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1章
第171章
第十二章蛰伏
徐氏在朝中属于清流一派,执掌的权柄虽然有限,却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要知道清流这种东西,那就是制造舆论的大喇叭,他们的情绪影响着天下文人们的悠悠之口,是日朝历代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类人……
当初李二陛下纳徐惠就是主要看重她家族的成分,结果这个决定不仅让他名声良好,也为他带来了一位知心爱人……
而徐惠在李二陛下晚年做了种种昏君才会干的事后,果断上书提出批评,一封谏书,不仅让满朝文武汗颜,也为她博得‘贤妃’之名足球万岁最新章节。
徐氏女已成‘才女’‘贤妻’的代名词。
而今,年轻的圣人主动提出要聘徐氏女入宫,朝中那些真正忠于新帝的老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只为李治在八月底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卧榻将近半个多月,才勉强能起身。
这种状况,让朝中原本就不太安定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
许多原本有意投向新帝的中立势力又开始观望,而对新帝登基不满的势力则开始蠢蠢欲动。
甚至在宗室中已经有质疑李治即位的合法性的声音传出来……
只差没明说齐王李泰才更有即位资格了!
李治不得不再次封赏宗室宗亲来压一压这股流言。
如荆王李元景除了加授鄜州刺史外又封司徒,吴王李恪除了晋封司空外又兼了兼梁州刺史,除了亲兄长李泰只有金银财帛的赏赐外,其他近枝宗亲也各有加封,连十七娘的夫婿,原魏王党的房遗爱也从白板被提拔到了五品朝议大夫的职位……
除了宗亲外,李治还特地关照了李唐宗室的一些重要姻亲,如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申国公高士廉等等,都被追赠三公之位。
除了这一系列目的明显的加恩活动外,李治就开始算计自己的后院了,譬如提出纳徐氏女这件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新帝确实非常需要清流们的支持。
后宫的格局通常代表着前朝的势力分布情况。
王皇后无疑是老牌世家的代表。
这些世家其实并不在意当圣人的是谁,因为无论是谁在那个位子上,都避免不了重用世家的人,不同的只是略偏向于哪个世家的人而已……
不过,难得现任圣人的皇后是世家出身,诸世家都觉得更多了一重保障。
至于那些被先帝提拔起来的寒门大臣们,他们则是更担心新帝李治的身体状况,好歹这个圣人在选用臣子方面不像李泰之流,只愿意跟世家勋贵结交……
他们只希望李治能尽快生下合适的继承人,立为太子,稳定政权,这样他们这些根基不深厚的人也能跟着新圣人立稳脚跟。
皇后总是无子,这是让前面两类人都不太爽的事实。
李治膝下虽有几个皇子,却多是低级妃嫔所出,资质也十分平庸。
唯一一个出身略高贵的四皇子,其母萧妃是颇得圣人宠爱,却与皇后不合,性情也比较骄矜,若立其子,难保不生出废后自立之心,这样十分不妥。
徐氏女就不一样了,她的出身很难威胁到王皇后,却足够清贵,足矣抗衡萧妃。
如果徐氏女能得到圣人宠幸,将来生下皇子,进位太子,就好了……
老臣们都在yy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无论是圣人,还是已经被定下的徐小妹都没想过以后一起生娃什么的。
而提出广选淑女这条建议的王皇后,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她本来是要推荐本家的女儿进宫做帮手的……
结果,本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居然拒绝了她的提议官道之1976全文阅读。
于是,便宜了徐氏……
为了斗垮萧妃,王皇后只能表示出对圣人决定的大力支持,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即使后来圣人准了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进宫陪伴她,也没让王氏高兴起来。
这两个月来,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就是,圣人已经在永宁坊建了公主府赐给二十二娘,只等新年一过,徐太妃就可以带着二十二娘去公主府居住了,这就意味着在东宫窝了大半年的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入主太极宫了……
当然,同样为移宫之事高兴的,还有东宫后院的一干嫔妃们。
王皇后月前提出的三条建议,对萧妃的打击固然是挺大的。
原本她院子里养着大娘、二娘和四郎,圣人的政事再忙,也会抽空来看看孩子们,然后说不定就能留下来吃个点心喝杯茶什么的……
现在好了,连四郎在内,三个娃都被王皇后弄到太极宫里去了,圣人不来了也就罢了,可她实在太想她的娃了……
但王皇后的这一招真是无差别攻击有木有,萧妃没了孩子至少还有宠爱在,可对一向视儿子如命的刘氏等人来说,把她们的孩子带走,简直是要了她们的命啊。
整个后院的女人都恨死王皇后了!
