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5 第一章(15)
- 206 第一章(16)
- 207 第一章(17)
- 208 第一章(18)
- 209 第一章(19)
- 210 第一章(20)
- 211 第一章(21)
- 212 第一章(22)
- 213 第一章(23)
- 214 第一章(24)
- 215 第一章(25)
- 216 第一章(26)
- 217 第一章(27)
- 218 第一章(28)
- 219 第一章(29)
- 220 第一章(30)
- 221 第一章(31)
- 222 第一章(32)
- 223 第一章(33)
- 224 第一章(34)
- 225 第一章(35)
- 226 第一章(36)
- 227 第一章(37)
- 228 第一章(38)
- 229 第一章(39)
- 230 第一章(40)
- 231 第一章(41)
- 232 第一章(42)
- 233 第一章(43)
- 234 第一章(44)
- 235 第一章(45)
- 236 第一章(46)
- 237 第一章(47)
- 238 第一章(48)
- 239 第一章(49)
- 240 第一章(50)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25)
第一章(25)
高建勋是个大高子,足有一米八零,现在虽然老了,还是非常帅气,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里面是灰色的夹克,黑色的西裤,脚上是一双黑皮鞋,他不紧不慢地走到大门口,向着王一鸣来的方向,走了十几米,迎接王一鸣。
王一鸣离他还有十几米远,就笑着和他打招呼,说:“高书记,您身体还好吧?”
高建勋冲他摆着手,笑着说:“好,大的毛病没有,小毛病少不了了,反正已经老了吗。”
王一鸣走上前去,握着他手说:“您才七十多岁,还精神着呢!不老。我到您这个年纪,如果有您这样的身体,我就非常满足了。”
高建勋说:“会的,会的,王书记这么年轻,现在的生活条件又好,到时候身体肯定比我强。”
说着他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王一鸣说:“这是我的小儿子军法,在省司法厅当副厅长。”
高军法连忙两个手握住王一鸣的手晃着说:“王书记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王一鸣看了看他,说:“看着这么面熟,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吧?”
高军法补充说:“见过,见过,去年王书记到司法厅视察,我们在办公室里握过手的。”
王一鸣一下子想起来了,去年三月,省司法厅的厅长甘广仁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了一次工作。本来像司法厅这样的单位,从工作分工上,不归王一鸣分管。司法厅属于双重管理单位,从工作性质上,要归口于省委政法委。从部门序列上,又归口于省政府,属于省政府组成部门。甘广仁真正需要经常去汇报工作的,其实是这样几个人,第一,省长刘放明,因为他是省政府的老大。第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牛振海,因为他是全省政法机关的老大,分管公、检、法、司四大家。第三,就是副省长李震乾,他是分管政法工作的副省长。甘广仁想汇报工作,应该找他们才是。
其实甘广仁平常也是这样操作的。隔三差五,到几个领导办公室里露露脸。出国考察回来,不忘给几个领导送些从国外带回来的稀罕礼物。领导有时间了,他就把领导约出来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逢年过节,亲自到领导家里去一趟,送些稀罕的土特产,或者名烟名酒什么的,当然机会合适了,也会送钱或者购物卡什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分管的领导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不故意找茬子。
在官场上,一级有一级的难处。别看甘广仁五十多岁了,省司法厅的厅长也已经当了四五年了,在省司法厅这个自己的地盘上,是说一不二的老大,但到了省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些官场大佬面前,他就是个小虾米了,那些人不高兴了,就可以把他喊过来,到办公室里训一通。说到激动的时候,骂他的老娘也说不定。他要是犯了什么明显的错误,那就更不得了。省长或者政法委书记一句话,他这个厅长的乌纱帽,说不定就没了。
所以,现在的官场上,即使当到正厅这个级别的官员,在一般人眼里,算是级别不低的官员了,他们仍然过得不轻松,平常里仍然要挖空心思,和官职比他们更大的官员搞好关系。只有关系处融洽了,你的工作大环境才能舒心。你的乌纱帽才能避免随时被摘掉的风险。
怎么维持和大领导的关系,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好在官当到正厅这个级别的人,基本上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他们总结出一条规律,多请示,多汇报,多接触,多送礼,投其所好,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所以,能混到正厅这个级别的官员,大都是心理素质特别好的一批人,他们都有一种牛皮糖的精神,对官比他们大的领导,他们该粘就粘,能靠就靠,反正你抬手不打笑脸人。我把自己的姿态放得那么低,在你面前,已经够下贱的了,你还要怎么样?用这种心态在官场上混,才能混得下去。
王一鸣虽然不分管司法厅,但他分管全省厅级干部的提拔、交流、任用,所以,他无形中就成了全省厅级干部重点交接的对象。甘广仁才五十多岁,他知道王一鸣在西江省今后的分量,万一王一鸣当了省委书记,如果和王一鸣搞好了关系,自己说不定还有下去当市委书记的机会。就是下去当几年市长也好啊,级别虽然一样,但位置却重要得多。省直机关的厅局长,在仕途上,还有无限的可能。运气好了,一步到位,可以做副省长;下派到市里,可以做市委书记或者市长。北京要是有人,调到北京城里,一下子可以做司长。就看你会不会做,有没有活动能量了。
为了巴结王一鸣,创造让王一鸣熟悉自己的机会,甘广仁就让自己的秘书联系上了龚向阳,亲自对龚向阳说:“龚秘书吗?我是司法厅老甘啊!”
