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07 第九零七章 军机上谕
- 908 第九零八章 多事之秋
- 909 第九零九章 这样多好
- 910 第九一零章 危险念头
- 911 第九一一章 先难后易
- 912 第九一二章 哀荣备至
- 913 第九一三章 天文数字
- 914 第九一四章 抽丝剥茧
- 915 第九一五章 兰州城陷
- 916 第九一六章 并非偶然
- 917 第九一七章 归根结底
- 918 第九一八章 鱼龙混杂
- 919 第九一九章 谕旨到来
- 920 第九二零章 一块鸡肋
- 921 第九二一章 功德无量
- 922 第九二二章 说变就变
- 923 第九二三章 事出有因
- 924 第九二四章 前因后果
- 925 第九二五章 冬天来了
- 926 第九二六章 两个贵妃
- 927 第九二七章 命运多舛
- 928 第九二八章 宠妃心思
- 929 第九二九章 还施彼身
- 930 第九三零章 向你保证
- 931 第九三一章 铜铁之禁
- 932 第九三二章 防微杜渐
- 933 第九三三章 垄断贸易
- 934 第九三四章 简陋村庄
- 935 第九三五章 转攻为守
- 936 第九三六章 囊中之物
- 937 第九三七章 不见动静
- 938 第九三八章 无可奈何
- 939 第九三九章 难得太平
- 940 第九四零章 根正苗红
- 941 第九四一章 蒙古卫所
- 942 第九四二章 东吁来朝
- 943 第九四三章 缅北孟养
- 944 第九四四章 安氏木邦
- 945 第九四五章 长老日记
- 946 第九四六章 德钦帕耶
- 947 第九四七章 缅甸国王
- 948 第九四八章 军占民随
- 949 第九四九章 一点浅见
- 950 第九五零章 毛遂自荐
- 951 第九五一章 就是你了
- 952 第九五二章 还有用处
- 953 第九五三章 消除危害
- 954 第九五四章 彻底淘汰
- 955 第九五五章 平淡无奇
- 956 第九五六章 乐见其成
- 957 第九五七章 希望所在
- 958 第九五八章 神祇庇佑
- 959 第九五九章 万岁山上
- 960 第九六零章 道心惟微
- 961 第九六一章 褒扬忠烈
- 962 第九六二章 从祀真武
- 963 第九六三章 考验考验
- 964 第九六四章 安北之策
- 965 第九六五章 鼓励联姻
- 966 第九六六章 饥寒交迫
- 967 第九六七章 新鲜肉食
- 968 第九六八章 猛士如虎
- 969 第九六九章 无从得知
- 970 第九七零章 实无他法
- 971 第九七一章 降了再说
- 972 第九七二章 入京任职
- 973 第九七三章 简洁明了
- 974 第九七四章 船大炮多
- 975 第九七五章 陛下三思
- 976 第九七六章 一切如愿
- 977 第九七七章 两大敌人
- 978 第九七八章 天津之行
- 979 第九七九章 大沽船厂
- 980 第九八零章 定海镇海
- 981 第九八一章 终将改变
- 982 第九八二章 北上双城
- 983 第九八三章 可曾知道
- 984 第九八四章 问罪不得
- 985 第九八五章 另有目的
- 986 第九八六章 立国之本
- 987 第九八七章 机会难得
- 988 第九八八章 决心下定
- 989 第九八九章 时不我待
- 990 第九九零章 两边下注
- 991 第九九一章 骗不下去
- 992 第九九二章 美好未来
- 993 第九九三章 亲眼看看
- 994 第九九四章 百味杂陈
- 995 第九九五章 只差一战
- 996 第九九六章 崇祯四式
- 997 第九九七章 宣告成功
- 998 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
- 999 第九九九章 与民同乐
- 1000 第一零零零章 不败之地
- 1001 第一零零一章 一盆冷水
- 1002 第一零零二章 西北之策
- 1003 第一零零三章 风水宝地
- 1004 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
- 1005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 1006 第一零零六章 志得意满
- 1007 第一零零七章 山无二虎
- 1008 第一零零八章 绝无可能
- 1009 第一零零九章 浮萍而已
- 1010 第一零一零章 求之不得
