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48 第八四八章 习劳忍苦
- 849 第八四九章 有喜有忧
- 850 第八五零章 生男生女
- 851 第八五一章 两副模样
- 852 第八五二章 逼上绝路
- 853 第八五三章 立足之地
- 854 第八五四章 留条后路
- 855 第八五五章 海寇来了
- 856 第八五六章 察罕诺尔
- 857 第八五七章 趁火打劫
- 858 第八五八章 安定来信
- 859 第八五九章 全线压上
- 860 第八六零章 什么名堂
- 861 第八六一章 无法回头
- 862 第八六二章 风云突变
- 863 第八六三章 上上之选
- 864 第八六四章 打回原形
- 865 第八六五章 万事俱备
- 866 第八六六章 奉天承运
- 867 第八六七章 驿政大臣
- 868 第八六八章 皇后生了
- 869 第八六九章 宗室之忧
- 870 第八七零章 不忘初心
- 871 第八七一章 施恩宗室
- 872 第八七二章 锦上添花
- 873 第八七三章 照单全收
- 874 第八七四章 早算准了
- 875 第八七五章 身在局中
- 876 第八七六章 移民诏书
- 877 第八七七章 喜比忧多
- 878 第八七八章 辽西走廊
- 879 第八七九章 辽饷辽饷
- 880 第八八零章 也搞屯田
- 881 第八八一章 图们尚氏
- 882 第八八二章 瀛洲今昔
- 883 第八八三章 对马岛藩
- 884 第八八四章 小看不得
- 885 第八八五章 居然败了
- 886 第八八六章 凶多吉少
- 887 第八八七章 海上封锁
- 888 第八八八章 站稳脚跟
- 889 第八八九章 此明国也
- 890 第八九零章 到底图啥
- 891 第八九一章 石见银山
- 892 第八九二章 卫指挥使
- 893 第八九三章 征夷将军
- 894 第八九四章 孔学孔家
- 895 第八九五章 是对是错
- 896 第八九六章 不动声色
- 897 第八九七章 淡水红毛
- 898 第八九八章 螳螂捕蝉
- 899 第八九九章 黄雀在后
- 900 第九零零章 根本之地
- 901 第九零一章 便宜了谁
- 902 第九零二章 圣多明戈
- 903 第九零三章 木马屠城
- 904 第九零四章 军旗飘扬
- 905 第九零五章 各怀心事
- 906 第九零六章 请罪奏折
- 907 第九零七章 军机上谕
- 908 第九零八章 多事之秋
- 909 第九零九章 这样多好
- 910 第九一零章 危险念头
- 911 第九一一章 先难后易
- 912 第九一二章 哀荣备至
- 913 第九一三章 天文数字
- 914 第九一四章 抽丝剥茧
- 915 第九一五章 兰州城陷
- 916 第九一六章 并非偶然
- 917 第九一七章 归根结底
- 918 第九一八章 鱼龙混杂
- 919 第九一九章 谕旨到来
- 920 第九二零章 一块鸡肋
- 921 第九二一章 功德无量
- 922 第九二二章 说变就变
- 923 第九二三章 事出有因
- 924 第九二四章 前因后果
- 925 第九二五章 冬天来了
- 926 第九二六章 两个贵妃
- 927 第九二七章 命运多舛
- 928 第九二八章 宠妃心思
- 929 第九二九章 还施彼身
- 930 第九三零章 向你保证
- 931 第九三一章 铜铁之禁
- 932 第九三二章 防微杜渐
- 933 第九三三章 垄断贸易
- 934 第九三四章 简陋村庄
- 935 第九三五章 转攻为守
- 936 第九三六章 囊中之物
- 937 第九三七章 不见动静
- 938 第九三八章 无可奈何
- 939 第九三九章 难得太平
- 940 第九四零章 根正苗红
- 941 第九四一章 蒙古卫所
- 942 第九四二章 东吁来朝
- 943 第九四三章 缅北孟养
- 944 第九四四章 安氏木邦
- 945 第九四五章 长老日记
- 946 第九四六章 德钦帕耶
- 947 第九四七章 缅甸国王
- 948 第九四八章 军占民随
- 949 第九四九章 一点浅见
- 950 第九五零章 毛遂自荐
- 951 第九五一章 就是你了
- 952 第九五二章 还有用处
- 953 第九五三章 消除危害
