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6 第一百六十五章:权势的力量
- 297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对劲的何家
- 298 第一百六十七章:可怜的乡野村妇
- 299 第一百六十八章:铁木
- 300 第一百六十九章:你命硬!
- 301 第一百七十章:你故意吓唬我们吧
- 302 第一百七十一章:羊入虎口!
- 303 第一百七十二章: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 304 第一百七十三章:反了,反了
- 305 第一百七十四章:闯宫
- 306 第一百七十五章:圣上,是您错了
- 307 第一百七十六章:傀儡
- 308 第一百七十七章:我出去送死!
- 309 第一百七十八章:虎符
- 310 第一百七十九章:兵不厌诈
- 311 第一百八十章:事成了
- 312 第一百八十一章:找不着人了
- 313 第一百八十二章:天下之大,你在何方
- 314 第一章:被拐卖的少女
- 315 第二章:大叔,救救我!
- 316 第三章:一路同行
- 317 第四章:五头饿狼
- 318 第五章:遇上水贼了
- 319 第六章:跟着他!
- 320 第七章:这一路可不容易
- 321 第八章:你连她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 322 第九章:我病了,你看着办吧
- 323 第十章:我是一只顽强的八爪鱼
- 324 第八章:流民来了!
- 325 第九章:反贼
- 326 第十章:大叔,我真的喜欢你
- 327 第十四章:怎么是你!
- 328 第十五章:北上回京
- 329 第十六章:我是妾室还是继室……
- 330 第十七章:她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 331 第十八章:莫名其妙的小宫女
- 332 第十九章:危机四伏的日子还真不习惯
- 333 第二十章:回家了
- 334 第二十一章:惨烈的过去
- 335 第二十二章:我想知道更多
- 336 第二十三章:我什么都想起来了!
- 337 第二十四章:新生
- 338 第二十五章:是谁指使的
- 339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 340 第二十七章:又遇上了和敬公主!
- 341 第二十八章:送你去和亲
- 342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 343 第三十章:终于分家了
- 344 第三十一章:圣上的心思
- 345 第三十二章:不争气的徐荣
- 346 第三十三章:圣上容不下大司马了
- 347 第三十四章:即将过门的柳家女
- 348 第三十五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349 第三十六章:激烈的辩论
- 350 第三十七章:暗流涌动
- 351 第三十八章:冤家路窄
- 352 第三十九章:认清你的身份
- 353 第四十章:咱们两家还真有缘分呀!
- 354 第四十一章:设个套给你们钻!
- 355 第四十二章:谈买卖就掏钱吧
- 356 第四十三章:钱财乃身外之物
- 357 第四十四章:贵不可言
- 358 第四十五章:晋国公府犯事了
- 359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 360 第四十七章:那就革职查办吧
- 361 第四十八章:你的力量,我收下了
- 362 第四十九章:不大对劲的刘氏
- 363 第五十章:受尽折磨
- 364 第五十一章:你该死了
- 365 第五十二章:美貌娇妻
- 366 第五十三章:耍的就是你
- 367 第五十四章:合谋
- 368 第五十五章:晕厥
- 369 第五十六章:中毒
- 370 第五十七章:到底是谁
- 371 第五十八章:步步紧逼的死神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七十五章:圣上,是您错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圣上,是您错了
圣上只是向上天争了一年时光而已,他的皇位还是要让出来,李治当年给他下的东西,究竟是太厉害了。
所以圣上又开始扶持新的继承人,选了六皇子,扶了丽妃……
一切的一切,终于顺理成章!
傅锦仪还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测,但想来想去,太子四年前谋杀圣上的可能性居然是最大的。
“那是自然。”圣上冷笑:“李治,不过是个受天下人嗤笑、名不正言不顺的反贼而已。就算小六年幼、朕年迈,天下人都会帮着朕,铲除李治!”
徐策和傅锦仪都僵硬地站在门边上。
两人再也没有上前一步。
“圣上,您方才已经宣下了废黜太子的诏书,如今,请您下传位诏书吧。”突然间,一个大胆者抬起头,朝圣上催促道。
傅锦仪吃了一惊。
这个屋子里的人都吓得颤颤发抖地跪在圣上脚下,怎么会有人胆敢向圣上直言?
