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 第二十章 茶叶贸易概况
- 22 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23 第二十二章 一万七千元的利润
- 24 第二十三章 洋布生意
- 25 第一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6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 27 第三章 奇遇:炼糖秘法
- 28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 29 第五章 被退婚了
- 30 第六章 赚钱了,卖秘方否
- 31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 32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33 第九章 赵大贵的拜访
- 34 第十章 拜访英国领事
- 35 第十二章 魔都第一买办
- 36 第十三章 买办生涯
- 37 第十七章 茶叶生意概况
- 38 第二十二章 纯赚一万多两银子
- 39 第二十四章 火爆的洋布,纯赚五万银元
- 40 第二十五章 对近代洋布和土布贸易的考证
- 41 第二十七章 居然还要纳关税
- 42 第二十八章 关税争议
- 43 第二十九章 赵大贵的来历
- 44 第三十章 端茶送客
- 45 第三十一章 暴增的财富
- 46 第三十二章 三名气运之子的到访
- 47 第三十三章 买办们的同盟
- 48 第三十四章 一统买办界的野望
- 49 第三十五章 福威镖局,有佛堂吗
- 50 第三十六章 一箱手枪下湖州
- 51 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
- 52 第三十八章 生丝,最赚钱的生意
- 53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 54 第四十章 纯赚十万两,再向湖州行
- 55 第四十一章 水匪袭击
- 56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 57 第四十三章 真有武林高手
- 58 第四十四章 血神经和邓显
- 59 第四十五章 形势逆转,格杀邓显
- 60 第四十六章 围攻申无伤
- 61 第四十七章 紫郢剑对圣火令
- 62 第四十八章 发现超凡书籍
- 63 第四十九章 邓显的修行记忆
- 64 第五十章 血战养蛊之法
- 65 第五十一章 学会“血神经”的代价
- 66 第五十二章 隐患重重
- 67 第五十三章 财力暴增
- 68 第五十四章 处理霍大牙
- 69 第五十五章 情报不对等引发的惨案
- 70 第五十六章 心念通达
- 71 第五十八章 所谓天劫
- 72 第五十九章 提前到来的天劫
- 73 第六十章 魔神的垂青
- 74 第六十一章 渡劫成功和大堆收获
- 75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 76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 77 第六十四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
- 78 第六十五章 垄断到竞争
- 79 第六十六章 居然被催债
- 80 第六十七章 盛景下的隐患
- 81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 82 第六十九章 忽悠,先从自家人开始
- 83 第七十章 赵大贵要修铁路
- 84 第七十一章 被人惦记
- 85 第七十二章 第一买办的野心
- 86 第七十三章 两家争做带头大哥
- 87 第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88 第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
- 89 第七十六章 垄断租界的土地
- 90 第七十七章 三国租界那点破事
- 91 第七十八章 一统租界
- 92 第七十九章 改革商行,稳步发展
- 93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 94 第八十一章 清朝的数学家
- 95 第八十二章 精通微积分的清朝数学家
- 96 “主神图书馆”正封推冲榜,请书友们试毒,兼回答部分问题
- 97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拿
