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2 第六十章 军政事务初定
- 403 第六十一章 视察的用意
- 404 第六十二章 抢钱与送钱
- 405 第六十三章 此乃当今王爷!
- 406 第六十四章 临机独断
- 407 第六十五章 雇贼杀王
- 408 第六十六章 山贼夜袭城
- 409 第六十七章 杀鸡用牛刀
- 410 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敌意
- 411 第六十九章 老太爷的算计
- 412 第七十章 到底谁算计了谁!
- 413 第七十二章 王爷亲审案
- 414 第七十三章 孙不教,爷之过!
- 415 第七十四章 为战争做准备
- 416 第七十五章 琼州新政
- 417 第七十六章 党争的牺牲品
- 418 第七十七章 苏轼的惊诧
- 419 第七十八章 恶人兄弟重逢
- 420 第七十九章 王爷驾临岳府
- 421 第八十章 苏轼赴任琼州
- 422 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计
- 423 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
- 424 第八十三章 一切为了打赢
- 425 第八十四章 靡烂的兵曹司
- 426 第八十五章 钦差卫队入城
- 427 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坚守
- 428 第八十七章 宣战李朝
- 429 第八十八章 海军VS水军
- 430 第八十九章 用炮弹劝降
- 431 第九十章 后知后觉的李朝
- 432 第九十一章 应战总动员
- 433 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战事
- 434 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
- 435 第九十四章 对决高阳平原
- 436 第九十五章 凶残的防御器
- 437 第九十六章 攻击接连受挫
- 438 第九十七章 破晓炮袭营
- 439 第九十八章 筹备反攻
- 440 第九十九章 将计就计大战起
- 441 第一百章 枪盾如林决生死
- 442 第一百零一章 亡国的预兆
- 443 第一百零二章 喜忧两重天
- 444 新书上传,求支持!
- 445 第一百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
- 446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抛弃
- 447 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亦有柔情
- 448 第一百零六章 双喜临门
- 449 第一百零七章 无惧流言蜚语
- 450 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
- 451 第一百零九章 国之根基
- 452 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骑军现状
- 4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胡令之威
- 45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
- 45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 456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 45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家将使命
- 458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 45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众人惊
- 46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贪功
- 461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争主动权
- 462 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
- 463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为打赢
- 464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时入城用膳
- 465 一些废话,看看吧!
- 46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
- 467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乱之征兆
- 468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赐封辽东王
- 46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
- 470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骑约死战
- 471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虽胜犹败
- 472 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骑军再现
- 473 第一百三十章 势均力敌
- 4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骑VS重骑
- 475 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复的突袭
- 476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
- 477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继位
- 47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布置
- 47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暗流涌动
- 480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皇位不择手段
- 481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茧自缚
- 482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483 第一百四十章 宗庙交锋
- 48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
- 485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 486 第一百四十三章 段正明禅位
- 487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纵连横
- 488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议和的条件
- 489 第一百四十六章 穷途末路
- 490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
- 49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战重启
- 49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
- 493 第一百五十章 打错算盘的完颜
- 49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灭
- 495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 49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 49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 49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传
- 499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会老!
- 50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虚竹的未来
- 501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计划
- 50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 503 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则灭族
- 504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来之不易
- 505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惮位归隐(大结局)
- 5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章 到底谁算计了谁!
第七十章 到底谁算计了谁!
做为汀迈传承百年的第一家族,陈家在这里也可谓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尤其当代老家主陈延宗,更是将家族实力,提升到琼州全境,也能排上名的世家豪门之例。
虽说他这样的偏远世家,根本摆不上什么台面。可在汀迈乃至琼州,这位陈老太爷的人脉还是很强。凭借着长袖善舞的本领,陈家在汀迈也是风头无量。
加上前些年,将孙子嫁与汀迈城的县令为妻,陈家将汀迈经营的如同自家地盘一样。很多人可以不理县令的法令,却必须遵从陈老太爷的训诫。
就这样一位让汀迈百姓仰望的土皇帝,一早带着全族之人,全部跪在城门口负荆请罪。自然引来城中百姓,争相前往观望。这场面,真可谓闻所未闻啊!
