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47 6.征南极稳便
- 1148 7.日新月异貌
- 1149 8.弓福张宝高
- 1150 9.禁蓄告缗令
- 1151 10.化佛为火炮
- 1152 11.扬帆盖海去
- 1153 12.广府蔗糖丸
- 1154 13.速战速决期
- 1155 14.登陆钦州湾
- 1156 15.得钦望安南
- 1157 16.收复俚帅心
- 1158 17.骆越水传首
- 1159 18.对决陷塘地
- 1160 19.铁骑如云集
- 1161 20.战马狂飙卷
- 1162 1.黄昌沔跃崖
- 1163 2.土司纳版籍
- 1164 3.一日朱鸢江
- 1165 4.步头立铜柱
- 1166 5.欲取环王稻
- 1167 6.韩山佐何人
- 1168 7.愿天下为公
- 1169 8.扶桑僧最澄
- 1170 9.吉祥三符瑞
- 1171 10.三品皆为贼
- 1172 11.势前不存理
- 1173 12.高家一块肉
- 1174 13.僧明玄入寂
- 1175 14.王士平野望
- 1176 15.安南天威径
- 1177 16.郑文明友人
- 1178 17.曲江封建论
- 1179 18.亭前逢宋五
- 1180 19.广陵王下场
- 1181 20.刘太初反攻
- 1182 1.欲替韦剑南
- 1183 2.行中书省制
- 1184 3.韦城武预言
- 1185 4.符瑞复再显
- 1186 5.分金结银术
- 1187 6.天下推新制
- 1188 7.淮海江东省
- 1189 8.桑田织锦坊
- 1190 9.筑紫太宰帅
- 1191 10.大唐船来航
- 1192 11.难波宫商谈
- 1193 12.东瀛狗血史
- 1194 13.扶桑亦阋墙
- 1195 14.太宰府密航
- 1196 14.弓福据莞岛
- 1197 16.巡狩人主责
- 1198 17.君臣齐声哭
- 1199 18.灵虚灵宝师
- 1200 19.黄帛书天降
- 1201 20.文杰竞上表
- 1202 1.盛世仿再临
- 1203 2.太子拒登封
- 1204 3.五星避明日
- 1205 4.灞桥焚椑车
- 1206 5.陛下忽狂奔
- 1207 6.封禅大功成
- 1208 7.陆九迁都议
- 1209 8.高三为门神
- 1210 9.万象初更新
- 1211 10.少阳院劝进
- 1212 11.郡王呼阿叔
- 1213 12.千秋又万代
- 1214 13.曲江闻内禅
- 1215 14.无忝祖宗命
- 1216 15.噬脐之悔恨
- 1217 16.独目落眼泪
- 1218 17.范希朝入京
- 1219 18.三川望已失
- 1220 19.谎言如冬雨
- 1221 20.罢废宫市使
- 1222 1.厘革神威军
- 1223 2.两仪父与子
- 1224 3.李纯读左传
- 1225 4.郑絪论方镇
- 1226 5.上皇三失误
- 1227 6.韦皋思不得
- 1228 7.银尺画地绝
- 1229 8.淄青献三州
- 1230 9.问计邢曹俊
- 1231 10.李师古翻悔
- 1232 11.最终负约定
- 1233 12.太上皇吃橘
- 1234 13.青鸟已宵逝
- 1235 14.五年大计画
- 1236 15.洛阳明巨万
- 1237 16.刘驼驼立功