只是很快,她终于发觉了真相。
她看不见那个说话人的脸,但他的声音有些熟悉。对,没错,他是豫王啊!
豫王回来了?他们怎么都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
而且,豫王又是怎么进宫的?宫外是火一般交战的太子党和保皇党,他这个早就被赶出京城的落败的亲王,又是怎么穿过重重封锁,进入一层一层的城门,甚至气定神闲地来到了乾清宫?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而就算得到答案,在豫王出现的这个瞬间,一切都来不及了。
而徐策已经闪电一般捂住了她的嘴。
两人身后跟随的所有随从们都寂寂无声地站着。
“你,你放心。”圣上说道:“小六,这圣旨,给你。梁进忠,你来念吧!”
他原本应该抬手示意,但显然他抬不起来了。
梁进忠爬起来,从怀中捧出圣旨。圣上目光呆滞地朝一个不知名的方向看去。
傅锦仪的心脏砰砰砰地跳起来。
不对,这不对!圣上怎么了?
圣上看不见,既没认出徐策,也没认出豫王,所以他还以为刚刚推门进来的是太子,出声催促他的是珉王!就算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这种生死关头,他将传位诏书递给梁进忠算怎么回事?!
精明如圣上,他难道不知道梁进忠背着他投诚豫王?
傅锦仪目不转睛地盯着圣上,终于,她看见了。
圣上的手脚都在颤抖,几乎连坐着都已经令他筋疲力竭了。他的身体实在太孱弱了,油尽灯枯的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而他的眼睛不单是瞎了,细细看去时,还能从眼角的皱纹里,看到一层向外扩展的豆绿色印痕。
皮肤上的豆绿色痕迹……
豆绿色是一种常见的衣料颜色,出现在人体皮肤上却太不寻常了,所以,傅锦仪也不会记错。
盯着圣上的面孔,傅锦仪有一瞬间的愣神。
梁进忠终于展开了圣旨。
圣上用更加严厉的目光看着殿内——就仿佛他真的看得见,仿佛大家真的会被他所震慑。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梁进忠高声道。不愧是御前总管,就算年过花甲,这个老迈的宦官仍然口齿清晰、声色嘹亮。
所有人都安静地跪着。
而在这其中,只有跪在最前头的豫王面上难掩欢欣。
他的整个身子也在颤抖,他也控制不住。若不是顾虑到圣上只是眼睛瞎了,耳朵还好使,他早就要大笑出声了!
“……朕即位二十有七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
通篇溢美之词,是对承乾帝一生功绩的结论。只是,他这一生功过如何,只待后人评说了。
梁进忠朗声念下去。然而,他接下去的话就令众人再也无法平静。
“兹尔皇二子李澄,人品贵重,甚肖朕躬……”
圣旨最后的几句话,如一声声沉重的擂鼓,敲在每一个人身上。念完了,他将圣旨拱手一捧,便准备递到豫王手中。
殿内依旧没有人作声。
“不对,不对,你念错了。”圣上沉闷地摇摇头:“是皇六子李清。”
梁进忠却轻轻笑了一下子,道:“圣上,是您记错了。就是皇二子李澄。”
圣上瞎了的眼睛猛地睁圆了。
“不——!”他拼尽浑身的力气,发出一声撕裂的高喊。
“儿臣多谢父皇。”豫王李澄站了起来,从梁进忠手里接过了诏书。
“你,你还是回来了?”圣上伸出手想要阻止,手指却只能簌簌地抖动着:“李澄,你和李治一样,想要杀了朕……你这个乱臣贼子……”
圣上喊出了最后一句话之后,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满面茫然。他似乎已经死了,又似乎还活着——说他死了,是他的瞳孔慢慢扩散,手指都垂了下去;说他活着,他的鼻子和耳朵却在动,手背上裸露的皮肤也在扑簌簌地抖动。
他的皮肉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生机勃勃地钻来钻去。
“父皇,儿臣秉承您的教诲,必定会守住这九州山河。”豫王平静地微笑道:“您已经身中蛊毒,时日无多了。您的皇陵早已修筑完毕,您今天晚上,就能躺进去了。您放心,儿臣已经选好了您的谥号,保证让后世人瞻仰敬畏,知晓您的丰功伟绩!”
说完,李澄看也不看,抬手下令道:“这个屋子里的人,全部杀光。方才进来的那个人,更不要放过!”
