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叠影(丙)
- 1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叠影(丁)
- 1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叠影(戍)
- 1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叠影(己)
- 1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叠影(庚)
- 139 第一百四十章 叠影 (辛)
- 1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叠影(壬)
- 1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叠影(癸)
- 1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叠影(续)
- 143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舟行(甲)
- 144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舟行(乙)
- 145 第一百四十六章 舟行(丙)
- 146 第一百四十七章 舟行(丁)
- 147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舟行(戍)
- 148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舟行(己)
- 149 第一百五十章 舟行(庚)
- 150 第一百五十一章 舟行(辛)
- 151 第一百五十二章 舟行(壬)
- 152 第一百五十三章 舟行(癸)
- 153 第一百五十四章 舟行(子)
- 154 第一百五十五章 舟行(丑)
- 155 第一百五十六章 舟行(寅)
- 156 第一百五十七章 舟行(卯)
- 157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舟行(辰)
- 158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舟行(巳)
- 159 第一百六十章 舟行(午)
- 160 第一百六十一章 舟行(未)
- 161 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枕(甲)
- 162 第一百六十三章 落枕 (乙)
- 163 第一百六十四章 落枕(丙)
- 164 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枕(丁)
- 165 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枕 (戍)
- 166 第一百六十七章 落枕(己)
- 167 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枕(庚)
- 168 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枕(辛)
- 169 第一百七十章 落枕 (壬)
- 170 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枕 (癸)
- 171 第一百七十二章 落枕 (续)
- 172 第一百七十三章 落枕 (续二)
- 173 第一百七十四章 凿壁 (甲)
- 174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凿壁 (乙)
- 175 第一百七十六章 凿壁 (丙)
- 176 第一百七十七章 凿壁 (丁)
- 177 第一百七十八章 凿壁 (戍)
- 178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凿壁 (己)
- 179 第一百八十章 凿壁 (庚)
- 180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凿壁 (辛)
- 181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凿壁 (壬)
- 182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凿壁 (癸)
- 183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凿壁 (子)
- 184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凿壁 (丑)
- 185 第一百八十六章 凿壁 (寅)
- 186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凿壁 (卯)
- 187 第一百八十八章 凿壁 (辰)
- 188 第一百八十九章 凿壁 (巳)
- 189 第一百九十章 凿壁 (午)
- 190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凿壁 (未)
- 191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凿壁 (申)
- 192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凿壁 (酉)
- 193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凿壁 (戌)
- 194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凿壁 (亥)
- 195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凿壁 (续)
- 196 第一百九十七章 凿壁 (续一)
- 197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 198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刺青 (甲)
- 199 第两百章 刺青 (乙)
- 200 第二百零一章 刺青 (丙)
- 201 第二百零二章 刺青 (丁)
- 202 第二百零三章 刺青(戍)
- 203 第二百零四章 刺青(已)
- 204 第二百零五章 (庚)
- 205 第二百零六章 刺青 (辛)
- 206 第二百零七章 刺青 (壬)
- 207 第二百零八章 刺青(癸)
- 208 第二百零九章 刺青 (子)
- 209 第二百一十章 刺青 (丑)
- 210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青 (寅)
- 2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刺青 (卯)
- 212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青 (辰)
- 21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刺青 (巳)
- 214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青 (午)
- 215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刺青 (未)
- 216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刺青 (申)
- 217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刺青 (酉)
- 218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刺青 (戌)
- 219 第二百二十章 刺青 (亥)
- 22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刺青 (续)
- 221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刺青 (续一)
- 222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青 (续二)
- 223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青 (续三)
- 224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刺青 (续四)
- 225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青 (续五)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刺青 (续六)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神 (甲)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酒神 (乙)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酒神 (丙)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酒神 (丁)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酒神 (戍)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酒神 (己)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酒神 (庚)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酒神 (辛)
- 2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
