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4 103遨游太空
- 105 104目标:月球
- 106 105初次试探
- 107 106内心变化
- 108 107公事私话
- 109 108通讯恢复
- 110 109要去月球?
- 111 110艰难抉择
- 112 111乱上添乱
- 113 112搞定“衣服”
- 114 113鲲鹏回家
- 115 114感谢礼物(求订阅)
- 116 115香江接货(求订阅)
- 117 116找地训练
- 118 117航天训练
- 119 118开启征途
- 120 119抵达月球
- 121 120初见主脑
- 122 121我骗它的!
- 123 122知识传承
- 124 123回到地球
- 125 124进京之前
- 126 125夜间会议(一)
- 127 126夜间会议(二)
- 128 127夜间会议(三)
- 129 128院士收徒
- 130 129试验基地
- 131 130测试开始
- 132 131大获成功
- 133 132功成身退
- 134 133收纳英才
- 135 134餐间叙话
- 136 135定价九千
- 137 136百亿预算
- 138 137柳暗花明
- 139 138实地考察
- 140 139产权谈判
- 141 140震荡反应
- 142 141宣传试水
- 143 142基地设想
- 144 143意外拜访
- 145 144真实意图
- 146 145紧锣密鼓
- 147 146年终福利
- 148 147时不我待
- 149 148再曝重料
- 150 149预订热潮
- 151 150强烈冲击
- 152 151根在这里
- 153 152又要进京
- 154 153例行调查(为书痴人家加更)
- 155 154高层会谈(一)
- 156 155高层会谈(二)
- 157 156高层会谈(三)
- 158 157高层会谈(四)
- 159 158高层会谈(五)
- 160 159高层会谈(六)
- 161 160旗舰门面(一)
- 162 161旗舰门面(二)
- 163 162计划受阻
- 164 163京城来人
- 165 164最高批示
- 166 165尘埃落定
- 167 166零点抢购
- 168 167八面来风
- 169 168另有计划
- 170 169产业高地
- 171 170授权筛选
- 172 171产业联盟
- 173 172工地之行
- 174 173超算构想
- 175 174现场谈话
- 176 175最长跑道
- 177 176有点震撼
- 178 177千人计划
- 179 178年底例会
- 180 179滨江八号
- 181 180首秀开始(上)
- 182 181首秀开始(中)
- 183 182首秀开始(下)
- 184 183首秀开始(完)
- 185 184科技地标
- 186 185一场车祸
- 187 186目标确定
- 188 187奇葩一家
- 189 188秀秀胳膊
- 190 189保卫力量
- 191 190搬迁前夕
- 192 191嘉宾名单
- 193 192开胃小菜
- 194 193大巴开飞
- 195 194叹为观止(一)
- 196 195叹为观止(二)
- 197 196连夜会谈
- 198 197新的市值
- 199 198上不上市?
- 200 199抢手饽饽
- 201 200货运飞船
- 202 201现场观摩
- 203 202要讲故事
- 204 203碰瓷营销
- 205 204高光时刻
- 206 205激起的浪
- 207 206适航审核
- 208 207上达天听
- 209 208拟真试飞
- 210 209
- 211 210
- 212 211势不可挡
- 213 212无脑杂音
- 214 213以直报怨
- 215 214企业基金
- 216 215总要还的
- 217 216安全改造
- 218 217各种骚动
- 219 218双重保险
- 220 219奇货可居
- 221 220星火燎原
- 222 221产能急缺
- 223 222投标前夕
- 224 223省长来了
- 225 224去或是留?
- 226 225争主动权
- 227 226喧嚣四起
- 228 227湖边定情
- 229 228逆袭开始
- 230 229会心一击
- 231 230更进一步
- 232 231首飞江海
- 233 232旗舰店前
- 234 233一锤定音(感谢黑哥1973)
- 235 234事后小结
- 236 235紧急任务
- 237 236千里救援
- 238 237棘手问题
- 239 238雷雨狂风
- 240 239黑夜的光
- 241 240轻松降落(感谢首位盟主 黑哥1973)
- 242 241我们回家
- 243 242项目汇报
- 244 243电推技术
- 245 244出乎意料
- 246 245太空旅行
- 247 246引擎试车
- 248 247又憋大招
- 249 248赚不赚钱?
