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8 第151章
- 149 第152章
- 150 第153章
- 151 第154章
- 152 第155章
- 153 第156章
- 154 第157章
- 155 第158章 章
- 156 第159章
- 157 第160章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61章
第161章
第十一章 变天
如果让李治说这世上他的亲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那么他爹和他妹妹李明达绝对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
对于一个从小缺失母爱的人来说,父亲的角色很重要!
而李二陛下完全符合一个爱子如命的父亲形象……
在李治这近二十年生命里,没有人能够替代李世民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没有人能够让李治有如李世民给予他的那种安全感、支撑感……
如果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李明达是李治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那么李世民就是李治唯一的身心支柱!
李明达的逝去,让李治从一个心肠柔软的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个稳重隐忍的男子汉;
那么,李世民的逝去,几乎摧毁李治的所有信念……
李治自第一声哭出来以后,眼泪就再没有停过,哭得声嘶力竭,两眼发黑,还是无法宣泄心中悲痛的万分之一……
什么储君要喜怒不形不色、什么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什么要保持太子的光辉形象等等等等问题,都被李小九扔到了天边去了……
他就知道,他爹没了,疼了他快二十年的亲爹挂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严父慈母,就他爹没有一天在他面前装过黑脸,几乎把这世上最好的人和东西都放到他面前任他予取予求,就算是他当上太子后必须快速适应角色那段时间,他爹也是以寓教于乐为主,从来不会向他摆脸色……
他从来没想过,如果有一天没了父亲,他该怎么走下去……
褚遂良一直扶着李治,看太子哭得这么惨,他也是心头大恸……
可是,继续这么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褚遂良抹着眼泪四下一看,见长孙相公已经覆在地上快哭晕过去了,他心头一惊,忙扶着哭软了的李治坐到一旁的榻上,噎声道:“太子,如今诸事纷乱,还请您振作,以国事为重!”
此话一出,李治犹自哽咽不已,长孙无忌却已经醒过神来。
长孙无忌颤巍巍立起来,走到李治跟前正色道:“事已至此,臣请太子速做决断,承继嗣位……”
他这话一出,跪在地上的那班老臣都是一顿,这帮人哭归哭,真正为李二陛下之死伤透心的可没几个,多是为新旧交替可能会出现的变故而焦虑……
此时听到长孙无忌开口,众人竟有种心中一定的感觉。
但李治却只是抬头望着他舅舅,眼泪依然啪啦啪啦落个不停,半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长孙无忌见他这样,不知怎么的心头升起一团无名怒火,不由低吼道:“圣人以社稷托付九郎,九郎你岂可只知哭泣?!”
李治被他舅舅一声吼,脑中像是有一座大钟被敲响了一样,轰轰作响。
“阿舅,孤、孤现在该怎么做?”李治一手快速地抹着眼泪,一手紧紧拉住长孙无忌的手,“还请阿舅教我……”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道:“宜宣遗诏,早定大统,以安人心。”
他话一说完,褚遂良就取出早已拟好的遗诏,开始宣读,内容也无非是命皇太子李治灵前即位,诸王诸大臣要安守本分,辅佐新君新战神传记最新章节。再有就是申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顾命大臣身份。再次是对丧仪的一些要求和对后宫诸妃的处置……
后宫必须倒腾干净,为新君的娇客们空出来……
李二陛下后宫妃嫔无数,但真正生下子嗣的却不过数人,按照遗诏要求,有子嗣的妃嫔可以出宫随子女居住;无子女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送去佛寺吃斋念佛度过余生了……
李治听到这里,神色反而开始镇定了。
宫中诸妃中四妃皆有子女傍身,与他交好的徐婕妤也有一女,不必担心日后的生活。而吴诩虽然早先被他爹提过要重新封为才人,到底还没正式下诏,算起来还是个宫人身份,不必按无子宫妃例……
褚遂良念完遗诏,接着又念了李二陛下的私人遗言。
遗诏是公文性质的文件,遗言却是李二陛下的一些个人愿望。
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处置他的一些私人物品。
这里面着重强调了把一些名家字帖留给他陪葬和在他墓里雕刻上他心爱的八匹好马的浮雕的需求……
众人听了这些要求,并不觉得太过分,也就没有任何太大反应。
倒是异口同声请求李小九赶快承担继位义务。
“请太子早继大统,以安人心!”
