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1 第一章(21)
- 212 第一章(22)
- 213 第一章(23)
- 214 第一章(24)
- 215 第一章(25)
- 216 第一章(26)
- 217 第一章(27)
- 218 第一章(28)
- 219 第一章(29)
- 220 第一章(30)
- 221 第一章(31)
- 222 第一章(32)
- 223 第一章(33)
- 224 第一章(34)
- 225 第一章(35)
- 226 第一章(36)
- 227 第一章(37)
- 228 第一章(38)
- 229 第一章(39)
- 230 第一章(40)
- 231 第一章(41)
- 232 第一章(42)
- 233 第一章(43)
- 234 第一章(44)
- 235 第一章(45)
- 236 第一章(46)
- 237 第一章(47)
- 238 第一章(48)
- 239 第一章(49)
- 240 第一章(50)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31)
第一章(31)
但刘放明说,就他们三个人的话,显得有些少。找其他的人也不合适。只有肖钢合适,是自己的铁杆,还可以趁机和王一鸣熟悉熟悉,进行些感情上的投资,为肖钢今后的发展铺铺路。
肖钢知道今天请客的主旨,所以,不该他说话的时候,他绝不插话,静静地坐在那里,吃东西,喝水,听领导们谈天说地,说到高兴的时候,他叫叫好,活跃活跃气氛而已。
他内心里见了王一鸣,也是有些紧张的。现在王一鸣是省委书记了,可以决定一个厅级干部的前途命运,所以,他今天最恰当的表现就是,一定要给王一鸣留下一个好印象,肖钢个子中等,长相俊朗,看着文质彬彬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皮肤白皙,性格沉稳,内敛,是标准的秘书出身的干部,整个脸上,最有生气的,就是那双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非常有心眼的人,能在省政府混到给省长当秘书,你说能有几个傻子啊!
这里最稳坐钓鱼台的,就是王一鸣。他一进包厢,就明白了今天这个饭局安排得颇有深意。刘放明主陪,薛志恒副陪,还有一个敲边鼓的肖钢。估计这三个人,目前都有事情要求他王一鸣办,具体是什么事情,王一鸣只能是随机应变,先慢慢了解。
喝完汤,刘放明端起面前的一杯茅台酒,站起来,大家一看,也都跟着站起来。就见刘放明微笑着看着王一鸣,然后扫视了一圈说:“这第一杯酒,我们先共同祝贺王书记荣升,我们西江省从今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这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祝贺王书记,好不好?!”
薛志恒和肖钢说:“好。”
王一鸣端着杯子,说:“感谢了诸位,实在是过奖了,我也要说,感谢放明兄的一向关照,今后西江省的发展,还需要老兄出谋划策,多多指点呢!”
刘放明说:“指点说不上,一鸣老弟胸怀韬略,目光远大,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的。我相信西江省在你的领导下,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比那些光说不练的人强。”
刘放明话里有话,王一鸣不知道他指的是杨春风还是什么人。估计刘放明几年来对杨春风当西江省委书记,还是有些不满,认为他耽误了西江省的发展。
这个话题过于沉重,牵涉刘放明和杨春风的过节,王一鸣不想过多介入,只能是话锋一转,说:“一届领导有一届领导的使命,我们现在就是在你们上一届的基础上发展吗,谁也不能在空中建楼阁。还是要感谢你们当年做出的成就,这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刘放明说:“那是,那是。”
于是,大家坐下,吃菜,喝水。
刚休息了几分钟,刘放明就端起一杯酒,冲王一鸣说:“老弟,这第一杯酒,我一定要敬一敬你。首先,这是最诚挚的祝贺,你当西江省的一把手,最符合我的心意。中组部考察组问我的时候,我丝毫没有犹豫,我认为,你做省委书记最合适。到中组部谈话的时候,部长问我,谁接任省委书记合适,我说除了王一鸣同志,我都不赞成。一鸣同志年轻,有思路,有胸怀,有魄力,内敛沉稳,对西江省的情况也熟悉,是做一把手的最合适人选,你们要是派了别的人,我一万个不乐意!”
