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 三十、小试
- 32 三十一、娘家
- 33 三十二、暗助
- 34 三十三、小赌
- 35 三十四、鱼精
- 36 三十五、不愿
- 37 三十六、金窝
- 38 三十七、夜访
- 39 三十八、宿怨
- 40 三十九、无证
- 41 四十、还琴
- 42 四十一、母钱
- 43 四十二、天章
- 44 四十三、答错
- 45 四十四、癞六
- 46 四十五、秦穆
- 47 四十六、虫子
- 48 四十七、游戏
- 49 四十八、砚台
- 50 四十九、败了
- 51 五十、海货
- 52 五十一、随机
- 53 五十二、应变
- 54 五十三、画帘
- 55 五十四、沉默
- 56 五十五、认罚
- 57 五十六、憋气
- 58 五十七、相送
- 59 五十八、晚了
- 60 五十九、跪求
- 61 六十、出笼
- 62 六十一、十面
- 63 六十二、惊醒
- 64 六十三、埋伏
- 65 六十四、郎艳
- 66 六十五、陈然
- 67 六十六、肉粽
- 68 六十七、购田
- 69 六十八、鸳鸯
- 70 六十九、窃案
- 71 七十、还给
- 72 七十一、不识
- 73 七十二、暂代
- 74 七十三、恭喜
- 75 七十四、双骄
- 76 七十五、犯难
- 77 七十六、霜炭
- 78 七十七、夜话
- 79 七十八、选二
- 80 七十九、难题
- 81 八十、超度
- 82 八十一、衣食
- 83 八十二、善舟
- 84 八十三、三赢
- 85 八十四、迁怒
- 86 八十五、大师
- 87 八十六、无奈
- 88 八十七、刺络
- 89 八十八、不如
- 90 八十九,这样
- 91 九十、以为
- 92 九十一、温情
- 93 九十二、脉脉
- 94 九十三、如意
- 95 九十四、上京
- 96 九十五、玄霜
- 97 九十六、买卖
- 98 九十七、桂记
- 99 九十八、百花
- 100 一百、画作
- 101 一百零一、恭维
- 102 一百零二、楹联
- 103 一百零三、绝对
- 104 一百零四、失火
- 105 一百零五、说教
- 106 一百零六、财鼠
- 107 一百零七、离京
- 108 一百零八、嗜好
- 109 一百零九、劝诫
- 110 一百一十、戒肉
- 111 一百一十一、失望
- 112 一百一十二、贪婪
- 113 一百一十三、作死
- 114 一百一十四、兄弟
- 115 一百一十五、慧净
- 116 一百一十六、画眉
- 117 一百一十七、元宝
- 118 一百一十八、漕运
- 119 一百一十九、旧事
- 120 一百二十、谋划
- 121 一百二十一、喝茶
- 122 一百二十二、掺合
- 123 一百二十三、汪弟
- 124 一百二十四、线头
- 125 一百二十五、外甥
- 126 一百二十六、钟情
- 127 一百二十七、漕帮
- 128 一百二十八、暗涌
- 129 一百二十九、重伤
- 130 第一百三十章、哭诉
- 131 一百三十一、放手
- 132 一百三十二、兄弟
- 133 一百三十三、霞光
- 134 一百三十四、情敌
- 135 一百三十五、往事
- 136 一百三十六、周癞
- 137 一百三十七、求娶
- 138 一百三十八、问候
- 139 一百三十九、提亲
- 140 一百四十、大费
- 141 一百四十一、拜师
- 142 一百四十二、周折
- 143 一百四十三、错失
- 144 一百四十四、良缘
- 145 一百四十五、下定
- 146 一百四十七、难题
- 147 一百四十八、解题
- 148 一百四十九、规矩
- 149 一百五十、宅院
- 150 一百五十一、岁月
- 151 一百五十二、叛变
- 152 一百五十三、侥幸
- 153 一百五十四,步步
- 154 一百五十五、为营
- 155 一百五十六、欠债
- 156 一百五十七、侄女
- 157 一百五十八、给钱
- 158 一百五十九、罚跪
- 159 一百六十、虎头
- 160 一百六十一、稀罕
- 161 一百六十二、天花
- 162 一百六十三、微笑
- 163 一百六十四、无援
- 164 一百六十五、平静
- 165 一百六十六、醉酒
- 166 一百六十七、哭泣
- 167 一百六十八、花宴
- 168 一百六十九、坚持