- 954 第九五四章 彻底淘汰
- 955 第九五五章 平淡无奇
- 956 第九五六章 乐见其成
- 957 第九五七章 希望所在
- 958 第九五八章 神祇庇佑
- 959 第九五九章 万岁山上
- 960 第九六零章 道心惟微
- 961 第九六一章 褒扬忠烈
- 962 第九六二章 从祀真武
- 963 第九六三章 考验考验
- 964 第九六四章 安北之策
- 965 第九六五章 鼓励联姻
- 966 第九六六章 饥寒交迫
- 967 第九六七章 新鲜肉食
- 968 第九六八章 猛士如虎
- 969 第九六九章 无从得知
- 970 第九七零章 实无他法
- 971 第九七一章 降了再说
- 972 第九七二章 入京任职
- 973 第九七三章 简洁明了
- 974 第九七四章 船大炮多
- 975 第九七五章 陛下三思
- 976 第九七六章 一切如愿
- 977 第九七七章 两大敌人
- 978 第九七八章 天津之行
- 979 第九七九章 大沽船厂
- 980 第九八零章 定海镇海
- 981 第九八一章 终将改变
- 982 第九八二章 北上双城
- 983 第九八三章 可曾知道
- 984 第九八四章 问罪不得
- 985 第九八五章 另有目的
- 986 第九八六章 立国之本
- 987 第九八七章 机会难得
- 988 第九八八章 决心下定
- 989 第九八九章 时不我待
- 990 第九九零章 两边下注
- 991 第九九一章 骗不下去
- 992 第九九二章 美好未来
- 993 第九九三章 亲眼看看
- 994 第九九四章 百味杂陈
- 995 第九九五章 只差一战
- 996 第九九六章 崇祯四式
- 997 第九九七章 宣告成功
- 998 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
- 999 第九九九章 与民同乐
- 1000 第一零零零章 不败之地
- 1001 第一零零一章 一盆冷水
- 1002 第一零零二章 西北之策
- 1003 第一零零三章 风水宝地
- 1004 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
- 1005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 1006 第一零零六章 志得意满
- 1007 第一零零七章 山无二虎
- 1008 第一零零八章 绝无可能
- 1009 第一零零九章 浮萍而已
- 1010 第一零一零章 求之不得
- 1011 第一零一一章 当然还有
- 1012 第一零一二章 为时过早
- 1013 第一零一三章 恰到好处
- 1014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 1015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 1016 第一零一六章 致敬英烈
- 1017 第一零一七章 汝才进京
- 1018 第一零一八章 断了念想
- 1019 第一零一九章 杀不杀他
- 1020 第一零二零章 认怂就好
- 1021 第一零二一章 御前问对
- 1022 第一零二二章 暗自高兴
- 1023 第一零二三章 山外有山
- 1024 第一零二四章 切记切记
- 1025 第一零二五章 以文化人
- 1026 第一零二六章 最大赢家
- 1027 第一零二七章 塞北信使
- 1028 第一零二八章 伊尔都齐
- 1029 第一零二九章 风险疑虑
- 1030 第一零三零章 互市贸易
- 1031 第一零三一章 出个难题
- 1032 第一零三二章 心照不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五八章 安定来信
第八五八章 安定来信
马进忠年轻时,也曾是临洮镇的一员干将,现在之所以这么怂,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过去面对青海蒙古各部来犯的时候,他的背后有整个大明朝做靠山,不管是士卒、战马,还是钱粮、军械,打没了朝廷会再给,可是现在,打没了就是打没了,所有人都指望着他,而他又能指望着谁?
