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6 第五百一十七章 情怯
- 517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未见
- 518 第五百一十九章 远近
- 519 第五百二十章 乱起
- 520 第五百二十一章 由来
- 521 第五百二十二章 提议
- 522 第五百二十三章 力挺
- 523 第五百二十四章 歪招
- 524 第五百二十五章 告捷
- 525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败
- 526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吐血
- 527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临刑
- 528 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定
- 529 第五百三十章 劫持
- 530 第五百三十一章 私兵
- 531 第五百三十二章 招募
- 532 第五百三十三章 抽调
- 533 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媒
- 534 第五百三十五章 勉强
- 535 第五百三十六章 放权
- 536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对抗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灭族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节制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池家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楚王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年末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计较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劝和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同谷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听说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担忧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争论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债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血偿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脱险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养伤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丹药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加税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怨愤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范阳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闹大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窥破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事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准备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归途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变化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质问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约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孩子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宫宴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磕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温馨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朝会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脱身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近况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求马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震惊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觐见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敌意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挑唆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迫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吐血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吐血
“大败,大败啊!十万人竟然只剩下二十四个!张恩是干什么吃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皇帝手中的阴刻云纹薄胎茶碗“啪”的一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因为那碗薄的近乎透明,在和地上金砖的磕碰下,发出一声脆响,碎瓷在地上“哗啦啦”的弹了几下便铺在大殿的地上,幽幽的反射着烛光。
在一旁伺候的内侍们都跪倒在地,头深深的伏下,不敢抬起来,生怕碍了皇帝的眼,受到无妄之灾。刘公公此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弓着身子,缩在一旁的阴影里。他就知道刘胜那小子干不成什么大事,果然……
此时皇帝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心里闷得难受,越想越觉得羞辱。那可是他之前大夸特夸的天武军啊,现在生生被自己抽了嘴巴。那些人现在应该都在看朕的笑话吧,都在看朕怎么收场!
脑子嗡嗡作响,耳朵里头也轰隆隆的,仿佛殿中穿过的微风都带来了嘲笑声,跳跃的烛火则是在做着各种动作羞辱他,他双眦充血,像疯了一般,一下将御案上的烛台掀翻在地上,大喝道:“滚!都给我滚!滚出去!”
内侍们赶忙退了出去,生怕慢一步,就被皇帝的怒气湮没。刘公公刚要推出去,却看到皇帝“噗”的一口血喷了出来,直直的栽倒下去。
刘公公赶忙上前,一把拖住皇帝,大叫道:“快!宣御医!”
陆府里气氛很好,今天嫡姑娘陆寄悠回娘家,姑爷也跟着一起回来了,陆宪心情大好,叫人摆了宴席款待自己的孙女婿。
不过他心情这么舒畅另有原因,天武军大败皇帝面子尽失。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底气再和群臣讨价还价,真是出了一口恶气,陆宪想到皇帝之前一副乾纲独断的样子,就十分不爽,大隋一直与士大夫共天下,从世祖起,就极重视臣下的意见,才能在那种情况下力挽危局,现在这个皇帝居然要违背本朝的规矩,还设了内廷和外朝抗衡。他陆宪是绝不会像之前那几个宰相似的轻易倒下的,也绝不会轻易被太监压住。
今天消息传过来,几个宰相本来要进宫紧急讨论军情。已经递了牌子,皇帝却没有召见,应该是脸上挂不住。可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明天,朝会上群臣一定会讨论这件事。到时候,自己就又会掌握主动了,他笑眯眯的又灌下一口酒。
正在酒酣之时,外面有人进来,对着陆宪耳语几句,陆宪听了之后神色凝重。对家里人说:“你们先聊着,我现在要进宫一趟。”
“进宫?宫门不是已经落锁了么?”陆宪之子问道。
陆寄悠也撅起小嘴:“祖父总是这么忙,哎。他们也真是,连顿饭都不让人安安生生吃完。”
陆宪说道:“你不要多问了。”又对陆寄悠和颜悦色的说道:“下回一定陪我的乖孙女好好说话。你今天先去陪你祖母和母亲。”说着走了出去。宫里传来消息,皇帝昏迷了,那宰相必须立即到皇城待命。
皇帝昏了过去可不像一般人家生病,虽然陆宪猜就是皇帝听到天武军打败的消息。一起气急罢了,毕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之前身体也没出过什么毛病,不过龙体欠安,他这个宰相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在家饮宴了,而且万一就驾崩了,那可是真正的大事。因此他一点也不敢耽误,连忙换了衣裳过去了。
中书省的衙门在皇城之内。皇城的门虽然也关了,但是宰相既各部的高级官员如果有急事要去衙门中处理的话,还是可以通过的。不过宫门就不行了,没有特诏,是不得入宫的。得到消息的重臣此时齐聚在中书省,门下侍中虞孝严还有尚书省的左右二丞也都到了中书省来,这就更显出了陆宪以中书令稳坐群臣之首的地位。大家都一言不发,偶尔有人咳嗽,显得十分的刺耳。
陆宪派了下人在宫门口候着,希望能够打听出些消息来。
过了一会儿,心腹领着御医来到了中书省官厅,陆宪问道:“皇上的龙体如何了?”
