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83章
第183章
第十三章同盟
长孙无忌是先帝的大舅子,是新帝的亲舅舅,也同样是齐王李泰的亲舅舅。
同样是外甥,长孙无忌待李泰明显不如待李治那样亲厚。
这里面也许有个人喜好的原因,也有社会关系以及外界条件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利益。
支持李泰所取得的利益不符合长孙无忌或是长孙家族的所求,长孙无忌自然不会选择成为李泰的同盟者。
而李泰,我们可以认为他在一开始必定争取过亲舅舅的支持,可是那时的长孙相公正处于蛰伏避嫌状态,又怎么会搭理他呢?
至于后来坚定地支持李小九,也同样有利益的影子在里面。
事实证明,李二陛下最后还是听从了大舅子长孙无忌的意见,立了李小九,长孙舅舅也从此踏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之路星耀香江最新章节。
这一过程中,李家四郎李泰就实实在在成了两人的踏脚石。
他怎么能不恨!
长孙无忌不会不知道李四郎的怨恨的,但他不在乎。
当初在李二陛下病榻前,他不得已许下誓言,表示会好好照顾四郎,不让他受到折辱,安乐平安过一世……
长孙无忌知道他肯定做不到。
不仅是他做不到,恐怕连李泰自己也不可能做到安分守己过一辈子!
曾经唾手可得的帝位被人生生夺走了,身为兄长却要向小自己好几岁,没有他有才华也没有他声望高的弟弟低头下拜,俯首称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孙无忌明白,如果他想保李泰,只要力劝李治把他远远地安置在偏远的州府去,不让他参与任何中央的决策,也不让他的消息传到京城,李泰就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了。
当然,这样做也可能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让拥有一颗文人般多愁善感的心脏的李泰,因为境遇不遂心,而忧愤早逝……
李治肯定不会想看到这种结果的!
新帝根基不稳,需要朝臣、宗室以及天下百姓的支持。
那么,通常情况下,新帝初登大位就会继续遵从先帝的政策,三年不改旧制,同时大赦天下,封赏百官宗亲来市恩……
李泰是新帝的亲兄长,不可避免地要被加封高位。
长孙无忌不能阻止,还要大力支持。
然而,觊觎帝位的亲王可不止李泰一个。
相比李泰,长孙无忌对吴王的怨恨明显比较深,当初李二陛下也许只是随口一说要以李恪取代李治,长孙无忌可是一直都放在心上的。
而李恪明显也不是省心的主。
他的母亲杨妃一直是李二陛下的爱宠,几乎成了继后。
李恪也几乎成了嫡子,甚至还有了李二陛下‘英果类我’的评价……
这是一项巨大的政治资本。
再加上李恪本人也确实很有能力,在州府这么多年来,处事相对公正,在地方颇有人望,其对新帝李治的威胁绝对高于之前一直在京中玩文字游戏,被贬后就一蹶不振的李泰。
所以,长孙无忌敢于请李泰入京,封其高位,以打压李恪之势,进而分化反对新帝的势力……
李泰果然不负长孙无忌所望,入京后根本没想过向成为新帝的弟弟放低姿态,也很快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把荆王李元景恨得牙痒痒……
吴王李恪倒是一直很沉得住气,回京后一直闭门谢客,除了到几个亲近的宗室家中走了几趟外,就是请王妃进宫说服杨太妃跟他一起居住……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人好几次破坏了某些人制造出来针对新帝的流言,吴王李恪还真是众藩王的表率了!
吴王打得什么算盘,长孙无忌哪会不知道。
如今圣人声望如日中天,凭着他这样一个藩王肯定是无法撼动的,再加上李绩代表的军方对李治的无条件支持,李恪自知无论是军变还是和平演变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旧爱,请自重!全文阅读。而且京中还有齐王和荆王两人在,自己倒不如脱身事外,回到吴地发展势力,到时候坐山观虎斗,说不定还能趁火打劫呢!
