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 第九十一章 疾风劲草知节
- 95 第九十二章 情急反颜相向
- 96 第九十三章 爱子心千古同
- 97 第九十四章 回首半生幽恨
- 98 第九十五章 千节百扣难解
- 99 第九十六章 背道而行渐远
- 100 第九十七章 峰回路转花明
- 101 第九十八章 景泰后院起火
- 102 第九十九章 断钗重合情重
- 103 第一百章 风刀霜剑严相逼
- 104 第一百零一章 物换星移人非
- 105 第一百零二章 当年诺君记否
- 106 第一百零三章 有风不可尽帆
- 107 第一百零四章 但求此生平安
- 108 第一百零五章 自此相别陌路
- 109 第一百零六章 宫深九重难离
- 110 第一百零七章 傍桑阴学种瓜
- 111 第一百零八章 绿树阴浓夏长
- 112 第一百零九章 梅雨过萍风起
- 113 第一百一十章 沉舟侧畔千帆
- 114 第一百一十一章 踏遍青山难求
- 115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雏鸟初学试飞
- 116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旧篱墙上新花
- 117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云低暮回风
- 118 第一百一十五章 骨肉亲相怜意
- 119 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雨将来天暝
- 120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上枝头新俏
- 121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少年意气忽生
- 122 第一百一十九章 窗底花间四月
- 123 第一百二十章 草木知春不久归
- 12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外交困难飞
- 12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午节龙舟会
- 126 第一百二十三章 楼中叔侄问答
- 127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心变化一线
- 128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年光阴水流
- 12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图穷反目相向
- 13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弹指还约戏游
- 131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变将起纷纷
- 132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少年时光离别
- 133 第一百三十章 小院秋深日长
- 134 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山翻覆顷刻
- 135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年心苦谁知
- 136 第一百三十三章 当年尚有余庆
- 13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鸾凤分飞情断
- 138 第一百三十五章 由来珍物深藏
- 139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锤百炼清白
- 140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情东宫事定
- 14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顺难顺人心
- 142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风晚桃花烂
- 143 第一百四十章 小炉酒暖微醺
- 14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冬暖夜来惊梦
- 145 第一百四十二章 等闲平地风波
- 146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离别情更怯
- 14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情何似无情
- 148 第一百四十五章 咫尺天涯一念
- 149 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褪残红青杏
- 15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毒燎虐焰北冲
- 151 第一百四十八章
- 152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心曲折千里
- 153 第一百五十章 山夜春寒料峭
- 15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婉转绝境求生
- 15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少年心休相负
- 15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露中霄夜白
- 15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心争与花发
- 15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山丽花草香
- 159 第一百五十六章 芙蓉宴春酒暖
- 16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萍聚萍散莫留
- 16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旧事翻怨生波
- 162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府夜宴杀机
- 163 第一百六十章 此情生死不离
- 16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谁辨当年是非
- 165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夏江村事幽
- 166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知身在情长
- 167 第一百六十四章 梅雨红尘枯荣
- 168 第一百六十五章 只记缘莫记愁
- 16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广选秀女择妃
- 170 第一百六十七章 归乡此情难舍
- 171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故人舟中论心
- 172 第一百六十九章 那一宵似一生
- 173 第一百七十章 废立风波频发
- 174 第一百七十一章 红尘恶浪滔天
- 175 第一百七十二章 缘法存续取舍
- 176 第一百七十三章 转劫命运谁主
- 17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约许时光温柔
- 178 第一百七十五章 洞庭秋水寒烟
- 179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同心相携无惧
- 180 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寒雪冷冬尽
- 181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难解百年忧患
- 182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积年旧恨
- 183 第一百八十章 深宫世事纷纷
- 184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生欢苦难分
- 185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下为你低头
- 186 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古事难如意
- 187 第一百八十四章 命运无常难定
- 188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局纷乱棋争
- 189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秋风起花枝霜
- 190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锁关山难渡
- 191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雨不知春去
- 192 第一百八十九章 翘首云中月来
- 193 第一百九十章 求君一世清安
- 194 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相托未负
- 195 第一百九十二章 愿结白首之盟
- 196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间无数爱别
- 197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生非你不可
- 198 番外一 曲终离别日&番外二 跨越几百年的官司
- 199 番外三 相亲对象和小白脸&番外四 故宫游记与陈年老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一章 物换星移人非
第一百零一章 物换星移人非
为了废太子,景泰帝先将都御史杨善、王文提为太子太保,以控制言官诤谏;又在四月赐给文渊阁大学士陈循、高谷百两银子,以劝诱重臣。
这些看似荒唐,但却向群臣表明皇帝意志不可动摇的举止,令王直等重臣进退两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孙太后见景泰帝一副情急迫切的架势,忧心忡忡,左思右想都没有周全之法。便以周贵妃欲进南宫服侍太上皇为由,强行将周贵妃送入南宫,告知太上皇事情始末,想听儿子的决断。
朱祁镇听说了弟弟的所作所为,怔怔出神,良久无语。周贵妃急道:“皇爷,您快想想办法啊!濬儿是太子,则您终有一日能够出这囚笼。濬儿若废,咱们还有什么指望?”