- 2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酒神 (癸)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神 (子)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酒神 (丑)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酒神 (寅)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酒神 (卯)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酒神 〔辰〕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酒神 (巳)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酒神 (午)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酒神 (未)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酒神 (申)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酒神 (酉)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神 (戌)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神 (亥)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酒神 (续)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酒神(续一)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神(续二)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戏魂 (甲)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戏魂 (乙)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戏魂 (丙)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戏魂 (丁)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戏魂 (戍)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戏魂 (己)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戏魂 (庚)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戏魂 (壬)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戏魂 (癸)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戏魂 (子)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戏魂 (寅)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戏魂 (辰)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魂 (巳)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戏魂 (午)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戏魂 (未)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戏魂 (申)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戏魂 (酉)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戏魂 (戌)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戏魂 (亥)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九命 (甲)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九命 (乙)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九命 (丙)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九命 (丁)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九命 (戍)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九命 (己)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九命 (庚)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命 (辛)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九命 (壬)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命(癸)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九命 (子)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命 (丑)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九命 (寅)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命 (卯)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九命 (辰)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九命 (巳)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九命 (午)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九命 (未)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九命 (申)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九命 (酉)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九命 (戌)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命 (亥)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九命 (续一)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命 (续二)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命 (续三)
- 299 第三百章 九命 (续四)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九命 (续五)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九命 (续六)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九命 (续七)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九命 (续八)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九命 (续九)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九命 (续十)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九命 (续十一)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九命 (续十二)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九命 (续十三)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九命 (续十四)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命 (续十五)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地火 (甲)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地火 (乙)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地火 (丙)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火 (丁)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火 (戍)
- 316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火(已)
- 317 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火 (庚)
- 318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 319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地火 (壬)
- 320 第三百二十二章 地火 (癸)
- 321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地火 (子)
- 322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地火 (丑)
- 323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火 (寅)
- 324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地火 (卯)