众人好不容易等到十二月,收拾好包袱,眼巴巴地等着搬家。
谁知,晋州又地震了,这家又搬不成了。
------------------------------------------------感业寺分割线---------------------------------------------------------
“水镜、水镜……”
一大清早,就能听到静心师太在院子里大吼大叫……
众人早已习惯了某人的抽风,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
吴诩端着一个木盆,怒气冲冲地从屋子里冲出来,吼道:“你嚷嚷什么?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嘿嘿……水镜……我、我这不是来帮你洗、洗衣服来了吗……”一见吴诩出现,静心师太立刻换了一副笑脸,讷讷道:“你看天气这么冷,那河里的水都结冰了,你的手这么嫩,怎么受得了……”
吴诩闻言,不由‘啧‘了一声,把手里的木盆往静心手里一塞,道:“那好,这衣服你帮我洗了吧……”
“好、好、好……我这就给你洗去……”静心抱着木盆,乐得跟什么似的。
说完就屁颠屁颠地就要往外走。
“回来、回来……”吴诩黑着脸跟上去,“我跟你去……”
“你放心,我会仔细洗干净的你衣服的……”静心闻言忙赔笑着保证道。
“你就不用跟着去了……”
吴诩瞪了她一眼,不悦道:“怎么,你还怕我又跑一次不成?”
静心闻言脸都白了,回头四下一看,发现没有人听见两人的对话,才松了一口气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她压低声音气急败坏地对吴诩道:“哎呦!我的姑奶奶,您能不能别再提那件事了?”
“要是被别人听见,再传到住持师太耳朵里,可没人救得了你了!”
“行了行了……”吴诩不耐烦地摆摆手,倒是把嗓音压低了不少,“你真不知道那天晚上的那些人是谁?”
那晚她跟着金美人和小陈妹子有惊无险地逃出了感业寺,才刚跑出寺院的势力范围,就遇到了一队骑马的黑衣人。
那些人一见三人,就不由分说就开始追杀她们。
小陈妹子当机立断带着她们两人往回跑,希望借助这狭窄的山路和路两侧密密生长的树木来阻碍那些人的马。
那些黑衣人似乎十分忌惮惊动感业寺里的人,发现三人往回跑后,顿时有些急了,立刻弃马追来,有意无意驱赶三人往远离感业寺的方向跑……
三人慌不择路,不知怎么的竟然走岔了路,胡乱跑到了寺院的后山去了……
金美人的体质最弱,被追上来的黑衣人一刀砍中背脊,当即软倒在地,不知生死……
小陈妹子跑在第二位,听到身后的惨叫声,也不知哪来一股力气,猛地朝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黑衣人见状,只好分成两路追赶……
吴诩跑的那个方向正好能绕回道感业寺的后院。
眼见寺院发出的灯火光芒就在前方不远了……
正在此时,吴诩忽然听到脑后一声风响,似乎是利器劈来的声响……
吴诩凭着只觉,迅速矮身往地上一滚,躲过了致命一击。
而与此同时,不知从哪里又跳出两个黑衣人来,扑向了追杀吴诩的人……
两伙人立刻打成了一团。
吴诩趁机连滚带爬逃回了感业寺的后门,而就在她昏过去的前一刻,门开了,静心出现了……
之后的事,吴诩都是从别人口中断断续续知道的。
那晚逃跑的小尼姑后来一个不少都被捉回来了,最远的竟然已经跑到邻县了……
但是,金美人和小陈妹子却是实实在在失踪了,听说住持师太亲自带人沿着吴诩三人跑过的路线找了一遍,别说是尸体,就是血都没发现一滴……
吴诩只能祈祷上苍,盼着两人是逃脱了,而不是被黑衣人抓走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逃跑事件,寺里按得死死的,一点消息也没漏,与吴诩一个屋的王才人等人根本是什么风声都没听到,连吴诩那天跑出去过都不知道,只知道那天夜里院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她们都被严厉警告,必须呆在屋里,不许出来,否则寺规处置。
次日,就听说是寺里有两个小尼姑出去干活后没有回来——对于金美人和小陈妹子的失踪,住持的解释是,两人上山砍柴的时候被猛兽叼走了——这说法大概又把已经战战兢兢的妹子们,吓得够呛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小吴同学又被捉回来了=。=
乃就好好待着,等小九儿八抬大轿来接你吧xdd
徐氏在朝中属于清流一派,执掌的权柄虽然有限,却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要知道清流这种东西,那就是制造舆论的大喇叭,他们的情绪影响着天下文人们的悠悠之口,是日朝历代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类人……
当初李二陛下纳徐惠就是主要看重她家族的成分,结果这个决定不仅让他名声良好,也为他带来了一位知心爱人……
而徐惠在李二陛下晚年做了种种昏君才会干的事后,果断上书提出批评,一封谏书,不仅让满朝文武汗颜,也为她博得‘贤妃’之名足球万岁最新章节。
徐氏女已成‘才女’‘贤妻’的代名词。
而今,年轻的圣人主动提出要聘徐氏女入宫,朝中那些真正忠于新帝的老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只为李治在八月底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卧榻将近半个多月,才勉强能起身。
这种状况,让朝中原本就不太安定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
许多原本有意投向新帝的中立势力又开始观望,而对新帝登基不满的势力则开始蠢蠢欲动。
甚至在宗室中已经有质疑李治即位的合法性的声音传出来……
只差没明说齐王李泰才更有即位资格了!