***
“圣上千算万算,到头来,还是被李澄抢了先。”
傅锦仪跪坐在金丝楠木的台阶上,一身玫瑰紫襦裙被鲜血浸透成刺目的红色。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怔忡地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人。
面前坐着的是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妪。她身量瘦弱,衣冠华贵,而且通身上下出奇地干净——这种干净是与宫里其余众人相比较,唯有她的衣裳没有沾染鲜血。
“太后娘娘,您万万要相信臣妇的话!臣妇若有一句虚言,就叫臣妇死在这场战火中,永不超生!”傅锦仪突然砰地一声磕下头去。
她跪着的地方,是宫里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的重华宫。现在的时辰,是距离李澄下令屠杀乾清宫的一夜之后,正是第二日的上午。
重华宫不是一座供人居住的宫殿,而是宫中佛堂。李澄是个信佛的人,他不愿意损毁这个地方——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
李澄真正忌惮的,是在此躲避战火的赵太后。
距离这里一里地之遥的乾清宫,火焰燃尽后的烟尘正扑簌簌地往外冒。
那个地方,那个君王起居的所在,那个天下权力的核心,在短短一夜的时间里经历了刀光和火光,一切荣华都已经飘散成灰。
傅锦仪就是从这个象征帝王最高权力的宫殿中狼狈逃出来的。不,说她是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才更为贴切。李澄抬手下了杀令时,黑压压的死士们几乎倾巢而出,将里头的人团团围住。若不是徐策带着的随从都是精兵、外头还有太子策应,他们夫妇早已成了逼宫的第一波牺牲品。
其实真正要紧的是,徐策并不是太子,豫王手下的人还是认得他的。豫王明令绝不能放走李治,一众人只顾着寻找李治,竟一时没将徐策夫妇放在眼中,这才给了两人出逃的一丝希望。
而就算真逃出来了,徐策这会儿也早已不在她身边。乱军之中她和徐策撞门逃出,外头杀成一片,林氏、国公爷等都被人流冲散。徐策看到林氏被人撞倒在地,慌忙上前将她救起,再一回头,傅锦仪已经不见踪影。
能一路躲藏,逃难到重华宫,傅锦仪觉着自己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光了。而身边的护卫花朝,肩膀上都挨了一刀。
赵太后静静坐着,半晌道:“外头新皇已经登基,你如今,应当唤我太皇太后。”
“太后娘娘!”这一次,底下跪着的一群人都连忙跟着开口了。
傅锦仪不是唯一一个逃到这儿的人。当时乾清宫中的人,大半都没活着出来,三皇子和七皇子并几位公主都被乱刀砍死,那几个内阁阁老更是年迈体弱,一个都没逃出来。最后能和傅锦仪一样交了好运捡回一条命的,只有五皇子夫妇和两个年轻的御史。
“皇祖母,二哥他亲手杀了父亲啊!他,他是反贼啊!”五皇子凄厉地道:“我们这些不起眼的皇子、亲王、近臣们,平日里,手握重权的人看都不会看我们一眼。可也只有我们,是真心忠于圣上的。我亲眼看见,我不能……我不能认一个反贼做君王……”
五皇子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赵太后温和地笑了一下子。她虽年过八十,竟是面目红润、皮肤白皙,比起重病缠身的圣上,她简直是焕发出新生一般的活力。她朝五皇子道:“傻孩子,你当真这般赤胆忠心?”
五皇子心头一惊,只觉赵太后的目光穿透了自己的身体。
赤胆忠心……啊呸!天地都搅翻了,谁认死理谁死得快!他的确没有争储之心,那是因为他争也争不来!他的生母熹妃是宫女出身不说,他自个儿还是天生手指有残疾的废物,身体残缺的人连科举都不能参加,他当然没有资格染指皇位。
所以圣上又开始扶持新的继承人,选了六皇子,扶了丽妃……
一切的一切,终于顺理成章!
傅锦仪还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测,但想来想去,太子四年前谋杀圣上的可能性居然是最大的。
“那是自然。”圣上冷笑:“李治,不过是个受天下人嗤笑、名不正言不顺的反贼而已。就算小六年幼、朕年迈,天下人都会帮着朕,铲除李治!”