长孙无忌虽然已经洞悉了吴王的心思,却也不能在明面上对李恪怎么样,还得配合李治好好褒奖李恪一番!
至于借口身体不适不已长途跋涉的荆王李元景也好,还是借口想去昭陵拜祭母后暂时不肯离开的李泰也好,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完全不必客气了!
而正当长孙相公暗中收集罪证,打算将齐王党人和荆王党人一网打尽的时候,有个意想不到的人,跑到赵国公府举报高阳公主意图谋反!
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高阳公主的大伯子房遗直。
-------------------------------------------------------------------------------
-----------------------------------房小二倒霉的分割线----------------------------------------------------------------------------------------------------------
自贞观十七年李二陛下改换太子以来,宗亲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驸马如杜荷,身死殒命;
驸马如薛万彻,坐事被贬;
驸马如柴令武,坐事被贬;
驸马如房遗爱,被撸成了白板……
这几个驸马里,前面几个还能说是受出位之争的影响被波及,最后一个房遗爱完全是被他老婆高阳公主连累的。
因为辩机的事,高阳公主被李二陛下彻底厌弃,不但封号降成了郡主,食邑被减了一半多,连公主府都没得住了!
由于房遗爱死活不肯搬出梁国公府另立门户,十七娘跟着房遗爱在他哥哥房遗直手下过活,日子过得别说有多憋屈了!
好容易熬到李二陛下崩逝,十七娘夫妇的日子才开始有转机。
李治遍封宗亲,把十七娘的爵位又提了回去,封号、食邑还有公主府全部都还给了她,还提拔了房遗爱到朝中当官。
论理,李治这样厚待这对夫妇,两个应该对李治感恩戴德才对!
可世上就有一种恩将仇报的人。
房遗爱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恩将仇报的人,相反,他觉得自己分明是那种坚贞不屈,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
新帝李治对他很好,这一点他承认,但他心里自始至终还是向着四郎李泰的!
当年李泰夺储失败,许多心腹都被李二陛下或贬或杀或调走,房遗爱一直感到惋惜。
当李泰以齐王的身份重新杀回长安后,很快就在长安聚集了一班人马,出入王府前呼后拥,势头不减当年,房遗爱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他甚至说服妻子十七娘改换门庭,支持李泰。
高阳公主自然是无有不可,四处下注——只要是能搞垮李治的势力,她都列为盟友!
除了勾搭荆王李元景外,高阳公主还跟吴王李恪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异界美女军团最新章节。
只有房遗爱是一心一意向着李泰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
高阳公主每次与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夫妇、丹阳公主夫妇开座谈会的时候,房遗爱免不了要夸赞李四郎一番,接着就是不厌其烦地游说众人拥护李泰……
两对夫妇听到这话还犹可,荆王李元景可是每次都听得怒火中烧——谁见过跑到别人面前挖墙脚的啊?
最后,李元景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给狂妄的房小二一个教训!
却说李元景得知房小二在教坊有个相好的舞妓,名叫绿娘的,房小二垂涎了很久却一直没得手。
李元景就让人送了那个绿娘数十匹上用的绢,对她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那绿娘哪里敢得罪荆王,又贪图财物,自然是满口答应了设计房小二的事。
于是,某日又在荆王家口若悬河地大赞李四郎的房家二郎,忽然收到了一封香喷喷的花笺,一看却是绿娘邀他去南郊芙蓉园赏花喝酒的帖子。
房二顿时喜得浑身发痒,也顾不得老婆高阳公主还在身边了,立马跳起来就要告辞离去。
李元景一看房二那蠢样,不由冷笑一声,故意问道:“二郎这是要去哪里?这般欢喜,莫不是佳人有约?”说着,他有意瞟了高阳公主一眼。
房二闻言,略显心虚地看着高阳公主,支吾道:“贵主儿……我、我有些要事……”
高阳公主不屑地‘哼’了一声,甩手道:“去吧去吧……”
“多谢贵主儿~~~~~~”房二闻言立马喜笑颜开,屁颠屁颠地跑了。
李元景看着房二肥硕的背影,故作惋惜地对高阳公主道:“侄女这般品貌,竟然嫁了如此蠢汉,委实可惜啊……”
“还不是我那阿爹做的好亲!”高阳公主听到这话,心中一股恶气顿时涌了上来。“当初为了笼络房、杜二人,我跟十六就成了筹码……京中的贵主们,哪个没一两个相好的郎君的,孤不过是看上了辩机,阿爹就那样待孤,一点父女之情都不念!”