- 98 第八十四章 专门传播西方科技的学校
- 99 第八十五章 隐藏职业之校长
- 100 第八十六章 影响力和实惠不可兼得
- 101 第八十七章 南下:买蒸汽轮船
- 102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 103 第八十九章 还要建造船厂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赵大贵一开始以为是陈家想买这秘方,没想到一问之下陈父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这秘方肯定很贵重,以陈家的家底肯定是买不起的,他其实是受到一位很有钱的朋友的委托,才想知道这秘方能不能出售的。
陈子豪家也算是殷实之家,不过家里店铺、现金和房屋等全部加上,资产也就五六百两左右,比起原先的赵家是强了无数倍,但要买这炼制白糖的秘方,就有些不够了。
如果是在任何别的时代,赵大贵都有可能留着这秘方不卖,只是在这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历1843年,五口通商,魔都开埠之际,赵大贵实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而是希望快速得到现钱,投入到后面更大的生意中去。
赵大贵当初如果有雪藏白糖炼制法的打算,在陈家第一次买糖的时候,就不会直接跟陈家说自己有炼制白糖的秘法,而是会采取更为隐秘的方法。
“伯父,我这边的情况您知道,就这短短一个月,我靠秘法就赚了四五十两银子。
如果我继续自己做糖卖,以后一年赚五六百两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雇人扩大规模,利润在这基础上再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再说了,前段时间平记和张家商行的人找我,想跟我买这秘方,您也不是不知道。”赵大贵沉吟一下说道。
“平记和张家居然想找你买秘方,竟然有这种事情?”陈父一愣,很是吃惊的样子。
“哦,我上次跟子豪兄提过,看来他没跟您说起。”赵大贵说道,心里却把陈子豪骂了个遍。
上一次遇见陈子豪,赵大贵就有意将几家大商行想购买白糖生产秘方的事情提起过,本意就是想让子豪将话传到陈父耳边,没想到这位陈子豪兄向来以读书人自居,对经营之事不屑一顾,如此重要的情报竟没跟家里提起过。
“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不知道这两家想出多少钱?”陈父不甘心地问道。
“这两家很是心诚,出的价挺不少的。”赵大贵不把实数报上,只是模棱两可地说道。
陈父又追问几句,赵大贵显得很尴尬,但就是不把事情给说透,还显得很尴尬,陈父知道两家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如何深厚,赵大贵绝不会将如此关键的数字透露出去,最后只能作罢。
如此一来,陈父想帮人询问买秘方的事情,就有些没底了,到了最后只能把底给赵大贵说透了。
原来,陈氏一族在魔都这里算是大族,陈子豪一家只算是小康水平,但本族中也有一家算是真正的大户人家,家里丁口数百人,生意也做得很大,每年都要倒腾数千乃至上万担土糖。
陈父跟那大户人家主事之人不仅是个亲戚,还从小是个发小,关系很好,平时做生意也多得人照顾。
这一次,也是那位发小知道了赵家白雪糖的事情,觉得要得到秘方,以自己家大业大的情况,每年能赚上万两银子,便有些动心,托陈父问问,看赵家愿不愿意将这秘方转让出来。
“不知您那位本家,想出多少钱买这秘方呢?”赵大贵想了想,小心地问道。
陈父看到赵大贵并没有藏着秘方不卖的想法,心中便大为欢喜,只说自己这本家财力雄厚,做事仗义又公道,却不说具体的价格,只说让赵大贵跟这本家见上一面,当面定下价格。
赵大贵一想这也是正理,便答应下来,约好时间到跟人见面。
最后,陈父作为中人将自己本家亲戚和赵大贵请到一处酒楼,让两人当面商谈秘方的事情。
赵大贵跟那位有钱的陈家亲戚见面,才知道那人姓陈名豪,数代都在魔都经商,很有些势力。
不过,此人倒是传统的商人,面色和气,客客气气地谈论买秘方的事情,将这当作正经买卖商谈,应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赵大贵暗中点头,心中又吐槽不已,陈伯父啊陈伯父,你有叫陈豪的朋友,自己儿子却起名做陈子豪,这很容易引起歧义啊。
赵大贵知道这位陈姓商人家里的确很有钱,在生意场上也混得开,自己在市面上只能以四十文一斤的价格买粗糖,这陈家到糖产地,能以二十文的价格买到土糖,而且总量肯定还很足;
而且,赵大贵刚进入糖行业,手里拿着最顶级的白糖,一个月也就卖出个二三十担,以陈家的人脉,却有可能一年卖出上万担白糖,获取数万元的利润。