- 169 一百七十、窥见
- 170 一百七十一、沦陷
- 171 一百七十二、暗诉
- 172 一百七十三、手谈
- 173 一百七十四、冰释
- 174 一百七十五、暖暖
- 175 一百七十六、留下
- 176 一百七十七、前嫌
- 177 一百七十八、奏对
- 178 一百七十九、报恩
- 179 一百八十、阁老
- 180 一百八十一、嗜好
- 181 一百八十二、认亲
- 182 一百八十三、周晴
- 183 一百八十四,县主
- 184 一百八十五、蓝黛
- 185 一百八十六、姐夫
- 186 一百八十七、婚宴
- 187 一百八十八、陷阱
- 188 一百八十九、嗔怨
- 189 一百九十、巧合
- 190 一百九十一、杀人
- 191 一百九十二、缘由
- 192 一百九十三、从容
- 193 一百九十四、审讯
- 194 一百九十五、归来
- 195 一百九十六、如何
- 196 一百九十七、投奔
- 197 一百九十八、舅舅
- 198 一百九十九、试探
- 199 两百、栽赃
- 200 两百零一、嫁祸
- 201 两百零二、幕僚
- 202 两百零三、爱好
- 203 两百零四、生辰
- 204 两百零五、为难
- 205 两百零六、底蕴
- 206 两百零七,神迹
- 207 两百零八、打赏
- 208 两百零九、偷看
- 209 两百一十、故意
- 210 两百一十一、故意
- 211 两百一十二、书院
- 212 两百一十三、刺杀
- 213 两百一十四、怪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四十、还琴
四十、还琴
崔凌霜正想着寻个日子前去答谢兄妹二人探病的情谊,既然收到了纸条,择日不如撞日。她朝崔凌星的方向微微一笑,后者也生硬的挤出个笑容。
见状,她暗叹一声,对这个庶堂姐实在喜欢不起来。
要怎么评价崔凌星?如果不姓崔,她就是个典型官家小姐,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
可惜她姓崔,一旦冠以这个姓氏,庶出身份永远都甩不掉,官家小姐的优越感在崔氏嫡女面前荡然无存。
下课后,崔凌霜亲自给崔凌星准备了一份添妆。
崔凌星已经定亲,春闱过后不管那人是否高中都会嫁过去,说来也算真爱了。
她运气不错,那人确实考中了,可惜没银子打点,得了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记得谢霁曾提过此人,说其有些才干,还问要不要帮这人一把……
倒是崔元翰没有考中,最后似乎是回了宗族。
崔凌霜想着心事儿,没几步就走到了庶出大伯宅院。由于这里常年不住人,院内有大半墙壁被爬山虎占去,远远看着竟给人一种荒芜之感。
崔衍管理长房,想必对这个庶出兄长着实不甚在意,都懒得让仆役修缮一番,任由崔元翰与崔凌星将就着住。
上行下效,崔衍不在乎的人,她自然也亲近不起来。
出来迎客的人是崔凌星,可在凉亭里坐着的却有崔元翰和李修。
崔凌霜微微扬眉,这还是兰考河段决堤之后和李修首次碰面。她问:“表哥的好友去了哪里,今日怎么没跟着来?”
高涵的身份大家心知肚明,到了崔凌霜口中像是李修身后的尾巴一般。
李修也不明白崔凌霜为何会那么不喜高涵,只道:“城里流行斗狗,他们跑去看了。我惦记着要将古琴还给妹妹,走到半路就折了回来……”
崔凌星问:“斗狗可是和斗鸡、斗蟋蟀一样?不就打个架而已,真不知有什么意思!”
崔元翰道:“话不能这么讲,既是争斗,胜负未分之前总是充满刺激和悬念的。”
李修补充了一句,“还有银子。”
原本不算熟悉的几人慢慢热络起来,无奈生长环境不一样,话题是越聊越少。
眼见就要冷场,崔元翰吩咐凌星去厨房看看晚膳如何,自己也找了借口离开,把空间留给了李修和崔凌霜。
晚风徐徐,李修率先开口,说他过几日会与崔氏派往上栗县的赈灾队伍同行。即便李成思没收到家书,他也能找到父亲并劝说其想办法离开兰考,或者不插手任何与上栗县灾情相关的事宜。
崔凌霜探手摘了朵栀子花在指尖揉捻,并未将李成思早已在兰考,身边还跟着卫柏的事情告知。
她道:“表哥的事儿自个去办就好,干嘛说与我听?”
李修顿了一会儿,“文东唐突了,那日见妹妹为此跑来三房,还以为妹妹关心此事。”
崔凌霜瞪了李修一眼,若不是因为这人避而不见,她又怎会挨了顾氏一巴掌。
李修问心有愧,再次赔礼道歉。
崔凌霜问:“表哥与我庶兄多年未见,不知是如何说动他帮忙的?”