- 1011 第一零一一章 当然还有
- 1012 第一零一二章 为时过早
- 1013 第一零一三章 恰到好处
- 1014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 1015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 1016 第一零一六章 致敬英烈
- 1017 第一零一七章 汝才进京
- 1018 第一零一八章 断了念想
- 1019 第一零一九章 杀不杀他
- 1020 第一零二零章 认怂就好
- 1021 第一零二一章 御前问对
- 1022 第一零二二章 暗自高兴
- 1023 第一零二三章 山外有山
- 1024 第一零二四章 切记切记
- 1025 第一零二五章 以文化人
- 1026 第一零二六章 最大赢家
- 1027 第一零二七章 塞北信使
- 1028 第一零二八章 伊尔都齐
- 1029 第一零二九章 风险疑虑
- 1030 第一零三零章 互市贸易
- 1031 第一零三一章 出个难题
- 1032 第一零三二章 心照不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一七章 归根结底
第九一七章 归根结底
这两年多来,崇祯皇帝听惯了战场上不断传来的胜利捷报,这一次初闻甘军兵败以及兰州城陷的消息,虽然心中有些惊讶,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自己认真想了一想,很快就知道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了。
归根结底,还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自己在西北问题上的战略,不够坚决彻底。
若是当初西北木速蛮之乱发生之后,朝廷能够如同当初在辽东方向上撤回广宁和大凌河等地的守军一样,将已经经受住了木速蛮之乱考验的西宁、兰州两地官军和汉民撤回来,自然也就不会有今日这样的损失。
只是这也怪不得崇祯皇帝。
当初将临洮镇移防汉中,将固原镇移防花马池,就已经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一片质疑之声,若是木速蛮之乱以后再下旨放弃了西宁和兰州这样两座朝廷赖以镇守西北的大城,那么朝野之间恐怕就要闹翻天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尽管拥有后世的见识,尽管知道在崇祯初年的时候,应该全面收缩朝廷的军事力量,把伸出去的拳头都给收回来,但是却不能放弃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
对于大明朝来说,如果京师是头颅,那么宣大是面向北方的胸膛,而河西是一条臂膀,辽东则是另外一条臂膀。
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辽东的拳头应该收回来,河西的拳头也应该收回来,等到休养生息发展壮大了之后,才能再次有力地打出去。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是这样想的,而且在他的设想之中,这两只拳头再次挥出去的时候,后世的整个东北以及后世的整个西北,都要统统拿下来。
只不过,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可就难了。
他一直在照着这个设想努力,而如今三年多过去,也不过是做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局面。
当然,除了当初战略上的一些不得已之外,后来崇祯皇帝在京师的一系列作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西北的战局。
比如说,五军都督府改制重组之后,武安伯王廷臣麾下以骑兵为主的三千营,回撤整编为近卫军第四镇,就使得西北官军一下子失去了一支强大的机动作战力量。
拿下了平凉城之后,王廷臣及其麾下的三千营骑兵及其负责辎重补给的三千多庆阳兵,一路西进,很快就占领了泾源、庄浪、陇城一带地区。
不过到了七月底的时候,王廷臣麾下三千营各部,接到了朝廷的那道将三千营改编为近卫军第四镇的旨意,然后很快就将所有撒出去的人马都收了回来,驻留在庄浪附近的水洛城一带等待整编。
