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2章
第172章
第十二章蛰伏10
那天出逃的妹子们虽然没被处死,却被报复性地丢到后山上,每天不砍够一担柴不许回来吃饭,弄得一班小妹子叫苦不迭……
反倒是吴诩,明明也是逃犯之一,却不知怎么的被摘得一干二净,不但没有惩罚,反而连日常的活计也被减免了许多。
住持师太对吴诩似乎有了什么顾忌,看她的目光明明森冷得刺骨,却什么话也没说足球万岁。而本来就喜欢缠着吴诩的静心师太,这下来得更殷勤了,不但把吴诩分内的事都给她做好了,连小吴同学的衣服袜子都抢着洗……
不过,静心如今的殷勤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小心翼翼,别说是动手动脚,连口上花花都没有了……
吴诩一直不明白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觉得静心她们一定知道点什么,可是她一问,静心要么就三缄其口,要么就顾左右而言他……
实在是太奇怪了!
不过,吴诩也不是傻的,通过这次逃跑未遂事件,她多少也看出来了,这个感业寺绝对不想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至少有三股势力在暗中关注着这座寺院的动向……
一股是本身就隐藏在寺院周围的,这股势力应该是暗中保护寺院的。那些把所有出逃的小尼姑抓不回来的人,应该就是归属于这股势力。
而那晚追杀她们的黑衣人则是属于另外一股企图入侵寺院的势力……
至于第三股势力,大概就是那晚在最后关头救了她的人。
吴诩觉得她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些人应该跟李小九有点关系,很可能是李小九派出来打探她的行踪的人,属于第二股企图入侵寺院的势力……
显然,暗中保护寺院的势力比较占优势,使得其他两股入侵势力都有所忌惮,一直不敢有所动作。而那天小陈妹子策划的逃亡计划正好打破了三股势力的对峙局面……
保护寺院的一方必须分出人手去追踪抓捕逃亡的小尼姑们……
这就给其他两方人马制造了机会,其中一方势力比较先到达了寺院的外围,正好撞见了吴诩她们三个漏网之鱼……
不管是为了杀人灭口还是只为杀人,那帮人开始追杀三个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
后来,幸亏疑似李小九派来的人及时出现,救了吴诩一命,不然她可真的要交待在这里了!
有了这一次恐怖经历,吴诩再也不敢打出逃的主意了,老老实实窝在感业寺,该吃饭就吃饭,该干活就干活,该睡觉就睡觉,一步都不乱走。
而且,这次活着回来后,她在寺里的待遇比刚进来的时候好太多了,吴诩也不觉得有煎熬,这日子也过得飞快,眼睛一眨就到了年底……
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李二陛下的冥寿了……
也不知李小九腾出手来了没有……
---------------------------------------------长安之分割线------------------------------------------------------------
李小九陛下依然很忙。
他此刻正襟危坐在榻上,面前的书案上摆着小山一样高的则子……
“先帝冥辰将至……”手上捏着一份则子,轻声地念着,那是礼部关于怎么操办李二陛下冥寿典礼的一份计划。
长孙无忌静静坐在李治对面,一直听李治念完,才道:“先帝不是整寿,论理不用大办,只是……”为了给内忧外患的新帝壮壮声势,必须把这事给办大办好了!
“阿舅,你不用说了,这事我明白……”李治放下那份则子,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多少……
“朕……只是有些忧心晋州之事……”
“圣人放心,晋州之事,老臣已着手安排,保证万无一失……”长孙相公拈着胡须缓缓道,一副心有成竹的模样官道之1976。
李治还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先前晋州地震的事,他舅舅好不容易压下来,那帮人没拿天灾做成文章,心里憋气是不用说了!
私底下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谣言呢!
李治本想趁着新年改元把天灾带来的恶劣影响给压下去,谁知老天爷就这么不给他面子,年关都还没过呢,晋州又地震了!
这次,他舅舅又能拿出什么借口来搪塞悠悠众口呢?
李治几乎能够预见到,在这次地震之后,那些人会多么迫不及待放出各种恶毒的流言出来……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圣人不必担心,齐王已经决定应诏回京了……”
李治闻言微微顿了一下,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影:“四哥能回来就太好了……”
如果能够把四哥拉过来,那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露出略带天真的笑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如果不是为了压制人望和权势日益盛重的李恪,他其实真不想把李泰弄进京来,搅和这摊浑水的!