不少百姓都知道,昨天那位朝廷刚到的琼州王,抵达城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位无为县令革职查办。半夜听说,又闹过山贼袭城,却被那位王爷的骑兵杀了个干净。
城外那荒山之下,刚刚填埋好的大坑之中,听说至少埋了上百具被斩杀的山贼尸体。这一连串的大事,让城中百姓,也忍不住好奇,接下来事情会变成什么样!
待在县衙的赵孝锡,得知侍卫来报,说陈家老太爷正在门口负荆请罪。稍稍错愕了一下,很快冷笑道:“看来这个老狐狸,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可能引来灭族之祸,给本王玩这招。
赵大,先晾那老狐狸一会,随后将他请到城里的菜市。本王要在那里开堂问案,审的第一件案子,就是陈家族女雇凶刺杀本王的案子,看看这老狐狸怎么说。
他想污了本王的声誉,那本王就让陈家彻底的烂大街。另外,本王写一张告示,你也一并贴到菜场。即日起,本王在汀迈待三天,处理全城百姓的冤案诉状。
本王就不信,他陈家真的能手眼通天,查不出他一点问题来。能躲过初一,看他能不能躲过十五。这琼州是本王的琼州,敢挑刺的人,一律坚决拍死!”
说完话,很快执笔写了一张告示,让赵大命文案照抄一遍。随后派遣县府衙差,通报全县各个镇村。三天的时间,足够一些偏远村落百姓,赶到城里来鸣冤告状。
至于陈家来的这些人,赵孝锡觉得,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杀不杀,那是其后的事情。可他不想,陈家当面玩正招,背后却玩阴招。
总之一句话,这次赵孝锡到来,就要还汀迈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这里的百姓知道,以后汀迈是大宋治下,更是他琼州王的治下,只需听琼州王府的法令即可。
任何敢越权的家族跟官府,都将受到琼州王的坚决打压。不理清这混乱的地方管理体系,将琼州打造成战略基地,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有了赵孝锡的吩咐,拿着盖了王府令告示的赵大。很快找来县衙,几位无事可做的文案书生,让他们将告示尽可能的多抄几份。
其次叫来征选过的衙差,让他们带着这些告示,去汀迈各乡镇张贴。任何敢撕毁告示的,一律重处。而衙差下乡,将有两名骑兵侍卫随行,给他们状状胆子。
谁敢跟王府的骑兵炸刺,相信这些充当临时保镖的骑兵,会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一旦有人愿意告状,这两名骑兵也将护送他们来城。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杜绝陈家在背后使阴招,利用胁迫的方式。将这些心中有冤无处诉的百姓,打消进城告状的念头。
做好这些事情,赵孝锡起身道:“赵五,将那个胆大包天的县令夫人给抓起来。另外派兵看好县衙后堂,在事情没完结前,禁止任何人进入,违令者,斩!”
赵五立刻道:“遵令!”
拱手后立刻带兵,进入已然乱做一团的县府后堂。看着失魂落魄的县令夫人,赵五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色,冷酷无情的道:“左右,将这大胆贼妇拿下!”
两位披甲之士,立刻上前将这位陈家孙女,从地上给拖了起来。这一切,落到县衙其它丫环家丁眼中,根本没任何人敢动弹一下。
毕竟,在她们旁边,还虎视眈眈站着手执刀枪的兵丁。已然大势已去的陈家,他们自然不会为其丢命。保命,才是她们最应该做出的聪明选择。
望着被左右拖出县衙后堂的罪妇,赵大冷冷的道:“传王爷令,即刻起,所有后堂一干人等。不许走出后堂半步,敢不听王令者,一律杀无郝!敢制造混乱者,同样杀!”
抛下两句杀气腾腾的话,赵五很冷酷的转身离开。而这座修建奢华的县衙后堂,立刻被封闭了前后院门。甚至在院墙之上,都是手持弓箭的衙差巡视。
这些充当丫环跟家丁的普通人,第一次感受到皇权不容侵犯的震撼。尽管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处境会是什么。可他们都清楚,陈家倒了,他们也将另谋出路。
一直站在城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很快看到带兵出来的赵大。望着骑在战马之上的赵大,那些百姓纷纷躲避,小声道:“来了,来了!这位王爷终于派兵出来了!”
