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5 第五百一十六章 儆猴
- 516 第五百一十七章 情怯
- 517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未见
- 518 第五百一十九章 远近
- 519 第五百二十章 乱起
- 520 第五百二十一章 由来
- 521 第五百二十二章 提议
- 522 第五百二十三章 力挺
- 523 第五百二十四章 歪招
- 524 第五百二十五章 告捷
- 525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败
- 526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吐血
- 527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临刑
- 528 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定
- 529 第五百三十章 劫持
- 530 第五百三十一章 私兵
- 531 第五百三十二章 招募
- 532 第五百三十三章 抽调
- 533 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媒
- 534 第五百三十五章 勉强
- 535 第五百三十六章 放权
- 536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对抗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灭族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节制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池家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楚王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年末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计较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劝和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同谷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听说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担忧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争论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债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血偿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脱险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养伤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丹药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加税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怨愤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范阳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闹大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窥破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事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准备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归途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变化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质问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约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孩子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宫宴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磕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温馨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朝会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脱身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近况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求马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震惊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觐见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敌意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挑唆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迫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败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败
皇帝第二天在早朝的时候大肆夸奖了一番天武军取得的大捷,并且称张恩是军事天才,大隋冉冉升起的将星。并且督促户部要按照刘胜报的功劳实发给天武军将士们的奖励。
一般来说,因为军中普遍存在虚报军功的情况,户部按照惯例都要减掉两成,当然虚报的更多,这些功劳被军队的大小官员瓜分,是军队系统给自己搞钱的手段。国家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是拿命来拼的,武将地位比文官低,要是这点好处都不肯给,谁愿意卖命打仗呢,当然,事情都有个限度,也不能太过夸张。因此有了减两成的惯例。
皇帝这次为了涨天武军的脸,要求户部按照他们报的功实发,另外还要给天武军发双份。高建的脸都绿了,但圣旨已经下了,现在反对会被扣上一顶打击士气的大帽子。高建偷眼看了其他重臣,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的。知道现在皇帝刚刚得到大胜的消息,意气风发,拦也拦不住,干脆闭了嘴。自己暗地里想着哪里还能调出这笔银子,先凑一笔应付过去再说,至于全给,那只能等以后再说了。打定了注意他便没有再说话。
皇帝很是满意群臣的态度,打了胜仗果然感觉不一样,让他说起话来底气十足。然而之后天武军便再无建树,过了半个月,天武军在打金城县时的大败狠狠的扇了皇帝一个耳光。
其实这也不能怪张恩无能,天武军骄纵不服管束,他平时统领的是禁军,并没有直接带领过天武军,而且他本人一直在护卫长安,根本没有打过几场真正的大仗,因此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威望。那些士兵也不服他。
天武军进了陇右之后。也开始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只是好在刚刚到那里不久,发病的人并不多。而这些士卒都是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根本忍受不了这里艰苦的环境,抱怨连连。张恩也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只希望趁着士气还在速战速决,于是很快发兵包围了金城县。
那黄教主一见大军气势威武,也吓的腿打哆嗦。于是悄悄派人给张恩送了信,大意是如果能够保他的性命和富贵,他就开城投降。张恩觉得这样很好。准备接受投降。谁知道刘胜却坚决不同意。
因为开始几场小胜,让刘胜尝到了甜头,那些天圣教的乱民也就那个样子。见了官军,吓得屁滚尿流,刘胜开始还有些紧张,现在则是自信满满。他此时很想来一场实打实的胜利,让人无话可说。因此连想都没想就严词拒绝了,把使者的耳朵割了一只下来,让他滚回去传话,说乱臣贼子只能引颈就戮,别想谈什么条件,还扬言城破之后要杀光天圣教的教众。
天圣教的教众一看再无活路。反倒上下一心,坚决抵抗,他们把城内几个意图给天武军打开城门的大户杀了。还把财物分给普通百姓。又让信众驱使百姓守城,并且给鄯州哗变的士兵发了求救信。
开始几天,受到皇帝那封褒奖诏书的鼓舞,加上抢了不少百姓的财物,天武军的士气的确很是高涨。攻城的热情也很高。但是。金城县虽然并非姑臧那种经常受到异族威胁的城,但好歹也是一州的治所。城墙很高很结实。
那些信众受了道人的蛊惑,一个个不畏死,拼命的抵抗,天武军根本无法登上城头。这些人平时荒于训练,这时候一遭打击,就坚持不住了,好几天过去了,天武军的士气便低落了下去。
而且,天圣教的人在退守金城县的时候,将粮库中能拉走的粮食全带进了金城县,带不走的,都一把火烧掉。周边的村庄,也都洗劫一空。这便让天武军的补给发生了困难。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的食物,户部也只好下令从周边州县调粮。但是,因为道路蜿蜒,加上大疫死了不少人,其他州县也调不出那么多人手调粮。整个大军便面临着饿肚子的风险。
天武军的士兵伙食一天比一天差,随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抱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染上疫病。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士兵由标准的每日四餐,变成了每日两餐。于是他们作战愈发不利,张恩连续杀了几个临阵脱逃的士兵,才镇住局势。
之后,哗变的鄯州军便赶来支援天圣教了。张恩知道鄯州军和天圣教的勾结,也知道他们必派人过来救援,围住进城便是为了围城打援。
在己方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这个战术还是可以的。何况他还有一支骑兵,这支骑兵曾经也是西北大军的王牌。但他实在低估了环境对人的腐化作用,现在这支骑兵早就不是当年纵横大漠的铁骑了。加上张恩对这一代的地形并不熟悉,开始布置就出了岔子。他把骑兵营布置在远离主营区的一片高地上,这里毗邻鄯州到凉州的官道,为的是鄯州军从这条路攻来的时候,可以一气俯冲下去,把他们冲散。这个法子本来没有什么错,骑兵队步兵本来就有绝对的优势,他却不知道,在这片高地紧挨的山坳那边有一条小路可以过来。
而那些哗变的鄯州军,知道哗变在军中是必死之罪,早已经豁出命来。那几个将领虽然并非什么大才,但好歹常年在边关,战力比天武军高上不止一个档次。鄯州就在兰州旁边,这里的地形,他们也极为熟悉。
趁着一天夜里,悄悄通过这条小道,偷袭了骑兵营,那些马匹被他们连抢带放,损失惨重。受到这样的打击,天武军士气更加低落。
张恩决定分出一万兵追击敌人,谁知道带队的军官从来没有打过仗,甚至连纸上谈兵也只了解了个皮毛,见到敌人便直扑了过去,被敌人引入了包围圈全军覆没。