不过,那也是别人的本事,赵大贵倒没有觊觎之意。
商谈一阵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赵大贵同意以五百两的价格将秘方出售给陈豪陈老爷。
同时,赵大贵还同意转让秘方后不再将秘方透露给第三人知道,他本人和赵家在十年内,也不会再制作白糖销售。
赵大贵自己算过,如果自己继续做白糖,估计做一两年才能赚出五百两银子,而且这秘方其实简单无比,非常容易泄露,还是先一步拿到钱财,套现为好。
他手里比这更好的赚钱法门多的是,并不如何看重这所谓的秘方。
拿到作为定金的二百两银子后,赵大贵还专门跟陈豪一起到陈家,演示了一番土糖生产白糖的法门,等到学会这制糖的方法后,陈豪的脸色变得异常精彩。
“用红糖制作白糖,原来这么容易,只是用骨炭搅一下就行?”陈豪不可思议地说道。
“大道至简,本来就不会太难。再说了,用黄泥水淋上都能将红糖变成白糖,骨炭至少比黄泥水上档次很多吧。
再说,这事情越简单,成本就越低,赚的利润也更多,不是更好吗?”赵大贵微微一笑说道。
“理是这个理。可是,这么做出白糖的道理在哪里,赵兄弟是否知道?”陈豪想了一下,觉得这法子简陋之极,但对赚钱其实是更有利的。
只是为了这么点小窍门,就付出五百两白银,似乎又有些不甘。
“这您倒是问着人了,您这问题除了我,恐怕别人都答不上来。”赵大贵一下子被搔到痒处,好为人师的毛病立即发作,便将红糖颜色发红其实是里面有杂质,融进水里后投入骨炭搅拌,就能把杂质都吸附出去的原理都说了一通。
“所以说,将红糖融入水里后要除去其中的杂质,也不见得一定要用骨炭,就是用木炭或竹炭,甚至是黄泥水搅拌,都有类似的效果。
只不过,骨炭效果最好,价格也不贵而已。
话说我华夏上下五千年,一直到前明末年,还没有掌握生产白糖的好办法,就是黄泥水淋上做白糖的法门,也在我清朝初期才开始学会,又经过两百年普及,才变得人所皆知而已。
所以,您也别嫌这方法简单,如果我没有从南洋得到这个法门,估计再过一百年,我朝炼糖估计还得用黄泥水淋的旧办法。”
“赵兄弟不愧是读书人,懂得比我们多。
不过,如此说来此法不仅能用来将粗糖转变成白糖,在熬煮甘蔗汁的时候,也不需要一定要淋上黄泥水,直接用上骨炭然后进行熬煮,直接得到白糖呢?”陈豪为人很聪明,非常敏锐地把握到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大用途。
“然也,那样获得的白糖因为没有杂质,必然比黄泥水做的糖好看,也更好吃,同时也不会出现瓦溜底层的糖变黑,只能低价出售的事情。”赵大贵点点头,这世上果然还都是聪明人,只要把原理点出来,就能把事情想透。
“如此说来,这法子果然有大用。”陈豪点点头,脸色变幻不定,似乎想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接着,陈豪向赵大贵拱手,诚恳地说道:“赵兄弟这番话果然价值连城,陈某受教了。
那五百两银子,我这就给你取来,还望赵兄弟遵守约定,不要再将这秘方透露给别人。”
“那是一定的。”赵大贵点点头,严肃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陈豪果然让人取来五百两银子,递给赵大贵,又请他在晚上留下来吃饭。
不过,赵大贵此时归心似箭,又在现代社会的电影电视里看惯了地主老财拿到秘方,就在酒菜里下毒,杀人灭口的桥段,便借口弟妹年幼需要照顾,执意回家。
一会儿,赵大贵离开陈豪之家,又到陈家店铺,送上十两银子以作谢礼,虽说陈豪必然给陈父一些好处以作谢礼,但赵大贵这边也不能缺了礼数。
古代的县城到了入夜后都要关上城门,不让人通行,此时已是日头西斜的时候,赵大贵便立刻出城门,到了东门码头,找个摆渡船划到对岸去。
到了黄浦江东岸,付了船资,踏上浦江东岸的土地,赵大贵心里才踏实下来,虽然觉得身后背的五百两银子颇为厚重,几达四十斤,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有了这笔钱,赵大贵就能做很多事情,不需要为最低程度的温饱拼死拼活了。
回到家里,将五百两银子拿出来给弟弟妹妹看,两个小孩从没见过这么多钱,都有些蒙了,然后又开始欢呼起来。
赵家三口这一个月一直努力奋战,辛辛苦苦的熬煮白糖,这样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圆满的成果,至少霍大牙的高利贷都不用再担心了,赵小妹这段时间一直惴惴不安的心也能放下了。
只是,赵小虎毕竟年纪大了一岁,又上过学,懂点事理,知道秘方卖出去后不能再做糖出售,便有些撇嘴。
“这样卖秘方,现在倒是痛快了,但是比起自家做糖卖,细水长流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留着秘方不卖,我们一年也能赚三四百两银子,几年内就能赚出数千两银子,那不比这区区五百两银子强。”
正常来讲,赵小虎的话才是正理,但赵大贵只是笑着摇头。