可更多的百姓都想知道,接下来琼州王,会如何处置这位陈家老太爷。对汀迈的百姓而言,陈老太爷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可陈家的权势,却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
同样跪的有些坚持不住的陈延宗,也感叹这位王爷的性子,真是出乎意料。如果换成别人,就算猜出他的用意,也不敢冒着失德,不尊老的名声把他晾这么久啊!
偏偏赵孝锡就敢,这让跪倒的陈延宗,也不得不忍受着膝盖带来的痛楚。一直老老实实埋头跪在城门口,而后面的子孙后代,自然只能乖乖的跪着。
出来之前,他们就清楚,这次是陈家面临最大的危机。能不能渡过,就靠这位老太爷此举,能不能得到宽恕。如果得不到,他们也将面临被诛连的下场。
想保住脖子上的人头,就必须忍受现在的痛楚。可对于不少养尊处优的陈家人而言,这种痛苦那是他们愿意承受的呢?更何况,旁边还站着一大群看戏的百姓。
只是碍于陈老太爷,都一直面目表情的跪着,他们身为小辈,就算不愿这样跪下去。也必须忍着,否则惹恼这位老太爷,下场同样非常不妙啊!
说白了,离开了陈家的庇护,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将活不下去。至于那些被寄与厚望的陈家子嗣,如今都早早逃遁了起来,静待事态的下一步发展。
听到百姓传来的喧哗之声,陈老太爷原本苍老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股松了口气的神情。缓缓注视着,从城门口出来的精锐骑兵。
从始至终,看着骑兵来到他们面前。陈老太爷都没说话,静静等着这些王府骑兵,给他下达最后的训示。若能网开一面,想必也能马上知晓了。
偏偏他的想法又落空了,骑在马上的赵大,面带严酷的道:“你就是陈家族长陈延宗?这些都是你家族之人?你确定,陈家的族人,全部都到了吗?”
跪在地上的陈老太爷,心中一沉赶忙拱手道:“敢问上官是?”
赵大眉头一皱道:“本官乃琼州王护卫统领赵大,先回答本官的问话!”
区区一个乡下土财主,也敢在他面前这样说话,确实让赵大有点不满。可他还是恪守规矩,没在这么多百姓面前,训诫陈延宗的无礼之举。
见到赵大露出不满的表情,陈延宗赶忙趴下道:“草民正是李延宗,这些前来请罪的,都是草民的宗族之人。还有一些子嗣,因外出从商暂时未归,还望上官体谅!”
不明白那位琼州王,到底掌握了陈家多少信息。陈老太爷自然不敢说,他陈家的人全部到齐。以从商外出之名,借机将家族子嗣未能一起请罪的责任给推脱。
赵大对于陈延宗的回答,也没表示什么满意跟不满意。清楚如今琼州全境,能够离开的船支,大多都处于海军的监控之下。想逃,几乎没多大可能。
如果躲在这琼州岛上,他们又能躲多久呢?更何况,这琼州山贼众多。陈家这样犯有民怨的家族子嗣,一旦被山贼给盯上,下场只有一个惨字形容。
想到这些,赵大高声道:“传王爷令,召汀迈陈氏族长延宗,前往城中菜场审案问话。其余陈家族人,一并看押到县府大营,待事情处理后再做论处。
另告知全城百姓,琼州王将在汀迈菜场开设县堂,受理百姓诉状。城中百姓若有冤屈,可前往菜市请县衙文案,代写诉状向琼州王鸣冤。”
听到前面一段话,陈延宗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觉得没当场定他们谋反之罪,想来陈家还有一线生机。可听到赵大后面一段话,他就意识到大事不妙。
那怕这些年,他在汀迈做了不少善事。可相比陈家所做的恶事,这点遮羞布一般的善事,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一旦冤民告状,陈家将难逃律法的问责。这釜底抽薪之计,端叫一个狠字了得啊!R1152
虽说他这样的偏远世家,根本摆不上什么台面。可在汀迈乃至琼州,这位陈老太爷的人脉还是很强。凭借着长袖善舞的本领,陈家在汀迈也是风头无量。
加上前些年,将孙子嫁与汀迈城的县令为妻,陈家将汀迈经营的如同自家地盘一样。很多人可以不理县令的法令,却必须遵从陈老太爷的训诫。
就这样一位让汀迈百姓仰望的土皇帝,一早带着全族之人,全部跪在城门口负荆请罪。自然引来城中百姓,争相前往观望。这场面,真可谓闻所未闻啊!