李治不得不再次封赏宗室宗亲来压一压这股流言。
如荆王李元景除了加授鄜州刺史外又封司徒,吴王李恪除了晋封司空外又兼了兼梁州刺史,除了亲兄长李泰只有金银财帛的赏赐外,其他近枝宗亲也各有加封,连十七娘的夫婿,原魏王党的房遗爱也从白板被提拔到了五品朝议大夫的职位……
除了宗亲外,李治还特地关照了李唐宗室的一些重要姻亲,如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申国公高士廉等等,都被追赠三公之位。
除了这一系列目的明显的加恩活动外,李治就开始算计自己的后院了,譬如提出纳徐氏女这件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新帝确实非常需要清流们的支持。
后宫的格局通常代表着前朝的势力分布情况。
王皇后无疑是老牌世家的代表。
这些世家其实并不在意当圣人的是谁,因为无论是谁在那个位子上,都避免不了重用世家的人,不同的只是略偏向于哪个世家的人而已……
不过,难得现任圣人的皇后是世家出身,诸世家都觉得更多了一重保障。
至于那些被先帝提拔起来的寒门大臣们,他们则是更担心新帝李治的身体状况,好歹这个圣人在选用臣子方面不像李泰之流,只愿意跟世家勋贵结交……
他们只希望李治能尽快生下合适的继承人,立为太子,稳定政权,这样他们这些根基不深厚的人也能跟着新圣人立稳脚跟。
皇后总是无子,这是让前面两类人都不太爽的事实。
李治膝下虽有几个皇子,却多是低级妃嫔所出,资质也十分平庸。
唯一一个出身略高贵的四皇子,其母萧妃是颇得圣人宠爱,却与皇后不合,性情也比较骄矜,若立其子,难保不生出废后自立之心,这样十分不妥。
徐氏女就不一样了,她的出身很难威胁到王皇后,却足够清贵,足矣抗衡萧妃。
如果徐氏女能得到圣人宠幸,将来生下皇子,进位太子,就好了……
老臣们都在yy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无论是圣人,还是已经被定下的徐小妹都没想过以后一起生娃什么的。
而提出广选淑女这条建议的王皇后,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她本来是要推荐本家的女儿进宫做帮手的……
结果,本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居然拒绝了她的提议官道之1976全文阅读。
于是,便宜了徐氏……
为了斗垮萧妃,王皇后只能表示出对圣人决定的大力支持,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即使后来圣人准了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进宫陪伴她,也没让王氏高兴起来。
这两个月来,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就是,圣人已经在永宁坊建了公主府赐给二十二娘,只等新年一过,徐太妃就可以带着二十二娘去公主府居住了,这就意味着在东宫窝了大半年的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入主太极宫了……
当然,同样为移宫之事高兴的,还有东宫后院的一干嫔妃们。
王皇后月前提出的三条建议,对萧妃的打击固然是挺大的。
原本她院子里养着大娘、二娘和四郎,圣人的政事再忙,也会抽空来看看孩子们,然后说不定就能留下来吃个点心喝杯茶什么的……
现在好了,连四郎在内,三个娃都被王皇后弄到太极宫里去了,圣人不来了也就罢了,可她实在太想她的娃了……
但王皇后的这一招真是无差别攻击有木有,萧妃没了孩子至少还有宠爱在,可对一向视儿子如命的刘氏等人来说,把她们的孩子带走,简直是要了她们的命啊。
整个后院的女人都恨死王皇后了!
