 465 第八十章 迟到(四)
- 466 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
- 467 第八十二章 迟到(完)
- 468 第八十三章 会猎
- 469 第八十四章 破军(上)
- 470 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
- 471 第八十六章 崩溃
- 472 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
- 473 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
- 474 第八十九章 收网
- 475 第九十章 恍如昨夜(上)
- 476 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
- 477 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
- 478 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
- 479 第一章 分赃(上)
- 480 第二章 分赃(中)
- 481 第三章 分赃(下)
- 482 第四章 战端再启(上)
- 483 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
- 484 第六章 波及(一)
- 485 第七章 波及(二)
- 486 第八章 波及(三)
- 487 第九章 波及(四)
- 488 第十章 波及(五)
- 489 第十一章 波及(六)
- 490 第十二章 波及(七)
- 491 第十三章 波及(完)
- 492 第十四章 野心
- 493 第十五章 站队
- 494 第十六章 布局(上)
- 495 第十七章 布局(中)
- 496 第十八章 布局(下)
- 497 第十九章 加码(一)
- 498 第二十章 加码(二)
- 499 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
- 500 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
- 501 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
- 502 第二十四章 加码(六)
- 503 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
- 504 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
- 505 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
- 506 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
- 507 第二十九章 揭盅(下)
- 508 第三十章 揭盅(完)
- 509 第三十一章 底牌
- 510 第三十二章 落定
- 511 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
- 512 第三十四章 各方(二)
- 513 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
- 514 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
- 515 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
- 516 第三十八章 各方(六)
- 517 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
- 518 第四十章 求变(一)
- 519 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
- 520 第四十二章 求变(三)
- 521 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
- 522 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
- 523 第四十五章 求变(六)
- 524 第四十六章 渐变(一)
- 525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
- 526 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
- 527 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
- 528 第五十章 渐变(五)
- 529 第五十一章 渐变(六)
- 530 第五十二章 渐变(七)
- 531 第五十三章 定位
- 532 第五十四章 恣意
- 533 第五十五章 隐忧
- 534 第五十六章 藏头露尾(一)
- 535 第五十七章 藏头露尾(二)
- 536 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
- 537 第五十九章 藏头露尾(四)
- 538 第六十章 藏头露尾(五)
- 539 第六十一章 藏头露尾(六)
- 540 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
- 541 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
- 542 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
- 543 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
- 544 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
- 545 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
- 546 第六十八章 暗度陈仓(中)
- 547 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下)
- 548 第七十章 挖坑
- 549 第七十一章 填土
- 550 第七十三章 埋人
- 551 第七十三章 虚实
- 552 第七十四章 崩坏
- 553 第七十五章 奔袭
- 554 第七十六章 抉择(上)
- 555 第七十七章 抉择(中)
- 556 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
- 557 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
- 558 第八十章 英德(下)
- 559 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
- 560 第八十二章 对攻(下)
- 561 第八十三章 突破
- 562 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
- 563 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
- 564 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
- 565 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
- 566 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
- 567 第八十九章 落子无悔(四)
- 568 第九十章 落子无悔(五)
- 569 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
- 570 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
- 571 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
- 572 第九十四章 落子无悔(九)
- 573 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
- 574 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
- 575 第九十七章 谜局
- 576 第九十八章 季孙之忧(一)
- 577 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
- 578 第一百章 季孙之忧(三)
- 579 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
- 580 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
- 581 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
- 582 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
- 583 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
- 584 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
- 585 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
- 586 第一百零八章 织雾(二)
- 587 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
- 588 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
- 589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织雾(五)
- 590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
- 591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
- 592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
- 593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
- 594 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
- 595 第一百一十七章 雾尽花开(四)
- 596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
- 597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雾尽花开(六)
- 598 第一百二十章 雾尽花开(七)