李治眼睛红得像只兔子,说话倒没有兔子般畏缩道:“孤忝居大位,不胜惶恐,万望诸位戮力同心,毋负孤父子所托。”
长孙无忌见状,感到十分安慰。
但还是有人会出列表示了不安:“圣人骤然崩逝,或恐引发不测,不知两位相公有何良策……”
褚遂良闻言,顿时怒了:“谁敢不奉诏,吾当斩之!”
“登善……”长孙无忌却伸手拦下褚遂良,拈着美须,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当务之急,便是立刻护送太子回京,须急召禁军至翠微宫,再议发丧移梓宫之事……”
众人闻言,大赞善哉。
李治也觉得没有不妥,就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安排诸事,自己则守在含风殿不肯远离。
长孙无忌关照了王内侍一声,让他好好照顾李治后,就脚不沾地地忙开了。
褚遂良首先带着贬谪李世勣的诏书赶到长安。
李世勣接到圣旨,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连府邸都没回,就直接往叠州出发了。
褚遂良松了一口气,然后拿着密诏直奔太极宫,调集六府禁军飞骑即刻赶往翠微宫护送李治回京。
等李治顺利回到长安,长孙无忌才派遣甲士四千人到翠微宫迎接李世民的梓宫,并发布丧讯……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一日,李世民之灵停于太极殿,李治在灵前即位,依例召诸王返京奔丧,传令天下新帝即位。有司营先帝大丧,雍州牧维持京中秩序,但有不臣,就地处置。另,传谕九边,毋开边衅,传谕诸藩属,入京吊孝。新君登基,大赦天下,册封太子妃为皇后,加恩岳家王氏,文武百官各有封升……
六月四日,新帝以英国公有大功于社稷,特将其召回,加特进二品,数月后再拜相入阁。
接着又是拟定先帝的谥号和庙号问题,一班文武大臣吵天翻地覆,一直到了八月,众臣才议定李世民的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太宗贴身药师最新章节。
------------------------------------------------改朝换代的分割线---------------------------------------------------
“这是怎么回事?!”李治阴沉着脸瞪着小顺子,神色算得上是‘狰狞’了。
“圣人饶命……”小顺子吓得‘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哀声辩解道:“这事都是照例办的,小奴也无法改变啊……”
“胡说八道!”李治闻言,气得差点给小顺子来了一记窝心脚。
“阿武明明只是个宫人,为什么会被遣送道佛寺去?!”
“圣人有所不知,这事、这事都是褚相公……他手上有圣人的册封诏书……”小顺子吓得头也不敢抬,恨不能缩成一团。
“这不可能!”李治记得清清楚楚,他明明已经把他爹草拟的那封册封吴诩为才人的诏书给烧掉了,怎么可能有第二份册封的诏书呢?
“假传圣旨可是夷族大罪!”李治眼睛一瞪,颇有几分威严。
小顺子身子一缩,畏缩道:“可是那诏省和门下省相公们的签章……”
即使是皇帝亲手写的诏书,如果没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批签,那也是无效的!反之,只要有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签章,即使是一份空白诏书也是有效的……
李治听了小顺子的话,顿时像是被人兜头打了一闷棍一样,直愣愣地坐回御座。
他竟然忘记了,褚遂良执掌中书省,又专职为他爹起草诏书,而门下省是他舅舅兼管的,褚遂良是他的门生故吏,他想要通过一份诏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可是,褚遂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阿武并没有碍着他什么吧?
“圣人,小奴有句话容禀……”小顺子看李治一脸阴晴不定的样子,乍着胆子膝行上前,低声道:“前几日娘子曾数次召见褚相公的夫人……”此话语意袅袅,小顺子不信圣人会听不懂。
李治的脸色果然变得凝重起来……
李世民临终前特地嘱咐褚遂良好生守护长孙无忌外,还添上了一个王氏……
王氏自从萧良娣生下四郎后,就感到了巨大的危机,后来听说褚遂良成了她的保护人,简直是喜出望外啊!
这简直是除宗法外,对她人身地位最大的保障。
因为是先帝亲自绑定的这层联系,所以,即使她频繁地约见褚遂良夫人,连李治也不能说什么……
而这次诏书的事,李治不好说是不是跟王氏无关,可这里面总有她的阴影在……
“那你知不知道……她去了哪个佛寺?”李治沉默了一刻,还是决定问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这…………”小顺子闻言,面露愧色,道:“小奴无能,至今未能打探出才人的去向……”
“可恶!!”李治至此再也忍不住满腔怒火了,一拳捶在案上,神色狠戾。
作者有话要说:啥也不说了-_-
如果让李治说这世上他的亲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那么他爹和他妹妹李明达绝对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
对于一个从小缺失母爱的人来说,父亲的角色很重要!