之后鄯州军出动,正面进攻,天武军不堪一击,全军溃散。张恩带着刘胜,在二十余骑的保护下,向凉州奔去。
很快,兰州和鄯州的全境便被天圣教和鄯州军占领。一时间,叛军气势大盛,各种版本的谣言也纷至沓来。
“这么说,刘胜现在正在咱们凉州的驿馆?”李湛看着涵因张大了嘴,差一点就笑出声来。
“可不是么,要不然贾先生怎么派人急着把你催回来。张恩带着小刘公公昨天晚间到了古浪镇的驿馆。驿馆便传了消息过来,他们可能明天就能到姑臧。”涵因说道。
“那大军呢?”李湛又问。
涵因冷笑一声:“都溃散了,反正驿站说加起来一共二十四个人,也许之后还会有人汇合过来吧。”大军溃逃就是已经完全没有组织了,就算能收一些散兵游勇,也不可能召集太多人。
“十万大军啊,就这么败了?”李湛摇摇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我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也以为是谣言呢。直到驿站派人过来说张将军和刘监军到了,我才相信。谁能想到,之前刚刚大捷,这么快又遭遇败绩呢。”涵因说道,表情却没有一丝同情,唇边还含着讽刺。之前皇帝那道褒奖天武军大捷的诏书让很多人不忿,现在天武军自打嘴巴,她怎么可能不带一点幸灾乐祸的情绪呢。
李湛的嘴角也溢出几分笑意,有觉得自己这样不厚道,终归还是收了笑,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毕竟鄯州军也并非传说的那般不堪,上次吐蕃人找了内应,他们根本没机会一战,这一次倒很有些章法。”
“你还有空夸别人,我看讨贼这个差事最后还得落到你的头上。”涵因笑着提醒李湛,给自己倒了一碗茶,喝了一口。
李湛拿过她那半碗茶,自己喝了一口,笑道:“这不是你期盼已久的事。”
“难道你自己对这件事都没有想法么?”涵因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色,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前的时候她一直因为皇帝没有派李湛平乱而耿耿于怀。没想到天武军作战能力完全不值一提,这还没有几天呢,居然全军溃散。这不正是李湛的机会么。
李湛捏捏涵因的脸蛋,笑道:“可见这世间之事冥冥中自有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早晚也要跑到人家手里去。”
“难得你看得开,就是不知道皇上是不是也这么想。”涵因笑道,她甚至可以想象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这等于当众打皇帝的脸。若单纯是失败也就罢了,偏皇帝前些日子刚昭告天下,把天武军捧得太高,所以摔下来格外疼。
“他若是能这么想,就不会一意孤行把天武军派出来,就算派了,也不会放弃用陈成。我看这场平乱大功,一定会落在你的头上。”涵因冷笑道,她可是知道她那个弟弟心胸到底有多少。
“我倒宁可不要,功高震主,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湛叹息道。
涵因看着李湛,又扬起一抹笑容:“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谁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机缘呢。”
ps:
昨天小区停电了,今天补更。
一般来说,因为军中普遍存在虚报军功的情况,户部按照惯例都要减掉两成,当然虚报的更多,这些功劳被军队的大小官员瓜分,是军队系统给自己搞钱的手段。国家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是拿命来拼的,武将地位比文官低,要是这点好处都不肯给,谁愿意卖命打仗呢,当然,事情都有个限度,也不能太过夸张。因此有了减两成的惯例。
皇帝这次为了涨天武军的脸,要求户部按照他们报的功实发,另外还要给天武军发双份。高建的脸都绿了,但圣旨已经下了,现在反对会被扣上一顶打击士气的大帽子。高建偷眼看了其他重臣,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的。知道现在皇帝刚刚得到大胜的消息,意气风发,拦也拦不住,干脆闭了嘴。自己暗地里想着哪里还能调出这笔银子,先凑一笔应付过去再说,至于全给,那只能等以后再说了。打定了注意他便没有再说话。
皇帝很是满意群臣的态度,打了胜仗果然感觉不一样,让他说起话来底气十足。然而之后天武军便再无建树,过了半个月,天武军在打金城县时的大败狠狠的扇了皇帝一个耳光。
其实这也不能怪张恩无能,天武军骄纵不服管束,他平时统领的是禁军,并没有直接带领过天武军,而且他本人一直在护卫长安,根本没有打过几场真正的大仗,因此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威望。那些士兵也不服他。
天武军进了陇右之后。也开始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只是好在刚刚到那里不久,发病的人并不多。而这些士卒都是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根本忍受不了这里艰苦的环境,抱怨连连。张恩也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只希望趁着士气还在速战速决,于是很快发兵包围了金城县。
那黄教主一见大军气势威武,也吓的腿打哆嗦。于是悄悄派人给张恩送了信,大意是如果能够保他的性命和富贵,他就开城投降。张恩觉得这样很好。准备接受投降。谁知道刘胜却坚决不同意。
因为开始几场小胜,让刘胜尝到了甜头,那些天圣教的乱民也就那个样子。见了官军,吓得屁滚尿流,刘胜开始还有些紧张,现在则是自信满满。他此时很想来一场实打实的胜利,让人无话可说。因此连想都没想就严词拒绝了,把使者的耳朵割了一只下来,让他滚回去传话,说乱臣贼子只能引颈就戮,别想谈什么条件,还扬言城破之后要杀光天圣教的教众。
天圣教的教众一看再无活路。反倒上下一心,坚决抵抗,他们把城内几个意图给天武军打开城门的大户杀了。还把财物分给普通百姓。又让信众驱使百姓守城,并且给鄯州哗变的士兵发了求救信。