- 599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
- 600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
- 601 第一章 期限
- 602 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 603 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
- 604 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
- 605 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
- 606 第六章 永历十一年(五)
- 607 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
- 608 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
- 609 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
- 610 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
- 611 第十一章 永历十一年(十)
- 612 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
- 613 第十三章 永历十一年(完)
- 614 第十四章 顺治十四年(一)
- 615 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
- 616 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
- 617 第十七章 顺治十四年(四)
- 618 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
- 619 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
- 620 第二十章 窃取
- 621 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
- 622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
- 623 第二十三章 加速(三)
- 624 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
- 625 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
- 626 第二十六章 加速(六)
- 627 第二十七章 加速(七)
- 628 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
- 629 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
- 630 第三十章 加速(十)
- 631 第三十一章 力从地起(一)
- 632 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
- 633 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
- 634 第三十四章 力从地起(四)
- 635 第三十五章 力从地起(五)
- 636 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
- 637 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
- 638 第三十八章 力从地起(八)
- 639 第三十九章 力从地起(九)
- 640 第四十章 力从地起(十)
- 641 第四十一章 力从地起(十一)
- 642 第四十二章 力从地起(十二)
- 643 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
- 644 第四十四章 力从地起(完)
- 645 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
- 646 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
- 647 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
- 648 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
- 649 第四十九章 挤压(五)
- 650 第五十章 挤压(六)
- 651 第五十一章 挤压(七)
- 652 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
- 653 第五十三章 挤压(九)
- 654 第五十四章 挤压(完)
- 655 第五十五章 起手
- 656 第五十六章 故伎重施(一)
- 657 第五十七章 故伎重施(二)
- 658 第五十八章 故伎重施(三)
- 659 第五十九章 故伎重施(四)
- 660 第六十章 故伎重施(五)
- 661 第六十一章 故伎重施(六)
- 662 第六十二章 故伎重施(七)
- 663 第六十三章 故伎重施(八)
- 664 第六十四章 故伎重施(九)
- 665 第六十五章 故伎重施(十)
- 666 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施(十一)
- 667 第六十七章 故伎重施(完)
- 668 第六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一)
- 669 第六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二)
- 670 第七十章 骆驼与稻草(三)
- 671 第七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四)
- 672 第七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五)
- 673 第七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六)
- 674 第七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七)
- 675 第七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八)
- 676 第七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九)
- 677 第七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十)
- 678 第七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十一)
- 679 第七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十二)
- 680 第八十章 骆驼与稻草(十三)
- 681 第八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十四)
- 682 第八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十五)
- 683 第八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十六)
- 684 第八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十七)
- 685 第八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十八)
- 686 第八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十九)
- 687 第八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
- 688 第八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一)
- 689 第八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完)
- 690 第九十章 崩塌(一)
- 691 第九十一章 崩塌(二)
- 692 第九十二章 崩塌(三)
- 693 第九十三章 崩塌(四)
- 694 第九十四章 崩塌(五)
- 695 第九十五章 崩塌(六)
- 696 第九十六章 崩塌(七)
- 697 第九十七章 崩塌(八)
- 698 第九十八章 崩塌(九)
- 699 第九十八章 崩塌(玖)
- 700 第九十九章 崩塌(十)
- 701 第一百章 崩塌(十一)
- 702 第一百零一章 崩塌(十二)
- 703 第一百零二章 崩塌(十三)
- 704 第一百零三章 崩塌(十四)
- 705 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十五)
- 706 第一百零五章 崩塌(十六)
- 707 第一百零六章 崩塌(十七)
- 708 第一百零七章 崩塌(十八)
- 709 第一百零八章 崩塌(完)
- 710 第一百零九章 侠客行(一)
- 711 第一百一十章 侠客行(二)
- 7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侠客行(三)
- 7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侠客行(四)
- 7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侠客行(五)
- 7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客行(六)
- 7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侠客行(七)
- 7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客行(八)
- 7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侠客行(九)
- 7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侠客行(十)
- 7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侠客行(十一)
- 721 第一百二十章 侠客行(十二)
- 7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侠客行(十三)
- 7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侠客行(十四)