“这炼糖的法子如此简单,这秘方我们守是守不住的,估计不到三个月,这村里人都能估摸出来。
再说了,赚钱的法子多得是,我们也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赵小虎点点头,但神色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陈子豪家也算是殷实之家,不过家里店铺、现金和房屋等全部加上,资产也就五六百两左右,比起原先的赵家是强了无数倍,但要买这炼制白糖的秘方,就有些不够了。
如果是在任何别的时代,赵大贵都有可能留着这秘方不卖,只是在这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历1843年,五口通商,魔都开埠之际,赵大贵实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而是希望快速得到现钱,投入到后面更大的生意中去。
赵大贵当初如果有雪藏白糖炼制法的打算,在陈家第一次买糖的时候,就不会直接跟陈家说自己有炼制白糖的秘法,而是会采取更为隐秘的方法。
“伯父,我这边的情况您知道,就这短短一个月,我靠秘法就赚了四五十两银子。
如果我继续自己做糖卖,以后一年赚五六百两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雇人扩大规模,利润在这基础上再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再说了,前段时间平记和张家商行的人找我,想跟我买这秘方,您也不是不知道。”赵大贵沉吟一下说道。
“平记和张家居然想找你买秘方,竟然有这种事情?”陈父一愣,很是吃惊的样子。
“哦,我上次跟子豪兄提过,看来他没跟您说起。”赵大贵说道,心里却把陈子豪骂了个遍。
上一次遇见陈子豪,赵大贵就有意将几家大商行想购买白糖生产秘方的事情提起过,本意就是想让子豪将话传到陈父耳边,没想到这位陈子豪兄向来以读书人自居,对经营之事不屑一顾,如此重要的情报竟没跟家里提起过。
“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不知道这两家想出多少钱?”陈父不甘心地问道。
“这两家很是心诚,出的价挺不少的。”赵大贵不把实数报上,只是模棱两可地说道。
陈父又追问几句,赵大贵显得很尴尬,但就是不把事情给说透,还显得很尴尬,陈父知道两家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如何深厚,赵大贵绝不会将如此关键的数字透露出去,最后只能作罢。
如此一来,陈父想帮人询问买秘方的事情,就有些没底了,到了最后只能把底给赵大贵说透了。
原来,陈氏一族在魔都这里算是大族,陈子豪一家只算是小康水平,但本族中也有一家算是真正的大户人家,家里丁口数百人,生意也做得很大,每年都要倒腾数千乃至上万担土糖。
陈父跟那大户人家主事之人不仅是个亲戚,还从小是个发小,关系很好,平时做生意也多得人照顾。
这一次,也是那位发小知道了赵家白雪糖的事情,觉得要得到秘方,以自己家大业大的情况,每年能赚上万两银子,便有些动心,托陈父问问,看赵家愿不愿意将这秘方转让出来。
“不知您那位本家,想出多少钱买这秘方呢?”赵大贵想了想,小心地问道。
陈父看到赵大贵并没有藏着秘方不卖的想法,心中便大为欢喜,只说自己这本家财力雄厚,做事仗义又公道,却不说具体的价格,只说让赵大贵跟这本家见上一面,当面定下价格。
赵大贵一想这也是正理,便答应下来,约好时间到跟人见面。
最后,陈父作为中人将自己本家亲戚和赵大贵请到一处酒楼,让两人当面商谈秘方的事情。
赵大贵跟那位有钱的陈家亲戚见面,才知道那人姓陈名豪,数代都在魔都经商,很有些势力。
不过,此人倒是传统的商人,面色和气,客客气气地谈论买秘方的事情,将这当作正经买卖商谈,应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赵大贵暗中点头,心中又吐槽不已,陈伯父啊陈伯父,你有叫陈豪的朋友,自己儿子却起名做陈子豪,这很容易引起歧义啊。
赵大贵知道这位陈姓商人家里的确很有钱,在生意场上也混得开,自己在市面上只能以四十文一斤的价格买粗糖,这陈家到糖产地,能以二十文的价格买到土糖,而且总量肯定还很足;
而且,赵大贵刚进入糖行业,手里拿着最顶级的白糖,一个月也就卖出个二三十担,以陈家的人脉,却有可能一年卖出上万担白糖,获取数万元的利润。
不过,那也是别人的本事,赵大贵倒没有觊觎之意。
商谈一阵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赵大贵同意以五百两的价格将秘方出售给陈豪陈老爷。
同时,赵大贵还同意转让秘方后不再将秘方透露给第三人知道,他本人和赵家在十年内,也不会再制作白糖销售。