开始几天,受到皇帝那封褒奖诏书的鼓舞,加上抢了不少百姓的财物,天武军的士气的确很是高涨。攻城的热情也很高。但是。金城县虽然并非姑臧那种经常受到异族威胁的城,但好歹也是一州的治所。城墙很高很结实。
那些信众受了道人的蛊惑,一个个不畏死,拼命的抵抗,天武军根本无法登上城头。这些人平时荒于训练,这时候一遭打击,就坚持不住了,好几天过去了,天武军的士气便低落了下去。
而且,天圣教的人在退守金城县的时候,将粮库中能拉走的粮食全带进了金城县,带不走的,都一把火烧掉。周边的村庄,也都洗劫一空。这便让天武军的补给发生了困难。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的食物,户部也只好下令从周边州县调粮。但是,因为道路蜿蜒,加上大疫死了不少人,其他州县也调不出那么多人手调粮。整个大军便面临着饿肚子的风险。
天武军的士兵伙食一天比一天差,随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抱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染上疫病。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士兵由标准的每日四餐,变成了每日两餐。于是他们作战愈发不利,张恩连续杀了几个临阵脱逃的士兵,才镇住局势。
之后,哗变的鄯州军便赶来支援天圣教了。张恩知道鄯州军和天圣教的勾结,也知道他们必派人过来救援,围住进城便是为了围城打援。
在己方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这个战术还是可以的。何况他还有一支骑兵,这支骑兵曾经也是西北大军的王牌。但他实在低估了环境对人的腐化作用,现在这支骑兵早就不是当年纵横大漠的铁骑了。加上张恩对这一代的地形并不熟悉,开始布置就出了岔子。他把骑兵营布置在远离主营区的一片高地上,这里毗邻鄯州到凉州的官道,为的是鄯州军从这条路攻来的时候,可以一气俯冲下去,把他们冲散。这个法子本来没有什么错,骑兵队步兵本来就有绝对的优势,他却不知道,在这片高地紧挨的山坳那边有一条小路可以过来。
而那些哗变的鄯州军,知道哗变在军中是必死之罪,早已经豁出命来。那几个将领虽然并非什么大才,但好歹常年在边关,战力比天武军高上不止一个档次。鄯州就在兰州旁边,这里的地形,他们也极为熟悉。
趁着一天夜里,悄悄通过这条小道,偷袭了骑兵营,那些马匹被他们连抢带放,损失惨重。受到这样的打击,天武军士气更加低落。
张恩决定分出一万兵追击敌人,谁知道带队的军官从来没有打过仗,甚至连纸上谈兵也只了解了个皮毛,见到敌人便直扑了过去,被敌人引入了包围圈全军覆没。
之后鄯州军出动,正面进攻,天武军不堪一击,全军溃散。张恩带着刘胜,在二十余骑的保护下,向凉州奔去。
很快,兰州和鄯州的全境便被天圣教和鄯州军占领。一时间,叛军气势大盛,各种版本的谣言也纷至沓来。
“这么说,刘胜现在正在咱们凉州的驿馆?”李湛看着涵因张大了嘴,差一点就笑出声来。
“可不是么,要不然贾先生怎么派人急着把你催回来。张恩带着小刘公公昨天晚间到了古浪镇的驿馆。驿馆便传了消息过来,他们可能明天就能到姑臧。”涵因说道。
“那大军呢?”李湛又问。
涵因冷笑一声:“都溃散了,反正驿站说加起来一共二十四个人,也许之后还会有人汇合过来吧。”大军溃逃就是已经完全没有组织了,就算能收一些散兵游勇,也不可能召集太多人。
“十万大军啊,就这么败了?”李湛摇摇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我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也以为是谣言呢。直到驿站派人过来说张将军和刘监军到了,我才相信。谁能想到,之前刚刚大捷,这么快又遭遇败绩呢。”涵因说道,表情却没有一丝同情,唇边还含着讽刺。之前皇帝那道褒奖天武军大捷的诏书让很多人不忿,现在天武军自打嘴巴,她怎么可能不带一点幸灾乐祸的情绪呢。
李湛的嘴角也溢出几分笑意,有觉得自己这样不厚道,终归还是收了笑,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毕竟鄯州军也并非传说的那般不堪,上次吐蕃人找了内应,他们根本没机会一战,这一次倒很有些章法。”
“你还有空夸别人,我看讨贼这个差事最后还得落到你的头上。”涵因笑着提醒李湛,给自己倒了一碗茶,喝了一口。
李湛拿过她那半碗茶,自己喝了一口,笑道:“这不是你期盼已久的事。”
“难道你自己对这件事都没有想法么?”涵因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色,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前的时候她一直因为皇帝没有派李湛平乱而耿耿于怀。没想到天武军作战能力完全不值一提,这还没有几天呢,居然全军溃散。这不正是李湛的机会么。
李湛捏捏涵因的脸蛋,笑道:“可见这世间之事冥冥中自有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早晚也要跑到人家手里去。”
“难得你看得开,就是不知道皇上是不是也这么想。”涵因笑道,她甚至可以想象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这等于当众打皇帝的脸。若单纯是失败也就罢了,偏皇帝前些日子刚昭告天下,把天武军捧得太高,所以摔下来格外疼。
“他若是能这么想,就不会一意孤行把天武军派出来,就算派了,也不会放弃用陈成。我看这场平乱大功,一定会落在你的头上。”涵因冷笑道,她可是知道她那个弟弟心胸到底有多少。
“我倒宁可不要,功高震主,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湛叹息道。
涵因看着李湛,又扬起一抹笑容:“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谁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机缘呢。”
ps:
昨天小区停电了,今天补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