御医答道:“皇上一时急火攻心,肝内风动,头晕发眩,所以晕了过去。并无大碍,臣已经开了药,只要悉心调理,不再动气,应该就没有关系了。”
众位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刚刚紧张的气氛也一下子消散了。过了不一会儿,宫内派人来传太皇太后的旨意,请招三省六部的重臣进宫觐见皇帝。
陆宪来到宫内的时候,皇帝已经转醒了。
几个臣子连忙下跪,请皇帝保重龙体。不过在皇帝眼里,他们那副恭敬的样子后面,都是各种嘲笑他的嘴脸。
皇帝皱了皱眉头,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朕没事,一时头晕罢了。”
众臣又表示了一番担心,却没有人主动提起天武军大败的事情。
皇帝知道,现在解决天圣教作乱的事情是当务之急,他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说道:“诸位爱卿应该都听说了吧,天武军大败,现在诸卿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崔澄首先发言:“当务之急,是要赶紧调西北大军到鄯州平乱,天圣教的妖人勾结鄯州军的乱臣贼子图谋不轨,应尽快平乱,以免天圣教蛊惑人心。”
户部侍郎高建并没有因为剩下一大笔劳军的费用高兴,因为天武军溃散,所有的粮草辎重,加上装备、马匹也都一下子没有了,还要从新招兵,从各地抽掉兵员补充进天武军,这一大比钱可比那些劳军费要多多了,想着这些,眉头都皱到了一起,一听要调西北大军平乱,满脑子全是账本上的红字,他明知道皇帝的意思,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从长安支援兰州、鄯州粮草消耗太过,而且道路遥远,道路难行,也送不及时,不如按照原先陆相所说,将三州暂时合为一州,由凉州都督李湛平乱。”陆宪听他这么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垂下眼皮没有说话。
皇帝的怒火又“腾”的一下子上来了,心想,天武军新败,现在把全划给李湛管,这算什么,那他这个皇帝在世人眼里又算什么,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冷笑道:“这么大的州,我看一个都督恐怕是不够了,非要大都督才可以。”众人心里一惊,大都督通常都是虚衔,由宗室亲王遥领,皇帝这么说,已经有了诛心之意。意思是,你们想要立一个异性王么。
高建吓的一哆嗦,不敢再说话了,反正钱不是自己的,命可是自己的。
陆宪的余光划过那些同僚,最后扫了一眼脸色发白的皇帝,说道:“微臣看,也不必非要合并州县,现在兰州、鄯州情况危急,当务之急是要平乱,天武军初战不利,应由长安天武军增援,并由西北大军‘协助’平乱。至于军饷,则由户部走长安到凉州的北线,那里不需要经过兰州就能到达凉州,至于大军的辎重先由凉州的府库准备,只要户部的军饷能够如数补上便是了。”他微微强调了一下“协助”,大家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为了朝廷的脸面,让西北大军打着协助平乱的名头,最后把功分一部分到天武军头上,保住天武军的脸面,保住皇帝的脸面。
皇帝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看向陆宪的目光有多柔和,这才是真正体贴上意的臣子啊,从前总觉得他明里暗里跟自己对着干,这个时候却显出了为臣之道。他清清嗓子,说道:“陆爱卿真是老成谋国之道。就这么办。”
刘公公在一旁适时的插嘴说道:“皇上,那天武军逃回来的那二十四人,包括张将军和刘监军……”
皇帝脸色一沉,刘胜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宠信的太监,结果却给自己留了这样一个烂摊子,这么大一个败仗,十万士兵就这样一下子全没了,必须有人负责,他咬着牙说道:“杀,都杀!”