- 325 第三百二十七章 地火 (辰)
- 326 第三百二十八章 地火 (巳)
- 327 第三百二十九章 地火 (午)
- 328 第三百三十章 地火 (未)
- 3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地火 (申)
- 33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火 (酉)
- 331 第三百三十三章 地火 (戍)
- 332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火 (亥)
- 333 第三百三十五章 地火 (续一)
- 334 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火 (续二)
- 335 第三百三十七章 地火 (续三)
- 336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地火 (续四)
- 337 第三百三十九章 地火 (续五)
- 338 第三百四十章 地火 (续六)
- 339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地火 (续七)
- 340 第三百四十二章 地火 (续八)
- 341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火 (续九)
- 342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地火 (续十)
- 343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地火 (续十一)
- 344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地火 (续十二)
- 345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地火 (续十三)
- 346 第三百四十八章 蜃海 (甲)
- 347 第三百四十九章 蜃海 (乙)
- 348 第三百五十章 蜃海 (丙)
- 349 第三百五十一章 蜃海 (丁)
- 350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蜃海 (戍)
- 351 第三百五十三章 蜃海 (己)
- 352 第三百五十四章 蜃海 (庚)
- 353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蜃海 (辛)
- 354 第三百五十六章 蜃海 (壬)
- 3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蜃海 (癸)
- 356 第三百五十八章 蜃海 (子)
- 357 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丑)
- 358 第三百六十章 蜃海 (寅)
- 359 第三百六十一章 蜃海 (卯)
- 360 第三百六十二章 蜃海 (辰)
- 361 第三百六十三章 蜃海 (巳)
- 362 第三百六十四章 蜃海 (午)
- 363 第三百六十五章 蜃海 (未)
- 364 第三百六十六章 蜃海 (申)
- 365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蜃海 (酉)
- 366 第三百六十八章 蜃海 (戌)
- 367 第三百六十九章 蜃海 (亥)
- 368 第三百七十章 蜃海 (续一)
- 369 第三百七十一章 蜃海 (续二)
- 370 第三百七十二章 蜃海 (续三)
- 371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蜃海 (续四)
- 372 第三百七十四章 蜃海(续五)
- 373 第三百七十五章 蜃海 (续六)
- 374 第三百七十六章 蜃海 (续七)
- 375 第三百七十七章 蜃海 (续八)
- 376 第三百七十八章 蜃海 (续九)
- 377 第三百七十九章 蜃海 (续十)
- 378 第三百八十章 蜃海 (续十一)
- 379 第三百八十一章 蜃海 (续十二)
- 380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续十三)
- 381 第三百八十三章 蜃海 (续十四)
- 382 第三百八十四章 蜃海 (续十五)
- 383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续十六)
- 384 第三百八十六章 蜃海(续十七)
- 385 第三百八十七章 蜃海 (续十八)
- 386 第三百八十八章 蜃海 (续十九)
- 387 第三百八十九章 蜃海 (续二十)
- 388 第三百九十章 蜃海 (续二十一)
- 389 第三百九十一章 蜃海 (续二十二)
- 390 第三百九十二章 蜃海 (续二十三)
- 391 第三百九十三章 蜃海 (续二十四)
- 392 第三百九十四章 蜃海 (续二十五)
- 393 第三百九十五章 蜃海 (续二十六)
- 394 第三百九十六章 蜃海 (续二十七)
- 395 第三百九十七章 蜃海 (续二十八)
- 396 第三百九十八章 蜃海 (续二十九)
- 397 第三百九十九章 蜃海 (续三十)
- 398 第四百章 无类(甲)
- 399 第四百零一章 无类 (乙)
- 400 第四百零贰章 无类 (丙)
- 401 第四百零三章 无类 (丁)
- 402 第四百零四章 无类 (戍)
- 403 第四百零五章 无类 (己)
- 404 第四百零六章 无类 (庚)
- 405 第四百零七章 无类 (辛)
- 406 第四百零八章 无类 (壬)
- 407 第四百零九章 无类 (癸)
- 408 第四百一十章 无类 (子)
- 409 第四百一十一章 无类 (丑)
- 410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类 (寅)
- 411 第四百一十三章 无类 (卯)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类 (辰)
- 413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类 (巳)
- 414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类 (午)
- 415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无类 (未)
- 416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
- 417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类 (酉)
- 418 第四百二十章 无类 (戌)
- 419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类 (亥)
- 420 第四百二十二章 无类 (续)
- 421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类 (续一)
- 422 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类 (续二)
- 423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无类 (续三)
- 424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类 (续四)
- 425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类 (续五)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舟行(乙)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舟行(乙)
李国良似乎早有腹稿,说得不紧不慢,但字正腔圆,看来是个地道的北京人。而说话时眉毛微扬,眼光灵动,看得出是个想法跳跃的人。
“我认为曹队长的计划很周密,执行性也强,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补充。失踪的科考船所遭遇的状况是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非常突然,以至于连求救信号都来不及发出。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再准备一艘几十吨的小船,装上一些给养和仪器设备,用绳索拖在大船后头,和大船保持几百米的距离,一但有突发情况,大船上的人可以撤到小船上,多一个接应点,而小船上的人可以马上开始观测,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信息,有备无患一些。”
我必须承认,李国良的补充内容比曹队原有的计划更有意义,这看似保守的方法,其实恰恰解决了之前失踪事件的难点,没有目击者。没有人能描述失踪船只到底遇到了什么,于是也就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计划再周密大胆都有很大的风险。而李国良的真正想法,其实是以大船为诱饵,用小船来观测,如果牺牲了大船,而能通过小船了解到失踪的真相,至少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李国良思维的缜密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大家对这个补充都十分赞同,我们便在港口多停留了一天,水务局的老陈又去调了一艘一百多吨的小型巡逻救生船,船开来时,李国良已经和曹队商量好,把一些给养和装备从大船上分出了一部分,开始运上了救生船。
但我们出发之前,还是发生了一件我们之前没预料到的事。
水务局给我们准备的大船是从修水运输公司征调来的,跟船的还有十几个运输工司的船员,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渔民船工。出发的当天,船员要求做一个祭湖神的仪式才能出发。老郭也对曹队说,这是当地渔民保持了上千年的风俗,还是尊重他们的习惯吧。既然老郭表了态,曹队也就没再说什么。
船员们买了一头猪,一只鸡和一只鸭子,在船上摆了个简易的祭台,摆上香炉,挂上布幡,船长穿上当地的深色长袍,恭恭敬敬地上香,口里还念念有词。大家围着祭品,又唱又跳了一番,然后把祭品宰杀了,血攉上香灰,洒进了湖里。而祭品据说要到湖心时再抛进湖中。
我在一旁看着祭祀活动,便问站在旁边的老郭,船员们祭祀的湖神到底是什么?