- 7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侠客行(十五)
- 7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侠客行(十六)
- 7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侠客行(十七)
- 7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侠客行(十八)
- 7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侠客行(十九)
- 7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侠客行(完)
- 7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逆臣(一)
- 731 第一百三十章 逆臣(二)
- 7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臣(三)
- 7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臣(四)
- 7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逆臣(五)
- 7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逆臣(六)
- 7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臣(七)
- 7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逆臣(八)
- 7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臣(九)
- 7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臣(十)
- 7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逆臣(十一)
- 741 第一百四十章 逆臣(十二)
- 7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 7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逆臣(十四)
- 7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逆臣(十五)
- 7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臣(十六)
- 7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臣(十七)
- 7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逆臣(十八)
- 7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逆臣(十九)
- 7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逆臣(二十)
- 7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臣(二十一)
- 751 第一百五十章 逆臣(二十二)
- 7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臣(二十三)
- 7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逆臣(二十四)
- 7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逆臣(二十五)
- 7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逆臣(二十六)
- 7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逆臣(二十七)
- 7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逆臣(二十八)
- 7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逆臣(二十九)
- 7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逆臣(三十)
- 7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臣(三十一)
- 761 第一百六十章 逆臣(三十二)
- 7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逆臣(三十三)
- 7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
- 7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逆臣(三十五)
- 7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逆臣(三十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
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
清远与三水,皆在北江之畔,无非是一北一南,相距两百里地左右。
这个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既然决定合力南下,尚可喜和耿继茂便连忙赶回了广州去调集藩兵。而朱马喇这边,当初在赣州时自称的歇马三个月是做不到的,但是大军一路乘船从京城到了赣州,然后急行军抵达清远,军士疲敝不说,战马也须得换上口气儿来。
休整三日,大军立刻南下。这一遭是顺流而下,奈何清远并没有太多的舰船,广州方面也没办法提供足够援军快速南下的舰船,就只能陆路前往。结果,等到朱马喇的大军抵达三水之际,看到的已经是明军解了三水之围,在靳统武的率领下有秩序的渡过了北江。
“主子,满洲八旗所向无敌,贼寇竟然闻风而逃了,哈哈。”
一个得用的牛录章京满脸自得的夸口笑道,众将亦是多有随声附和者。这一幕,看在朱马喇的眼中,却总觉得明军退得有些太过干脆了,联想起当年衡阳大捷,李定国玩起来诱敌深入,从来都是很擅长的。不过,这一次南下,不光是他的八旗援兵,还有南赣那边调来的粟养志等将,这些绿营将帅们看着八旗军洋洋得意,似乎也是颇有振奋之意,他也不好打击麾下将帅们昂扬的斗志。
“先看看,等平南王爷到了再说。”
耿继茂有病,而且朱马喇也不太信得过这个败军之将,是故这一次大战,是由他和尚可喜统领大军,耿继茂则坐镇广州城为他们提供粮草,坐镇后方。这不仅仅在于轻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除了李定国,还有个顿兵东莞城下的陈凯,那厮素来是以狡诈多智著称,现在都把舰队摆在了广州城南,天知道他会不会趁着藩兵大举南下之际来抄他们的后路。
很快的,尚可喜统领着大军赶到了三水。抵达此处,明军解围的消息早已得知,所见者,原本的营寨为清军所用,而北江之上,倒是有不少的明军舰船还在游曳着,打着的还是陈奇策的旗号。
“想要渡过北江,并非不可能。”
朱马喇与尚可喜见了面,双方的部将们分据两侧。作为尚可喜的心腹大将,左翼总兵许尔显当即发言,举出了一些在这等水网纵横的所在,水师较为劣势的一方惯用的手段来。
“贼寇的舰船虽多,但是水文情况复杂,夜里是很难防范得太过严密的。官兵可以先行突袭大洲沙,然后趁夜拉起铁索拦江。有了这个,就算是折腾到了天亮,贼寇的水师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到时候便可以从容的搭建浮桥,将部队输送过去。”
利用江心洲,这样可以缩短浮桥的长度,通过此处转运人马,也可以有更好的应变条件。许尔显就着地图指出了各处的要点,分析一番,不光是平南藩、靖南藩的众将频频点头,就连那些八旗援军的满蒙主子们也无不是如此。
“主子,不如就按许总兵的办法,直接渡过这北江,去追那些贼寇去!”
一言出,附和着多有。奈何此时,朱马喇却看向了尚可喜,后者想了想,反倒是摇了摇头。
“看来王爷与我倒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二人打着哑谜,也没有打算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很快的,确认了对方的想法,二人便把谜底揭开:“前年敬谨亲王与老本贼交锋,就是被那老本贼引诱进了伏击点,才会战死沙场的。这一遭,且看老本贼的那个部将退得那么干脆,虽说有水师拦江,但是对岸退兵的速度可不快,总显得拖拖拉拉的,不出意外的话,还是打算用这支偏师来吊着咱们,把咱们全部引入他的伏击圈里。”
李定国一年之中打下了三场大捷,还杀了两个王爷,哪怕是在清军那边也是不得不加以重视的明军大帅。这个人用兵的方式,经过了八旗军高层的分析,似乎并非是很喜欢堂堂正正的交锋,而是擅长诱敌、设伏。
以前名声不显时的惯用战法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这几年只要是他耍花招了,基本上也就赢了,但若是正面强攻,反倒是打得不太顺手,却都是摆在眼前的明证。
这些,尚可喜自行分析过,朱马喇在来之前和路上也都已经看得分明。此间,李定国确有存在着复制衡阳大捷的战法的可能,这便不由得让他们感到了惶恐不安。因为惶恐,所以就更是不能按着李定国的剧本继续走下去,否则他们下场很可能还比不过尼堪!
“不出意外的话,那个靳统武很可能会就此退往高明,或者是沿着西江南下。但是无论如何,他想吊着咱们,偏偏就不能让他如意。”
尚可喜说得清楚,明军很可能存在着一路引诱清军南下,然后在路上设伏的可能。但是,当下的战局,他们面对的也不仅仅只有李定国一个对手,总要快刀斩乱麻,先解决掉一路再行迎战另一路,如此方可实现各个击破的战略。
既然如此,继续南下势在必行,而他们又不打算按着李定国的剧本走下去,那么就只有一条路了。
“我军绕道,攻贼寇所必救,必着贼寇与我军决战,以免就这么继续拖下去会生出更多的变数来!”
战争,最少不了的就是博弈。清军出招,明军接招;明军出招;清军接招。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历史上的新会之战的胜利者,但是此番商议妥当,清军在第二天一早便拔营出发,取道尚可喜从广州赶来的官道原路返回。但是行到一半,却转道向南,经佛山,作出了直扑顺德的架势。
一时间,顺德境内的明军风声鹤唳,连城璧仓皇收敛大军,由王兴殿后,大军仓皇南下,尽可能快的远离这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胜于他们的清军精锐。
明军不战而弃顺德,怎聊这支清军却并没有趁势接盘,甚至就连偏师也没有分出去,而是一门心思的向南行去。大军有本地绿营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他们作为地头蛇对于此间的熟悉程度与粤西明军不遑多让,甚至还要更胜一筹。只在短短的数日之内便疾行一百余里,待到腊月十八的时候,大军已经与江门隔江对视!