接下来的几天,河州卫西面没有了动静,马进忠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派人去看看。
一看之下,积石关已经是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儿了。
马进忠这才连忙又派了两千河州军,带着一笔粮饷,赶往积石关内驻守,以防着林丹汗的蒙古骑兵说来就来,真像马信说的那样,没完没了地来河州城索要金银粮草。
至于积石关以北西宁卫城以东的碾伯千户所地区(相当于后世的乐都、民和、化隆等地回族自治县),马进忠想都没想,就直接放弃了。
其实他放弃不放弃,也都没有意义了。
因为等到他派人驻守积石关的时候,积石关以北的广大地区,不光是碾伯所,包括西宁卫的湟中所、归德所一带,镇海堡、伏羌堡一带,全都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林丹汗在西宁城下一边围城,一边挥兵大杀四方,将那一些还在西宁卫辖地以及周边散居驻牧的各种木速蛮,还有羌人、唐古特人、蒙古人的村寨部落,及其全部有用的物资,马匹,人口,牛羊,粮食,盐茶等等所有东西,全都一扫而空。
等到衮楚克图英、炒兔等人带着大笔银子,回到西宁城外大营之后,林丹汗自是高兴万分。
不过亟待休养生息的他,却并没有更进一步,而是在第二天,就拔帐而走,从西宁城下撤军了,带着大量的金银人口牲畜等物资,满载而归。
这个情况,身在河州城中的马进忠自然无从得知,但是重新拿回了积石关这个河州城的北方门户,却让他安心了不少,可以专心应对来自东面的威胁了。
而此时,来自东面的对河州城的威胁,也的确是由不得马进忠等人继续在河州城中坐山观虎斗了。
他这边刚花了大笔银子买平安,打发走衮楚克图英等人,那边安定县城(后世甘肃定西)里的兄弟,就派人带着老回回马守应的手下干将之一孙昂前来找他了。
这个孙昂也是个回回,而且还是从马守应自陕北葭州起事之时就一直跟着马守应的心腹。
上一回从靖宁赶到安定,去向马进忠的弟弟密马进德求援的人物,就是他。
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联络的事情更加事关重大。
坐镇安定的马进德,不敢做他兄长马进忠的主,同时又觉得孙昂带来的提议可行,而他自己也不想再留在安定,因此,干脆写了封信,派了一队人马,将这个孙昂给领到了河州城。
崇祯三年六月初九日傍晚时分,马进忠照例巡视了一圈河州城的四个城门,刚刚回到府中,就听外面一阵马蹄之声传来,很快马信的声音就传都了院中:
“大人!大人!二爷让人送信来了,还带来了靖宁州马头领的信使孙昂孙兄弟!”
这话说完了,人也到了跟前。
马信领着那个名叫孙昂的进了院门,朝着站在院中的马进忠躬身行了个礼节,然后就听那孙昂说道:
“卑职孙昂,闯王帐下回回营中军统领,拜见河州指挥使马大人!”
马进忠听了这话,见他说到了闯王高迎祥,心里颇有点不乐,也没回礼,而是随口问道:
“倒是我马进忠孤陋寡闻了,却不知回回营竟也是闯王帐下营头!敢问孙统领,你这次来河州,是给闯王送信,还是给你家回回营马大统领送信?”
这个孙昂看起来,约莫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年纪,肤色红黑,身材干瘦,留着络腮短须,脸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头顶小白帽,一身木速蛮准白长袍不太合身,穿在身上肥肥大大,在晚风中迎风飘动。
马进忠说完了这话,静静地看着孙昂回答,结果孙昂说出的话,倒让他大吃一惊。
“卑职自是替俺们马大统领送信!至于俺们回回营——”
说到这里,孙昂再次躬身行礼,然后再次抬头,目光炯炯地顶看着马进忠,斩钉截铁地说道:
“至于俺们回回营,今后还是不是闯王帐下营头,全凭指挥使大人一句话!指挥使大人若肯收留,俺们回回营自马大统领以下,皆愿奉指挥使大人为主!”
孙昂说完这话,看马进忠目瞪口呆,当即继续说道:“卑职带有我家马大统领的亲笔书信,还有安定马进德马二爷的亲笔书信,请指挥使大人先过目再说!”
孙昂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怀中取出两封带着体温和汗迹的书信来,递给了马进忠。
马进忠的心里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正不知怎么回事,见了孙昂递过来的信,立刻伸手接过,然后对马信说道:
“孙昂兄弟远来辛苦,你带孙兄弟且到前院休息,好好安置照应!”