“十九郎也是个偏心的,人家二十一娘的郎君都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了,孤家的蠢货才封了个五品!这叫孤的面子往哪搁?!”
“十六没了丈夫,如今倒嫁了个好郎君!孤命苦,只能跟着这个蠢货,连一份家业都夺不过来!”
“十七娘何必烦心,只要大事一成,你要什么,还不是阿叔一句话的事,房氏兄弟不过蝼蚁而已,你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李元景哈哈一笑,凑过去搂着高阳公主的肩,低声道:“我后堂新来了几位美貌小郎君,不如让阿叔为侄女引见一下,可好?”
高阳公主闻言顿时转怒为喜,媚眼如丝,嗔道:“阿叔怎么不早说?”
李元景又是哈哈一笑,道:“若是说得太早,岂不是要将小郎君分一半给房二郎?阿叔我可舍不得!”
“啧!他哪懂这些!”高阳公主也知道李元景有亵(河蟹)玩小男孩的性(河蟹)癖,不过房遗爱那个蠢货就知道追逐教坊里的俗艳女子,哪里懂得这些贵族玩的东西。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二郎从明天开始就会食髓知味呢~~~~~~~~~~~”李元景神秘一笑,道:“其实,阿叔今天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二郎……希望侄女回府后不要见怪呐~~~~~~~~”
作者有话要说:应广大群众要求,准备虐房二
长孙无忌是先帝的大舅子,是新帝的亲舅舅,也同样是齐王李泰的亲舅舅。
同样是外甥,长孙无忌待李泰明显不如待李治那样亲厚。
这里面也许有个人喜好的原因,也有社会关系以及外界条件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利益。
支持李泰所取得的利益不符合长孙无忌或是长孙家族的所求,长孙无忌自然不会选择成为李泰的同盟者。
而李泰,我们可以认为他在一开始必定争取过亲舅舅的支持,可是那时的长孙相公正处于蛰伏避嫌状态,又怎么会搭理他呢?
至于后来坚定地支持李小九,也同样有利益的影子在里面。
事实证明,李二陛下最后还是听从了大舅子长孙无忌的意见,立了李小九,长孙舅舅也从此踏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之路星耀香江最新章节。
这一过程中,李家四郎李泰就实实在在成了两人的踏脚石。
他怎么能不恨!
长孙无忌不会不知道李四郎的怨恨的,但他不在乎。
当初在李二陛下病榻前,他不得已许下誓言,表示会好好照顾四郎,不让他受到折辱,安乐平安过一世……
长孙无忌知道他肯定做不到。
不仅是他做不到,恐怕连李泰自己也不可能做到安分守己过一辈子!
曾经唾手可得的帝位被人生生夺走了,身为兄长却要向小自己好几岁,没有他有才华也没有他声望高的弟弟低头下拜,俯首称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孙无忌明白,如果他想保李泰,只要力劝李治把他远远地安置在偏远的州府去,不让他参与任何中央的决策,也不让他的消息传到京城,李泰就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了。
当然,这样做也可能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让拥有一颗文人般多愁善感的心脏的李泰,因为境遇不遂心,而忧愤早逝……
李治肯定不会想看到这种结果的!