而李二陛下完全符合一个爱子如命的父亲形象……
在李治这近二十年生命里,没有人能够替代李世民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没有人能够让李治有如李世民给予他的那种安全感、支撑感……
如果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李明达是李治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那么李世民就是李治唯一的身心支柱!
李明达的逝去,让李治从一个心肠柔软的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个稳重隐忍的男子汉;
那么,李世民的逝去,几乎摧毁李治的所有信念……
李治自第一声哭出来以后,眼泪就再没有停过,哭得声嘶力竭,两眼发黑,还是无法宣泄心中悲痛的万分之一……
什么储君要喜怒不形不色、什么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什么要保持太子的光辉形象等等等等问题,都被李小九扔到了天边去了……
他就知道,他爹没了,疼了他快二十年的亲爹挂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严父慈母,就他爹没有一天在他面前装过黑脸,几乎把这世上最好的人和东西都放到他面前任他予取予求,就算是他当上太子后必须快速适应角色那段时间,他爹也是以寓教于乐为主,从来不会向他摆脸色……
他从来没想过,如果有一天没了父亲,他该怎么走下去……
褚遂良一直扶着李治,看太子哭得这么惨,他也是心头大恸……
可是,继续这么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褚遂良抹着眼泪四下一看,见长孙相公已经覆在地上快哭晕过去了,他心头一惊,忙扶着哭软了的李治坐到一旁的榻上,噎声道:“太子,如今诸事纷乱,还请您振作,以国事为重!”
此话一出,李治犹自哽咽不已,长孙无忌却已经醒过神来。
长孙无忌颤巍巍立起来,走到李治跟前正色道:“事已至此,臣请太子速做决断,承继嗣位……”
他这话一出,跪在地上的那班老臣都是一顿,这帮人哭归哭,真正为李二陛下之死伤透心的可没几个,多是为新旧交替可能会出现的变故而焦虑……
此时听到长孙无忌开口,众人竟有种心中一定的感觉。
但李治却只是抬头望着他舅舅,眼泪依然啪啦啪啦落个不停,半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长孙无忌见他这样,不知怎么的心头升起一团无名怒火,不由低吼道:“圣人以社稷托付九郎,九郎你岂可只知哭泣?!”
李治被他舅舅一声吼,脑中像是有一座大钟被敲响了一样,轰轰作响。
“阿舅,孤、孤现在该怎么做?”李治一手快速地抹着眼泪,一手紧紧拉住长孙无忌的手,“还请阿舅教我……”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道:“宜宣遗诏,早定大统,以安人心。”
他话一说完,褚遂良就取出早已拟好的遗诏,开始宣读,内容也无非是命皇太子李治灵前即位,诸王诸大臣要安守本分,辅佐新君新战神传记最新章节。再有就是申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顾命大臣身份。再次是对丧仪的一些要求和对后宫诸妃的处置……
后宫必须倒腾干净,为新君的娇客们空出来……
李二陛下后宫妃嫔无数,但真正生下子嗣的却不过数人,按照遗诏要求,有子嗣的妃嫔可以出宫随子女居住;无子女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送去佛寺吃斋念佛度过余生了……
李治听到这里,神色反而开始镇定了。
宫中诸妃中四妃皆有子女傍身,与他交好的徐婕妤也有一女,不必担心日后的生活。而吴诩虽然早先被他爹提过要重新封为才人,到底还没正式下诏,算起来还是个宫人身份,不必按无子宫妃例……
褚遂良念完遗诏,接着又念了李二陛下的私人遗言。
遗诏是公文性质的文件,遗言却是李二陛下的一些个人愿望。
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处置他的一些私人物品。
这里面着重强调了把一些名家字帖留给他陪葬和在他墓里雕刻上他心爱的八匹好马的浮雕的需求……
众人听了这些要求,并不觉得太过分,也就没有任何太大反应。
倒是异口同声请求李小九赶快承担继位义务。
“请太子早继大统,以安人心!”