- 250 249日常、异常
- 251 250坏人来啦
- 252 251大战前夕
- 253 252杀招出手
- 254 253来势汹汹
- 255 254战况激烈
- 256 255图穷匕见
- 257 256各存心思
- 258 257股东更替(一)
- 259 258股东更替(二)
- 260 259一波刚平
- 261 260一波又起
- 262 261必须强硬
- 263 262事态升级
- 264 263好戏开始(一)
- 265 264好戏开始(二)
- 266 265好戏开始(三)
- 267 266好戏开始(四)
- 268 267按兵不动
- 269 268组团来访
- 270 269机库初探
- 271 270有了准信
- 272 271节前造势
- 273 272在家过年
- 274 273进京路上
- 275 274会谈升级
- 276 275这下稳了
- 277 276亲身上阵
- 278 277完美入轨
- 279 278成功返航
- 280 279统一思想
- 281 280全球热议
- 282 281新里程碑
- 283 282新开阵地
- 284 283必然趋势
- 285 284效果超出想象
- 286 285新品发售准备
- 287 286终于揭开帷幕
- 288 287得道者必多助
- 289 288一切只是开始
- 290 289商业之大变局(一)
- 291 290商业之大变局(二)
- 292 291商业之大变局(三)
- 293 292商业之大变局(完)
- 294 293公司需要认可
- 295 294改变人生轨迹(一)
- 296 295改变人生轨迹(二)
- 297 296改变人生轨迹(三)
- 298 297改变人生轨迹(四)
- 299 298改变人生轨迹(完)
- 300 299独乐不如众嗨
- 301 300创新中心启动
- 302 301堪称一手王炸
- 303 302格局一定要大
- 304 303赚钱不是战略
- 305 304这是我的野望
- 306 305真的壕无人性
- 307 306买块地不缺钱
- 308 307随手反转舆论
- 309 308有人喜有人愁
- 310 309对手也在进步
- 311 310战略藐视他们
- 312 311战术目标宏大
- 313 312小卡的新身份
- 314 313宏图帷幕拉开
- 315 314牵一发动全身
- 316 315圆心飞船开建
- 317 316飞船“秘密武器”
- 318 317鲲鹏号2.0要来了
- 319 318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 320 319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 321 320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 322 321惊心动魄三十小时(1)
- 323 322惊心动魄三十小时(2)
- 324 323惊心动魄三十小时(3)
- 325 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 326 325惊心动魄三十小时(5)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13鲲鹏回家
113鲲鹏回家
冰冷浩瀚的外太空,就像一块黑色的背景布,发出亮光的星辰有如镶嵌其上的宝石,景色单一却散发着无尽魅力。
如果地球上的勘探设备能够破除电磁隐形,那么就会发现一架银白色的钝三角造型的飞行器,已经进行到离地球大气层圈仅有一千多公里的位置。从宇宙航行的角度来看,这点距离已经等同于贴身紧靠的概念。
飞行器开始关闭引擎动力,不过在此位置,地球的引力效应明显增强,飞行器的速度并没有因此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速。几分钟后,飞行器的引擎突然加力输出,喷射区开始映出深蓝色的火焰,只不过此刻引擎的用力方向和地球方向正好相反,飞行器机身也开始调整姿态以适应引擎变化。
一阵喷射后,飞行器的速度开始明显减慢,它和地球的距离也越发接近了,引擎输出少量动力,让足够让它在地球最外圈的大气层顶端保持环绕飞行。
陈文浩已经提前等在了厂房院子里,他搬了个椅子,背靠在上面,头正好仰望天空。此刻还是下午四点过半,天色尚亮,不过冬日里太阳下山时间早,因此阳光已经西斜到很少的角度,只留了一抹余晖在云层中。
陈文浩眼睛好似看着天空,实际上注意力都在视网膜投影上。随着鲲鹏号越发靠近地球,两者的通讯传输也越发通畅,鲲鹏号的预计飞行轨迹都已在投影上提前标注。
此刻,鲲鹏号正在按照计算好的轨迹,在大气圈的逃逸层中,离地500多公里的空间中,一边做着S型的旋转飞行以便降低速度,一边也是在等待合适的进入角度和位置。
【开始进入地球!隐形模块将暂时失效!】小卡突然传来提示。
提示刚过,鲲鹏号调整了机身姿态,以小迎角的姿态冲向了下方的热层(也称电离层)。下一瞬间,这架呈三棱箭头状的飞行器全身被赤红色的火焰包裹,机身在大气层中高速移动和摩擦让天空拖出了一道长长的焰尾。
几乎是眨眼之间,鲲鹏号已经下降到了离地400公里的位置,机身上的火焰已经转变成了暗红色,声势浩荡地划破天际。
离地300公里!