不少百姓都知道,昨天那位朝廷刚到的琼州王,抵达城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位无为县令革职查办。半夜听说,又闹过山贼袭城,却被那位王爷的骑兵杀了个干净。
城外那荒山之下,刚刚填埋好的大坑之中,听说至少埋了上百具被斩杀的山贼尸体。这一连串的大事,让城中百姓,也忍不住好奇,接下来事情会变成什么样!
待在县衙的赵孝锡,得知侍卫来报,说陈家老太爷正在门口负荆请罪。稍稍错愕了一下,很快冷笑道:“看来这个老狐狸,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可能引来灭族之祸,给本王玩这招。
赵大,先晾那老狐狸一会,随后将他请到城里的菜市。本王要在那里开堂问案,审的第一件案子,就是陈家族女雇凶刺杀本王的案子,看看这老狐狸怎么说。
他想污了本王的声誉,那本王就让陈家彻底的烂大街。另外,本王写一张告示,你也一并贴到菜场。即日起,本王在汀迈待三天,处理全城百姓的冤案诉状。
本王就不信,他陈家真的能手眼通天,查不出他一点问题来。能躲过初一,看他能不能躲过十五。这琼州是本王的琼州,敢挑刺的人,一律坚决拍死!”
说完话,很快执笔写了一张告示,让赵大命文案照抄一遍。随后派遣县府衙差,通报全县各个镇村。三天的时间,足够一些偏远村落百姓,赶到城里来鸣冤告状。
至于陈家来的这些人,赵孝锡觉得,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杀不杀,那是其后的事情。可他不想,陈家当面玩正招,背后却玩阴招。
总之一句话,这次赵孝锡到来,就要还汀迈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这里的百姓知道,以后汀迈是大宋治下,更是他琼州王的治下,只需听琼州王府的法令即可。
任何敢越权的家族跟官府,都将受到琼州王的坚决打压。不理清这混乱的地方管理体系,将琼州打造成战略基地,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有了赵孝锡的吩咐,拿着盖了王府令告示的赵大。很快找来县衙,几位无事可做的文案书生,让他们将告示尽可能的多抄几份。
其次叫来征选过的衙差,让他们带着这些告示,去汀迈各乡镇张贴。任何敢撕毁告示的,一律重处。而衙差下乡,将有两名骑兵侍卫随行,给他们状状胆子。
谁敢跟王府的骑兵炸刺,相信这些充当临时保镖的骑兵,会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一旦有人愿意告状,这两名骑兵也将护送他们来城。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杜绝陈家在背后使阴招,利用胁迫的方式。将这些心中有冤无处诉的百姓,打消进城告状的念头。
做好这些事情,赵孝锡起身道:“赵五,将那个胆大包天的县令夫人给抓起来。另外派兵看好县衙后堂,在事情没完结前,禁止任何人进入,违令者,斩!”
赵五立刻道:“遵令!”
拱手后立刻带兵,进入已然乱做一团的县府后堂。看着失魂落魄的县令夫人,赵五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色,冷酷无情的道:“左右,将这大胆贼妇拿下!”
两位披甲之士,立刻上前将这位陈家孙女,从地上给拖了起来。这一切,落到县衙其它丫环家丁眼中,根本没任何人敢动弹一下。
毕竟,在她们旁边,还虎视眈眈站着手执刀枪的兵丁。已然大势已去的陈家,他们自然不会为其丢命。保命,才是她们最应该做出的聪明选择。
望着被左右拖出县衙后堂的罪妇,赵大冷冷的道:“传王爷令,即刻起,所有后堂一干人等。不许走出后堂半步,敢不听王令者,一律杀无郝!敢制造混乱者,同样杀!”