李修坦荡的说,“妹妹的古琴还在我这儿,元翰兄自然不便拒绝。”
崔凌霜又瞪了李修一眼,这人倒是聪明,拿了古琴作由头。那日若不是她及时弹琴化解尴尬,依着崔凌星别扭的性子,怕是最近都不会去族学上课。
美人的好处就在于她连瞪李修两眼,这人不但不恼,反而翘起嘴角笑了。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这人的所作所为全都顺着她的意思。
想到春闱过后李修会成为翰林编修,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她问:“那日在宗祠门口,你曾让我有事儿就去寻你,这话可当真?”
“妹妹有何事?文东只要能帮忙,定当竭尽全力。”
吴公公让崔凌霜去查文侑元年发生过什么事儿,她倒有心去查,无奈读书太少,完全不知道该从何查起。
她问:“文侑元年发生过何事?”
李修略一思索道:“圣上于洪光三十一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文侑。文侑元年发生过很多事儿,你想知道哪方面的?”
崔凌霜惊讶的反问:“你都记得?”
李修点点头,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崔凌霜又犯难了,她要知道就自己查了。想着归宁侯府在京城,吴公公又是太监,她道:“宫里发生过什么事?”
“后宫还是朝堂?”
崔凌霜被问急了,不经意就把手中的栀子花揉成了花泥。事关归宁侯府,卫美人那时候还没有入宫,她道:“朝堂可曾发生过什么事?”
李修别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问:“妹妹可是想问归宁候办砸的那桩旧案?”
崔凌霜记得归宁候卫鋭是个闲散侯爷,直到宫中的卫美人有孕,又恰逢兰考河段决堤,他才借机找到差事儿!
听李修的说法,归宁候早在文侑元年就替朝廷办过案子?因为差事儿没办好而沉寂多年……吴公公要她查的难道就是这件事儿?
她问:“什么案子?”
“母钱失踪案!”
听到钱字,崔凌霜眼睛亮了,满怀希望的等待李修继续,这人却问了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妹妹何时上京?若在秋日祭之后,我们或许能结伴而行。”
崔凌霜道:“近几年不会上京,你快跟我讲讲母钱失踪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母钱又称“部颁样钱”,户部造出来后由兵部派人送往各个地方钱局翻造出流通铜钱,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意外。
文侑元年,朝廷铸新币,户部将母钱送往个地方钱局的途中有一支队伍发生了意外。
这支队伍奉命前往山南西道,途中发现魔族踪迹。为保母钱顺利送到陕西钱局,领队决定将队伍拆分为三组,故布疑阵迷惑紧跟队伍的魔族。
三组队伍都没有携带母钱,真正的母钱被交给了当地一家镖局。由归宁候负责与镖局接洽,并伪装成镖师同真正的镖师一同押镖至陕西。
计划听着不错,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镖局主人居然对母钱动了心思,伪装成匪徒劫走母钱……幸亏镖头仗义,答应归宁候帮忙找到失镖……事情最终圆满解决。
由于母钱随镖局主人失踪了大概三月有余,归宁候在圣上心中落下了办事不力的印象,之后一直得不到重用,最终成了个闲散侯爷。
见状,她暗叹一声,对这个庶堂姐实在喜欢不起来。
要怎么评价崔凌星?如果不姓崔,她就是个典型官家小姐,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
可惜她姓崔,一旦冠以这个姓氏,庶出身份永远都甩不掉,官家小姐的优越感在崔氏嫡女面前荡然无存。
下课后,崔凌霜亲自给崔凌星准备了一份添妆。
崔凌星已经定亲,春闱过后不管那人是否高中都会嫁过去,说来也算真爱了。
她运气不错,那人确实考中了,可惜没银子打点,得了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记得谢霁曾提过此人,说其有些才干,还问要不要帮这人一把……
倒是崔元翰没有考中,最后似乎是回了宗族。
崔凌霜想着心事儿,没几步就走到了庶出大伯宅院。由于这里常年不住人,院内有大半墙壁被爬山虎占去,远远看着竟给人一种荒芜之感。
崔衍管理长房,想必对这个庶出兄长着实不甚在意,都懒得让仆役修缮一番,任由崔元翰与崔凌星将就着住。
上行下效,崔衍不在乎的人,她自然也亲近不起来。
出来迎客的人是崔凌星,可在凉亭里坐着的却有崔元翰和李修。
崔凌霜微微扬眉,这还是兰考河段决堤之后和李修首次碰面。她问:“表哥的好友去了哪里,今日怎么没跟着来?”