“是,奴才这就传翰林学士承旨拟诏。”刘公公抿掉嘴边的一抹笑意,心想干儿子啊,可就别怪干爹心狠了,你小子这两年太喜欢蹦跶了,是时候让你安分了。
凉州,刘胜和张恩刚睡了两天安稳觉,就被人从驿馆,抓进了都督府的大牢里。皇帝圣旨已下,这两人军前处斩,再过两日,李湛即将发兵平兰州和鄯州,将在出征前,用这二十四人祭旗。
刘胜已经哭了一天了,现在有气无力的倒在牢房中的干草上头,忽然牢门一开,一个披着斗篷的人走了进来,斗篷的帽子低低的压下,遮住了大半个脸,路过关刘胜的牢房却没有停下,还要继续往前走。
刘胜看着这人,忽然扒着牢房的栏杆,叫道:“你是郑国夫人吧,郑国夫人,救救我啊,救救小的。”
那人听见声音听了下来,转过身,走到刘胜的牢门之前,摘下斗篷的帽子,露出一张温润柔和的面庞,那双黑眸在黑牢中火把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幽暗,唇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声音却平静而淡然:“小刘公公有什么指教?”
ps:
感谢白籽籽给我投粉红票!!
在一旁伺候的内侍们都跪倒在地,头深深的伏下,不敢抬起来,生怕碍了皇帝的眼,受到无妄之灾。刘公公此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弓着身子,缩在一旁的阴影里。他就知道刘胜那小子干不成什么大事,果然……
此时皇帝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心里闷得难受,越想越觉得羞辱。那可是他之前大夸特夸的天武军啊,现在生生被自己抽了嘴巴。那些人现在应该都在看朕的笑话吧,都在看朕怎么收场!
脑子嗡嗡作响,耳朵里头也轰隆隆的,仿佛殿中穿过的微风都带来了嘲笑声,跳跃的烛火则是在做着各种动作羞辱他,他双眦充血,像疯了一般,一下将御案上的烛台掀翻在地上,大喝道:“滚!都给我滚!滚出去!”
内侍们赶忙退了出去,生怕慢一步,就被皇帝的怒气湮没。刘公公刚要推出去,却看到皇帝“噗”的一口血喷了出来,直直的栽倒下去。
刘公公赶忙上前,一把拖住皇帝,大叫道:“快!宣御医!”
陆府里气氛很好,今天嫡姑娘陆寄悠回娘家,姑爷也跟着一起回来了,陆宪心情大好,叫人摆了宴席款待自己的孙女婿。
不过他心情这么舒畅另有原因,天武军大败皇帝面子尽失。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底气再和群臣讨价还价,真是出了一口恶气,陆宪想到皇帝之前一副乾纲独断的样子,就十分不爽,大隋一直与士大夫共天下,从世祖起,就极重视臣下的意见,才能在那种情况下力挽危局,现在这个皇帝居然要违背本朝的规矩,还设了内廷和外朝抗衡。他陆宪是绝不会像之前那几个宰相似的轻易倒下的,也绝不会轻易被太监压住。
今天消息传过来,几个宰相本来要进宫紧急讨论军情。已经递了牌子,皇帝却没有召见,应该是脸上挂不住。可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明天,朝会上群臣一定会讨论这件事。到时候,自己就又会掌握主动了,他笑眯眯的又灌下一口酒。
正在酒酣之时,外面有人进来,对着陆宪耳语几句,陆宪听了之后神色凝重。对家里人说:“你们先聊着,我现在要进宫一趟。”
“进宫?宫门不是已经落锁了么?”陆宪之子问道。
陆寄悠也撅起小嘴:“祖父总是这么忙,哎。他们也真是,连顿饭都不让人安安生生吃完。”
陆宪说道:“你不要多问了。”又对陆寄悠和颜悦色的说道:“下回一定陪我的乖孙女好好说话。你今天先去陪你祖母和母亲。”说着走了出去。宫里传来消息,皇帝昏迷了,那宰相必须立即到皇城待命。
皇帝昏了过去可不像一般人家生病,虽然陆宪猜就是皇帝听到天武军打败的消息。一起气急罢了,毕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之前身体也没出过什么毛病,不过龙体欠安,他这个宰相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在家饮宴了,而且万一就驾崩了,那可是真正的大事。因此他一点也不敢耽误,连忙换了衣裳过去了。
中书省的衙门在皇城之内。皇城的门虽然也关了,但是宰相既各部的高级官员如果有急事要去衙门中处理的话,还是可以通过的。不过宫门就不行了,没有特诏,是不得入宫的。得到消息的重臣此时齐聚在中书省,门下侍中虞孝严还有尚书省的左右二丞也都到了中书省来,这就更显出了陆宪以中书令稳坐群臣之首的地位。大家都一言不发,偶尔有人咳嗽,显得十分的刺耳。
陆宪派了下人在宫门口候着,希望能够打听出些消息来。
过了一会儿,心腹领着御医来到了中书省官厅,陆宪问道:“皇上的龙体如何了?”