离地200公里!
离地80公里!
短短的几十秒钟,鲲鹏号就冲破了热层的阻碍,进入了大气圈的中间层。之前一直维持在小功率工作的引擎,瞬间全力开动,勘察器中剩余不多的高等级能量快速灌注到已被改造过的引擎内部。
这台设计工作极限不过是三万米的引擎,神奇般地在距地70多公里的高空迸发出强劲的动力。
向下!向下!再向下!中间层下部的温度明显低于上部,鲲鹏号机身周围的空气温度从极热转变为极冷,不过经过勘察器优化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很顺利地抗住了这一急剧变化的温差。
【一切顺利!隐形功能恢复!开始隐形飞行!】小卡发来胜利的提示。
接下来,鲲鹏号在保持继续下降的同时,还将飞越菲律宾海域和南海东海海域,最终回到江海市。在它重新隐形的前一刻,所在位置的下方,正是菲律宾海公海范围。
***
鲲鹏号重回地球大气圈的前一刻。
菲律宾公海海域,美国军方驻扎在亚洲的第七舰队和日本自卫队正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第七舰队派出了两艘巡洋舰,加上十几艘导弹驱逐舰等其他船只,以及日本自卫队的两队飞行小组,将这片海域围成了演习区。
从外围来看,这是一场非常普通的海空联合演习,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片海域临近中国南海,每次类似的军事演习都是敏感事件,会引起东方的大国密切注意甚至是强烈抗议。
但在这片空域上有监控卫星的国家来看,这次的美日联合演习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从卫星监控影像来看,参与军事演习的舰队组成了一个超大范围的圆圈阵型,而在这个大圈的中间,一般是安置指挥官所在的旗舰,或是战略价值最高的舰只,比如说有航母参与的时候,一般这就是航母的位置。
而此刻,位于核心区域的位置,却是一艘造型略显臃肿的船只,从其甲板以上布置的各类仪器和设备来看,怎么看都和军用船只搭不上关系。
在距离这艘造型奇特的船只五千米的位置,美军的一艘巡洋舰紧紧跟随其后,巡洋舰指挥塔内,一名四十岁左右的海军上校,也是这次演习的指挥官,正端着一杯咖啡,好整以暇地观察着舷窗外的情形。
对于这艘巡洋舰上的其他士官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演习未免有些奇怪。在演习的前一天才接到上级的命令,而且是违背常理的命令。一场至少需要筹备一周以上的联合演习,竟然只给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就必须开始了。
而在演习开始之后,相关的要求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演习目的和规定项目,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临行前突然派来的一艘民用船只。接下来,十多艘军舰就陪着这艘慢腾腾的船只在菲律宾海域晃悠了一整天。
“指挥官阁下,下属各船只发来信号,是否要准备夜间演习。”一名副官向正在喝咖啡的上校请示。
“联系七号,询问是否要进行夜间作业。”七号正是那艘民用船只的代号。
作为此次演习行动的指挥官,这名海军上校知道的内情自然要比其他人多。所谓的演习,只不过掩护那艘勘察搜索船的行动。这艘由日本提供的勘察搜索船,原本是用于对深海的科考,如今却被用于搜索周边海域,尤其是所有的无名岛屿都是搜索重点。