李治眼睛红得像只兔子,说话倒没有兔子般畏缩道:“孤忝居大位,不胜惶恐,万望诸位戮力同心,毋负孤父子所托。”
长孙无忌见状,感到十分安慰。
但还是有人会出列表示了不安:“圣人骤然崩逝,或恐引发不测,不知两位相公有何良策……”
褚遂良闻言,顿时怒了:“谁敢不奉诏,吾当斩之!”
“登善……”长孙无忌却伸手拦下褚遂良,拈着美须,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当务之急,便是立刻护送太子回京,须急召禁军至翠微宫,再议发丧移梓宫之事……”
众人闻言,大赞善哉。
李治也觉得没有不妥,就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安排诸事,自己则守在含风殿不肯远离。
长孙无忌关照了王内侍一声,让他好好照顾李治后,就脚不沾地地忙开了。
褚遂良首先带着贬谪李世勣的诏书赶到长安。
李世勣接到圣旨,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连府邸都没回,就直接往叠州出发了。
褚遂良松了一口气,然后拿着密诏直奔太极宫,调集六府禁军飞骑即刻赶往翠微宫护送李治回京。
等李治顺利回到长安,长孙无忌才派遣甲士四千人到翠微宫迎接李世民的梓宫,并发布丧讯……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一日,李世民之灵停于太极殿,李治在灵前即位,依例召诸王返京奔丧,传令天下新帝即位。有司营先帝大丧,雍州牧维持京中秩序,但有不臣,就地处置。另,传谕九边,毋开边衅,传谕诸藩属,入京吊孝。新君登基,大赦天下,册封太子妃为皇后,加恩岳家王氏,文武百官各有封升……
六月四日,新帝以英国公有大功于社稷,特将其召回,加特进二品,数月后再拜相入阁。
接着又是拟定先帝的谥号和庙号问题,一班文武大臣吵天翻地覆,一直到了八月,众臣才议定李世民的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太宗贴身药师最新章节。
------------------------------------------------改朝换代的分割线---------------------------------------------------
“这是怎么回事?!”李治阴沉着脸瞪着小顺子,神色算得上是‘狰狞’了。
“圣人饶命……”小顺子吓得‘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哀声辩解道:“这事都是照例办的,小奴也无法改变啊……”
“胡说八道!”李治闻言,气得差点给小顺子来了一记窝心脚。
“阿武明明只是个宫人,为什么会被遣送道佛寺去?!”
“圣人有所不知,这事、这事都是褚相公……他手上有圣人的册封诏书……”小顺子吓得头也不敢抬,恨不能缩成一团。
“这不可能!”李治记得清清楚楚,他明明已经把他爹草拟的那封册封吴诩为才人的诏书给烧掉了,怎么可能有第二份册封的诏书呢?
“假传圣旨可是夷族大罪!”李治眼睛一瞪,颇有几分威严。
小顺子身子一缩,畏缩道:“可是那诏省和门下省相公们的签章……”
即使是皇帝亲手写的诏书,如果没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批签,那也是无效的!反之,只要有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签章,即使是一份空白诏书也是有效的……
李治听了小顺子的话,顿时像是被人兜头打了一闷棍一样,直愣愣地坐回御座。
他竟然忘记了,褚遂良执掌中书省,又专职为他爹起草诏书,而门下省是他舅舅兼管的,褚遂良是他的门生故吏,他想要通过一份诏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可是,褚遂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阿武并没有碍着他什么吧?
“圣人,小奴有句话容禀……”小顺子看李治一脸阴晴不定的样子,乍着胆子膝行上前,低声道:“前几日娘子曾数次召见褚相公的夫人……”此话语意袅袅,小顺子不信圣人会听不懂。
李治的脸色果然变得凝重起来……
李世民临终前特地嘱咐褚遂良好生守护长孙无忌外,还添上了一个王氏……
王氏自从萧良娣生下四郎后,就感到了巨大的危机,后来听说褚遂良成了她的保护人,简直是喜出望外啊!
这简直是除宗法外,对她人身地位最大的保障。
因为是先帝亲自绑定的这层联系,所以,即使她频繁地约见褚遂良夫人,连李治也不能说什么……
而这次诏书的事,李治不好说是不是跟王氏无关,可这里面总有她的阴影在……
“那你知不知道……她去了哪个佛寺?”李治沉默了一刻,还是决定问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这…………”小顺子闻言,面露愧色,道:“小奴无能,至今未能打探出才人的去向……”
“可恶!!”李治至此再也忍不住满腔怒火了,一拳捶在案上,神色狠戾。
作者有话要说:啥也不说了-_-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