马信躬身应诺,带着这个孙昂,转身去了前院,张罗好菜好茶,陪着孙昂说话。
马进忠则转身进了后院,回到自己的房中,遣散了亲卫,独自看起那两封书信来。
马守应在让孙昂带来的书信中,向他简略说了平凉高迎祥义军各营的情形,以及固原方向袁蛮子官军的大概情形,并且向他表达了要改换门庭,归顺效忠于他河州马家的意思。
马守应信中所写,与孙昂亲口明说的一般无二。
只是,马守应在心中说了孙昂没有说出来的要求,那就是粮食和地盘。
马守应的回回营想要安定县城,同时也想要河州马家支援一批粮草。
马进忠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老回回马守应的书信,心情复杂。
看完了马守应的书信,马进忠又赶紧拆开密封着的弟弟马进德的书信。
至于马守应的书信是不是亲笔,马进忠不知道,不过弟弟马进德着人送来的书信,却是亲笔无疑。
其弟马进德在信中向他说了东面的大概情形,与马守应说的大同小异。
与此同时,马进德也在信中向他说,此前云集宁夏和固原城的袁蛮子所部官军正在南下,而远在庆阳方向的朝廷官军,据说也在西进,眼下平凉危在旦夕,一旦平凉被官军拿下,大批流贼队伍就将涌向河州或者河西,安定城已经不能再久留了。
马进德还在信中向他的兄长保证,老回回马守应想要改换门庭,投靠河州马家的打算可信。
据他说,平凉、泾源、靖宁、庄浪等地的流贼之间,如今闯王高迎祥麾下的汉人营头,如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与回回营诸将以及天水白鸣鹤等人之间冲突不断,如今怕是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而且马进德还说,安定东北百余里外的靖宁州,如今被甘肃总兵张嘉谟率军围攻一个多月了,城中粮草牲畜吃尽,眼看着就要到人相食的地步。
老回回马守应弃城而走,是早晚的事情,河州马家不接收回回营,不光安定县城保不住,回回营也会便宜了别人,要么是天水的白鸣鹤,要么是临洮的马光玉。
看看弟弟马进德的书信之后,马进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去年洮州兵变之后,马进忠就一直提心吊胆地担忧眼前这个局面的到来,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坏的局面。
然而没有想到,事情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最不愿看到的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孙昂带着马进德与马守应的书信,来到河州城的当天晚上,马进忠没有再次见他,而是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后院里徘徊良久。
第二天一大早,神情疲惫的马进忠,终于让马信带着孙昂来到了自己居住的后院。
再次见了孙昂,马进忠已经下定了决心,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对他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天下回回是一家!你今日就回去告诉你家马大统领,就说我马进忠将安定城给他了!”
马进忠这话一说,让同样辗转反侧而一夜不曾安枕入睡的孙昂顿时心中大喜。
不过不等他说话,马进忠看着他紧接着说道:“至于你家大统领,是不是从此投靠我河州马家,则全由你家大统领自己决定!我马进忠总不能明摆着去挖人家闯王的墙角!”
说完了这话,马进忠接着又说了一堆,终归还是这几个意思:
其一,安定城送给回回营驻扎,城内河州军撤回河州。
其二,安定城内的河州军粮草,全数送给回回营作为礼物。
其三,回回营是不是从此姓了河州马家这个马,让马守应自己定。
马进忠的这一番“慷慨大度”,自是让孙昂感激涕零,原本还不愿下跪行礼的他,当即双膝跪地,表示自家大统领与回回营众将领诚心归附,绝无二心。
马进忠答应了孙昂的请求之后,孙昂自是一刻也不敢停留,带着马进忠写给安定守将弟弟马进德的手令,快马赶往安定而去。
过去面对青海蒙古各部来犯的时候,他的背后有整个大明朝做靠山,不管是士卒、战马,还是钱粮、军械,打没了朝廷会再给,可是现在,打没了就是打没了,所有人都指望着他,而他又能指望着谁?