到了八月中旬,崇祯皇帝新任命的近卫军第四镇监军御史倪元璐,带着军械物资,从宣府赶到了水洛城,近卫军第四镇的整编才算是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原属固原镇杨麒麾下的庆阳参将张文正以及所部庆阳兵,这次也被纳入到了近卫军第四镇的整编之中。
这一支三千多人的庆阳兵,之前一直跟着三千营的主力骑兵,担负着看护和押解运送粮草辎重的任务,这一次被正式编入了近卫军第四镇的序列之中。
之前三千营一直执行的营哨制,也被改成了镇、协、标、营、哨、队等近卫军的新制度。
而之前被崇祯皇帝派到三千营中担任营官的那几位讲武堂和御前侍从武官出身的武官猛如虎、虎大威、吴三桂,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任近卫军第四镇下面的标统制了。
庆阳参将张文正带着麾下三千多庆阳兵被编入近卫军第四镇之后,也成为了一个标的统制,麾下庆阳营升格为标,标下又有营,原本营中的将校官佐一下子都跟着升了官。
而经受住了木速蛮之乱的考验,以及流贼围城考验的庆阳兵,也从此鸟枪换炮,装备上了新任监军御史倪元璐带来的全新装备,手里原本粗制滥造的简陋火绳枪,也换成了武备院监制出品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
只不过,三千营在水洛城驻足整编成为近卫军第四镇之后,不光是被整编的庆阳兵熟悉新的编制和装备,而其他几个标的营头,也需要按照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的标准,进行训练和教导才能真正成军。
特别是整编之后,原来三千营中那些并不满编的营头,还需要陕西移民之中就地招募补充和选练一批人马。
就这样,到了九月初,新编近卫军第四镇才算是总计勉强选编了一万两千人。
比起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来说,也还是少了三四千的员额。
随后的几乎整个八月和九月间,武安伯王廷臣和监军御史倪元璐等人就率军在庄浪水洛城一带,按照近卫军都督府给的编制和操典,将新编近卫军第四镇给因陋就简地拉了起来。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担任甘肃巡抚节制约束甘肃镇军队的梅之焕,也在五军都督府改制重组的时候,被崇祯皇帝一道旨意调回了京师,担任了边卫军都督府的左护军,而甘肃巡抚也从此罢而不设。
此外,甘肃镇的监军御史刘之伦带着自己的监军标营,沿着北方塞上长城的各边口,护送和安置北上出关屯垦的甘肃汉民。
甘肃巡抚梅之焕调走之后,监军御史刘之伦又一时不在军中,使得甘肃镇的军纪就出现了问题。
再加上,张嘉谟率军夺取了靖宁州城之后没有多久,三边总督袁崇焕南下抵达了靖宁,袁崇焕随即命令张嘉谟率领甘军西进会宁驻守。
随后没多久,朝廷令三边总督府收编六盘山各地乡兵民勇,尔后招为团练的旨意也到了西北。
袁崇焕当即派了自己麾下参议毛羽健出任三边总督府团练副使。
一方面将之前甘肃镇收编的乡勇民军补充给甘肃镇节制。
另一方面将朝廷旨意发为文告,广招三边乡勇来投,只要接受朝廷整编,朝廷就给予粮饷支援。
就这样,到了九月份,毛羽健这个新任三边团练副使麾下的乡勇团练队伍,短时间内就迅速地壮大了起来。
等到人马队伍壮大了之后,这些人就难免想着要立些功劳。
尤其是那些刚刚接受朝廷整编不久的西北乡勇头领们,也想尽快给拿出点成绩,给上官看看,给朝廷看看,以便证明自己的用处,巩固自己的地位。
就在这个时候,河州伪指挥使马进忠等人,迫于闯王高迎祥等流贼各部不断西进的巨大压力,突然弃城北上。
本来就期盼着能够尽快西进、尽快收复甘肃失地的甘肃镇军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甘肃镇总兵张嘉谟很快就在部将张天礼的进言之下,以及新收编的六盘山汉人团练武装头领张五桂等人的劝说之下,决定衔尾追击,想着乘势将北逃的数万木速蛮歼灭在黄河之南岸。
而新任三边团练副使的毛羽健,这个时候也与甘肃镇总兵张嘉谟一起,坐镇于静宁州城以西的巩昌府会宁县(后世甘肃会宁)。
袁崇焕派毛羽健前来,也有让他监军甘肃镇的意思,毕竟之前他也是三边总督府的参议。
但是毛羽健这一个进士出身的书生,麾下突然收编了附近山区的上万名良莠不齐的团练武装,自己约束这些新收的乡勇团练都费劲,根本没有精力和权威去约束甘肃镇的军队。
张嘉谟听说马进忠率部北逃,决定率军追击的时候,跟毛羽健一说,毛羽健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去,其麾下收编的那些团练队伍,却已经鼓噪起来,要跟着甘肃镇的军队一起追击木速蛮乱军去了。