江门,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而得名。这里是新会的北面门户,在明末清初时也是一处极为繁盛的墟集,“客商聚集,交易以数百万计”。
这里地理位置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颇为重要,后来更是通过了不断的发展,将原本从属的新会县变成了辖地的一个区,独立设市,很有江西景德镇的那般。
新会之战以来,明清双方在此你争我夺,清军凭此为新会提供军需、兵员的支援,明军则在几番交锋之后,夺取了此地,并且大败清军水师,彻底切断了新会清军的补给线。此番尚可喜和朱马喇大军赶来,所指更是无需赘言。
大军赶到,于上游锁江,迅速的通过江上的两处江心洲搭建浮桥,直扑对岸的江门。此时明军的水师大多还在北江和西江的上游,清军绕了一圈,也摆脱了他们的视线,没有继续追击靳统武府,反倒是直接进攻明军的必守之所在——刚刚拿下不过一个多月,城墙尚未修补完毕的那座新会县城。因为只要重新夺占了新会县城,明军再想要合兵一处就是千难万难的了,而他们则可以借助时间来实现各个击破!
此番南下,清军集中了平南藩在新会丢失后仅存的七千战兵,靖南藩也出了七千战兵,由左翼总兵徐得功和右翼总兵连得成率领参战,余下的三千藩兵则由耿继茂率领守卫广州城,以防陈凯背刺。除此之外,朱马喇率领的三千满蒙八旗以及五千汉军旗尽数抵达。另外的,还有来自于江南、南赣的一万两千绿营兵,总计三万四千大军。
对此,李定国是有情报上的优势的,哪怕是被清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内线作战,他的反应也从来不慢,飞快的调回了大军。等到清军尽数通过了江门那里的水道,占据了江门,并且举兵南下之际,李定国则早已在新会以北构筑了防线,一如历史上的新会之战那般。
腊月十九,清军渡江成功,占据了江门,继而威胁新会。未免迟则生变,清军在观察了明军的布防后便立刻发起了进攻,全然没有继续给李定国以准备时间的打算。
李定国在城北摆开阵势,集合了麾下步骑四万大军,分兵扼守山谷险要,凭象阵、火炮堵截当道。明军摆开了阵势,更有诸如周金汤、邓耀以及王兴、陈奇策等部在向此间赶来,这使得明军的兵力优势还在不断的扩大。
明军左翼是山谷,大军占据高处与当道的明军中军大阵连成一片。战线由此,连接到了右翼,与河道相连,清军先要通过就只能击破当前的明军,别无他法。
当天,清军就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是明军先行占据地利,凭借着火炮的射击角度、战象的反冲锋以及战阵的严整,使得清军几次猛攻皆是无功而返,不得不在入夜前主动退兵,有序的交替着退回了江门。
夜里,李定国自然也没有闲着,派出了一支部队趁着清军疲惫展开夜袭作战。这一遭本也没有打算取得多么大的战果,结果清军的夜不收布置合理,对于明军的夜袭起到了有效的防范,双方在暗夜中激战了一场,明军自知夜袭的效果达不到了,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夜袭作战。
很快的,夜袭失败的消息便传到了李定国那里。他确实没有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所以调动的部队数量也没有多少,但是这支清军从三水那里,一路绕道,急行军至此,花费了不过数日而已。
赶到之后,一番激战下来,虽然是没有能够得逞吧,但是攻不下来,也是有秩序的脱离了交战,并没有给予他可趁之机。等到了夜里,寻常的部队早已是疲惫得倒头就睡,就连夜不收也多有疲倦得偷着打盹儿的。这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是体能有限,总有撑不住的时候,可是清军的表现却为不俗,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显得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慌乱。
“八旗军,果真是难缠的对手啊。”
迄今为止,李定国已经是南明这近十年来对八旗军战绩最佳的统帅了。但是,几次与八旗军交锋,无论是满蒙汉军八旗混编,还是挂在汉军旗下的藩兵,其实际上都多有利用计谋先期取得优势,随后再行与其野战的。
如今日这般,面对面的野地浪战,哪怕是占据了地利,其实际上也并非能够拥有多么大的优势的。最起码的,他麾下大多是进入云南以及出滇抗清以来招募和收敛的部队,那些士卒的作战经验、技战术水平,比之对面那些身经百战的八旗军们相比,确实是存在着差距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首日如此,腊月二十和腊月二十一,清军接连着两日发动进攻,依旧是没办法突破李定国的防线。值此时,明军的周金汤、邓耀以及王兴等部也已经纷纷赶到,唯有陈奇策的舰队本该是第一个赶回来的,但却依旧没有个踪影。
连续激战三日,明军也有些疲惫了。李定国决定对防线进行轮换,将精力更加充沛的后续部队调上去,继续消耗清军的力量。