王一鸣一听,就知道刘放明在为自己表功,这样说话,有一个作用,可以迅速拉近和王一鸣的关系。
如今的官场上,高级官员之间,已经很难建立什么真正的友谊了。因为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有的时候,竞争大于合作,甚至为了一个关键位子,双方之间的争夺会像战争一样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位子就那么多,你上去了,我就永远失败了。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只有利益交换,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的。
但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了根本的厉害冲突,像现在王一鸣和刘放明之间,刘放明已经退出竞争了,王一鸣已经事实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双方之间,才有可能握手言和。假如刘放明小五岁,还有当省委书记的机会,他和王一鸣根本是不可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话的。两个人都视对方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你上去了,我就彻底失败了,还怎么有心情这样说话。
王一鸣认为,刘放明在酒桌上把这样一番话作为自己的开场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王一鸣记住,在你的胜利里,有我刘放明的功劳。我当初鼎力支持你,这个情你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还回来的。要不然你就欠了我一个人情。
王一鸣听着刘放明的讲话,微笑着点头说:“多谢了,多谢老哥!”
刘放明继续说:“第二呢,现在我已经退居二线了,归隐田园、颐养天年是今后的生活主题了,但避免不了的,总是有些事情还要麻烦老弟。看在咱哥俩多年关系的份上,到时候找到你一鸣老弟,我希望,你一定不会不给我这个老哥一点面子吧!”
王一鸣说:“哪能啊,谁的面子不给,你放明兄的面子,总是要给一些的吗!”
刘放明笑着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我们兄弟干了这杯酒!”
王一鸣端起自己的杯子,和刘放明碰了碰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两个人喝完,还把杯子向外倾倒着,没有滴出一滴酒,以示自己的诚意。
然后才坐下,喝水,吃菜。
服务员倒满酒,刘放明冲薛志恒一仰眉毛,端起酒杯,对薛志恒说:“志恒老弟,我也敬你一杯吧!”
薛志恒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端起酒杯,弯下腰,碰着刘放明伸过来的杯子,说:“岂敢岂敢!老板你这是折杀人啊!哪有老板敬部下的道理呢?”
刘放明笑着说:“这些年跟着我,辛苦你了!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为你弄成副省长的职位,对不住了老弟!这杯酒,算是我向你表示歉意!”
薛志恒说:“老板,这实在是使不得啊使不得,你这样,实在是让志恒我无地自容啊!当初你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我本人没有这个福分,能力不强,条件也不够,能有机会为老板服务,我已经非常荣幸,我知足,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刘放明说:“你能有这个认识,很好!你的事情,现在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王书记这里,你要多汇报汇报。他为你说句话,比什么都强!”
刘放明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王一鸣,揭开了今天晚上这个宴会的主题。
王一鸣这个时候,不得不有所表示了,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等待着他有一个明确的表态。他们三个人说白了都是一伙的,今天他王一鸣赴的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鸿门宴”。他们三个人都在配合着演戏,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看他王一鸣怎么办。
王一鸣只好接过刘放明的话茬,说:“薛秘书长表现不错,各方面的反映也都很好,省委到时候会慎重考虑的。”
对于薛志恒的称呼,王一鸣思忖了一下,还是称呼他的官衔好。论年龄,薛志恒比王一鸣还大好几岁,但是,王一鸣不能像对刘放明那样,和他称兄道弟,那样就降低自己的身份了。刘放明是前省长,年龄比王一鸣大很多,和他称兄道弟,有尊重对方的意思,而薛志恒就不同了,他才是正厅级干部,怎么可能让一个省委书记如此屈就呢?!