新帝根基不稳,需要朝臣、宗室以及天下百姓的支持。
那么,通常情况下,新帝初登大位就会继续遵从先帝的政策,三年不改旧制,同时大赦天下,封赏百官宗亲来市恩……
李泰是新帝的亲兄长,不可避免地要被加封高位。
长孙无忌不能阻止,还要大力支持。
然而,觊觎帝位的亲王可不止李泰一个。
相比李泰,长孙无忌对吴王的怨恨明显比较深,当初李二陛下也许只是随口一说要以李恪取代李治,长孙无忌可是一直都放在心上的。
而李恪明显也不是省心的主。
他的母亲杨妃一直是李二陛下的爱宠,几乎成了继后。
李恪也几乎成了嫡子,甚至还有了李二陛下‘英果类我’的评价……
这是一项巨大的政治资本。
再加上李恪本人也确实很有能力,在州府这么多年来,处事相对公正,在地方颇有人望,其对新帝李治的威胁绝对高于之前一直在京中玩文字游戏,被贬后就一蹶不振的李泰。
所以,长孙无忌敢于请李泰入京,封其高位,以打压李恪之势,进而分化反对新帝的势力……
李泰果然不负长孙无忌所望,入京后根本没想过向成为新帝的弟弟放低姿态,也很快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把荆王李元景恨得牙痒痒……
吴王李恪倒是一直很沉得住气,回京后一直闭门谢客,除了到几个亲近的宗室家中走了几趟外,就是请王妃进宫说服杨太妃跟他一起居住……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人好几次破坏了某些人制造出来针对新帝的流言,吴王李恪还真是众藩王的表率了!
吴王打得什么算盘,长孙无忌哪会不知道。
如今圣人声望如日中天,凭着他这样一个藩王肯定是无法撼动的,再加上李绩代表的军方对李治的无条件支持,李恪自知无论是军变还是和平演变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旧爱,请自重!全文阅读。而且京中还有齐王和荆王两人在,自己倒不如脱身事外,回到吴地发展势力,到时候坐山观虎斗,说不定还能趁火打劫呢!
长孙无忌虽然已经洞悉了吴王的心思,却也不能在明面上对李恪怎么样,还得配合李治好好褒奖李恪一番!
至于借口身体不适不已长途跋涉的荆王李元景也好,还是借口想去昭陵拜祭母后暂时不肯离开的李泰也好,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完全不必客气了!
而正当长孙相公暗中收集罪证,打算将齐王党人和荆王党人一网打尽的时候,有个意想不到的人,跑到赵国公府举报高阳公主意图谋反!
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高阳公主的大伯子房遗直。
-------------------------------------------------------------------------------
-----------------------------------房小二倒霉的分割线----------------------------------------------------------------------------------------------------------
自贞观十七年李二陛下改换太子以来,宗亲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驸马如杜荷,身死殒命;
驸马如薛万彻,坐事被贬;
驸马如柴令武,坐事被贬;
驸马如房遗爱,被撸成了白板……
这几个驸马里,前面几个还能说是受出位之争的影响被波及,最后一个房遗爱完全是被他老婆高阳公主连累的。
因为辩机的事,高阳公主被李二陛下彻底厌弃,不但封号降成了郡主,食邑被减了一半多,连公主府都没得住了!
由于房遗爱死活不肯搬出梁国公府另立门户,十七娘跟着房遗爱在他哥哥房遗直手下过活,日子过得别说有多憋屈了!
好容易熬到李二陛下崩逝,十七娘夫妇的日子才开始有转机。
李治遍封宗亲,把十七娘的爵位又提了回去,封号、食邑还有公主府全部都还给了她,还提拔了房遗爱到朝中当官。
论理,李治这样厚待这对夫妇,两个应该对李治感恩戴德才对!
可世上就有一种恩将仇报的人。
房遗爱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恩将仇报的人,相反,他觉得自己分明是那种坚贞不屈,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
新帝李治对他很好,这一点他承认,但他心里自始至终还是向着四郎李泰的!