龚向阳平常里没什么事情时,经常翻看省委办公厅印刷的内部通讯录,就是为了熟悉各个领导的名字,各个厅局长,各地市的市长、市委书记,他们的名字是必须记住的,这是做省委领导秘书的基本功。所以他一说自己是司法厅的老甘,龚向阳就知道他是谁了。
龚向阳说:“甘厅长你好!”
甘广仁说:“龚秘书,我想向王书记汇报一下工作,不知道现在王书记有没有时间?”
龚向阳想了一下,说:“厅长,这么吧,我先请示一下王书记,等一会儿再给你回电话好吧?”
甘广仁说:“好的,好的,谢谢你了龚秘书,拜托老弟了!”
龚向阳放下电话,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说:“老板,司法厅的甘厅长来电话说,想来汇报汇报工作,你看可以吗?”
王一鸣正在看文件,抬起头,问龚向阳:“这个老甘,好像没有到过我办公室吧?”
龚向阳说:“没有来过。”
王一鸣说:“那让他来吧。”作为管干部的副书记,王一鸣想多认识一些厅级干部,多接触一下,你才能有个初步的了解吗。
于是,甘广仁终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了半个小时的工作。甘广仁口才不错,把省司法厅的工作汇报得井井有条。临走的时候,顺便邀请王一鸣有时间了到司法厅检查一下工作。王一鸣爽快地答应了。
几天以后,在甘广仁的一再邀请下,王一鸣带着游金平等人,到司法厅转了一遍,整个司法厅的工作人员,把这当成了当天的头等大事。全体工作人员在头一天晚上就被通知到了,每个人要穿正装,男男女女,一律深蓝色的西服,打领带,在大院子里的台阶上,排队迎候王一鸣,那阵势,像是迎接国家领导人似的。王一鸣和大家握手寒暄,还由专门的摄影师照了合影。那次场面搞得很隆重,所以王一鸣印象深刻。
这次见到高军法,王一鸣经他一提醒,一下子想起来了。
王一鸣喔了一声,说:“当时人多,没来得及和你专门说话。原来你是高书记的公子啊。你早说啊!”
高建勋说:“以后还需要王书记多关照呢!”回头又对自己的儿子说:“记着啊,今后要多向王书记汇报工作。”
高军法笑了笑说:“一定,一定。”
王一鸣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父子的意思,这个场合,只能是随便应承着说:“好好干,没有问题。”
高建勋又和郑天运、秦大龙、秦书海等同志握了手,大家簇拥着,才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就看到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盆景、奇石,原来退休了,高建勋有了观赏奇石、养花弄草的爱好,当年的一些老部下和子女、秘书们,为了讨他的欢心,就从各自的渠道,为他买来许多珍贵的花草盆景。有的一块石头要几万块。有的盆景要几千块。这些东西摆满了院子,搞得像是园艺博览会似的。王一鸣特意留步,观察了几分钟,不住地点头说:“好,有品位,你这个爱好,高雅,有情调。这样晚年的退休生活才有意思吗!”
