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4 第四百八十四章 密旨
- 485 第四百八十五章 聪明
- 486 第四百八十六章 巫舞
- 487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下嫁
- 488 第四百八十八章 问罪
- 489 第四百八十九章 无悔
- 490 第四百九十章 双喜
- 491 第四百九十一章 僵局
- 492 第四百九十二章 剑指
- 493 第四百九十三章 答案
- 494 第四百九十四章 徐三
- 495 第四百九十五章 花开
- 496 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牢
- 497 第四百九十七章 真心
- 498 第四百九十八章 星空
- 499 第四百九十九章 阻拦
- 500 第五百章 乔迁
- 501 第五百零一章 把戏
- 502 第五百零二章 奁子
- 503 第五百零三章 狠心
- 504 第五百零四章 无悔
- 505 第五百零五章 会面
- 506 第五百零六章 答案
- 507 第五百零七章 搏天
- 508 第五百零八章 复命
- 509 第五百零九章 谢恩
- 510 第五百一十章 晚了
- 511 第五百一十一章 警告
- 512 第五百一十二章 帐暖
- 513 第五百一十三章 草木
- 51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开局
- 515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避雨
- 516 第五百一十六章 银杏
- 517 第五百一十七章 红妆
- 5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艳蛊
- 519 第五百一十九章 洞房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闯府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闯府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密谋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美人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花间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局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增兵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崔宴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命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旧约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义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郊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君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午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许心
- 538 第五百三十八章 回京
- 539 第五百三十九章 陨笛
- 540 第五百四十章 相见
- 541 第五百四十一章 傻子
- 542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输赢
- 543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月夜
- 544 第五百四十四章 海浪
- 545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选择
- 546 第五百四十六章 身孕
- 547 第五百四十七章 真情
- 548 第五百四十八章 压轴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九十四章 徐三
第四百九十四章 徐三
这番话很是顺耳。郑斯璎听得浅笑,俯下身去,伸出根蔻丹指,抬起了杜韫心的下颌:“那,辛和王,你选哪一边呢?”
“想我杜氏,百年官家,本就和她辛氏乃云泥之别!而王家累世名门,才值得我杜氏追随!不过。”杜韫心眸底腾起抹炽热,“不过,大姑娘别忘了答应民女的事。”