一来张嘉谟等甘肃镇将校的想法也啥大错,毕竟木速蛮这个时候只想着逃跑,自己们衔尾追击,赢面占大。
而木速蛮乱军的前面还有一道大河天险拦着,也不怕追不上。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大河天险,自己们率军追击很有可能还有一个半渡而击的机会,那可是必赢的局面。
二来兰州城虽然只是一座孤城,但是毕竟还在官军的手上,就算是追击到了黄河的岸边,没有取胜,自己这些人马也还有机会就势退入兰州城中。
也就是说,即使追击失利或者说打了败仗,自己这些人马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归根结底,还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自己在西北问题上的战略,不够坚决彻底。
若是当初西北木速蛮之乱发生之后,朝廷能够如同当初在辽东方向上撤回广宁和大凌河等地的守军一样,将已经经受住了木速蛮之乱考验的西宁、兰州两地官军和汉民撤回来,自然也就不会有今日这样的损失。
只是这也怪不得崇祯皇帝。
当初将临洮镇移防汉中,将固原镇移防花马池,就已经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一片质疑之声,若是木速蛮之乱以后再下旨放弃了西宁和兰州这样两座朝廷赖以镇守西北的大城,那么朝野之间恐怕就要闹翻天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尽管拥有后世的见识,尽管知道在崇祯初年的时候,应该全面收缩朝廷的军事力量,把伸出去的拳头都给收回来,但是却不能放弃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
对于大明朝来说,如果京师是头颅,那么宣大是面向北方的胸膛,而河西是一条臂膀,辽东则是另外一条臂膀。
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辽东的拳头应该收回来,河西的拳头也应该收回来,等到休养生息发展壮大了之后,才能再次有力地打出去。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是这样想的,而且在他的设想之中,这两只拳头再次挥出去的时候,后世的整个东北以及后世的整个西北,都要统统拿下来。
只不过,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可就难了。
他一直在照着这个设想努力,而如今三年多过去,也不过是做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局面。
当然,除了当初战略上的一些不得已之外,后来崇祯皇帝在京师的一系列作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西北的战局。
比如说,五军都督府改制重组之后,武安伯王廷臣麾下以骑兵为主的三千营,回撤整编为近卫军第四镇,就使得西北官军一下子失去了一支强大的机动作战力量。
拿下了平凉城之后,王廷臣及其麾下的三千营骑兵及其负责辎重补给的三千多庆阳兵,一路西进,很快就占领了泾源、庄浪、陇城一带地区。
不过到了七月底的时候,王廷臣麾下三千营各部,接到了朝廷的那道将三千营改编为近卫军第四镇的旨意,然后很快就将所有撒出去的人马都收了回来,驻留在庄浪附近的水洛城一带等待整编。
到了八月中旬,崇祯皇帝新任命的近卫军第四镇监军御史倪元璐,带着军械物资,从宣府赶到了水洛城,近卫军第四镇的整编才算是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原属固原镇杨麒麾下的庆阳参将张文正以及所部庆阳兵,这次也被纳入到了近卫军第四镇的整编之中。
这一支三千多人的庆阳兵,之前一直跟着三千营的主力骑兵,担负着看护和押解运送粮草辎重的任务,这一次被正式编入了近卫军第四镇的序列之中。
之前三千营一直执行的营哨制,也被改成了镇、协、标、营、哨、队等近卫军的新制度。
而之前被崇祯皇帝派到三千营中担任营官的那几位讲武堂和御前侍从武官出身的武官猛如虎、虎大威、吴三桂,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任近卫军第四镇下面的标统制了。