接下来的几天,河州卫西面没有了动静,马进忠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派人去看看。
一看之下,积石关已经是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儿了。
马进忠这才连忙又派了两千河州军,带着一笔粮饷,赶往积石关内驻守,以防着林丹汗的蒙古骑兵说来就来,真像马信说的那样,没完没了地来河州城索要金银粮草。
至于积石关以北西宁卫城以东的碾伯千户所地区(相当于后世的乐都、民和、化隆等地回族自治县),马进忠想都没想,就直接放弃了。
其实他放弃不放弃,也都没有意义了。
因为等到他派人驻守积石关的时候,积石关以北的广大地区,不光是碾伯所,包括西宁卫的湟中所、归德所一带,镇海堡、伏羌堡一带,全都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林丹汗在西宁城下一边围城,一边挥兵大杀四方,将那一些还在西宁卫辖地以及周边散居驻牧的各种木速蛮,还有羌人、唐古特人、蒙古人的村寨部落,及其全部有用的物资,马匹,人口,牛羊,粮食,盐茶等等所有东西,全都一扫而空。
等到衮楚克图英、炒兔等人带着大笔银子,回到西宁城外大营之后,林丹汗自是高兴万分。
不过亟待休养生息的他,却并没有更进一步,而是在第二天,就拔帐而走,从西宁城下撤军了,带着大量的金银人口牲畜等物资,满载而归。
这个情况,身在河州城中的马进忠自然无从得知,但是重新拿回了积石关这个河州城的北方门户,却让他安心了不少,可以专心应对来自东面的威胁了。
而此时,来自东面的对河州城的威胁,也的确是由不得马进忠等人继续在河州城中坐山观虎斗了。
他这边刚花了大笔银子买平安,打发走衮楚克图英等人,那边安定县城(后世甘肃定西)里的兄弟,就派人带着老回回马守应的手下干将之一孙昂前来找他了。
这个孙昂也是个回回,而且还是从马守应自陕北葭州起事之时就一直跟着马守应的心腹。
上一回从靖宁赶到安定,去向马进忠的弟弟密马进德求援的人物,就是他。
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联络的事情更加事关重大。
坐镇安定的马进德,不敢做他兄长马进忠的主,同时又觉得孙昂带来的提议可行,而他自己也不想再留在安定,因此,干脆写了封信,派了一队人马,将这个孙昂给领到了河州城。
崇祯三年六月初九日傍晚时分,马进忠照例巡视了一圈河州城的四个城门,刚刚回到府中,就听外面一阵马蹄之声传来,很快马信的声音就传都了院中:
“大人!大人!二爷让人送信来了,还带来了靖宁州马头领的信使孙昂孙兄弟!”
这话说完了,人也到了跟前。
马信领着那个名叫孙昂的进了院门,朝着站在院中的马进忠躬身行了个礼节,然后就听那孙昂说道:
“卑职孙昂,闯王帐下回回营中军统领,拜见河州指挥使马大人!”
马进忠听了这话,见他说到了闯王高迎祥,心里颇有点不乐,也没回礼,而是随口问道:
“倒是我马进忠孤陋寡闻了,却不知回回营竟也是闯王帐下营头!敢问孙统领,你这次来河州,是给闯王送信,还是给你家回回营马大统领送信?”
这个孙昂看起来,约莫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年纪,肤色红黑,身材干瘦,留着络腮短须,脸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头顶小白帽,一身木速蛮准白长袍不太合身,穿在身上肥肥大大,在晚风中迎风飘动。
马进忠说完了这话,静静地看着孙昂回答,结果孙昂说出的话,倒让他大吃一惊。
“卑职自是替俺们马大统领送信!至于俺们回回营——”
说到这里,孙昂再次躬身行礼,然后再次抬头,目光炯炯地顶看着马进忠,斩钉截铁地说道:
“至于俺们回回营,今后还是不是闯王帐下营头,全凭指挥使大人一句话!指挥使大人若肯收留,俺们回回营自马大统领以下,皆愿奉指挥使大人为主!”
孙昂说完这话,看马进忠目瞪口呆,当即继续说道:“卑职带有我家马大统领的亲笔书信,还有安定马进德马二爷的亲笔书信,请指挥使大人先过目再说!”