众人好不容易等到十二月,收拾好包袱,眼巴巴地等着搬家。
谁知,晋州又地震了,这家又搬不成了。
------------------------------------------------感业寺分割线---------------------------------------------------------
“水镜、水镜……”
一大清早,就能听到静心师太在院子里大吼大叫……
众人早已习惯了某人的抽风,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
吴诩端着一个木盆,怒气冲冲地从屋子里冲出来,吼道:“你嚷嚷什么?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嘿嘿……水镜……我、我这不是来帮你洗、洗衣服来了吗……”一见吴诩出现,静心师太立刻换了一副笑脸,讷讷道:“你看天气这么冷,那河里的水都结冰了,你的手这么嫩,怎么受得了……”
吴诩闻言,不由‘啧‘了一声,把手里的木盆往静心手里一塞,道:“那好,这衣服你帮我洗了吧……”
“好、好、好……我这就给你洗去……”静心抱着木盆,乐得跟什么似的。
说完就屁颠屁颠地就要往外走。
“回来、回来……”吴诩黑着脸跟上去,“我跟你去……”
“你放心,我会仔细洗干净的你衣服的……”静心闻言忙赔笑着保证道。
“你就不用跟着去了……”
吴诩瞪了她一眼,不悦道:“怎么,你还怕我又跑一次不成?”
静心闻言脸都白了,回头四下一看,发现没有人听见两人的对话,才松了一口气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她压低声音气急败坏地对吴诩道:“哎呦!我的姑奶奶,您能不能别再提那件事了?”
“要是被别人听见,再传到住持师太耳朵里,可没人救得了你了!”
“行了行了……”吴诩不耐烦地摆摆手,倒是把嗓音压低了不少,“你真不知道那天晚上的那些人是谁?”
那晚她跟着金美人和小陈妹子有惊无险地逃出了感业寺,才刚跑出寺院的势力范围,就遇到了一队骑马的黑衣人。
那些人一见三人,就不由分说就开始追杀她们。
小陈妹子当机立断带着她们两人往回跑,希望借助这狭窄的山路和路两侧密密生长的树木来阻碍那些人的马。
那些黑衣人似乎十分忌惮惊动感业寺里的人,发现三人往回跑后,顿时有些急了,立刻弃马追来,有意无意驱赶三人往远离感业寺的方向跑……
三人慌不择路,不知怎么的竟然走岔了路,胡乱跑到了寺院的后山去了……
金美人的体质最弱,被追上来的黑衣人一刀砍中背脊,当即软倒在地,不知生死……
小陈妹子跑在第二位,听到身后的惨叫声,也不知哪来一股力气,猛地朝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黑衣人见状,只好分成两路追赶……
吴诩跑的那个方向正好能绕回道感业寺的后院。
眼见寺院发出的灯火光芒就在前方不远了……
正在此时,吴诩忽然听到脑后一声风响,似乎是利器劈来的声响……
吴诩凭着只觉,迅速矮身往地上一滚,躲过了致命一击。
而与此同时,不知从哪里又跳出两个黑衣人来,扑向了追杀吴诩的人……
两伙人立刻打成了一团。
吴诩趁机连滚带爬逃回了感业寺的后门,而就在她昏过去的前一刻,门开了,静心出现了……
之后的事,吴诩都是从别人口中断断续续知道的。
那晚逃跑的小尼姑后来一个不少都被捉回来了,最远的竟然已经跑到邻县了……
但是,金美人和小陈妹子却是实实在在失踪了,听说住持师太亲自带人沿着吴诩三人跑过的路线找了一遍,别说是尸体,就是血都没发现一滴……
吴诩只能祈祷上苍,盼着两人是逃脱了,而不是被黑衣人抓走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逃跑事件,寺里按得死死的,一点消息也没漏,与吴诩一个屋的王才人等人根本是什么风声都没听到,连吴诩那天跑出去过都不知道,只知道那天夜里院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她们都被严厉警告,必须呆在屋里,不许出来,否则寺规处置。
次日,就听说是寺里有两个小尼姑出去干活后没有回来——对于金美人和小陈妹子的失踪,住持的解释是,两人上山砍柴的时候被猛兽叼走了——这说法大概又把已经战战兢兢的妹子们,吓得够呛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小吴同学又被捉回来了=。=
乃就好好待着,等小九儿八抬大轿来接你吧xdd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