我没想到,老郭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了,一直说到我们上船向湖心进发。老郭告诉我,鄱阳湖的湖神,有很多种说法,湖岸边的各县里保留下来很多的湖神庙,但庙里供奉的形象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这在全国其他的河神、湖神、山神庙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一种说法是,在元末明初时,朱元璋和南方割据势力陈友谅在这里打了十八年的仗,虽然朱重八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有一次,被陈友谅在湖中用火计击败,水军损失殆尽。朱元璋的座船在逃跑时也起了大火,眼看就要沉没。大家都无计可施,而陈友谅的船也逐渐靠近,危急时刻,湖里忽然浮上来一只大鳖,足有半条船大小。朱元璋惊惧不已,大鳖却告诉他,天命于朱家,它是天庭派来搭救他的神龟,护送他上岸。
朱元璋便和手下爬上大鳖的背,大鳖把他们送到了对岸,逃脱升天的朱元璋,重整旗鼓,两年后终于在鄱阳湖完美复仇,一举击破了陈友谅,最终统一南北。坐上龙椅的朱元璋一直没有忘记有救命之恩的大鳖。封大鳖为湖神,修了一座老爷庙每年五次祭祀,两百多年间从未中断。而几百年间鄱阳湖的沉船事件,也大多发生在老爷庙所面对这片水域。这个说法里,湖神不是人,而是一只鳖。
另一种说法是,刘邦立汉登基后,害怕一起打天下的大将拥兵造反,便于高祖十七年,以意图谋反为理由,先后诛杀了自己所封的两个异姓王韩信和彭越。那时,英布被刘邦封为九江王,封地就在今天的鄱阳湖一带。英布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韩信、彭越,索性先发制人,举兵造反。但英布所辖只是一州数县,兵少将寡,叛乱很快被镇压,英布乱军中被俘后,也被枭首示众,头被扔进了鄱阳湖中。
但从此之后,每年春夏之交时,湖里的渔民总在夜里看到有个巨大发光的狰狞人头从湖底浮上来,而湖面下淹死在湖里的冤魂都会跟在这头颅周围,方圆几里的水面都会反射出点点的磷火,恐怖异常。如果这时不做祭祀,投一些牛羊祭品下去,不久鄱阳湖就会洪水泛滥,附近的村庄遭殃,而这一带行驶的船只也会莫名其妙的倾覆。在这个说法里,湖神竟然是英布的头颅。
当然,鄱阳湖湖神还有说是万法祖师的,也就是道家茅山派的开山鼻祖,也被尊为真武大帝。也有说是唐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代文豪柳宗元为之作赋的娆娥。但无论是哪一位湖神,在郭馆长看来,都与鄱阳湖神秘的沉船事件,特殊的天气活动有关。
郭馆长的观点我还是非常认同。我们拿现在的眼光看古代的传说,总觉得它虚幻的多,编造的多,以讹传讹的多,但其实,在科技不发达,知识水平低下的古代,民间的口头传播里,当遇到他们的认知无法解释的事情,会有夸大,会有鬼神,也会有禁忌,但并不能完全否认这些传说的出发点就不存在,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
李国良不知什么时候,也坐到船头,似乎对我和郭馆长的闲聊非常感兴趣。还问我们这些湖神的传说到底与沉船有怎样的联系?这时,我隐约也觉得这神话传说中也许真的藏着解开科考船失踪秘密的钥匙,干脆喊来了曹队和小雷,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大鳖是不是搭救了朱元璋的事并不重要,古代帝王总会弄一些祥瑞贴在自己身上,以示天命。但重要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是断断续续打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里,朱元璋负多胜少,多次被逼入绝境,这倒是事实。但在决定胜负的决战中,各种史料都记载了,陈友谅的优势水军在鄱阳湖突然遭遇了狂风大浪,很多战船离奇沉没,损失过半,而朱元璋的水军似乎早知道要发生的事,全都躲在安全的水域,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而最终歼灭了陈友谅的史实。
当然这件事,最终也被明史的编纂者归为了天命,而让后人觉得荒诞不羁。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友谅的失败与沉船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英布的事情也是载之于史的。英布被枭首,刘邦还将那座城池改名为枭阳城,用以震慑臣下。枭阳城在魏晋时期被不断扩大的鄱阳湖所淹没,被撤了县制,最终枭阳城变成了湖中的一座孤岛,涨水季节时会被完全淹没。而失踪的科考船,曾经考察了露出水面的枭阳城遗址,确认了是汉代的古城。
但巧合的是,两个传说的发生地点,老爷庙和枭阳城遗址都是鄱阳湖经常发生沉船事故的地方。至于万法祖师和娆娥的事,就没有多少史料的记载,多是口头传播。但万法祖师开创茅山派,以定海柱震摄湖妖,解决水患的事在道家典籍里是有记载的,而那根定海柱就是现在鄱阳湖中的大孤山。