数万人规模的野战,八旗军这些年下来基本上就没有败过。几乎每一次的胜利,都是斩杀了几百明军,然后一支数万人的明军就突然崩溃了。双方忍受伤亡的能力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里面不乏有战斗经验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在于体制上明军腐化严重,以及清军作为新生政权初起时的那股子组织力和执行力的差距。
所幸的是,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并非是原本的旧明军,而是打着明军旗号,内里则是大西军的遗泽,有着明廷的正统性支撑和李定国两蹶名王打下来的心理优势,已然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哪怕激斗三日,双方皆损兵不少,但却依旧严守着战线,毫不退让。
明军的坚韧,对于清军而言是非常不妙的,而且是越来越不妙的。尚可喜和朱马喇越加的为他们当前的情状感到担忧,但是为今之计,他们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继续进攻,别无他法。因为,现在就算是能够退回广州,面临的也只会是李定国和陈凯合围广州城的结果。到了那时候,再想要反败为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腊月二十二,清军再度出战。明军堵死了南下新会的通路,他们也只得按照前三天那般继续展开进攻。
这一次,尚可喜与朱马喇商议过后,决定由尚之智统领直属于尚可喜的那些藩兵牛录先行进攻明军的左翼防线。
接了军令,尚之智便亲自带队,随行的东江老卒们亦是持着兵器,沉着冷静的紧随其后,阵型严整,无有半点儿冒进、滞后。藩兵步步推进,明军是居高临下,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的,三天打下来,清军无论是绿营,还是藩兵,甚至是汉军旗,拿这山坡都没有任何办法。
新换上来的部队早已见识过了前面的部队是怎样将清军击退的,他们干脆也在藩兵行至大半时照猫画虎的从山上冲了下去,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一方居高临下,一方则是要仰着身子进攻,双方在尚未交手时就已经有了高下之别。然而,原以为能够如前三天那般击退当前的清军,哪知道这支清军的技战术水平比之前三天的竟然还要高上一两个档次出去。双方甫一交锋,居高临下的明军竟然率先就被对手压着打,仿佛此时此刻仰攻的是明军而非清军。
明军,依旧是明军,更还是些刚刚换上来的生力军。但是这些藩兵却都是真正的老底子部队,平南藩战斗力最为强悍的牛录,尚可喜当年在东江镇时的亲兵家丁队发展起来的本部精锐。他们在辽东那样残酷的环境下生存至今,打过的仗不胜枚举。哪怕是就连那些蒙古八旗,在他们面前也未必是一合之敌。甚至,就算是真正满洲,能不能直接将他们击溃,也同样是未知之数。
明军掩杀不利,片刻之后,便为清军击溃。李定国在交战之初就已经发现了异样,连忙派兵增援左翼,奈何调动和登山总要时间,可是左翼明军崩溃得实在太快了,清军竟赶在了增援部队抵达前就已经攻上了山顶。
接下来,清军居高临下开始投掷石块,明军的增援部队不得不退了下来,连带着那些被击溃的明军纷纷向着李定国的本阵退回。
如此一来,清军已经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李定国须得尽快调整本阵,以防清军从左翼发动进攻。战阵动摇势必将会是不可避免的,尚可喜和朱马喇都是征战多年的宿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即便开始调派许尔显、连得成、粟养志等部清军,只等着李定国不得不犯这个错误。
历史上,新会一战李定国就是因为左翼失陷,不得不调整战阵,导致战阵动摇,而被清军的优势骑兵找到了可趁之机,从而大军崩溃,一发而不可收拾。此时此刻,厄运重临在即,岂料那边的战阵还没动,这边一骑快马从北面飞奔而至,骑士手持着平南王府的腰牌,护卫清军无敢阻拦,便一直冲到了尚可喜的马前。
看骑士的装束,显然是一个藩兵军官,从方才策马奔驰而见,骑术亦是颇为不俗。哪知道,此刻赶到尚可喜的马前,滚鞍下马,竟一个狗啃泥就栽在了地上。再抬起头来,已是满脸的血污和泥土,都和成了仓皇无地的惊惧。
“何至如此狼狈?!”
军官是他的亲兵出身,管着他本部的夜不收,素来得力。此间如斯,尚可喜当即便是心头一颤,可是面上却绝不敢流露出半分,唯恐会动摇了军心。
闻言,军官顾不上脸上的血污、泥垢,也顾不上喘口气,下意识的看过了左右,当即便凑到了尚可喜的身旁,极力的压低了声音:“王爷,大事不妙,北面周郡村那边出现了贼寇的舰队。”
如此,确实不会是什么好事情。所幸对手即将露出破绽,尚可喜沉心定气,旋即在朱马喇疑虑的目光中压低了声音对那军官问道:“可看清了打着谁的旗号?”
“是伪挂印陈奇策!”这个名字不稀奇,盖一鹏几个月前就死在此人的手里,还有当年的盛登科亦是如此。然而,话说出了口,接下来似乎还有着更大的恐惧,使得他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还有伪侯周鹤芝,和,和逆贼陈凯!”