朱祁镇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只不过他如今囚困南宫,监视严密,连自身都难以保全,这外面的事,他纵然有心,也无处使力。想了会儿,问:“母后意下如何?”
周贵妃道:“母后说,胡濙是宣庙托孤老臣,王直一向被您倚为腹心,至于其余部阁大臣,多是您在位时所用。您传信出去,请他们秉公直言,他们必不敢辞……”
朱祁镇摇了摇头,叹道:“母后毕竟多年不参与朝政,对外朝之事出了偏差。胡濙与王直在迎我南归一事上竭尽全力,又因为我的礼遇而与祁钰几番争执。在祁钰面前已然势弱,太子废位,他们至多只能暗中反对,却不可能再强行出头。我不传信,让他们自行选择,犹能保全多年君臣情分;我若传信,却是逼得他们自此与我恩义两清。濬儿纵能因此保住太子位,却未必能保住性命!”
周贵妃花容失色,太子已经遇过一次刺杀。是于谦他们这班朝臣力压,才算清查了刺客党羽,暂时压住了后患。但其实谁都知道刺杀太子真正的根由何在,若是因为强保太子位而耗光了外朝重臣的情分。则太子免不了每日都要防备来于暗处的刺杀,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那还有什么意义?
她左思右想,四顾只有钱皇后在崇质殿门口守着,便附到朱祁镇耳边,轻声说:“母后还让我告诉你,若是你愿意,她可以尽起积余,送你去南京设立行朝……”
朱祁镇再镇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睁大眼睛:朱祁钰为什么一定要将他困在南宫,不允许朝臣拜见他?因为他九岁登基,多年来除了任用王振一事上过于信赖,而招致土木堡之败外,执政并无大过。无论在朝在野,他的根基都要比登基才两三年的景泰帝雄厚。
若他能逃离囚禁,有兵马护送到南京去设立行朝,从法统上来说连“逆”字都不算,只能叫“还政”。不说立即就能推翻景泰的帝位,起码也有划江而治,分庭抗礼的资本。
身为帝王,一朝失位被俘,又被亲弟弟囚于南宫,连衣食都不得周全,面对着可以翻天覆地,执掌江山的诱惑,谁能不心动?
何况那御座,本来就是他的,景泰帝最初,不过是“代”他为帝,以应对国家危险而已。
一时间他口干舌燥,好一会儿才问:“我南下留都,母后怎么办?你们和濬儿他们又怎么安排?”
周贵妃咬了咬牙,小声道:“母后说,你若有意,只管随她的安排走。别的,她自有安排!”
朱祁镇一听这话,就摇了摇头道:“宫禁森严,偷我一个人出去,已经难如登天;而要保我悄无声息的离开京畿后,还能安全的召集亲信兵马,更需要宫中不露出丝毫破绽。母后安排不了这么多的,她让我走,只不过是……想拼死为我这不争气的儿子,再博一次前程罢了!”
钱皇后坐在崇质殿门口,既是为丈夫守着说机密话的地方,也是就着夕阳的余光织布。她的左眼已经坏了,左腿也受不得力,织布的坐姿便不如她原来在坤宁宫时优雅柔缓,而是有些失衡。但她纤柔单薄的身影,在朱祁镇眼中看来,却是这世间一切华彩汇聚才能构筑出来的美丽。
这是他的结发妻子,当她因他而尊荣时,她不曾娇矜;当她而他而落魄时,她也不曾怨恨;她给予他的,不仅是温柔的陪伴,还有坚定的支持——尽管她的肩膀并不宽厚,她的手也并不强壮,但在这冰冷昏暗的南宫里,却是她为他撑开了这沉重的天地。
他看着她,想着深宫中的母亲和儿女,心头的躁动一点点的消褪,摇头道:“我若南下建朝与祁钰争位,母后和你们在京师立即便有杀身之祸,我不能这么做!”
周贵妃轻叫:“皇爷!”