- 1238 17.善良剑出鞘
- 1239 18.董混成脱逃
- 1240 19.义武军公案
- 1241 20.王武俊无忧
- 1242 1.宣武敢死队
- 1243 2.万炮击汴州
- 1244 3.纳妾私箧钱
- 1245 4.昼夜攻不休
- 1246 5.宣牙求自新
- 1247 6.琵琶沟尽赤
- 1248 7.讨高岳檄文
- 1249 8.邢老又中风
- 1250 9.太师为妙客
- 1251 10.王武俊北撤
- 1252 11.魏博口岸开
- 1253 12.辱于小儿辈
- 1254 13.刘悟遽反正
- 1255 14.平卢军倒戈
- 1256 15.胡惟堪夺质
- 1257 16.一日得三美
- 1258 17.指画行省界
- 1259 18.新建武康军
- 1260 19.高宫师迫城
- 1261 20.刘悟丧部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6.收复俚帅心
16.收复俚帅心
“戎成王回报,不少唐军正在邵州和永州疏浚水陆道路,并翻修城防,听说道州刺史叫李吉甫,居然把境内佛寺的铜钟都抢来熔了,叫工匠造个钟不像是钟、筒不像是筒的器物,设在敌台的垛口上,还花钱粮募集乡闾子弟,轮番登城驻守,营造船只,肯定是准备南下来夺回桂管的。”
听到这个消息,黄少卿、黄少功兄弟俩都推测,唐军的援兵肯定是从洞庭湖乘船沿湘水而来,准备重新凿通那灵渠,再入那漓水,然后南下邕、宾、郁林,来与我决战的。
至于黄昌沔所说的,唐军在钦州上陆,那简直太魔幻了:唐军的舰队得出扬子江口,然后至福建,再过潮州、揭阳至广州,而后再跃进千里海路,到和安南毗邻的钦州来,上下行程数千里,这几乎是唐军最不可能选择的军事路线。
于是黄少卿否决了儿子的担忧,拔剑指向东方,大呼:“那杜佑的数军,在夏季瘴疠里损失近半,只能缩在容管和苍梧一带苟延残喘,所有西原儿郎齐心协力,攻破容管路,然后便可尽取高凉丰饶之地,再夺得广州城,建立我‘大南朝’的万代霸业!”
原来黄少卿早已不满足在岭南西小打小闹,他就是要夺取个比较大的城市,登基称帝,和唐朝分庭抗礼,光是桂管和邕管都还不够,广州才是最佳地。只要进了番禺城,他就昭告天下,建立‘大南朝’(嗯,国号就是这个),然后择选岭南善战子弟,一路出桂管入湖南,一路出大庾岭入江南西道,北伐中原,问鼎天下。
接着那绘着精美的花鱼虫鸟图案的大鼓,再度洪亮地敲响,无数裹着缠头、穿着赤色花布战衣的黄洞蛮,趾高气扬,开始向容管府城发起新一轮的攻坚。
而此刻,高岳则带着武毅军数营的士兵,登上钦州大墓山,然后对麾下飞炮营的兵马使苏浦说:“据说俚人会盟,须得德高望重有势力者击大铜鼓召集,现在我们哪来的鼓,就发炮呼吁下吧!”
原来,武毅军分为左中右三军,每军六千人的编制,也取消了原本幢队的“花制”,实行“纯制”,也即是六千人里的每支幢队武器都是“纯”即统一的,分为神雷铳手十六幢队八百人,骑兵十六幢队八百人,长矟、刀牌、镗钯、挑荡、弓弩四千,此外还有炮手四百,轻中重虎踞炮合计六十五门,及若干战车(此次征南并没有携带)——不过对于高岳而言,还有一支直属于节度使的两千人的“飞炮军”,其脱胎于定武军时期的飞山五营,全部配备驮马、骡子或牛,有长管箍铁的“十节将军炮”,还有攻城用的大铜炮,属方镇级别的火力打击预备队。
由是,苏浦挥动旗子,四门十节铜铸箍铁的将军炮,连带台车和四轮,都被推上了山坡。
炮声震撼着大墓山、钦州城及安京山......