这个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既然决定合力南下,尚可喜和耿继茂便连忙赶回了广州去调集藩兵。而朱马喇这边,当初在赣州时自称的歇马三个月是做不到的,但是大军一路乘船从京城到了赣州,然后急行军抵达清远,军士疲敝不说,战马也须得换上口气儿来。
休整三日,大军立刻南下。这一遭是顺流而下,奈何清远并没有太多的舰船,广州方面也没办法提供足够援军快速南下的舰船,就只能陆路前往。结果,等到朱马喇的大军抵达三水之际,看到的已经是明军解了三水之围,在靳统武的率领下有秩序的渡过了北江。
“主子,满洲八旗所向无敌,贼寇竟然闻风而逃了,哈哈。”
一个得用的牛录章京满脸自得的夸口笑道,众将亦是多有随声附和者。这一幕,看在朱马喇的眼中,却总觉得明军退得有些太过干脆了,联想起当年衡阳大捷,李定国玩起来诱敌深入,从来都是很擅长的。不过,这一次南下,不光是他的八旗援兵,还有南赣那边调来的粟养志等将,这些绿营将帅们看着八旗军洋洋得意,似乎也是颇有振奋之意,他也不好打击麾下将帅们昂扬的斗志。
“先看看,等平南王爷到了再说。”
耿继茂有病,而且朱马喇也不太信得过这个败军之将,是故这一次大战,是由他和尚可喜统领大军,耿继茂则坐镇广州城为他们提供粮草,坐镇后方。这不仅仅在于轻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除了李定国,还有个顿兵东莞城下的陈凯,那厮素来是以狡诈多智著称,现在都把舰队摆在了广州城南,天知道他会不会趁着藩兵大举南下之际来抄他们的后路。
很快的,尚可喜统领着大军赶到了三水。抵达此处,明军解围的消息早已得知,所见者,原本的营寨为清军所用,而北江之上,倒是有不少的明军舰船还在游曳着,打着的还是陈奇策的旗号。
“想要渡过北江,并非不可能。”
朱马喇与尚可喜见了面,双方的部将们分据两侧。作为尚可喜的心腹大将,左翼总兵许尔显当即发言,举出了一些在这等水网纵横的所在,水师较为劣势的一方惯用的手段来。
“贼寇的舰船虽多,但是水文情况复杂,夜里是很难防范得太过严密的。官兵可以先行突袭大洲沙,然后趁夜拉起铁索拦江。有了这个,就算是折腾到了天亮,贼寇的水师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到时候便可以从容的搭建浮桥,将部队输送过去。”
利用江心洲,这样可以缩短浮桥的长度,通过此处转运人马,也可以有更好的应变条件。许尔显就着地图指出了各处的要点,分析一番,不光是平南藩、靖南藩的众将频频点头,就连那些八旗援军的满蒙主子们也无不是如此。
“主子,不如就按许总兵的办法,直接渡过这北江,去追那些贼寇去!”
一言出,附和着多有。奈何此时,朱马喇却看向了尚可喜,后者想了想,反倒是摇了摇头。
“看来王爷与我倒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二人打着哑谜,也没有打算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很快的,确认了对方的想法,二人便把谜底揭开:“前年敬谨亲王与老本贼交锋,就是被那老本贼引诱进了伏击点,才会战死沙场的。这一遭,且看老本贼的那个部将退得那么干脆,虽说有水师拦江,但是对岸退兵的速度可不快,总显得拖拖拉拉的,不出意外的话,还是打算用这支偏师来吊着咱们,把咱们全部引入他的伏击圈里。”
李定国一年之中打下了三场大捷,还杀了两个王爷,哪怕是在清军那边也是不得不加以重视的明军大帅。这个人用兵的方式,经过了八旗军高层的分析,似乎并非是很喜欢堂堂正正的交锋,而是擅长诱敌、设伏。
以前名声不显时的惯用战法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这几年只要是他耍花招了,基本上也就赢了,但若是正面强攻,反倒是打得不太顺手,却都是摆在眼前的明证。
这些,尚可喜自行分析过,朱马喇在来之前和路上也都已经看得分明。此间,李定国确有存在着复制衡阳大捷的战法的可能,这便不由得让他们感到了惶恐不安。因为惶恐,所以就更是不能按着李定国的剧本继续走下去,否则他们下场很可能还比不过尼堪!
“不出意外的话,那个靳统武很可能会就此退往高明,或者是沿着西江南下。但是无论如何,他想吊着咱们,偏偏就不能让他如意。”
尚可喜说得清楚,明军很可能存在着一路引诱清军南下,然后在路上设伏的可能。但是,当下的战局,他们面对的也不仅仅只有李定国一个对手,总要快刀斩乱麻,先解决掉一路再行迎战另一路,如此方可实现各个击破的战略。
既然如此,继续南下势在必行,而他们又不打算按着李定国的剧本走下去,那么就只有一条路了。
“我军绕道,攻贼寇所必救,必着贼寇与我军决战,以免就这么继续拖下去会生出更多的变数来!”
战争,最少不了的就是博弈。清军出招,明军接招;明军出招;清军接招。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历史上的新会之战的胜利者,但是此番商议妥当,清军在第二天一早便拔营出发,取道尚可喜从广州赶来的官道原路返回。但是行到一半,却转道向南,经佛山,作出了直扑顺德的架势。
一时间,顺德境内的明军风声鹤唳,连城璧仓皇收敛大军,由王兴殿后,大军仓皇南下,尽可能快的远离这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胜于他们的清军精锐。
明军不战而弃顺德,怎聊这支清军却并没有趁势接盘,甚至就连偏师也没有分出去,而是一门心思的向南行去。大军有本地绿营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他们作为地头蛇对于此间的熟悉程度与粤西明军不遑多让,甚至还要更胜一筹。只在短短的数日之内便疾行一百余里,待到腊月十八的时候,大军已经与江门隔江对视!