朱祁镇嘿了一声,慢慢地说:“南下建朝,不过是一逞我胸中的雄心而已,然而却会将你们置于死地!用母亲、妻子、儿女的鲜血去铸我自己因为过错而丢弃的宝座,使天下烽烟四起,干戈离乱。这是禽兽之行,而非人心正道。”
周贵妃再不懂政治,也知道丈夫放弃的是什么样的机会,忍不住道:“可是……皇爷,这样的话,您就可能一辈子被困在南宫里,再也不得自由了。而且……监国近年来心性大变,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对您不利。”
朱祁镇现在的情况已经是糟得不能再糟了,更大的“不利”,自然是丢了性命。
而这种可能,他自己也想过的,此时周贵妃的提醒,不过是让他再想一回罢了:“祁钰若真要杀我,那便杀吧!至少母后和你们会因此安全无忧。”
面对暗涛汹涌的太子废位之事,南宫平静无波,东宫更是毫无反应。
反倒是深宫中的汪皇后,眼见太子废位的流言愈演愈烈,再也坐不住,特意来探望太子。万贞本以为她是来劝太子自请逊位的,不料汪皇后到了东宫,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心的陪太子玩耍,临走又温柔的替太子整理好爬上爬下弄乱的衣服,小声对他说:“濬儿,你要是听到什么不好的流言,不要相信,不要慌,不要怕,也不要急着哭,知道吗?”
太子想了想,问:“皇叔母,您说的是废太子的流言吗?”
汪皇后看到东宫安静祥和,以为流言还没传来,不想太子却已经知道了,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万贞,笑问:“濬儿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回答:“就是宫里的流言突然多了,梁伴伴告诉我的呀!”
能够将本该机密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自然是景泰帝有意为之。汪皇后心中惭愧,柔声安慰:“濬儿乖,不要信这些。你的太子位是昭告祖宗天下立的,没有无故见废的道理,叔母会帮着你据理力争。”
万贞万万没想到汪皇后在这种时候,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心情复杂。她一惯以为宫廷女子为了权利争斗起来,是不顾是非的。不料先出了个贤惠痴情的钱皇后,现在又见到了志洁行芳的汪皇后。
两位皇后,出身都不显赫,但却都具备这世间许多自许清高坚贞的士大夫都不如的高贵品德。
景泰帝更换太子的诏书下发,包括于谦在内的朝臣九十一人附签其名。王直不动,大学士陈循便将笔醮了墨塞进他手里,托着诏书候在面前逼他。王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外朝臣子万马齐喑,汪皇后却是怀了一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去见景泰帝的。
他们夫妻多年,虽然近些时候因为婆媳不合,生育事上不如人意而起了些摩擦,但彼此相处,依然还算情好。景泰帝见妻子神色不豫的进来,便问:“你脸色不好,身体又不舒服吗?”
汪皇后摇了摇头,附身给丈夫行了个礼,这才正色问道:“监国,奴在宫中听闻,您欲废太子而立见济?”
景泰帝心中有愧,嗯了一声,道:“此事思明土知府黄矰上奏,朝廷重臣九十一联署其名,朕允了。”
汪皇后道:“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非礼法正道。奴以为东宫当让,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
景泰帝费尽心思,连贿赂重臣这种事都干出来了,才勉强得到废太子的机会,被妻子一说,顿时恼羞成怒,喝道:“你呶呶不休,无非见济非尔子耶!”
汪皇后几次怀孕,都没能为丈夫生下嫡子,平日吴太后诸多埋怨,她只能听着。但丈夫这话,比起吴太后来让她伤心百倍,忍不住颤声问:“监国之意,是怪奴未能诞育皇子?”
景泰帝怒气上来,伤人的话脱口就出:“你数年无功,朕念及夫妻情分,不行宣庙之事,你竟然还敢唠唠叨叨!”
这话于汪皇后而言,真如五雷轰顶。吴太后再讨厌她,不给她皇后的体面,她都能忍,因为丈夫站在她这边;但今天丈夫亲口流露出想仿照宣庙旧事废后的心思来,她却无法忍受,泪流满面的喊尚宫女官:“阿娟,拟疏……奴自位居中宫,数年无子,愧对祖宗,今引咎退位,奏请监国裁决!”
景泰帝暴怒:“好!朕允了!废汪氏为庶人!立见济母杭氏为后!”