要知道,李泰对李治来说,不仅仅是他的亲兄长,更是他帝位的最大威胁!
即使是现在,还有不少人因为李泰的缘故,默默地抵制着新帝的一些政策……
如果不能控制住这个危险的源头,不仅新帝的帝位不稳,就是大唐帝国也会陷入混乱中!
他答应过李二陛下,要护着李泰安平一世的……
可是,为了小九,为了大唐,他只能辜负妹夫的遗愿了……
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阔别长安多年的齐王李泰终于在长孙无忌的默许下回来了……
长孙无忌的这一手,把京中上下所有人都震惊!
要知道,为了保证李治顺利即位,长孙无忌暗地里不知动了多少手脚,不让李泰奔丧——大概只有年轻的圣人才会真的相信,他哥是病倒在路上,所以赶不到京城了……
这回长孙无忌居然亲手把严防死守的李泰给迎回长安了,这是要闹什么幺蛾子啊?!
众人的视线顿时被齐王李泰进京的事给吸引住了,再没有什么人去纠结那晋州地震什么的破事……
没有了随时会干扰政府机构正常工作的一些不良因素,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政事堂相公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刻处理好晋州赈灾的事。然后,长孙无忌命有司运用雷霆手段,迅速处置了一批乱传谣言的人……
长安的风气顿时为之一肃。
而年轻的圣人也不知是不是真不明白他舅舅引李泰进京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祸水东引,圣人对他这个同胞四哥是恩宠有加,不但也加封了他四哥三公之位,还许他在长安开府置僚,车马服饰一应比照当初他做魏王时的旧例……
须知,当初的李泰在做魏王的时候是多么的风光无限,而现在,他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日子……
朝中原本亲近魏王的那些人虽然凋零得差不多了,可李泰的魅力果然是不同一般的,而且经过这几年沉积,他倒是沉稳多了,很快就在长安收拢了一大批追随者……
这种状况让一些依附长孙相公的官员相当担心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全文阅读。
但长孙相公一心只扑在先帝的冥辰一件事上,对于齐王李泰在京中的所作所为根本不置一词……
至于圣人,听了那些老臣的暗示,只是一笑了之而已,还不时给他哥增加各种优厚待遇,种种举动简直像是他爹抽风时一模一样……
到了李二陛下冥辰之时,李泰已经在李治的多次封赏下,无论声势还是爵位都远远超过了皇叔荆王李元景和庶兄吴王李恪,原本支持那二人的人也有不少开始犹犹豫豫地投向了李四……
这些人里,十七娘夫妇就比较纠结了。
十七娘几次在李治那里吃了亏,新帝登基也没能捞到多少好处,一气之下就跟荆王李元景勾搭上了,有事没事就到叔叔那里串串门,谈谈天下大事什么的……
而十七娘的夫婿房遗爱本来是李泰旧日心腹,因为是皇亲国戚,又没什么大才干,才免于被贬的命运。
新帝即位后,立刻把他连升七级,使之成了朝中新贵。
说实话,房遗爱一开始倒是比较倾向于李治的,没少为这事跟十七娘吵……
可李泰一回来,房遗爱又开始动摇起来……
而李泰回京后的盛大声势,让十七娘也开始打起了脚踏两只船的主意了……
一时之间,反对新帝的势力开始分化成了好几股,甚至开始互相下黑手……
年轻的圣人似乎一点也没察觉长安城里的怪异气氛,一心准备着先帝冥寿的事。
不久,圣人在他爹的冥寿大典上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
长孙无忌居然提议让齐王以皇兄之尊暂时摄政……
虽然最后齐王李泰坚决地推辞了他舅舅的建议,却让李元景等人嫉恨不已!
之后,许多针对新帝的行动在一夜之间都调转了枪头了……
就在荆王、吴王、齐王三王的势力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新的一年来临了……
正月新春,李治以身体欠安,没有出席大朝接受百官朝拜。
长孙无忌带领文武百官共商改元之事。
三王的人又是一阵明争暗斗,最后在长孙无忌拍板下,改元为‘永徽’。
是年为永徽元年。
永徽元年正月十五,李治的病略有起色,亲临太极殿升殿受百官朝贺,大封群臣。
同时,东宫诸妃都迁入太极宫,位份各升一级,萧妃进位为四妃中的淑妃,一时风光无限!
作者有话要说:前朝、后宫……
都乱成一团了!
李小九,乃还需要装好几年病弱小白受呢……
辛苦了!