江门,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而得名。这里是新会的北面门户,在明末清初时也是一处极为繁盛的墟集,“客商聚集,交易以数百万计”。
这里地理位置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颇为重要,后来更是通过了不断的发展,将原本从属的新会县变成了辖地的一个区,独立设市,很有江西景德镇的那般。
新会之战以来,明清双方在此你争我夺,清军凭此为新会提供军需、兵员的支援,明军则在几番交锋之后,夺取了此地,并且大败清军水师,彻底切断了新会清军的补给线。此番尚可喜和朱马喇大军赶来,所指更是无需赘言。
大军赶到,于上游锁江,迅速的通过江上的两处江心洲搭建浮桥,直扑对岸的江门。此时明军的水师大多还在北江和西江的上游,清军绕了一圈,也摆脱了他们的视线,没有继续追击靳统武府,反倒是直接进攻明军的必守之所在——刚刚拿下不过一个多月,城墙尚未修补完毕的那座新会县城。因为只要重新夺占了新会县城,明军再想要合兵一处就是千难万难的了,而他们则可以借助时间来实现各个击破!
此番南下,清军集中了平南藩在新会丢失后仅存的七千战兵,靖南藩也出了七千战兵,由左翼总兵徐得功和右翼总兵连得成率领参战,余下的三千藩兵则由耿继茂率领守卫广州城,以防陈凯背刺。除此之外,朱马喇率领的三千满蒙八旗以及五千汉军旗尽数抵达。另外的,还有来自于江南、南赣的一万两千绿营兵,总计三万四千大军。
对此,李定国是有情报上的优势的,哪怕是被清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内线作战,他的反应也从来不慢,飞快的调回了大军。等到清军尽数通过了江门那里的水道,占据了江门,并且举兵南下之际,李定国则早已在新会以北构筑了防线,一如历史上的新会之战那般。
腊月十九,清军渡江成功,占据了江门,继而威胁新会。未免迟则生变,清军在观察了明军的布防后便立刻发起了进攻,全然没有继续给李定国以准备时间的打算。
李定国在城北摆开阵势,集合了麾下步骑四万大军,分兵扼守山谷险要,凭象阵、火炮堵截当道。明军摆开了阵势,更有诸如周金汤、邓耀以及王兴、陈奇策等部在向此间赶来,这使得明军的兵力优势还在不断的扩大。
明军左翼是山谷,大军占据高处与当道的明军中军大阵连成一片。战线由此,连接到了右翼,与河道相连,清军先要通过就只能击破当前的明军,别无他法。
当天,清军就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是明军先行占据地利,凭借着火炮的射击角度、战象的反冲锋以及战阵的严整,使得清军几次猛攻皆是无功而返,不得不在入夜前主动退兵,有序的交替着退回了江门。
夜里,李定国自然也没有闲着,派出了一支部队趁着清军疲惫展开夜袭作战。这一遭本也没有打算取得多么大的战果,结果清军的夜不收布置合理,对于明军的夜袭起到了有效的防范,双方在暗夜中激战了一场,明军自知夜袭的效果达不到了,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夜袭作战。
很快的,夜袭失败的消息便传到了李定国那里。他确实没有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所以调动的部队数量也没有多少,但是这支清军从三水那里,一路绕道,急行军至此,花费了不过数日而已。
赶到之后,一番激战下来,虽然是没有能够得逞吧,但是攻不下来,也是有秩序的脱离了交战,并没有给予他可趁之机。等到了夜里,寻常的部队早已是疲惫得倒头就睡,就连夜不收也多有疲倦得偷着打盹儿的。这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是体能有限,总有撑不住的时候,可是清军的表现却为不俗,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显得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慌乱。
“八旗军,果真是难缠的对手啊。”
迄今为止,李定国已经是南明这近十年来对八旗军战绩最佳的统帅了。但是,几次与八旗军交锋,无论是满蒙汉军八旗混编,还是挂在汉军旗下的藩兵,其实际上都多有利用计谋先期取得优势,随后再行与其野战的。
如今日这般,面对面的野地浪战,哪怕是占据了地利,其实际上也并非能够拥有多么大的优势的。最起码的,他麾下大多是进入云南以及出滇抗清以来招募和收敛的部队,那些士卒的作战经验、技战术水平,比之对面那些身经百战的八旗军们相比,确实是存在着差距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首日如此,腊月二十和腊月二十一,清军接连着两日发动进攻,依旧是没办法突破李定国的防线。值此时,明军的周金汤、邓耀以及王兴等部也已经纷纷赶到,唯有陈奇策的舰队本该是第一个赶回来的,但却依旧没有个踪影。
连续激战三日,明军也有些疲惫了。李定国决定对防线进行轮换,将精力更加充沛的后续部队调上去,继续消耗清军的力量。