当年李泰夺储失败,许多心腹都被李二陛下或贬或杀或调走,房遗爱一直感到惋惜。
当李泰以齐王的身份重新杀回长安后,很快就在长安聚集了一班人马,出入王府前呼后拥,势头不减当年,房遗爱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他甚至说服妻子十七娘改换门庭,支持李泰。
高阳公主自然是无有不可,四处下注——只要是能搞垮李治的势力,她都列为盟友!
除了勾搭荆王李元景外,高阳公主还跟吴王李恪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异界美女军团最新章节。
只有房遗爱是一心一意向着李泰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
高阳公主每次与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夫妇、丹阳公主夫妇开座谈会的时候,房遗爱免不了要夸赞李四郎一番,接着就是不厌其烦地游说众人拥护李泰……
两对夫妇听到这话还犹可,荆王李元景可是每次都听得怒火中烧——谁见过跑到别人面前挖墙脚的啊?
最后,李元景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给狂妄的房小二一个教训!
却说李元景得知房小二在教坊有个相好的舞妓,名叫绿娘的,房小二垂涎了很久却一直没得手。
李元景就让人送了那个绿娘数十匹上用的绢,对她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那绿娘哪里敢得罪荆王,又贪图财物,自然是满口答应了设计房小二的事。
于是,某日又在荆王家口若悬河地大赞李四郎的房家二郎,忽然收到了一封香喷喷的花笺,一看却是绿娘邀他去南郊芙蓉园赏花喝酒的帖子。
房二顿时喜得浑身发痒,也顾不得老婆高阳公主还在身边了,立马跳起来就要告辞离去。
李元景一看房二那蠢样,不由冷笑一声,故意问道:“二郎这是要去哪里?这般欢喜,莫不是佳人有约?”说着,他有意瞟了高阳公主一眼。
房二闻言,略显心虚地看着高阳公主,支吾道:“贵主儿……我、我有些要事……”
高阳公主不屑地‘哼’了一声,甩手道:“去吧去吧……”
“多谢贵主儿~~~~~~”房二闻言立马喜笑颜开,屁颠屁颠地跑了。
李元景看着房二肥硕的背影,故作惋惜地对高阳公主道:“侄女这般品貌,竟然嫁了如此蠢汉,委实可惜啊……”
“还不是我那阿爹做的好亲!”高阳公主听到这话,心中一股恶气顿时涌了上来。“当初为了笼络房、杜二人,我跟十六就成了筹码……京中的贵主们,哪个没一两个相好的郎君的,孤不过是看上了辩机,阿爹就那样待孤,一点父女之情都不念!”
“十九郎也是个偏心的,人家二十一娘的郎君都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了,孤家的蠢货才封了个五品!这叫孤的面子往哪搁?!”
“十六没了丈夫,如今倒嫁了个好郎君!孤命苦,只能跟着这个蠢货,连一份家业都夺不过来!”
“十七娘何必烦心,只要大事一成,你要什么,还不是阿叔一句话的事,房氏兄弟不过蝼蚁而已,你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李元景哈哈一笑,凑过去搂着高阳公主的肩,低声道:“我后堂新来了几位美貌小郎君,不如让阿叔为侄女引见一下,可好?”
高阳公主闻言顿时转怒为喜,媚眼如丝,嗔道:“阿叔怎么不早说?”
李元景又是哈哈一笑,道:“若是说得太早,岂不是要将小郎君分一半给房二郎?阿叔我可舍不得!”
“啧!他哪懂这些!”高阳公主也知道李元景有亵(河蟹)玩小男孩的性(河蟹)癖,不过房遗爱那个蠢货就知道追逐教坊里的俗艳女子,哪里懂得这些贵族玩的东西。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二郎从明天开始就会食髓知味呢~~~~~~~~~~~”李元景神秘一笑,道:“其实,阿叔今天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二郎……希望侄女回府后不要见怪呐~~~~~~~~”
作者有话要说:应广大群众要求,准备虐房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