抛下两句杀气腾腾的话,赵五很冷酷的转身离开。而这座修建奢华的县衙后堂,立刻被封闭了前后院门。甚至在院墙之上,都是手持弓箭的衙差巡视。
这些充当丫环跟家丁的普通人,第一次感受到皇权不容侵犯的震撼。尽管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处境会是什么。可他们都清楚,陈家倒了,他们也将另谋出路。
一直站在城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很快看到带兵出来的赵大。望着骑在战马之上的赵大,那些百姓纷纷躲避,小声道:“来了,来了!这位王爷终于派兵出来了!”
可更多的百姓都想知道,接下来琼州王,会如何处置这位陈家老太爷。对汀迈的百姓而言,陈老太爷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可陈家的权势,却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
同样跪的有些坚持不住的陈延宗,也感叹这位王爷的性子,真是出乎意料。如果换成别人,就算猜出他的用意,也不敢冒着失德,不尊老的名声把他晾这么久啊!
偏偏赵孝锡就敢,这让跪倒的陈延宗,也不得不忍受着膝盖带来的痛楚。一直老老实实埋头跪在城门口,而后面的子孙后代,自然只能乖乖的跪着。
出来之前,他们就清楚,这次是陈家面临最大的危机。能不能渡过,就靠这位老太爷此举,能不能得到宽恕。如果得不到,他们也将面临被诛连的下场。
想保住脖子上的人头,就必须忍受现在的痛楚。可对于不少养尊处优的陈家人而言,这种痛苦那是他们愿意承受的呢?更何况,旁边还站着一大群看戏的百姓。
只是碍于陈老太爷,都一直面目表情的跪着,他们身为小辈,就算不愿这样跪下去。也必须忍着,否则惹恼这位老太爷,下场同样非常不妙啊!
说白了,离开了陈家的庇护,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将活不下去。至于那些被寄与厚望的陈家子嗣,如今都早早逃遁了起来,静待事态的下一步发展。
听到百姓传来的喧哗之声,陈老太爷原本苍老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股松了口气的神情。缓缓注视着,从城门口出来的精锐骑兵。
从始至终,看着骑兵来到他们面前。陈老太爷都没说话,静静等着这些王府骑兵,给他下达最后的训示。若能网开一面,想必也能马上知晓了。
偏偏他的想法又落空了,骑在马上的赵大,面带严酷的道:“你就是陈家族长陈延宗?这些都是你家族之人?你确定,陈家的族人,全部都到了吗?”
跪在地上的陈老太爷,心中一沉赶忙拱手道:“敢问上官是?”
赵大眉头一皱道:“本官乃琼州王护卫统领赵大,先回答本官的问话!”
区区一个乡下土财主,也敢在他面前这样说话,确实让赵大有点不满。可他还是恪守规矩,没在这么多百姓面前,训诫陈延宗的无礼之举。
见到赵大露出不满的表情,陈延宗赶忙趴下道:“草民正是李延宗,这些前来请罪的,都是草民的宗族之人。还有一些子嗣,因外出从商暂时未归,还望上官体谅!”
不明白那位琼州王,到底掌握了陈家多少信息。陈老太爷自然不敢说,他陈家的人全部到齐。以从商外出之名,借机将家族子嗣未能一起请罪的责任给推脱。
赵大对于陈延宗的回答,也没表示什么满意跟不满意。清楚如今琼州全境,能够离开的船支,大多都处于海军的监控之下。想逃,几乎没多大可能。
如果躲在这琼州岛上,他们又能躲多久呢?更何况,这琼州山贼众多。陈家这样犯有民怨的家族子嗣,一旦被山贼给盯上,下场只有一个惨字形容。
想到这些,赵大高声道:“传王爷令,召汀迈陈氏族长延宗,前往城中菜场审案问话。其余陈家族人,一并看押到县府大营,待事情处理后再做论处。
另告知全城百姓,琼州王将在汀迈菜场开设县堂,受理百姓诉状。城中百姓若有冤屈,可前往菜市请县衙文案,代写诉状向琼州王鸣冤。”
听到前面一段话,陈延宗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觉得没当场定他们谋反之罪,想来陈家还有一线生机。可听到赵大后面一段话,他就意识到大事不妙。
那怕这些年,他在汀迈做了不少善事。可相比陈家所做的恶事,这点遮羞布一般的善事,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一旦冤民告状,陈家将难逃律法的问责。这釜底抽薪之计,端叫一个狠字了得啊!R1152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