庆阳参将张文正带着麾下三千多庆阳兵被编入近卫军第四镇之后,也成为了一个标的统制,麾下庆阳营升格为标,标下又有营,原本营中的将校官佐一下子都跟着升了官。
而经受住了木速蛮之乱的考验,以及流贼围城考验的庆阳兵,也从此鸟枪换炮,装备上了新任监军御史倪元璐带来的全新装备,手里原本粗制滥造的简陋火绳枪,也换成了武备院监制出品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
只不过,三千营在水洛城驻足整编成为近卫军第四镇之后,不光是被整编的庆阳兵熟悉新的编制和装备,而其他几个标的营头,也需要按照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的标准,进行训练和教导才能真正成军。
特别是整编之后,原来三千营中那些并不满编的营头,还需要陕西移民之中就地招募补充和选练一批人马。
就这样,到了九月初,新编近卫军第四镇才算是总计勉强选编了一万两千人。
比起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来说,也还是少了三四千的员额。
随后的几乎整个八月和九月间,武安伯王廷臣和监军御史倪元璐等人就率军在庄浪水洛城一带,按照近卫军都督府给的编制和操典,将新编近卫军第四镇给因陋就简地拉了起来。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担任甘肃巡抚节制约束甘肃镇军队的梅之焕,也在五军都督府改制重组的时候,被崇祯皇帝一道旨意调回了京师,担任了边卫军都督府的左护军,而甘肃巡抚也从此罢而不设。
此外,甘肃镇的监军御史刘之伦带着自己的监军标营,沿着北方塞上长城的各边口,护送和安置北上出关屯垦的甘肃汉民。
甘肃巡抚梅之焕调走之后,监军御史刘之伦又一时不在军中,使得甘肃镇的军纪就出现了问题。
再加上,张嘉谟率军夺取了靖宁州城之后没有多久,三边总督袁崇焕南下抵达了靖宁,袁崇焕随即命令张嘉谟率领甘军西进会宁驻守。
随后没多久,朝廷令三边总督府收编六盘山各地乡兵民勇,尔后招为团练的旨意也到了西北。
袁崇焕当即派了自己麾下参议毛羽健出任三边总督府团练副使。
一方面将之前甘肃镇收编的乡勇民军补充给甘肃镇节制。
另一方面将朝廷旨意发为文告,广招三边乡勇来投,只要接受朝廷整编,朝廷就给予粮饷支援。
就这样,到了九月份,毛羽健这个新任三边团练副使麾下的乡勇团练队伍,短时间内就迅速地壮大了起来。
等到人马队伍壮大了之后,这些人就难免想着要立些功劳。
尤其是那些刚刚接受朝廷整编不久的西北乡勇头领们,也想尽快给拿出点成绩,给上官看看,给朝廷看看,以便证明自己的用处,巩固自己的地位。
就在这个时候,河州伪指挥使马进忠等人,迫于闯王高迎祥等流贼各部不断西进的巨大压力,突然弃城北上。
本来就期盼着能够尽快西进、尽快收复甘肃失地的甘肃镇军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甘肃镇总兵张嘉谟很快就在部将张天礼的进言之下,以及新收编的六盘山汉人团练武装头领张五桂等人的劝说之下,决定衔尾追击,想着乘势将北逃的数万木速蛮歼灭在黄河之南岸。
而新任三边团练副使的毛羽健,这个时候也与甘肃镇总兵张嘉谟一起,坐镇于静宁州城以西的巩昌府会宁县(后世甘肃会宁)。
袁崇焕派毛羽健前来,也有让他监军甘肃镇的意思,毕竟之前他也是三边总督府的参议。
但是毛羽健这一个进士出身的书生,麾下突然收编了附近山区的上万名良莠不齐的团练武装,自己约束这些新收的乡勇团练都费劲,根本没有精力和权威去约束甘肃镇的军队。
张嘉谟听说马进忠率部北逃,决定率军追击的时候,跟毛羽健一说,毛羽健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去,其麾下收编的那些团练队伍,却已经鼓噪起来,要跟着甘肃镇的军队一起追击木速蛮乱军去了。
一来张嘉谟等甘肃镇将校的想法也啥大错,毕竟木速蛮这个时候只想着逃跑,自己们衔尾追击,赢面占大。
而木速蛮乱军的前面还有一道大河天险拦着,也不怕追不上。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大河天险,自己们率军追击很有可能还有一个半渡而击的机会,那可是必赢的局面。
二来兰州城虽然只是一座孤城,但是毕竟还在官军的手上,就算是追击到了黄河的岸边,没有取胜,自己这些人马也还有机会就势退入兰州城中。
也就是说,即使追击失利或者说打了败仗,自己这些人马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