感谢有个账号好登陆打赏的香水。
感谢有个账号好登陆、1YiKh、豆丁的丁豆、土成、温柔一刀笑笑笑投的月票。
卡文卡得欲.仙欲死,更新迟了,赔罪。加更的那章先向大家请个假,争取本周还上。
这些看似荒唐,但却向群臣表明皇帝意志不可动摇的举止,令王直等重臣进退两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孙太后见景泰帝一副情急迫切的架势,忧心忡忡,左思右想都没有周全之法。便以周贵妃欲进南宫服侍太上皇为由,强行将周贵妃送入南宫,告知太上皇事情始末,想听儿子的决断。
朱祁镇听说了弟弟的所作所为,怔怔出神,良久无语。周贵妃急道:“皇爷,您快想想办法啊!濬儿是太子,则您终有一日能够出这囚笼。濬儿若废,咱们还有什么指望?”
朱祁镇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只不过他如今囚困南宫,监视严密,连自身都难以保全,这外面的事,他纵然有心,也无处使力。想了会儿,问:“母后意下如何?”
周贵妃道:“母后说,胡濙是宣庙托孤老臣,王直一向被您倚为腹心,至于其余部阁大臣,多是您在位时所用。您传信出去,请他们秉公直言,他们必不敢辞……”
朱祁镇摇了摇头,叹道:“母后毕竟多年不参与朝政,对外朝之事出了偏差。胡濙与王直在迎我南归一事上竭尽全力,又因为我的礼遇而与祁钰几番争执。在祁钰面前已然势弱,太子废位,他们至多只能暗中反对,却不可能再强行出头。我不传信,让他们自行选择,犹能保全多年君臣情分;我若传信,却是逼得他们自此与我恩义两清。濬儿纵能因此保住太子位,却未必能保住性命!”
周贵妃花容失色,太子已经遇过一次刺杀。是于谦他们这班朝臣力压,才算清查了刺客党羽,暂时压住了后患。但其实谁都知道刺杀太子真正的根由何在,若是因为强保太子位而耗光了外朝重臣的情分。则太子免不了每日都要防备来于暗处的刺杀,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那还有什么意义?
她左思右想,四顾只有钱皇后在崇质殿门口守着,便附到朱祁镇耳边,轻声说:“母后还让我告诉你,若是你愿意,她可以尽起积余,送你去南京设立行朝……”
朱祁镇再镇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睁大眼睛:朱祁钰为什么一定要将他困在南宫,不允许朝臣拜见他?因为他九岁登基,多年来除了任用王振一事上过于信赖,而招致土木堡之败外,执政并无大过。无论在朝在野,他的根基都要比登基才两三年的景泰帝雄厚。
若他能逃离囚禁,有兵马护送到南京去设立行朝,从法统上来说连“逆”字都不算,只能叫“还政”。不说立即就能推翻景泰的帝位,起码也有划江而治,分庭抗礼的资本。
身为帝王,一朝失位被俘,又被亲弟弟囚于南宫,连衣食都不得周全,面对着可以翻天覆地,执掌江山的诱惑,谁能不心动?
何况那御座,本来就是他的,景泰帝最初,不过是“代”他为帝,以应对国家危险而已。
一时间他口干舌燥,好一会儿才问:“我南下留都,母后怎么办?你们和濬儿他们又怎么安排?”
周贵妃咬了咬牙,小声道:“母后说,你若有意,只管随她的安排走。别的,她自有安排!”
朱祁镇一听这话,就摇了摇头道:“宫禁森严,偷我一个人出去,已经难如登天;而要保我悄无声息的离开京畿后,还能安全的召集亲信兵马,更需要宫中不露出丝毫破绽。母后安排不了这么多的,她让我走,只不过是……想拼死为我这不争气的儿子,再博一次前程罢了!”
钱皇后坐在崇质殿门口,既是为丈夫守着说机密话的地方,也是就着夕阳的余光织布。她的左眼已经坏了,左腿也受不得力,织布的坐姿便不如她原来在坤宁宫时优雅柔缓,而是有些失衡。但她纤柔单薄的身影,在朱祁镇眼中看来,却是这世间一切华彩汇聚才能构筑出来的美丽。
这是他的结发妻子,当她因他而尊荣时,她不曾娇矜;当她而他而落魄时,她也不曾怨恨;她给予他的,不仅是温柔的陪伴,还有坚定的支持——尽管她的肩膀并不宽厚,她的手也并不强壮,但在这冰冷昏暗的南宫里,却是她为他撑开了这沉重的天地。
他看着她,想着深宫中的母亲和儿女,心头的躁动一点点的消褪,摇头道:“我若南下建朝与祁钰争位,母后和你们在京师立即便有杀身之祸,我不能这么做!”
周贵妃轻叫:“皇爷!”