前些天,一架不明国籍的空天战斗机以震惊世界的姿态,冲破大气圈进入太空的事情虽然被设为机密,但他凭借家族在军中的势力,自然是知情的。在他看来,此次的搜索行动纯属浪费,能飞进太空的战斗机难道起飞后不会变换方向,还会直接在原地冲击太空?但是据说华盛顿的科学顾问们却说有这种可能,便有了这次的行动。
无所谓了,就当是枯燥的军事训练期间的放松时间了。海军上校这样想着,又喝了一杯咖啡。
突然间,指挥塔内的红色警报抽风般地狂响加闪动起来。
“高空发现异常飞行物!”雷达兵的报告第一时间传递过来。舰队中装载雷达设备的船只,纷纷将雷达功率开至最大,对准了天空某处。
“我的天!”海军上校拿着高倍望远镜,在高空中有一团赤红色的火焰划过天际,速度极快地向地面方向降落。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火焰中包裹着一架战斗机模样的物体,在高速下降过程中还在不断调整姿态。短短几十秒,就已经下降到用肉眼就能看清飞行器轮廓的高度。然后,一个停顿,就不见了……
这一刻,所有有能力观测的国家都没有错过。随后,一名名专家被汇聚到指定地点,一道道命令在各国的相关部门流传。
中国:“增派军舰搜索相关区域,请情报部门给予支持。”
美国:“必须确定神秘飞行器的所属,命令第七舰队加大演习搜索区域。”
日本:“会不会是中国人的秘密武器?是否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试探一下?”
欧盟:“神秘飞行器的情报,好想要,是和美国合作,还是找日本人沟通,中国那边有没有?”
……
如果地球上的勘探设备能够破除电磁隐形,那么就会发现一架银白色的钝三角造型的飞行器,已经进行到离地球大气层圈仅有一千多公里的位置。从宇宙航行的角度来看,这点距离已经等同于贴身紧靠的概念。
飞行器开始关闭引擎动力,不过在此位置,地球的引力效应明显增强,飞行器的速度并没有因此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速。几分钟后,飞行器的引擎突然加力输出,喷射区开始映出深蓝色的火焰,只不过此刻引擎的用力方向和地球方向正好相反,飞行器机身也开始调整姿态以适应引擎变化。
一阵喷射后,飞行器的速度开始明显减慢,它和地球的距离也越发接近了,引擎输出少量动力,让足够让它在地球最外圈的大气层顶端保持环绕飞行。
陈文浩已经提前等在了厂房院子里,他搬了个椅子,背靠在上面,头正好仰望天空。此刻还是下午四点过半,天色尚亮,不过冬日里太阳下山时间早,因此阳光已经西斜到很少的角度,只留了一抹余晖在云层中。
陈文浩眼睛好似看着天空,实际上注意力都在视网膜投影上。随着鲲鹏号越发靠近地球,两者的通讯传输也越发通畅,鲲鹏号的预计飞行轨迹都已在投影上提前标注。
此刻,鲲鹏号正在按照计算好的轨迹,在大气圈的逃逸层中,离地500多公里的空间中,一边做着S型的旋转飞行以便降低速度,一边也是在等待合适的进入角度和位置。
【开始进入地球!隐形模块将暂时失效!】小卡突然传来提示。
提示刚过,鲲鹏号调整了机身姿态,以小迎角的姿态冲向了下方的热层(也称电离层)。下一瞬间,这架呈三棱箭头状的飞行器全身被赤红色的火焰包裹,机身在大气层中高速移动和摩擦让天空拖出了一道长长的焰尾。
几乎是眨眼之间,鲲鹏号已经下降到了离地400公里的位置,机身上的火焰已经转变成了暗红色,声势浩荡地划破天际。
离地300公里!
离地200公里!
离地80公里!