徐策和傅锦仪都僵硬地站在门边上。
两人再也没有上前一步。
“圣上,您方才已经宣下了废黜太子的诏书,如今,请您下传位诏书吧。”突然间,一个大胆者抬起头,朝圣上催促道。
傅锦仪吃了一惊。
这个屋子里的人都吓得颤颤发抖地跪在圣上脚下,怎么会有人胆敢向圣上直言?
只是很快,她终于发觉了真相。
她看不见那个说话人的脸,但他的声音有些熟悉。对,没错,他是豫王啊!
豫王回来了?他们怎么都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
而且,豫王又是怎么进宫的?宫外是火一般交战的太子党和保皇党,他这个早就被赶出京城的落败的亲王,又是怎么穿过重重封锁,进入一层一层的城门,甚至气定神闲地来到了乾清宫?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而就算得到答案,在豫王出现的这个瞬间,一切都来不及了。
而徐策已经闪电一般捂住了她的嘴。
两人身后跟随的所有随从们都寂寂无声地站着。
“你,你放心。”圣上说道:“小六,这圣旨,给你。梁进忠,你来念吧!”
他原本应该抬手示意,但显然他抬不起来了。
梁进忠爬起来,从怀中捧出圣旨。圣上目光呆滞地朝一个不知名的方向看去。
傅锦仪的心脏砰砰砰地跳起来。
不对,这不对!圣上怎么了?
圣上看不见,既没认出徐策,也没认出豫王,所以他还以为刚刚推门进来的是太子,出声催促他的是珉王!就算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这种生死关头,他将传位诏书递给梁进忠算怎么回事?!
精明如圣上,他难道不知道梁进忠背着他投诚豫王?
傅锦仪目不转睛地盯着圣上,终于,她看见了。
圣上的手脚都在颤抖,几乎连坐着都已经令他筋疲力竭了。他的身体实在太孱弱了,油尽灯枯的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而他的眼睛不单是瞎了,细细看去时,还能从眼角的皱纹里,看到一层向外扩展的豆绿色印痕。
皮肤上的豆绿色痕迹……
豆绿色是一种常见的衣料颜色,出现在人体皮肤上却太不寻常了,所以,傅锦仪也不会记错。
盯着圣上的面孔,傅锦仪有一瞬间的愣神。
梁进忠终于展开了圣旨。
圣上用更加严厉的目光看着殿内——就仿佛他真的看得见,仿佛大家真的会被他所震慑。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梁进忠高声道。不愧是御前总管,就算年过花甲,这个老迈的宦官仍然口齿清晰、声色嘹亮。
所有人都安静地跪着。
而在这其中,只有跪在最前头的豫王面上难掩欢欣。
他的整个身子也在颤抖,他也控制不住。若不是顾虑到圣上只是眼睛瞎了,耳朵还好使,他早就要大笑出声了!
“……朕即位二十有七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
通篇溢美之词,是对承乾帝一生功绩的结论。只是,他这一生功过如何,只待后人评说了。
梁进忠朗声念下去。然而,他接下去的话就令众人再也无法平静。
“兹尔皇二子李澄,人品贵重,甚肖朕躬……”
圣旨最后的几句话,如一声声沉重的擂鼓,敲在每一个人身上。念完了,他将圣旨拱手一捧,便准备递到豫王手中。
殿内依旧没有人作声。
“不对,不对,你念错了。”圣上沉闷地摇摇头:“是皇六子李清。”
梁进忠却轻轻笑了一下子,道:“圣上,是您记错了。就是皇二子李澄。”
圣上瞎了的眼睛猛地睁圆了。
“不——!”他拼尽浑身的力气,发出一声撕裂的高喊。
“儿臣多谢父皇。”豫王李澄站了起来,从梁进忠手里接过了诏书。
“你,你还是回来了?”圣上伸出手想要阻止,手指却只能簌簌地抖动着:“李澄,你和李治一样,想要杀了朕……你这个乱臣贼子……”
圣上喊出了最后一句话之后,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满面茫然。他似乎已经死了,又似乎还活着——说他死了,是他的瞳孔慢慢扩散,手指都垂了下去;说他活着,他的鼻子和耳朵却在动,手背上裸露的皮肤也在扑簌簌地抖动。
他的皮肉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生机勃勃地钻来钻去。
“父皇,儿臣秉承您的教诲,必定会守住这九州山河。”豫王平静地微笑道:“您已经身中蛊毒,时日无多了。您的皇陵早已修筑完毕,您今天晚上,就能躺进去了。您放心,儿臣已经选好了您的谥号,保证让后世人瞻仰敬畏,知晓您的丰功伟绩!”