赵大贵自己算过,如果自己继续做白糖,估计做一两年才能赚出五百两银子,而且这秘方其实简单无比,非常容易泄露,还是先一步拿到钱财,套现为好。
他手里比这更好的赚钱法门多的是,并不如何看重这所谓的秘方。
拿到作为定金的二百两银子后,赵大贵还专门跟陈豪一起到陈家,演示了一番土糖生产白糖的法门,等到学会这制糖的方法后,陈豪的脸色变得异常精彩。
“用红糖制作白糖,原来这么容易,只是用骨炭搅一下就行?”陈豪不可思议地说道。
“大道至简,本来就不会太难。再说了,用黄泥水淋上都能将红糖变成白糖,骨炭至少比黄泥水上档次很多吧。
再说,这事情越简单,成本就越低,赚的利润也更多,不是更好吗?”赵大贵微微一笑说道。
“理是这个理。可是,这么做出白糖的道理在哪里,赵兄弟是否知道?”陈豪想了一下,觉得这法子简陋之极,但对赚钱其实是更有利的。
只是为了这么点小窍门,就付出五百两白银,似乎又有些不甘。
“这您倒是问着人了,您这问题除了我,恐怕别人都答不上来。”赵大贵一下子被搔到痒处,好为人师的毛病立即发作,便将红糖颜色发红其实是里面有杂质,融进水里后投入骨炭搅拌,就能把杂质都吸附出去的原理都说了一通。
“所以说,将红糖融入水里后要除去其中的杂质,也不见得一定要用骨炭,就是用木炭或竹炭,甚至是黄泥水搅拌,都有类似的效果。
只不过,骨炭效果最好,价格也不贵而已。
话说我华夏上下五千年,一直到前明末年,还没有掌握生产白糖的好办法,就是黄泥水淋上做白糖的法门,也在我清朝初期才开始学会,又经过两百年普及,才变得人所皆知而已。
所以,您也别嫌这方法简单,如果我没有从南洋得到这个法门,估计再过一百年,我朝炼糖估计还得用黄泥水淋的旧办法。”
“赵兄弟不愧是读书人,懂得比我们多。
不过,如此说来此法不仅能用来将粗糖转变成白糖,在熬煮甘蔗汁的时候,也不需要一定要淋上黄泥水,直接用上骨炭然后进行熬煮,直接得到白糖呢?”陈豪为人很聪明,非常敏锐地把握到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大用途。
“然也,那样获得的白糖因为没有杂质,必然比黄泥水做的糖好看,也更好吃,同时也不会出现瓦溜底层的糖变黑,只能低价出售的事情。”赵大贵点点头,这世上果然还都是聪明人,只要把原理点出来,就能把事情想透。
“如此说来,这法子果然有大用。”陈豪点点头,脸色变幻不定,似乎想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接着,陈豪向赵大贵拱手,诚恳地说道:“赵兄弟这番话果然价值连城,陈某受教了。
那五百两银子,我这就给你取来,还望赵兄弟遵守约定,不要再将这秘方透露给别人。”
“那是一定的。”赵大贵点点头,严肃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陈豪果然让人取来五百两银子,递给赵大贵,又请他在晚上留下来吃饭。
不过,赵大贵此时归心似箭,又在现代社会的电影电视里看惯了地主老财拿到秘方,就在酒菜里下毒,杀人灭口的桥段,便借口弟妹年幼需要照顾,执意回家。
一会儿,赵大贵离开陈豪之家,又到陈家店铺,送上十两银子以作谢礼,虽说陈豪必然给陈父一些好处以作谢礼,但赵大贵这边也不能缺了礼数。
古代的县城到了入夜后都要关上城门,不让人通行,此时已是日头西斜的时候,赵大贵便立刻出城门,到了东门码头,找个摆渡船划到对岸去。
到了黄浦江东岸,付了船资,踏上浦江东岸的土地,赵大贵心里才踏实下来,虽然觉得身后背的五百两银子颇为厚重,几达四十斤,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有了这笔钱,赵大贵就能做很多事情,不需要为最低程度的温饱拼死拼活了。
回到家里,将五百两银子拿出来给弟弟妹妹看,两个小孩从没见过这么多钱,都有些蒙了,然后又开始欢呼起来。
赵家三口这一个月一直努力奋战,辛辛苦苦的熬煮白糖,这样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圆满的成果,至少霍大牙的高利贷都不用再担心了,赵小妹这段时间一直惴惴不安的心也能放下了。
只是,赵小虎毕竟年纪大了一岁,又上过学,懂点事理,知道秘方卖出去后不能再做糖出售,便有些撇嘴。
“这样卖秘方,现在倒是痛快了,但是比起自家做糖卖,细水长流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留着秘方不卖,我们一年也能赚三四百两银子,几年内就能赚出数千两银子,那不比这区区五百两银子强。”
正常来讲,赵小虎的话才是正理,但赵大贵只是笑着摇头。
“这炼糖的法子如此简单,这秘方我们守是守不住的,估计不到三个月,这村里人都能估摸出来。
再说了,赚钱的法子多得是,我们也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赵小虎点点头,但神色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