那天出逃的妹子们虽然没被处死,却被报复性地丢到后山上,每天不砍够一担柴不许回来吃饭,弄得一班小妹子叫苦不迭……
反倒是吴诩,明明也是逃犯之一,却不知怎么的被摘得一干二净,不但没有惩罚,反而连日常的活计也被减免了许多。
住持师太对吴诩似乎有了什么顾忌,看她的目光明明森冷得刺骨,却什么话也没说足球万岁。而本来就喜欢缠着吴诩的静心师太,这下来得更殷勤了,不但把吴诩分内的事都给她做好了,连小吴同学的衣服袜子都抢着洗……
不过,静心如今的殷勤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小心翼翼,别说是动手动脚,连口上花花都没有了……
吴诩一直不明白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觉得静心她们一定知道点什么,可是她一问,静心要么就三缄其口,要么就顾左右而言他……
实在是太奇怪了!
不过,吴诩也不是傻的,通过这次逃跑未遂事件,她多少也看出来了,这个感业寺绝对不想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至少有三股势力在暗中关注着这座寺院的动向……
一股是本身就隐藏在寺院周围的,这股势力应该是暗中保护寺院的。那些把所有出逃的小尼姑抓不回来的人,应该就是归属于这股势力。
而那晚追杀她们的黑衣人则是属于另外一股企图入侵寺院的势力……
至于第三股势力,大概就是那晚在最后关头救了她的人。
吴诩觉得她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些人应该跟李小九有点关系,很可能是李小九派出来打探她的行踪的人,属于第二股企图入侵寺院的势力……
显然,暗中保护寺院的势力比较占优势,使得其他两股入侵势力都有所忌惮,一直不敢有所动作。而那天小陈妹子策划的逃亡计划正好打破了三股势力的对峙局面……
保护寺院的一方必须分出人手去追踪抓捕逃亡的小尼姑们……
这就给其他两方人马制造了机会,其中一方势力比较先到达了寺院的外围,正好撞见了吴诩她们三个漏网之鱼……
不管是为了杀人灭口还是只为杀人,那帮人开始追杀三个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
后来,幸亏疑似李小九派来的人及时出现,救了吴诩一命,不然她可真的要交待在这里了!
有了这一次恐怖经历,吴诩再也不敢打出逃的主意了,老老实实窝在感业寺,该吃饭就吃饭,该干活就干活,该睡觉就睡觉,一步都不乱走。
而且,这次活着回来后,她在寺里的待遇比刚进来的时候好太多了,吴诩也不觉得有煎熬,这日子也过得飞快,眼睛一眨就到了年底……
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李二陛下的冥寿了……
也不知李小九腾出手来了没有……
---------------------------------------------长安之分割线------------------------------------------------------------
李小九陛下依然很忙。
他此刻正襟危坐在榻上,面前的书案上摆着小山一样高的则子……
“先帝冥辰将至……”手上捏着一份则子,轻声地念着,那是礼部关于怎么操办李二陛下冥寿典礼的一份计划。
长孙无忌静静坐在李治对面,一直听李治念完,才道:“先帝不是整寿,论理不用大办,只是……”为了给内忧外患的新帝壮壮声势,必须把这事给办大办好了!
“阿舅,你不用说了,这事我明白……”李治放下那份则子,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多少……
“朕……只是有些忧心晋州之事……”
“圣人放心,晋州之事,老臣已着手安排,保证万无一失……”长孙相公拈着胡须缓缓道,一副心有成竹的模样官道之1976。
李治还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先前晋州地震的事,他舅舅好不容易压下来,那帮人没拿天灾做成文章,心里憋气是不用说了!
私底下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谣言呢!
李治本想趁着新年改元把天灾带来的恶劣影响给压下去,谁知老天爷就这么不给他面子,年关都还没过呢,晋州又地震了!
这次,他舅舅又能拿出什么借口来搪塞悠悠众口呢?
李治几乎能够预见到,在这次地震之后,那些人会多么迫不及待放出各种恶毒的流言出来……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圣人不必担心,齐王已经决定应诏回京了……”
李治闻言微微顿了一下,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影:“四哥能回来就太好了……”
如果能够把四哥拉过来,那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露出略带天真的笑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如果不是为了压制人望和权势日益盛重的李恪,他其实真不想把李泰弄进京来,搅和这摊浑水的!