说完,李澄看也不看,抬手下令道:“这个屋子里的人,全部杀光。方才进来的那个人,更不要放过!”
***
“圣上千算万算,到头来,还是被李澄抢了先。”
傅锦仪跪坐在金丝楠木的台阶上,一身玫瑰紫襦裙被鲜血浸透成刺目的红色。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怔忡地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人。
面前坐着的是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妪。她身量瘦弱,衣冠华贵,而且通身上下出奇地干净——这种干净是与宫里其余众人相比较,唯有她的衣裳没有沾染鲜血。
“太后娘娘,您万万要相信臣妇的话!臣妇若有一句虚言,就叫臣妇死在这场战火中,永不超生!”傅锦仪突然砰地一声磕下头去。
她跪着的地方,是宫里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的重华宫。现在的时辰,是距离李澄下令屠杀乾清宫的一夜之后,正是第二日的上午。
重华宫不是一座供人居住的宫殿,而是宫中佛堂。李澄是个信佛的人,他不愿意损毁这个地方——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
李澄真正忌惮的,是在此躲避战火的赵太后。
距离这里一里地之遥的乾清宫,火焰燃尽后的烟尘正扑簌簌地往外冒。
那个地方,那个君王起居的所在,那个天下权力的核心,在短短一夜的时间里经历了刀光和火光,一切荣华都已经飘散成灰。
傅锦仪就是从这个象征帝王最高权力的宫殿中狼狈逃出来的。不,说她是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才更为贴切。李澄抬手下了杀令时,黑压压的死士们几乎倾巢而出,将里头的人团团围住。若不是徐策带着的随从都是精兵、外头还有太子策应,他们夫妇早已成了逼宫的第一波牺牲品。
其实真正要紧的是,徐策并不是太子,豫王手下的人还是认得他的。豫王明令绝不能放走李治,一众人只顾着寻找李治,竟一时没将徐策夫妇放在眼中,这才给了两人出逃的一丝希望。
而就算真逃出来了,徐策这会儿也早已不在她身边。乱军之中她和徐策撞门逃出,外头杀成一片,林氏、国公爷等都被人流冲散。徐策看到林氏被人撞倒在地,慌忙上前将她救起,再一回头,傅锦仪已经不见踪影。
能一路躲藏,逃难到重华宫,傅锦仪觉着自己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光了。而身边的护卫花朝,肩膀上都挨了一刀。
赵太后静静坐着,半晌道:“外头新皇已经登基,你如今,应当唤我太皇太后。”
“太后娘娘!”这一次,底下跪着的一群人都连忙跟着开口了。
傅锦仪不是唯一一个逃到这儿的人。当时乾清宫中的人,大半都没活着出来,三皇子和七皇子并几位公主都被乱刀砍死,那几个内阁阁老更是年迈体弱,一个都没逃出来。最后能和傅锦仪一样交了好运捡回一条命的,只有五皇子夫妇和两个年轻的御史。
“皇祖母,二哥他亲手杀了父亲啊!他,他是反贼啊!”五皇子凄厉地道:“我们这些不起眼的皇子、亲王、近臣们,平日里,手握重权的人看都不会看我们一眼。可也只有我们,是真心忠于圣上的。我亲眼看见,我不能……我不能认一个反贼做君王……”
五皇子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赵太后温和地笑了一下子。她虽年过八十,竟是面目红润、皮肤白皙,比起重病缠身的圣上,她简直是焕发出新生一般的活力。她朝五皇子道:“傻孩子,你当真这般赤胆忠心?”
五皇子心头一惊,只觉赵太后的目光穿透了自己的身体。
赤胆忠心……啊呸!天地都搅翻了,谁认死理谁死得快!他的确没有争储之心,那是因为他争也争不来!他的生母熹妃是宫女出身不说,他自个儿还是天生手指有残疾的废物,身体残缺的人连科举都不能参加,他当然没有资格染指皇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