高涵的身份大家心知肚明,到了崔凌霜口中像是李修身后的尾巴一般。
李修也不明白崔凌霜为何会那么不喜高涵,只道:“城里流行斗狗,他们跑去看了。我惦记着要将古琴还给妹妹,走到半路就折了回来……”
崔凌星问:“斗狗可是和斗鸡、斗蟋蟀一样?不就打个架而已,真不知有什么意思!”
崔元翰道:“话不能这么讲,既是争斗,胜负未分之前总是充满刺激和悬念的。”
李修补充了一句,“还有银子。”
原本不算熟悉的几人慢慢热络起来,无奈生长环境不一样,话题是越聊越少。
眼见就要冷场,崔元翰吩咐凌星去厨房看看晚膳如何,自己也找了借口离开,把空间留给了李修和崔凌霜。
晚风徐徐,李修率先开口,说他过几日会与崔氏派往上栗县的赈灾队伍同行。即便李成思没收到家书,他也能找到父亲并劝说其想办法离开兰考,或者不插手任何与上栗县灾情相关的事宜。
崔凌霜探手摘了朵栀子花在指尖揉捻,并未将李成思早已在兰考,身边还跟着卫柏的事情告知。
她道:“表哥的事儿自个去办就好,干嘛说与我听?”
李修顿了一会儿,“文东唐突了,那日见妹妹为此跑来三房,还以为妹妹关心此事。”
崔凌霜瞪了李修一眼,若不是因为这人避而不见,她又怎会挨了顾氏一巴掌。
李修问心有愧,再次赔礼道歉。
崔凌霜问:“表哥与我庶兄多年未见,不知是如何说动他帮忙的?”
李修坦荡的说,“妹妹的古琴还在我这儿,元翰兄自然不便拒绝。”
崔凌霜又瞪了李修一眼,这人倒是聪明,拿了古琴作由头。那日若不是她及时弹琴化解尴尬,依着崔凌星别扭的性子,怕是最近都不会去族学上课。
美人的好处就在于她连瞪李修两眼,这人不但不恼,反而翘起嘴角笑了。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这人的所作所为全都顺着她的意思。
想到春闱过后李修会成为翰林编修,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她问:“那日在宗祠门口,你曾让我有事儿就去寻你,这话可当真?”
“妹妹有何事?文东只要能帮忙,定当竭尽全力。”
吴公公让崔凌霜去查文侑元年发生过什么事儿,她倒有心去查,无奈读书太少,完全不知道该从何查起。
她问:“文侑元年发生过何事?”
李修略一思索道:“圣上于洪光三十一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文侑。文侑元年发生过很多事儿,你想知道哪方面的?”
崔凌霜惊讶的反问:“你都记得?”
李修点点头,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崔凌霜又犯难了,她要知道就自己查了。想着归宁侯府在京城,吴公公又是太监,她道:“宫里发生过什么事?”
“后宫还是朝堂?”
崔凌霜被问急了,不经意就把手中的栀子花揉成了花泥。事关归宁侯府,卫美人那时候还没有入宫,她道:“朝堂可曾发生过什么事?”
李修别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问:“妹妹可是想问归宁候办砸的那桩旧案?”
崔凌霜记得归宁候卫鋭是个闲散侯爷,直到宫中的卫美人有孕,又恰逢兰考河段决堤,他才借机找到差事儿!
听李修的说法,归宁候早在文侑元年就替朝廷办过案子?因为差事儿没办好而沉寂多年……吴公公要她查的难道就是这件事儿?
她问:“什么案子?”
“母钱失踪案!”
听到钱字,崔凌霜眼睛亮了,满怀希望的等待李修继续,这人却问了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妹妹何时上京?若在秋日祭之后,我们或许能结伴而行。”
崔凌霜道:“近几年不会上京,你快跟我讲讲母钱失踪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母钱又称“部颁样钱”,户部造出来后由兵部派人送往各个地方钱局翻造出流通铜钱,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意外。
文侑元年,朝廷铸新币,户部将母钱送往个地方钱局的途中有一支队伍发生了意外。
这支队伍奉命前往山南西道,途中发现魔族踪迹。为保母钱顺利送到陕西钱局,领队决定将队伍拆分为三组,故布疑阵迷惑紧跟队伍的魔族。
三组队伍都没有携带母钱,真正的母钱被交给了当地一家镖局。由归宁候负责与镖局接洽,并伪装成镖师同真正的镖师一同押镖至陕西。
计划听着不错,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镖局主人居然对母钱动了心思,伪装成匪徒劫走母钱……幸亏镖头仗义,答应归宁候帮忙找到失镖……事情最终圆满解决。
由于母钱随镖局主人失踪了大概三月有余,归宁候在圣上心中落下了办事不力的印象,之后一直得不到重用,最终成了个闲散侯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