高建勋笑着说:“我也就是随便摆弄摆弄,谈不上什么品位,都是小石他们几个,跟着我时间久了,知道我有这个爱好,就给我随便弄了几个来。”
王一鸣知道,高建勋所说的“小石”,就是现在的东城市委书记石卫东,他是高建勋的秘书,从省外一起跟过来的,调到西江省省委办公厅的时候,就是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了。跟着高建勋,又做了三年多的省委书记秘书,就提了正厅级的省委副秘书长。在高建勋退休之前下派,到东城市做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现在石卫东在东城市已经差不多十年了,做了一届的市长,又当了一届的市委书记,中组部几个月前考察干部的时候,已经把他作为副省级后备干部考察过了。听说这一次,他当副省长的呼声很高。
王一鸣离他还有十几米远,就笑着和他打招呼,说:“高书记,您身体还好吧?”
高建勋冲他摆着手,笑着说:“好,大的毛病没有,小毛病少不了了,反正已经老了吗。”
王一鸣走上前去,握着他手说:“您才七十多岁,还精神着呢!不老。我到您这个年纪,如果有您这样的身体,我就非常满足了。”
高建勋说:“会的,会的,王书记这么年轻,现在的生活条件又好,到时候身体肯定比我强。”
说着他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王一鸣说:“这是我的小儿子军法,在省司法厅当副厅长。”
高军法连忙两个手握住王一鸣的手晃着说:“王书记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王一鸣看了看他,说:“看着这么面熟,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吧?”
高军法补充说:“见过,见过,去年王书记到司法厅视察,我们在办公室里握过手的。”
王一鸣一下子想起来了,去年三月,省司法厅的厅长甘广仁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了一次工作。本来像司法厅这样的单位,从工作分工上,不归王一鸣分管。司法厅属于双重管理单位,从工作性质上,要归口于省委政法委。从部门序列上,又归口于省政府,属于省政府组成部门。甘广仁真正需要经常去汇报工作的,其实是这样几个人,第一,省长刘放明,因为他是省政府的老大。第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牛振海,因为他是全省政法机关的老大,分管公、检、法、司四大家。第三,就是副省长李震乾,他是分管政法工作的副省长。甘广仁想汇报工作,应该找他们才是。
其实甘广仁平常也是这样操作的。隔三差五,到几个领导办公室里露露脸。出国考察回来,不忘给几个领导送些从国外带回来的稀罕礼物。领导有时间了,他就把领导约出来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逢年过节,亲自到领导家里去一趟,送些稀罕的土特产,或者名烟名酒什么的,当然机会合适了,也会送钱或者购物卡什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分管的领导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不故意找茬子。
在官场上,一级有一级的难处。别看甘广仁五十多岁了,省司法厅的厅长也已经当了四五年了,在省司法厅这个自己的地盘上,是说一不二的老大,但到了省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些官场大佬面前,他就是个小虾米了,那些人不高兴了,就可以把他喊过来,到办公室里训一通。说到激动的时候,骂他的老娘也说不定。他要是犯了什么明显的错误,那就更不得了。省长或者政法委书记一句话,他这个厅长的乌纱帽,说不定就没了。
所以,现在的官场上,即使当到正厅这个级别的官员,在一般人眼里,算是级别不低的官员了,他们仍然过得不轻松,平常里仍然要挖空心思,和官职比他们更大的官员搞好关系。只有关系处融洽了,你的工作大环境才能舒心。你的乌纱帽才能避免随时被摘掉的风险。
怎么维持和大领导的关系,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好在官当到正厅这个级别的人,基本上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他们总结出一条规律,多请示,多汇报,多接触,多送礼,投其所好,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所以,能混到正厅这个级别的官员,大都是心理素质特别好的一批人,他们都有一种牛皮糖的精神,对官比他们大的领导,他们该粘就粘,能靠就靠,反正你抬手不打笑脸人。我把自己的姿态放得那么低,在你面前,已经够下贱的了,你还要怎么样?用这种心态在官场上混,才能混得下去。
王一鸣虽然不分管司法厅,但他分管全省厅级干部的提拔、交流、任用,所以,他无形中就成了全省厅级干部重点交接的对象。甘广仁才五十多岁,他知道王一鸣在西江省今后的分量,万一王一鸣当了省委书记,如果和王一鸣搞好了关系,自己说不定还有下去当市委书记的机会。就是下去当几年市长也好啊,级别虽然一样,但位置却重要得多。省直机关的厅局长,在仕途上,还有无限的可能。运气好了,一步到位,可以做副省长;下派到市里,可以做市委书记或者市长。北京要是有人,调到北京城里,一下子可以做司长。就看你会不会做,有没有活动能量了。
为了巴结王一鸣,创造让王一鸣熟悉自己的机会,甘广仁就让自己的秘书联系上了龚向阳,亲自对龚向阳说:“龚秘书吗?我是司法厅老甘啊!”