郑斯璎眉梢一挑:“助杜氏复官,再现当年荣耀,让你当回官家小姐?可对?”
“不错。只要大姑娘记得。那我杜韫心。”杜韫心一字一顿,眉间欲望煊盛,“愿为姑娘马前卒,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郑斯璎笑了,若牡丹娇华,艳动长安:“这不就对了?徐公子的事,本姑娘拭目以待。”
杜韫心压下眸底的炽盛,重新恢复了温良恭俭的样子,拜首道:“大姑娘放心。”
郑斯璎点点头,遂掩门而出。杜韫心站起来,整了整衣衫,坐到上首,自斟了一壶茶,还没喝几口,便听到禀报。
“杜姑娘,徐公子到了。”
“请。”杜韫心放下茶盅,看向了门外。
磕嗒一声,门打开,复掩上。堂下走来一名年轻公子,噙笑揖手:“杜九妹,许久不见。”
杜韫心起身一福,笑意亲切:“徐三哥从东瀛(注1)归来,风采依旧。”
二人互相见礼,主客落座。杜韫心细细打量着名唤“徐三哥”的男子,眸底有晦暗不明的光流转。
男子二十出头,容颜如琢如磨,线条棱角分明,鹰目如星,朗朗炯炯,下颌有些青胡茬,墨发随意披在肩后,为那冷峻的面容,愈添男儿气魄。
再瞧其衣饰,一袭半旧的苎布玄黑衫子,通身无珠玉无配饰,如纯粹的夜色般,勾勒出他略微清癯的身影,脚上布鞋还沾着泥点,显示着一路风尘仆仆。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负一个长条布包,里面似乎包了把琴,男子衣着朴素,包琴的却是顶级的绸缎,成为他浑身最值钱的家当。
这般气度容颜的男子,与那长安城中的公子哥儿全然不同。
不是春花秋月白衣翩翩,而是江湖散客侠风坦荡,不是在繁华堆里诗词歌赋,而是在浪迹中烟雨一肩。
有君子至,若星夜临。竹林吟啸,醉卧洞庭。
杜韫心意味深长的笑了:“三年前,徐三哥远渡东瀛,采三味尺八之乐(注2),集扶桑中原之律。如今归来,瞧这气派,看来在东瀛过得不错。”
“不过是志在搜集天下之音,以成大音之美,才渡海三年。如今于琴之一字,愈有别样体悟,便是有所得。过得好,过得不好,无所谓罢。”男子淡淡一笑。
“是,徐三哥痴秘一个琴字,在东瀛好不逍遥。”杜韫心眉梢一挑,忽的加重了语调,“却不知这三年,杜家如何沧海桑田。”
男子眸色一暗,面露愧色,有些手足无措地搓着手:“我都听说了,杜老爷子没了,杜氏败落,连你和他也……可惜我在东瀛,音讯难达,并不知道这一切,否则我说什么也要回来,总能帮上点什么……”
“是,不怪你,不算你的错。”杜韫心泅起了分嘲讽,“只能说天意弄人。偏偏在你去东瀛的三年,我杜家就逢此大难。”
男子脸色愈发痛苦,拳头攥得咯咯响:“天意弄人……但我总觉得,我亏欠了你们,于他有愧……毕竟在你们最落魄的时候,我不在,也不在他身边……”
“他?徐三哥还记得我哥呐!”杜韫心语调有些复杂,眼眶发红,尖声道,“还以为你回来,见我杜氏落败,都不认人了哩!毕竟这三年,落井下石,恩怨翻覆的事,我和哥哥见得太多!心都冷了骨都磨了,杜家的旧相识,没一个过问过我们!”
“是我的错,是我得错……”男子呢喃着,内疚得,都不敢抬头看杜韫心,“杜家的旧相识不是还有我么,我绝不会像他们一样……我回来了,我回来就好了……”
杜韫心深吸一口气,压下折磨的陈年旧事,看男子诚意拳拳,不似有假,眸底的怨恨才些些淡去:“那徐三哥打算怎么帮我们?”
男子见她容颜平缓,才像恕罪般,忙不迭掏出怀中一张银票:“打我回来听闻杜家变故,我就变卖了所有财物,得银一千两,都给你们……除了背上这张琴,都给你们了……”
话音还没落,杜韫心就猛地伸出手,把银票攫了过去,那速度快得,像是饿久了的猫儿见了鱼,眼睛都泛绿的。
趁杜韫心打量银票,男子才略带不安地开口:“其实今天来见杜九妹,是另有其事……关于小八……”
“我哥?”杜韫心忙着稀罕银票,头也不抬,随口道,“对了,我说见怪,你怎么一回来不去见我哥,而先来见我?”
男子又面露愧疚,惴惴低下头:“本来是第一个想见到他的……但一听闻杜家变故,我自责三年在东瀛,未曾帮上你们半分……我怕他怨我,就,就不敢……故先来见九妹你,劳烦你帮我探探他口风……”
“怕我哥怨你,不敢?”杜韫心回味着这几个字,总觉得唇齿留香,自有一股风月,但又说不明白,干脆摇摇头不细想。
“帮三哥不是不行,但三哥也得帮我个忙。”杜韫心换了话题,目色幽微。
“九妹尽管说。”男子俯身一揖。
杜韫心打量着银票,想起不久前与郑斯璎的对话,那股炽热的火焰,又在她眸底腾起。
“从蜀中到京城的官道上,此时应有棋公子并一群喽啰,在策马飞驰赶路。王家会派影卫送你南下,然后待碰上他们了,就烦请徐三哥抚琴一曲,扰乱马儿的脚步,耽搁些棋公子的行程罢了。”
抚琴一曲,惊扰马儿,耽搁入京行程。
字字入耳,似有机窍重重,男子下意识迟疑:“棋公子亦是旧相识。不知杜九妹耽搁他行程,意欲何为?”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杜韫心猛地打断,语调冰冷。
她见男子不舒服地蹙了蹙眉,有些迟疑不定,立马补了句:“徐三哥在担心什么?只是耽搁行程,又没让你杀人放火,还是说,你信不过九妹我?”