短短的几十秒钟,鲲鹏号就冲破了热层的阻碍,进入了大气圈的中间层。之前一直维持在小功率工作的引擎,瞬间全力开动,勘察器中剩余不多的高等级能量快速灌注到已被改造过的引擎内部。
这台设计工作极限不过是三万米的引擎,神奇般地在距地70多公里的高空迸发出强劲的动力。
向下!向下!再向下!中间层下部的温度明显低于上部,鲲鹏号机身周围的空气温度从极热转变为极冷,不过经过勘察器优化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很顺利地抗住了这一急剧变化的温差。
【一切顺利!隐形功能恢复!开始隐形飞行!】小卡发来胜利的提示。
接下来,鲲鹏号在保持继续下降的同时,还将飞越菲律宾海域和南海东海海域,最终回到江海市。在它重新隐形的前一刻,所在位置的下方,正是菲律宾海公海范围。
***
鲲鹏号重回地球大气圈的前一刻。
菲律宾公海海域,美国军方驻扎在亚洲的第七舰队和日本自卫队正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第七舰队派出了两艘巡洋舰,加上十几艘导弹驱逐舰等其他船只,以及日本自卫队的两队飞行小组,将这片海域围成了演习区。
从外围来看,这是一场非常普通的海空联合演习,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片海域临近中国南海,每次类似的军事演习都是敏感事件,会引起东方的大国密切注意甚至是强烈抗议。
但在这片空域上有监控卫星的国家来看,这次的美日联合演习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从卫星监控影像来看,参与军事演习的舰队组成了一个超大范围的圆圈阵型,而在这个大圈的中间,一般是安置指挥官所在的旗舰,或是战略价值最高的舰只,比如说有航母参与的时候,一般这就是航母的位置。
而此刻,位于核心区域的位置,却是一艘造型略显臃肿的船只,从其甲板以上布置的各类仪器和设备来看,怎么看都和军用船只搭不上关系。
在距离这艘造型奇特的船只五千米的位置,美军的一艘巡洋舰紧紧跟随其后,巡洋舰指挥塔内,一名四十岁左右的海军上校,也是这次演习的指挥官,正端着一杯咖啡,好整以暇地观察着舷窗外的情形。
对于这艘巡洋舰上的其他士官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演习未免有些奇怪。在演习的前一天才接到上级的命令,而且是违背常理的命令。一场至少需要筹备一周以上的联合演习,竟然只给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就必须开始了。
而在演习开始之后,相关的要求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演习目的和规定项目,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临行前突然派来的一艘民用船只。接下来,十多艘军舰就陪着这艘慢腾腾的船只在菲律宾海域晃悠了一整天。
“指挥官阁下,下属各船只发来信号,是否要准备夜间演习。”一名副官向正在喝咖啡的上校请示。
“联系七号,询问是否要进行夜间作业。”七号正是那艘民用船只的代号。
作为此次演习行动的指挥官,这名海军上校知道的内情自然要比其他人多。所谓的演习,只不过掩护那艘勘察搜索船的行动。这艘由日本提供的勘察搜索船,原本是用于对深海的科考,如今却被用于搜索周边海域,尤其是所有的无名岛屿都是搜索重点。
前些天,一架不明国籍的空天战斗机以震惊世界的姿态,冲破大气圈进入太空的事情虽然被设为机密,但他凭借家族在军中的势力,自然是知情的。在他看来,此次的搜索行动纯属浪费,能飞进太空的战斗机难道起飞后不会变换方向,还会直接在原地冲击太空?但是据说华盛顿的科学顾问们却说有这种可能,便有了这次的行动。
无所谓了,就当是枯燥的军事训练期间的放松时间了。海军上校这样想着,又喝了一杯咖啡。
突然间,指挥塔内的红色警报抽风般地狂响加闪动起来。
“高空发现异常飞行物!”雷达兵的报告第一时间传递过来。舰队中装载雷达设备的船只,纷纷将雷达功率开至最大,对准了天空某处。
“我的天!”海军上校拿着高倍望远镜,在高空中有一团赤红色的火焰划过天际,速度极快地向地面方向降落。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火焰中包裹着一架战斗机模样的物体,在高速下降过程中还在不断调整姿态。短短几十秒,就已经下降到用肉眼就能看清飞行器轮廓的高度。然后,一个停顿,就不见了……
这一刻,所有有能力观测的国家都没有错过。随后,一名名专家被汇聚到指定地点,一道道命令在各国的相关部门流传。
中国:“增派军舰搜索相关区域,请情报部门给予支持。”
美国:“必须确定神秘飞行器的所属,命令第七舰队加大演习搜索区域。”
日本:“会不会是中国人的秘密武器?是否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试探一下?”
欧盟:“神秘飞行器的情报,好想要,是和美国合作,还是找日本人沟通,中国那边有没有?”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