御医答道:“皇上一时急火攻心,肝内风动,头晕发眩,所以晕了过去。并无大碍,臣已经开了药,只要悉心调理,不再动气,应该就没有关系了。”
众位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刚刚紧张的气氛也一下子消散了。过了不一会儿,宫内派人来传太皇太后的旨意,请招三省六部的重臣进宫觐见皇帝。
陆宪来到宫内的时候,皇帝已经转醒了。
几个臣子连忙下跪,请皇帝保重龙体。不过在皇帝眼里,他们那副恭敬的样子后面,都是各种嘲笑他的嘴脸。
皇帝皱了皱眉头,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朕没事,一时头晕罢了。”
众臣又表示了一番担心,却没有人主动提起天武军大败的事情。
皇帝知道,现在解决天圣教作乱的事情是当务之急,他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说道:“诸位爱卿应该都听说了吧,天武军大败,现在诸卿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崔澄首先发言:“当务之急,是要赶紧调西北大军到鄯州平乱,天圣教的妖人勾结鄯州军的乱臣贼子图谋不轨,应尽快平乱,以免天圣教蛊惑人心。”
户部侍郎高建并没有因为剩下一大笔劳军的费用高兴,因为天武军溃散,所有的粮草辎重,加上装备、马匹也都一下子没有了,还要从新招兵,从各地抽掉兵员补充进天武军,这一大比钱可比那些劳军费要多多了,想着这些,眉头都皱到了一起,一听要调西北大军平乱,满脑子全是账本上的红字,他明知道皇帝的意思,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从长安支援兰州、鄯州粮草消耗太过,而且道路遥远,道路难行,也送不及时,不如按照原先陆相所说,将三州暂时合为一州,由凉州都督李湛平乱。”陆宪听他这么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垂下眼皮没有说话。
皇帝的怒火又“腾”的一下子上来了,心想,天武军新败,现在把全划给李湛管,这算什么,那他这个皇帝在世人眼里又算什么,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冷笑道:“这么大的州,我看一个都督恐怕是不够了,非要大都督才可以。”众人心里一惊,大都督通常都是虚衔,由宗室亲王遥领,皇帝这么说,已经有了诛心之意。意思是,你们想要立一个异性王么。
高建吓的一哆嗦,不敢再说话了,反正钱不是自己的,命可是自己的。
陆宪的余光划过那些同僚,最后扫了一眼脸色发白的皇帝,说道:“微臣看,也不必非要合并州县,现在兰州、鄯州情况危急,当务之急是要平乱,天武军初战不利,应由长安天武军增援,并由西北大军‘协助’平乱。至于军饷,则由户部走长安到凉州的北线,那里不需要经过兰州就能到达凉州,至于大军的辎重先由凉州的府库准备,只要户部的军饷能够如数补上便是了。”他微微强调了一下“协助”,大家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为了朝廷的脸面,让西北大军打着协助平乱的名头,最后把功分一部分到天武军头上,保住天武军的脸面,保住皇帝的脸面。
皇帝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看向陆宪的目光有多柔和,这才是真正体贴上意的臣子啊,从前总觉得他明里暗里跟自己对着干,这个时候却显出了为臣之道。他清清嗓子,说道:“陆爱卿真是老成谋国之道。就这么办。”
刘公公在一旁适时的插嘴说道:“皇上,那天武军逃回来的那二十四人,包括张将军和刘监军……”
皇帝脸色一沉,刘胜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宠信的太监,结果却给自己留了这样一个烂摊子,这么大一个败仗,十万士兵就这样一下子全没了,必须有人负责,他咬着牙说道:“杀,都杀!”
“是,奴才这就传翰林学士承旨拟诏。”刘公公抿掉嘴边的一抹笑意,心想干儿子啊,可就别怪干爹心狠了,你小子这两年太喜欢蹦跶了,是时候让你安分了。
凉州,刘胜和张恩刚睡了两天安稳觉,就被人从驿馆,抓进了都督府的大牢里。皇帝圣旨已下,这两人军前处斩,再过两日,李湛即将发兵平兰州和鄯州,将在出征前,用这二十四人祭旗。
刘胜已经哭了一天了,现在有气无力的倒在牢房中的干草上头,忽然牢门一开,一个披着斗篷的人走了进来,斗篷的帽子低低的压下,遮住了大半个脸,路过关刘胜的牢房却没有停下,还要继续往前走。
刘胜看着这人,忽然扒着牢房的栏杆,叫道:“你是郑国夫人吧,郑国夫人,救救我啊,救救小的。”
那人听见声音听了下来,转过身,走到刘胜的牢门之前,摘下斗篷的帽子,露出一张温润柔和的面庞,那双黑眸在黑牢中火把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幽暗,唇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声音却平静而淡然:“小刘公公有什么指教?”
ps:
感谢白籽籽给我投粉红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