“你是小八的亲妹妹,便也是我妹妹,我当然信得过!”男子连忙摇头,却依旧徘徊,“只是,不明不白的,就算只是耽搁行程,我也觉得,没这么简单……”
“我这么做自有道理。三哥既信得过我,就不必深究。”杜韫心语调愈寒,盯紧男子的目光带了胁迫。
注释
1.东瀛:唐朝文人喜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
2.三味尺八:皆为日本传统乐器。三味,即三味线是一种弦乐器。乐器由四角状的扁平木质板面上蒙上皮制成,琴弦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人们通常会用银杏形的拨来弹奏。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弦,大约成形于15世纪左右。尺八,竖吹的乐器,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由中国唐朝时开始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兴旺。
“想我杜氏,百年官家,本就和她辛氏乃云泥之别!而王家累世名门,才值得我杜氏追随!不过。”杜韫心眸底腾起抹炽热,“不过,大姑娘别忘了答应民女的事。”
郑斯璎眉梢一挑:“助杜氏复官,再现当年荣耀,让你当回官家小姐?可对?”
“不错。只要大姑娘记得。那我杜韫心。”杜韫心一字一顿,眉间欲望煊盛,“愿为姑娘马前卒,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郑斯璎笑了,若牡丹娇华,艳动长安:“这不就对了?徐公子的事,本姑娘拭目以待。”
杜韫心压下眸底的炽盛,重新恢复了温良恭俭的样子,拜首道:“大姑娘放心。”
郑斯璎点点头,遂掩门而出。杜韫心站起来,整了整衣衫,坐到上首,自斟了一壶茶,还没喝几口,便听到禀报。
“杜姑娘,徐公子到了。”
“请。”杜韫心放下茶盅,看向了门外。
磕嗒一声,门打开,复掩上。堂下走来一名年轻公子,噙笑揖手:“杜九妹,许久不见。”
杜韫心起身一福,笑意亲切:“徐三哥从东瀛(注1)归来,风采依旧。”
二人互相见礼,主客落座。杜韫心细细打量着名唤“徐三哥”的男子,眸底有晦暗不明的光流转。
男子二十出头,容颜如琢如磨,线条棱角分明,鹰目如星,朗朗炯炯,下颌有些青胡茬,墨发随意披在肩后,为那冷峻的面容,愈添男儿气魄。
再瞧其衣饰,一袭半旧的苎布玄黑衫子,通身无珠玉无配饰,如纯粹的夜色般,勾勒出他略微清癯的身影,脚上布鞋还沾着泥点,显示着一路风尘仆仆。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负一个长条布包,里面似乎包了把琴,男子衣着朴素,包琴的却是顶级的绸缎,成为他浑身最值钱的家当。
这般气度容颜的男子,与那长安城中的公子哥儿全然不同。
不是春花秋月白衣翩翩,而是江湖散客侠风坦荡,不是在繁华堆里诗词歌赋,而是在浪迹中烟雨一肩。
有君子至,若星夜临。竹林吟啸,醉卧洞庭。
杜韫心意味深长的笑了:“三年前,徐三哥远渡东瀛,采三味尺八之乐(注2),集扶桑中原之律。如今归来,瞧这气派,看来在东瀛过得不错。”
“不过是志在搜集天下之音,以成大音之美,才渡海三年。如今于琴之一字,愈有别样体悟,便是有所得。过得好,过得不好,无所谓罢。”男子淡淡一笑。
“是,徐三哥痴秘一个琴字,在东瀛好不逍遥。”杜韫心眉梢一挑,忽的加重了语调,“却不知这三年,杜家如何沧海桑田。”
男子眸色一暗,面露愧色,有些手足无措地搓着手:“我都听说了,杜老爷子没了,杜氏败落,连你和他也……可惜我在东瀛,音讯难达,并不知道这一切,否则我说什么也要回来,总能帮上点什么……”
“是,不怪你,不算你的错。”杜韫心泅起了分嘲讽,“只能说天意弄人。偏偏在你去东瀛的三年,我杜家就逢此大难。”
男子脸色愈发痛苦,拳头攥得咯咯响:“天意弄人……但我总觉得,我亏欠了你们,于他有愧……毕竟在你们最落魄的时候,我不在,也不在他身边……”
“他?徐三哥还记得我哥呐!”杜韫心语调有些复杂,眼眶发红,尖声道,“还以为你回来,见我杜氏落败,都不认人了哩!毕竟这三年,落井下石,恩怨翻覆的事,我和哥哥见得太多!心都冷了骨都磨了,杜家的旧相识,没一个过问过我们!”