龚向阳平常里没什么事情时,经常翻看省委办公厅印刷的内部通讯录,就是为了熟悉各个领导的名字,各个厅局长,各地市的市长、市委书记,他们的名字是必须记住的,这是做省委领导秘书的基本功。所以他一说自己是司法厅的老甘,龚向阳就知道他是谁了。
龚向阳说:“甘厅长你好!”
甘广仁说:“龚秘书,我想向王书记汇报一下工作,不知道现在王书记有没有时间?”
龚向阳想了一下,说:“厅长,这么吧,我先请示一下王书记,等一会儿再给你回电话好吧?”
甘广仁说:“好的,好的,谢谢你了龚秘书,拜托老弟了!”
龚向阳放下电话,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说:“老板,司法厅的甘厅长来电话说,想来汇报汇报工作,你看可以吗?”
王一鸣正在看文件,抬起头,问龚向阳:“这个老甘,好像没有到过我办公室吧?”
龚向阳说:“没有来过。”
王一鸣说:“那让他来吧。”作为管干部的副书记,王一鸣想多认识一些厅级干部,多接触一下,你才能有个初步的了解吗。
于是,甘广仁终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到王一鸣办公室汇报了半个小时的工作。甘广仁口才不错,把省司法厅的工作汇报得井井有条。临走的时候,顺便邀请王一鸣有时间了到司法厅检查一下工作。王一鸣爽快地答应了。
几天以后,在甘广仁的一再邀请下,王一鸣带着游金平等人,到司法厅转了一遍,整个司法厅的工作人员,把这当成了当天的头等大事。全体工作人员在头一天晚上就被通知到了,每个人要穿正装,男男女女,一律深蓝色的西服,打领带,在大院子里的台阶上,排队迎候王一鸣,那阵势,像是迎接国家领导人似的。王一鸣和大家握手寒暄,还由专门的摄影师照了合影。那次场面搞得很隆重,所以王一鸣印象深刻。
这次见到高军法,王一鸣经他一提醒,一下子想起来了。
王一鸣喔了一声,说:“当时人多,没来得及和你专门说话。原来你是高书记的公子啊。你早说啊!”
高建勋说:“以后还需要王书记多关照呢!”回头又对自己的儿子说:“记着啊,今后要多向王书记汇报工作。”
高军法笑了笑说:“一定,一定。”
王一鸣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父子的意思,这个场合,只能是随便应承着说:“好好干,没有问题。”
高建勋又和郑天运、秦大龙、秦书海等同志握了手,大家簇拥着,才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就看到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盆景、奇石,原来退休了,高建勋有了观赏奇石、养花弄草的爱好,当年的一些老部下和子女、秘书们,为了讨他的欢心,就从各自的渠道,为他买来许多珍贵的花草盆景。有的一块石头要几万块。有的盆景要几千块。这些东西摆满了院子,搞得像是园艺博览会似的。王一鸣特意留步,观察了几分钟,不住地点头说:“好,有品位,你这个爱好,高雅,有情调。这样晚年的退休生活才有意思吗!”
高建勋笑着说:“我也就是随便摆弄摆弄,谈不上什么品位,都是小石他们几个,跟着我时间久了,知道我有这个爱好,就给我随便弄了几个来。”
王一鸣知道,高建勋所说的“小石”,就是现在的东城市委书记石卫东,他是高建勋的秘书,从省外一起跟过来的,调到西江省省委办公厅的时候,就是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了。跟着高建勋,又做了三年多的省委书记秘书,就提了正厅级的省委副秘书长。在高建勋退休之前下派,到东城市做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现在石卫东在东城市已经差不多十年了,做了一届的市长,又当了一届的市委书记,中组部几个月前考察干部的时候,已经把他作为副省级后备干部考察过了。听说这一次,他当副省长的呼声很高。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