王一鸣这个表态中规中矩,可进可退,其实是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对这个结果,显然刘放明是不满意的,他接着说:“志恒是我的小兄弟,跟着我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一鸣老弟费心尽力,给我本人一个面子,让志恒老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省人大或者省政协,随便给个位子都行,关键是解决了副省级的级别。这样我脸上也有面子了。”
这个时候,刘放明只好自己破题,单刀直入,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了。
王一鸣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如果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就太不给刘放明面子了,那样整个宴会,事实上已经进入非常尴尬的状态,进行下去,大家都没有兴致了。因为主题已经明确了,大家也摊牌了,王一鸣就是不给面子,他刘放明也没什么办法了。那样不欢而散,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最关键的,王一鸣无形中就树立了几个对手。原来这些和自己关系还不错的人,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恼羞成怒,是什么样的阴招损招都会使出来的。王一鸣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千方百计安抚他们,不要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肖钢知道今天请客的主旨,所以,不该他说话的时候,他绝不插话,静静地坐在那里,吃东西,喝水,听领导们谈天说地,说到高兴的时候,他叫叫好,活跃活跃气氛而已。
他内心里见了王一鸣,也是有些紧张的。现在王一鸣是省委书记了,可以决定一个厅级干部的前途命运,所以,他今天最恰当的表现就是,一定要给王一鸣留下一个好印象,肖钢个子中等,长相俊朗,看着文质彬彬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皮肤白皙,性格沉稳,内敛,是标准的秘书出身的干部,整个脸上,最有生气的,就是那双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非常有心眼的人,能在省政府混到给省长当秘书,你说能有几个傻子啊!
这里最稳坐钓鱼台的,就是王一鸣。他一进包厢,就明白了今天这个饭局安排得颇有深意。刘放明主陪,薛志恒副陪,还有一个敲边鼓的肖钢。估计这三个人,目前都有事情要求他王一鸣办,具体是什么事情,王一鸣只能是随机应变,先慢慢了解。
喝完汤,刘放明端起面前的一杯茅台酒,站起来,大家一看,也都跟着站起来。就见刘放明微笑着看着王一鸣,然后扫视了一圈说:“这第一杯酒,我们先共同祝贺王书记荣升,我们西江省从今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这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祝贺王书记,好不好?!”
薛志恒和肖钢说:“好。”
王一鸣端着杯子,说:“感谢了诸位,实在是过奖了,我也要说,感谢放明兄的一向关照,今后西江省的发展,还需要老兄出谋划策,多多指点呢!”
刘放明说:“指点说不上,一鸣老弟胸怀韬略,目光远大,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的。我相信西江省在你的领导下,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比那些光说不练的人强。”
刘放明话里有话,王一鸣不知道他指的是杨春风还是什么人。估计刘放明几年来对杨春风当西江省委书记,还是有些不满,认为他耽误了西江省的发展。
这个话题过于沉重,牵涉刘放明和杨春风的过节,王一鸣不想过多介入,只能是话锋一转,说:“一届领导有一届领导的使命,我们现在就是在你们上一届的基础上发展吗,谁也不能在空中建楼阁。还是要感谢你们当年做出的成就,这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刘放明说:“那是,那是。”
于是,大家坐下,吃菜,喝水。
刚休息了几分钟,刘放明就端起一杯酒,冲王一鸣说:“老弟,这第一杯酒,我一定要敬一敬你。首先,这是最诚挚的祝贺,你当西江省的一把手,最符合我的心意。中组部考察组问我的时候,我丝毫没有犹豫,我认为,你做省委书记最合适。到中组部谈话的时候,部长问我,谁接任省委书记合适,我说除了王一鸣同志,我都不赞成。一鸣同志年轻,有思路,有胸怀,有魄力,内敛沉稳,对西江省的情况也熟悉,是做一把手的最合适人选,你们要是派了别的人,我一万个不乐意!”