“是我的错,是我得错……”男子呢喃着,内疚得,都不敢抬头看杜韫心,“杜家的旧相识不是还有我么,我绝不会像他们一样……我回来了,我回来就好了……”
杜韫心深吸一口气,压下折磨的陈年旧事,看男子诚意拳拳,不似有假,眸底的怨恨才些些淡去:“那徐三哥打算怎么帮我们?”
男子见她容颜平缓,才像恕罪般,忙不迭掏出怀中一张银票:“打我回来听闻杜家变故,我就变卖了所有财物,得银一千两,都给你们……除了背上这张琴,都给你们了……”
话音还没落,杜韫心就猛地伸出手,把银票攫了过去,那速度快得,像是饿久了的猫儿见了鱼,眼睛都泛绿的。
趁杜韫心打量银票,男子才略带不安地开口:“其实今天来见杜九妹,是另有其事……关于小八……”
“我哥?”杜韫心忙着稀罕银票,头也不抬,随口道,“对了,我说见怪,你怎么一回来不去见我哥,而先来见我?”
男子又面露愧疚,惴惴低下头:“本来是第一个想见到他的……但一听闻杜家变故,我自责三年在东瀛,未曾帮上你们半分……我怕他怨我,就,就不敢……故先来见九妹你,劳烦你帮我探探他口风……”
“怕我哥怨你,不敢?”杜韫心回味着这几个字,总觉得唇齿留香,自有一股风月,但又说不明白,干脆摇摇头不细想。
“帮三哥不是不行,但三哥也得帮我个忙。”杜韫心换了话题,目色幽微。
“九妹尽管说。”男子俯身一揖。
杜韫心打量着银票,想起不久前与郑斯璎的对话,那股炽热的火焰,又在她眸底腾起。
“从蜀中到京城的官道上,此时应有棋公子并一群喽啰,在策马飞驰赶路。王家会派影卫送你南下,然后待碰上他们了,就烦请徐三哥抚琴一曲,扰乱马儿的脚步,耽搁些棋公子的行程罢了。”
抚琴一曲,惊扰马儿,耽搁入京行程。
字字入耳,似有机窍重重,男子下意识迟疑:“棋公子亦是旧相识。不知杜九妹耽搁他行程,意欲何为?”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杜韫心猛地打断,语调冰冷。
她见男子不舒服地蹙了蹙眉,有些迟疑不定,立马补了句:“徐三哥在担心什么?只是耽搁行程,又没让你杀人放火,还是说,你信不过九妹我?”
“你是小八的亲妹妹,便也是我妹妹,我当然信得过!”男子连忙摇头,却依旧徘徊,“只是,不明不白的,就算只是耽搁行程,我也觉得,没这么简单……”
“我这么做自有道理。三哥既信得过我,就不必深究。”杜韫心语调愈寒,盯紧男子的目光带了胁迫。
注释
1.东瀛:唐朝文人喜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
2.三味尺八:皆为日本传统乐器。三味,即三味线是一种弦乐器。乐器由四角状的扁平木质板面上蒙上皮制成,琴弦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人们通常会用银杏形的拨来弹奏。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弦,大约成形于15世纪左右。尺八,竖吹的乐器,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由中国唐朝时开始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兴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