娆娥的故事里,她的父亲就是个船工,因为湖面突然惊涛骇浪而落水淹死,船和人都不知所终。娆娥便在湖岸边绝食痛哭,向苍天哭诉冤情,最终感动了王母,赐还了她父亲的遗体。娆娥安葬了父亲之后,便投水而死了。柳宗元能为她作赋纪念,想来这故事也不应该是杜撰出来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湖中有各种各样的湖神,而千百年来都被湖边的百姓所祭拜,我的看法很简单。湖里造成船只沉没的力量非常神秘,并没有人真正看见过是什么在作怪,也就没有留下具体形态的记载,所以这个祭祀的对象是无形的,而后人就可以把很多形象和事件安插进去。所以,湖神传说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我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可能却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东西。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顿悟入道要门论》此书著者大珠慧海禅师,为唐代南宗代表,其思想构成了江西系的主要禅风。)(未完待续。)
“我认为曹队长的计划很周密,执行性也强,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补充。失踪的科考船所遭遇的状况是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非常突然,以至于连求救信号都来不及发出。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再准备一艘几十吨的小船,装上一些给养和仪器设备,用绳索拖在大船后头,和大船保持几百米的距离,一但有突发情况,大船上的人可以撤到小船上,多一个接应点,而小船上的人可以马上开始观测,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信息,有备无患一些。”
我必须承认,李国良的补充内容比曹队原有的计划更有意义,这看似保守的方法,其实恰恰解决了之前失踪事件的难点,没有目击者。没有人能描述失踪船只到底遇到了什么,于是也就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计划再周密大胆都有很大的风险。而李国良的真正想法,其实是以大船为诱饵,用小船来观测,如果牺牲了大船,而能通过小船了解到失踪的真相,至少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李国良思维的缜密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大家对这个补充都十分赞同,我们便在港口多停留了一天,水务局的老陈又去调了一艘一百多吨的小型巡逻救生船,船开来时,李国良已经和曹队商量好,把一些给养和装备从大船上分出了一部分,开始运上了救生船。
但我们出发之前,还是发生了一件我们之前没预料到的事。
水务局给我们准备的大船是从修水运输公司征调来的,跟船的还有十几个运输工司的船员,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渔民船工。出发的当天,船员要求做一个祭湖神的仪式才能出发。老郭也对曹队说,这是当地渔民保持了上千年的风俗,还是尊重他们的习惯吧。既然老郭表了态,曹队也就没再说什么。
船员们买了一头猪,一只鸡和一只鸭子,在船上摆了个简易的祭台,摆上香炉,挂上布幡,船长穿上当地的深色长袍,恭恭敬敬地上香,口里还念念有词。大家围着祭品,又唱又跳了一番,然后把祭品宰杀了,血攉上香灰,洒进了湖里。而祭品据说要到湖心时再抛进湖中。
我在一旁看着祭祀活动,便问站在旁边的老郭,船员们祭祀的湖神到底是什么?
我没想到,老郭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了,一直说到我们上船向湖心进发。老郭告诉我,鄱阳湖的湖神,有很多种说法,湖岸边的各县里保留下来很多的湖神庙,但庙里供奉的形象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这在全国其他的河神、湖神、山神庙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一种说法是,在元末明初时,朱元璋和南方割据势力陈友谅在这里打了十八年的仗,虽然朱重八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有一次,被陈友谅在湖中用火计击败,水军损失殆尽。朱元璋的座船在逃跑时也起了大火,眼看就要沉没。大家都无计可施,而陈友谅的船也逐渐靠近,危急时刻,湖里忽然浮上来一只大鳖,足有半条船大小。朱元璋惊惧不已,大鳖却告诉他,天命于朱家,它是天庭派来搭救他的神龟,护送他上岸。
朱元璋便和手下爬上大鳖的背,大鳖把他们送到了对岸,逃脱升天的朱元璋,重整旗鼓,两年后终于在鄱阳湖完美复仇,一举击破了陈友谅,最终统一南北。坐上龙椅的朱元璋一直没有忘记有救命之恩的大鳖。封大鳖为湖神,修了一座老爷庙每年五次祭祀,两百多年间从未中断。而几百年间鄱阳湖的沉船事件,也大多发生在老爷庙所面对这片水域。这个说法里,湖神不是人,而是一只鳖。