王一鸣一听,就知道刘放明在为自己表功,这样说话,有一个作用,可以迅速拉近和王一鸣的关系。
如今的官场上,高级官员之间,已经很难建立什么真正的友谊了。因为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有的时候,竞争大于合作,甚至为了一个关键位子,双方之间的争夺会像战争一样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位子就那么多,你上去了,我就永远失败了。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只有利益交换,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的。
但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了根本的厉害冲突,像现在王一鸣和刘放明之间,刘放明已经退出竞争了,王一鸣已经事实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双方之间,才有可能握手言和。假如刘放明小五岁,还有当省委书记的机会,他和王一鸣根本是不可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话的。两个人都视对方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你上去了,我就彻底失败了,还怎么有心情这样说话。
王一鸣认为,刘放明在酒桌上把这样一番话作为自己的开场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王一鸣记住,在你的胜利里,有我刘放明的功劳。我当初鼎力支持你,这个情你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还回来的。要不然你就欠了我一个人情。
王一鸣听着刘放明的讲话,微笑着点头说:“多谢了,多谢老哥!”
刘放明继续说:“第二呢,现在我已经退居二线了,归隐田园、颐养天年是今后的生活主题了,但避免不了的,总是有些事情还要麻烦老弟。看在咱哥俩多年关系的份上,到时候找到你一鸣老弟,我希望,你一定不会不给我这个老哥一点面子吧!”
王一鸣说:“哪能啊,谁的面子不给,你放明兄的面子,总是要给一些的吗!”
刘放明笑着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我们兄弟干了这杯酒!”
王一鸣端起自己的杯子,和刘放明碰了碰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两个人喝完,还把杯子向外倾倒着,没有滴出一滴酒,以示自己的诚意。
然后才坐下,喝水,吃菜。
服务员倒满酒,刘放明冲薛志恒一仰眉毛,端起酒杯,对薛志恒说:“志恒老弟,我也敬你一杯吧!”
薛志恒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端起酒杯,弯下腰,碰着刘放明伸过来的杯子,说:“岂敢岂敢!老板你这是折杀人啊!哪有老板敬部下的道理呢?”
刘放明笑着说:“这些年跟着我,辛苦你了!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为你弄成副省长的职位,对不住了老弟!这杯酒,算是我向你表示歉意!”
薛志恒说:“老板,这实在是使不得啊使不得,你这样,实在是让志恒我无地自容啊!当初你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我本人没有这个福分,能力不强,条件也不够,能有机会为老板服务,我已经非常荣幸,我知足,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刘放明说:“你能有这个认识,很好!你的事情,现在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王书记这里,你要多汇报汇报。他为你说句话,比什么都强!”
刘放明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王一鸣,揭开了今天晚上这个宴会的主题。
王一鸣这个时候,不得不有所表示了,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等待着他有一个明确的表态。他们三个人说白了都是一伙的,今天他王一鸣赴的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鸿门宴”。他们三个人都在配合着演戏,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看他王一鸣怎么办。
王一鸣只好接过刘放明的话茬,说:“薛秘书长表现不错,各方面的反映也都很好,省委到时候会慎重考虑的。”
对于薛志恒的称呼,王一鸣思忖了一下,还是称呼他的官衔好。论年龄,薛志恒比王一鸣还大好几岁,但是,王一鸣不能像对刘放明那样,和他称兄道弟,那样就降低自己的身份了。刘放明是前省长,年龄比王一鸣大很多,和他称兄道弟,有尊重对方的意思,而薛志恒就不同了,他才是正厅级干部,怎么可能让一个省委书记如此屈就呢?!
王一鸣这个表态中规中矩,可进可退,其实是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对这个结果,显然刘放明是不满意的,他接着说:“志恒是我的小兄弟,跟着我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一鸣老弟费心尽力,给我本人一个面子,让志恒老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省人大或者省政协,随便给个位子都行,关键是解决了副省级的级别。这样我脸上也有面子了。”
这个时候,刘放明只好自己破题,单刀直入,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了。
王一鸣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如果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就太不给刘放明面子了,那样整个宴会,事实上已经进入非常尴尬的状态,进行下去,大家都没有兴致了。因为主题已经明确了,大家也摊牌了,王一鸣就是不给面子,他刘放明也没什么办法了。那样不欢而散,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最关键的,王一鸣无形中就树立了几个对手。原来这些和自己关系还不错的人,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恼羞成怒,是什么样的阴招损招都会使出来的。王一鸣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千方百计安抚他们,不要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