朱祁镇嘿了一声,慢慢地说:“南下建朝,不过是一逞我胸中的雄心而已,然而却会将你们置于死地!用母亲、妻子、儿女的鲜血去铸我自己因为过错而丢弃的宝座,使天下烽烟四起,干戈离乱。这是禽兽之行,而非人心正道。”
周贵妃再不懂政治,也知道丈夫放弃的是什么样的机会,忍不住道:“可是……皇爷,这样的话,您就可能一辈子被困在南宫里,再也不得自由了。而且……监国近年来心性大变,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对您不利。”
朱祁镇现在的情况已经是糟得不能再糟了,更大的“不利”,自然是丢了性命。
而这种可能,他自己也想过的,此时周贵妃的提醒,不过是让他再想一回罢了:“祁钰若真要杀我,那便杀吧!至少母后和你们会因此安全无忧。”
面对暗涛汹涌的太子废位之事,南宫平静无波,东宫更是毫无反应。
反倒是深宫中的汪皇后,眼见太子废位的流言愈演愈烈,再也坐不住,特意来探望太子。万贞本以为她是来劝太子自请逊位的,不料汪皇后到了东宫,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心的陪太子玩耍,临走又温柔的替太子整理好爬上爬下弄乱的衣服,小声对他说:“濬儿,你要是听到什么不好的流言,不要相信,不要慌,不要怕,也不要急着哭,知道吗?”
太子想了想,问:“皇叔母,您说的是废太子的流言吗?”
汪皇后看到东宫安静祥和,以为流言还没传来,不想太子却已经知道了,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万贞,笑问:“濬儿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回答:“就是宫里的流言突然多了,梁伴伴告诉我的呀!”
能够将本该机密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自然是景泰帝有意为之。汪皇后心中惭愧,柔声安慰:“濬儿乖,不要信这些。你的太子位是昭告祖宗天下立的,没有无故见废的道理,叔母会帮着你据理力争。”
万贞万万没想到汪皇后在这种时候,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心情复杂。她一惯以为宫廷女子为了权利争斗起来,是不顾是非的。不料先出了个贤惠痴情的钱皇后,现在又见到了志洁行芳的汪皇后。
两位皇后,出身都不显赫,但却都具备这世间许多自许清高坚贞的士大夫都不如的高贵品德。
景泰帝更换太子的诏书下发,包括于谦在内的朝臣九十一人附签其名。王直不动,大学士陈循便将笔醮了墨塞进他手里,托着诏书候在面前逼他。王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外朝臣子万马齐喑,汪皇后却是怀了一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去见景泰帝的。
他们夫妻多年,虽然近些时候因为婆媳不合,生育事上不如人意而起了些摩擦,但彼此相处,依然还算情好。景泰帝见妻子神色不豫的进来,便问:“你脸色不好,身体又不舒服吗?”
汪皇后摇了摇头,附身给丈夫行了个礼,这才正色问道:“监国,奴在宫中听闻,您欲废太子而立见济?”
景泰帝心中有愧,嗯了一声,道:“此事思明土知府黄矰上奏,朝廷重臣九十一联署其名,朕允了。”
汪皇后道:“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非礼法正道。奴以为东宫当让,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
景泰帝费尽心思,连贿赂重臣这种事都干出来了,才勉强得到废太子的机会,被妻子一说,顿时恼羞成怒,喝道:“你呶呶不休,无非见济非尔子耶!”
汪皇后几次怀孕,都没能为丈夫生下嫡子,平日吴太后诸多埋怨,她只能听着。但丈夫这话,比起吴太后来让她伤心百倍,忍不住颤声问:“监国之意,是怪奴未能诞育皇子?”
景泰帝怒气上来,伤人的话脱口就出:“你数年无功,朕念及夫妻情分,不行宣庙之事,你竟然还敢唠唠叨叨!”
这话于汪皇后而言,真如五雷轰顶。吴太后再讨厌她,不给她皇后的体面,她都能忍,因为丈夫站在她这边;但今天丈夫亲口流露出想仿照宣庙旧事废后的心思来,她却无法忍受,泪流满面的喊尚宫女官:“阿娟,拟疏……奴自位居中宫,数年无子,愧对祖宗,今引咎退位,奏请监国裁决!”
景泰帝暴怒:“好!朕允了!废汪氏为庶人!立见济母杭氏为后!”
感谢有个账号好登陆打赏的香水。
感谢有个账号好登陆、1YiKh、豆丁的丁豆、土成、温柔一刀笑笑笑投的月票。
卡文卡得欲.仙欲死,更新迟了,赔罪。加更的那章先向大家请个假,争取本周还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