要知道,李泰对李治来说,不仅仅是他的亲兄长,更是他帝位的最大威胁!
即使是现在,还有不少人因为李泰的缘故,默默地抵制着新帝的一些政策……
如果不能控制住这个危险的源头,不仅新帝的帝位不稳,就是大唐帝国也会陷入混乱中!
他答应过李二陛下,要护着李泰安平一世的……
可是,为了小九,为了大唐,他只能辜负妹夫的遗愿了……
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阔别长安多年的齐王李泰终于在长孙无忌的默许下回来了……
长孙无忌的这一手,把京中上下所有人都震惊!
要知道,为了保证李治顺利即位,长孙无忌暗地里不知动了多少手脚,不让李泰奔丧——大概只有年轻的圣人才会真的相信,他哥是病倒在路上,所以赶不到京城了……
这回长孙无忌居然亲手把严防死守的李泰给迎回长安了,这是要闹什么幺蛾子啊?!
众人的视线顿时被齐王李泰进京的事给吸引住了,再没有什么人去纠结那晋州地震什么的破事……
没有了随时会干扰政府机构正常工作的一些不良因素,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政事堂相公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刻处理好晋州赈灾的事。然后,长孙无忌命有司运用雷霆手段,迅速处置了一批乱传谣言的人……
长安的风气顿时为之一肃。
而年轻的圣人也不知是不是真不明白他舅舅引李泰进京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祸水东引,圣人对他这个同胞四哥是恩宠有加,不但也加封了他四哥三公之位,还许他在长安开府置僚,车马服饰一应比照当初他做魏王时的旧例……
须知,当初的李泰在做魏王的时候是多么的风光无限,而现在,他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日子……
朝中原本亲近魏王的那些人虽然凋零得差不多了,可李泰的魅力果然是不同一般的,而且经过这几年沉积,他倒是沉稳多了,很快就在长安收拢了一大批追随者……
这种状况让一些依附长孙相公的官员相当担心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全文阅读。
但长孙相公一心只扑在先帝的冥辰一件事上,对于齐王李泰在京中的所作所为根本不置一词……
至于圣人,听了那些老臣的暗示,只是一笑了之而已,还不时给他哥增加各种优厚待遇,种种举动简直像是他爹抽风时一模一样……
到了李二陛下冥辰之时,李泰已经在李治的多次封赏下,无论声势还是爵位都远远超过了皇叔荆王李元景和庶兄吴王李恪,原本支持那二人的人也有不少开始犹犹豫豫地投向了李四……
这些人里,十七娘夫妇就比较纠结了。
十七娘几次在李治那里吃了亏,新帝登基也没能捞到多少好处,一气之下就跟荆王李元景勾搭上了,有事没事就到叔叔那里串串门,谈谈天下大事什么的……
而十七娘的夫婿房遗爱本来是李泰旧日心腹,因为是皇亲国戚,又没什么大才干,才免于被贬的命运。
新帝即位后,立刻把他连升七级,使之成了朝中新贵。
说实话,房遗爱一开始倒是比较倾向于李治的,没少为这事跟十七娘吵……
可李泰一回来,房遗爱又开始动摇起来……
而李泰回京后的盛大声势,让十七娘也开始打起了脚踏两只船的主意了……
一时之间,反对新帝的势力开始分化成了好几股,甚至开始互相下黑手……
年轻的圣人似乎一点也没察觉长安城里的怪异气氛,一心准备着先帝冥寿的事。
不久,圣人在他爹的冥寿大典上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
长孙无忌居然提议让齐王以皇兄之尊暂时摄政……
虽然最后齐王李泰坚决地推辞了他舅舅的建议,却让李元景等人嫉恨不已!
之后,许多针对新帝的行动在一夜之间都调转了枪头了……
就在荆王、吴王、齐王三王的势力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新的一年来临了……
正月新春,李治以身体欠安,没有出席大朝接受百官朝拜。
长孙无忌带领文武百官共商改元之事。
三王的人又是一阵明争暗斗,最后在长孙无忌拍板下,改元为‘永徽’。
是年为永徽元年。
永徽元年正月十五,李治的病略有起色,亲临太极殿升殿受百官朝贺,大封群臣。
同时,东宫诸妃都迁入太极宫,位份各升一级,萧妃进位为四妃中的淑妃,一时风光无限!
作者有话要说:前朝、后宫……
都乱成一团了!
李小九,乃还需要装好几年病弱小白受呢……
辛苦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