最早来的,是钦州原本的旧吏,他们有的是汉人,有的是俚人,黄洞蛮前些年劫掠焚烧钦州,他们只能舍弃职守,带着家人躲避在溪洞里,现在听说大批精锐王师来了,他们便齐聚到大墓山下,这是高岳用以凝聚人心的第一批人员。
大墓山是哭声震天,高岳下马,亲自温言,一一抚慰这些隔绝王化多年的人,并说你们辛苦了,朝廷和本道从未有忘却你们,现在就是想倚仗你们,把这钦、廉之地的俚帅豪酋们给引过来安抚。
“钦、廉两州的俚帅,向来都是忠诚于朝廷的,和西原贼、黄洞蛮绝不同流合污,本道此次到来,带了印信、告身和官帽章服,但凡投效官军的,都有官职授予,正州之外另设羁縻,赐别驾、司马、县令、县丞、主簿不等,官为土司,且可世袭。”
在这个位面的历史中,高岳第一次采用“土司”这个词汇,土司和流官相对,即土著所担任的官职,也就是说只要钦州廉州的俚帅能给大军提供协助,就能有官做,并且有一定的自治权。
没办法,现阶段建立覆盖整个岭南的郡县流官制,绝不现实,无异于揠苗助长,故而用土司制度,也是均衡的权益之策。
果然在这群钦州旧官吏和旧军卒的帮忙下,次日大墓山四面数县都是鼓声不断,许许多多当地的豪酋都赶来了,甚至乎有些还是从廉州、雷州乃至更远处而来的。
接下来高岳不用炮了,而是亲自手持撰写好的碑文,当着当地豪酋的面,郑重拜谒了大墓山宁猛力、宁长真的墓,并让军卒砍伐墓地四周的杂木荒草,还重新垦辟出墓四边的“祭田”,以表示对钦州宁氏两代枭雄的敬佩。
随后高岳又满是卑谦,挨个和俚僚的豪酋们叙说真情:
“宁猛力理钦州,未尝和邻州交兵,其后顺理臣服,绝无犯上作乱之举。”
“宁长真,更是领钦州排镩手(排即盾牌,而镩即一种带倒钩的长矛),为国家戎马一生(虽是前朝)。”高岳说到这里,还能凭借着极好的记忆力,背诵出宁长真征讨林邑时的表现来:“困兽犹斗,铺舟新庸之江,出寇绝缘之海。贼胪千乘,公舟二十,旭旦帜交,深霄未止。公策运在标,拥以楼船五鷁,编师檄队,得溃彼豺狼。”
当见到从廉州来的姓宁的后,高岳更是热情,“你们全是大廉洞的宁氏吧?当年宁猛力的亲弟宁暄,带着家人东迁去那里,是筚路蓝缕,足足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县来,了不起,了不起。”
于是钦州和廉州的宁氏人,当即各个都目高岳为神。
其他一起来的,什么韦氏,高岳就说你们是韩信的后代啊,当初为了避罪,才去了“韩”的半边改姓韦的。
至于什么姓李的,姓王的,姓欧阳的,高岳都一一说出他们和中原世家同姓的关系来(反正是鬼扯),众人无不心悦诚服,喜笑颜开,在大墓山围住卫国公高岳,气氛非常热烈。
“马上诸位随我,去拜谒另外位宁氏族人的墓。”高岳忽然提出这个要求。
很快大伙儿排成长队,来到山的背面,高岳持香火,很敬仰地对着一处寥落的墓地说:“宁大夫,晚生高岳来拜您了......”
墓碑上刻着的字,还能辨清,“唐谏议大夫监修国史宁君原悌之墓”。
听到这个消息,黄少卿、黄少功兄弟俩都推测,唐军的援兵肯定是从洞庭湖乘船沿湘水而来,准备重新凿通那灵渠,再入那漓水,然后南下邕、宾、郁林,来与我决战的。
至于黄昌沔所说的,唐军在钦州上陆,那简直太魔幻了:唐军的舰队得出扬子江口,然后至福建,再过潮州、揭阳至广州,而后再跃进千里海路,到和安南毗邻的钦州来,上下行程数千里,这几乎是唐军最不可能选择的军事路线。
于是黄少卿否决了儿子的担忧,拔剑指向东方,大呼:“那杜佑的数军,在夏季瘴疠里损失近半,只能缩在容管和苍梧一带苟延残喘,所有西原儿郎齐心协力,攻破容管路,然后便可尽取高凉丰饶之地,再夺得广州城,建立我‘大南朝’的万代霸业!”
原来黄少卿早已不满足在岭南西小打小闹,他就是要夺取个比较大的城市,登基称帝,和唐朝分庭抗礼,光是桂管和邕管都还不够,广州才是最佳地。只要进了番禺城,他就昭告天下,建立‘大南朝’(嗯,国号就是这个),然后择选岭南善战子弟,一路出桂管入湖南,一路出大庾岭入江南西道,北伐中原,问鼎天下。
接着那绘着精美的花鱼虫鸟图案的大鼓,再度洪亮地敲响,无数裹着缠头、穿着赤色花布战衣的黄洞蛮,趾高气扬,开始向容管府城发起新一轮的攻坚。
而此刻,高岳则带着武毅军数营的士兵,登上钦州大墓山,然后对麾下飞炮营的兵马使苏浦说:“据说俚人会盟,须得德高望重有势力者击大铜鼓召集,现在我们哪来的鼓,就发炮呼吁下吧!”