孙昂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怀中取出两封带着体温和汗迹的书信来,递给了马进忠。
马进忠的心里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正不知怎么回事,见了孙昂递过来的信,立刻伸手接过,然后对马信说道:
“孙昂兄弟远来辛苦,你带孙兄弟且到前院休息,好好安置照应!”
马信躬身应诺,带着这个孙昂,转身去了前院,张罗好菜好茶,陪着孙昂说话。
马进忠则转身进了后院,回到自己的房中,遣散了亲卫,独自看起那两封书信来。
马守应在让孙昂带来的书信中,向他简略说了平凉高迎祥义军各营的情形,以及固原方向袁蛮子官军的大概情形,并且向他表达了要改换门庭,归顺效忠于他河州马家的意思。
马守应信中所写,与孙昂亲口明说的一般无二。
只是,马守应在心中说了孙昂没有说出来的要求,那就是粮食和地盘。
马守应的回回营想要安定县城,同时也想要河州马家支援一批粮草。
马进忠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老回回马守应的书信,心情复杂。
看完了马守应的书信,马进忠又赶紧拆开密封着的弟弟马进德的书信。
至于马守应的书信是不是亲笔,马进忠不知道,不过弟弟马进德着人送来的书信,却是亲笔无疑。
其弟马进德在信中向他说了东面的大概情形,与马守应说的大同小异。
与此同时,马进德也在信中向他说,此前云集宁夏和固原城的袁蛮子所部官军正在南下,而远在庆阳方向的朝廷官军,据说也在西进,眼下平凉危在旦夕,一旦平凉被官军拿下,大批流贼队伍就将涌向河州或者河西,安定城已经不能再久留了。
马进德还在信中向他的兄长保证,老回回马守应想要改换门庭,投靠河州马家的打算可信。
据他说,平凉、泾源、靖宁、庄浪等地的流贼之间,如今闯王高迎祥麾下的汉人营头,如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与回回营诸将以及天水白鸣鹤等人之间冲突不断,如今怕是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而且马进德还说,安定东北百余里外的靖宁州,如今被甘肃总兵张嘉谟率军围攻一个多月了,城中粮草牲畜吃尽,眼看着就要到人相食的地步。
老回回马守应弃城而走,是早晚的事情,河州马家不接收回回营,不光安定县城保不住,回回营也会便宜了别人,要么是天水的白鸣鹤,要么是临洮的马光玉。
看看弟弟马进德的书信之后,马进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去年洮州兵变之后,马进忠就一直提心吊胆地担忧眼前这个局面的到来,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坏的局面。
然而没有想到,事情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最不愿看到的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孙昂带着马进德与马守应的书信,来到河州城的当天晚上,马进忠没有再次见他,而是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后院里徘徊良久。
第二天一大早,神情疲惫的马进忠,终于让马信带着孙昂来到了自己居住的后院。
再次见了孙昂,马进忠已经下定了决心,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对他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天下回回是一家!你今日就回去告诉你家马大统领,就说我马进忠将安定城给他了!”
马进忠这话一说,让同样辗转反侧而一夜不曾安枕入睡的孙昂顿时心中大喜。
不过不等他说话,马进忠看着他紧接着说道:“至于你家大统领,是不是从此投靠我河州马家,则全由你家大统领自己决定!我马进忠总不能明摆着去挖人家闯王的墙角!”
说完了这话,马进忠接着又说了一堆,终归还是这几个意思:
其一,安定城送给回回营驻扎,城内河州军撤回河州。
其二,安定城内的河州军粮草,全数送给回回营作为礼物。
其三,回回营是不是从此姓了河州马家这个马,让马守应自己定。
马进忠的这一番“慷慨大度”,自是让孙昂感激涕零,原本还不愿下跪行礼的他,当即双膝跪地,表示自家大统领与回回营众将领诚心归附,绝无二心。
马进忠答应了孙昂的请求之后,孙昂自是一刻也不敢停留,带着马进忠写给安定守将弟弟马进德的手令,快马赶往安定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