另一种说法是,刘邦立汉登基后,害怕一起打天下的大将拥兵造反,便于高祖十七年,以意图谋反为理由,先后诛杀了自己所封的两个异姓王韩信和彭越。那时,英布被刘邦封为九江王,封地就在今天的鄱阳湖一带。英布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韩信、彭越,索性先发制人,举兵造反。但英布所辖只是一州数县,兵少将寡,叛乱很快被镇压,英布乱军中被俘后,也被枭首示众,头被扔进了鄱阳湖中。
但从此之后,每年春夏之交时,湖里的渔民总在夜里看到有个巨大发光的狰狞人头从湖底浮上来,而湖面下淹死在湖里的冤魂都会跟在这头颅周围,方圆几里的水面都会反射出点点的磷火,恐怖异常。如果这时不做祭祀,投一些牛羊祭品下去,不久鄱阳湖就会洪水泛滥,附近的村庄遭殃,而这一带行驶的船只也会莫名其妙的倾覆。在这个说法里,湖神竟然是英布的头颅。
当然,鄱阳湖湖神还有说是万法祖师的,也就是道家茅山派的开山鼻祖,也被尊为真武大帝。也有说是唐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代文豪柳宗元为之作赋的娆娥。但无论是哪一位湖神,在郭馆长看来,都与鄱阳湖神秘的沉船事件,特殊的天气活动有关。
郭馆长的观点我还是非常认同。我们拿现在的眼光看古代的传说,总觉得它虚幻的多,编造的多,以讹传讹的多,但其实,在科技不发达,知识水平低下的古代,民间的口头传播里,当遇到他们的认知无法解释的事情,会有夸大,会有鬼神,也会有禁忌,但并不能完全否认这些传说的出发点就不存在,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
李国良不知什么时候,也坐到船头,似乎对我和郭馆长的闲聊非常感兴趣。还问我们这些湖神的传说到底与沉船有怎样的联系?这时,我隐约也觉得这神话传说中也许真的藏着解开科考船失踪秘密的钥匙,干脆喊来了曹队和小雷,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大鳖是不是搭救了朱元璋的事并不重要,古代帝王总会弄一些祥瑞贴在自己身上,以示天命。但重要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是断断续续打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里,朱元璋负多胜少,多次被逼入绝境,这倒是事实。但在决定胜负的决战中,各种史料都记载了,陈友谅的优势水军在鄱阳湖突然遭遇了狂风大浪,很多战船离奇沉没,损失过半,而朱元璋的水军似乎早知道要发生的事,全都躲在安全的水域,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而最终歼灭了陈友谅的史实。
当然这件事,最终也被明史的编纂者归为了天命,而让后人觉得荒诞不羁。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友谅的失败与沉船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英布的事情也是载之于史的。英布被枭首,刘邦还将那座城池改名为枭阳城,用以震慑臣下。枭阳城在魏晋时期被不断扩大的鄱阳湖所淹没,被撤了县制,最终枭阳城变成了湖中的一座孤岛,涨水季节时会被完全淹没。而失踪的科考船,曾经考察了露出水面的枭阳城遗址,确认了是汉代的古城。
但巧合的是,两个传说的发生地点,老爷庙和枭阳城遗址都是鄱阳湖经常发生沉船事故的地方。至于万法祖师和娆娥的事,就没有多少史料的记载,多是口头传播。但万法祖师开创茅山派,以定海柱震摄湖妖,解决水患的事在道家典籍里是有记载的,而那根定海柱就是现在鄱阳湖中的大孤山。
娆娥的故事里,她的父亲就是个船工,因为湖面突然惊涛骇浪而落水淹死,船和人都不知所终。娆娥便在湖岸边绝食痛哭,向苍天哭诉冤情,最终感动了王母,赐还了她父亲的遗体。娆娥安葬了父亲之后,便投水而死了。柳宗元能为她作赋纪念,想来这故事也不应该是杜撰出来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湖中有各种各样的湖神,而千百年来都被湖边的百姓所祭拜,我的看法很简单。湖里造成船只沉没的力量非常神秘,并没有人真正看见过是什么在作怪,也就没有留下具体形态的记载,所以这个祭祀的对象是无形的,而后人就可以把很多形象和事件安插进去。所以,湖神传说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我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可能却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东西。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顿悟入道要门论》此书著者大珠慧海禅师,为唐代南宗代表,其思想构成了江西系的主要禅风。)(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