数万人规模的野战,八旗军这些年下来基本上就没有败过。几乎每一次的胜利,都是斩杀了几百明军,然后一支数万人的明军就突然崩溃了。双方忍受伤亡的能力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里面不乏有战斗经验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在于体制上明军腐化严重,以及清军作为新生政权初起时的那股子组织力和执行力的差距。
所幸的是,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并非是原本的旧明军,而是打着明军旗号,内里则是大西军的遗泽,有着明廷的正统性支撑和李定国两蹶名王打下来的心理优势,已然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哪怕激斗三日,双方皆损兵不少,但却依旧严守着战线,毫不退让。
明军的坚韧,对于清军而言是非常不妙的,而且是越来越不妙的。尚可喜和朱马喇越加的为他们当前的情状感到担忧,但是为今之计,他们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继续进攻,别无他法。因为,现在就算是能够退回广州,面临的也只会是李定国和陈凯合围广州城的结果。到了那时候,再想要反败为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腊月二十二,清军再度出战。明军堵死了南下新会的通路,他们也只得按照前三天那般继续展开进攻。
这一次,尚可喜与朱马喇商议过后,决定由尚之智统领直属于尚可喜的那些藩兵牛录先行进攻明军的左翼防线。
接了军令,尚之智便亲自带队,随行的东江老卒们亦是持着兵器,沉着冷静的紧随其后,阵型严整,无有半点儿冒进、滞后。藩兵步步推进,明军是居高临下,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的,三天打下来,清军无论是绿营,还是藩兵,甚至是汉军旗,拿这山坡都没有任何办法。
新换上来的部队早已见识过了前面的部队是怎样将清军击退的,他们干脆也在藩兵行至大半时照猫画虎的从山上冲了下去,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一方居高临下,一方则是要仰着身子进攻,双方在尚未交手时就已经有了高下之别。然而,原以为能够如前三天那般击退当前的清军,哪知道这支清军的技战术水平比之前三天的竟然还要高上一两个档次出去。双方甫一交锋,居高临下的明军竟然率先就被对手压着打,仿佛此时此刻仰攻的是明军而非清军。
明军,依旧是明军,更还是些刚刚换上来的生力军。但是这些藩兵却都是真正的老底子部队,平南藩战斗力最为强悍的牛录,尚可喜当年在东江镇时的亲兵家丁队发展起来的本部精锐。他们在辽东那样残酷的环境下生存至今,打过的仗不胜枚举。哪怕是就连那些蒙古八旗,在他们面前也未必是一合之敌。甚至,就算是真正满洲,能不能直接将他们击溃,也同样是未知之数。
明军掩杀不利,片刻之后,便为清军击溃。李定国在交战之初就已经发现了异样,连忙派兵增援左翼,奈何调动和登山总要时间,可是左翼明军崩溃得实在太快了,清军竟赶在了增援部队抵达前就已经攻上了山顶。
接下来,清军居高临下开始投掷石块,明军的增援部队不得不退了下来,连带着那些被击溃的明军纷纷向着李定国的本阵退回。
如此一来,清军已经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李定国须得尽快调整本阵,以防清军从左翼发动进攻。战阵动摇势必将会是不可避免的,尚可喜和朱马喇都是征战多年的宿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即便开始调派许尔显、连得成、粟养志等部清军,只等着李定国不得不犯这个错误。
历史上,新会一战李定国就是因为左翼失陷,不得不调整战阵,导致战阵动摇,而被清军的优势骑兵找到了可趁之机,从而大军崩溃,一发而不可收拾。此时此刻,厄运重临在即,岂料那边的战阵还没动,这边一骑快马从北面飞奔而至,骑士手持着平南王府的腰牌,护卫清军无敢阻拦,便一直冲到了尚可喜的马前。
看骑士的装束,显然是一个藩兵军官,从方才策马奔驰而见,骑术亦是颇为不俗。哪知道,此刻赶到尚可喜的马前,滚鞍下马,竟一个狗啃泥就栽在了地上。再抬起头来,已是满脸的血污和泥土,都和成了仓皇无地的惊惧。
“何至如此狼狈?!”
军官是他的亲兵出身,管着他本部的夜不收,素来得力。此间如斯,尚可喜当即便是心头一颤,可是面上却绝不敢流露出半分,唯恐会动摇了军心。
闻言,军官顾不上脸上的血污、泥垢,也顾不上喘口气,下意识的看过了左右,当即便凑到了尚可喜的身旁,极力的压低了声音:“王爷,大事不妙,北面周郡村那边出现了贼寇的舰队。”
如此,确实不会是什么好事情。所幸对手即将露出破绽,尚可喜沉心定气,旋即在朱马喇疑虑的目光中压低了声音对那军官问道:“可看清了打着谁的旗号?”
“是伪挂印陈奇策!”这个名字不稀奇,盖一鹏几个月前就死在此人的手里,还有当年的盛登科亦是如此。然而,话说出了口,接下来似乎还有着更大的恐惧,使得他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还有伪侯周鹤芝,和,和逆贼陈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