原来,武毅军分为左中右三军,每军六千人的编制,也取消了原本幢队的“花制”,实行“纯制”,也即是六千人里的每支幢队武器都是“纯”即统一的,分为神雷铳手十六幢队八百人,骑兵十六幢队八百人,长矟、刀牌、镗钯、挑荡、弓弩四千,此外还有炮手四百,轻中重虎踞炮合计六十五门,及若干战车(此次征南并没有携带)——不过对于高岳而言,还有一支直属于节度使的两千人的“飞炮军”,其脱胎于定武军时期的飞山五营,全部配备驮马、骡子或牛,有长管箍铁的“十节将军炮”,还有攻城用的大铜炮,属方镇级别的火力打击预备队。
由是,苏浦挥动旗子,四门十节铜铸箍铁的将军炮,连带台车和四轮,都被推上了山坡。
炮声震撼着大墓山、钦州城及安京山......
最早来的,是钦州原本的旧吏,他们有的是汉人,有的是俚人,黄洞蛮前些年劫掠焚烧钦州,他们只能舍弃职守,带着家人躲避在溪洞里,现在听说大批精锐王师来了,他们便齐聚到大墓山下,这是高岳用以凝聚人心的第一批人员。
大墓山是哭声震天,高岳下马,亲自温言,一一抚慰这些隔绝王化多年的人,并说你们辛苦了,朝廷和本道从未有忘却你们,现在就是想倚仗你们,把这钦、廉之地的俚帅豪酋们给引过来安抚。
“钦、廉两州的俚帅,向来都是忠诚于朝廷的,和西原贼、黄洞蛮绝不同流合污,本道此次到来,带了印信、告身和官帽章服,但凡投效官军的,都有官职授予,正州之外另设羁縻,赐别驾、司马、县令、县丞、主簿不等,官为土司,且可世袭。”
在这个位面的历史中,高岳第一次采用“土司”这个词汇,土司和流官相对,即土著所担任的官职,也就是说只要钦州廉州的俚帅能给大军提供协助,就能有官做,并且有一定的自治权。
没办法,现阶段建立覆盖整个岭南的郡县流官制,绝不现实,无异于揠苗助长,故而用土司制度,也是均衡的权益之策。
果然在这群钦州旧官吏和旧军卒的帮忙下,次日大墓山四面数县都是鼓声不断,许许多多当地的豪酋都赶来了,甚至乎有些还是从廉州、雷州乃至更远处而来的。
接下来高岳不用炮了,而是亲自手持撰写好的碑文,当着当地豪酋的面,郑重拜谒了大墓山宁猛力、宁长真的墓,并让军卒砍伐墓地四周的杂木荒草,还重新垦辟出墓四边的“祭田”,以表示对钦州宁氏两代枭雄的敬佩。
随后高岳又满是卑谦,挨个和俚僚的豪酋们叙说真情:
“宁猛力理钦州,未尝和邻州交兵,其后顺理臣服,绝无犯上作乱之举。”
“宁长真,更是领钦州排镩手(排即盾牌,而镩即一种带倒钩的长矛),为国家戎马一生(虽是前朝)。”高岳说到这里,还能凭借着极好的记忆力,背诵出宁长真征讨林邑时的表现来:“困兽犹斗,铺舟新庸之江,出寇绝缘之海。贼胪千乘,公舟二十,旭旦帜交,深霄未止。公策运在标,拥以楼船五鷁,编师檄队,得溃彼豺狼。”
当见到从廉州来的姓宁的后,高岳更是热情,“你们全是大廉洞的宁氏吧?当年宁猛力的亲弟宁暄,带着家人东迁去那里,是筚路蓝缕,足足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县来,了不起,了不起。”
于是钦州和廉州的宁氏人,当即各个都目高岳为神。
其他一起来的,什么韦氏,高岳就说你们是韩信的后代啊,当初为了避罪,才去了“韩”的半边改姓韦的。
至于什么姓李的,姓王的,姓欧阳的,高岳都一一说出他们和中原世家同姓的关系来(反正是鬼扯),众人无不心悦诚服,喜笑颜开,在大墓山围住卫国公高岳,气氛非常热烈。
“马上诸位随我,去拜谒另外位宁氏族人的墓。”高岳忽然提出这个要求。
很快大伙儿排成长队,来到山的背面,高岳持香火,很敬仰地对着一处寥落的墓地说:“宁大夫,晚生高岳来拜您了......”
墓碑上刻着的字,还能辨清,“唐谏议大夫监修国史宁君原悌之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