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 书生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德妃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棋命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星光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仇敌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患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冰嬉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隐瞒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隐瞒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家国
- 433 第四百三十三章 根基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钟楼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为政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化海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茶具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疑心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风雪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打闹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归来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亲人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 挨骂
- 444 第四百四十四章 礼佛
- 445 第四百四十五章 偷礼
- 446 第四百四十六章 豆蔻
- 447 第四百四十七章 插手
- 448 第四百四十八章 罚跪
- 449 第四百四十九章 制衣
- 450 第四百五十章 无选
- 451 第四百五十一章 疑心
- 452 第四百五十二章 糊涂
- 453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养病
- 454 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斓
- 455 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怒
- 456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负
- 457 第四百五十七章 英雄
- 458 第四百五十八章 江山
- 459 第四百五十九章 春天
- 460 第四百六十章 交易
- 461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失信
- 462 第四百六十二章 质问
- 463 第四百六十三章 春风
- 464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选择
- 465 第四百六十五章 没错
- 466 第四百六十六章 春色
- 467 第四百六十七章 道谢
- 468 第四百六十八章 释比
- 469 第四百六十九章 盟约
- 470 第四百七十章 了结
- 471 第四百七十一章 哽咽
- 472 第四百七十二章 闯入
- 473 第四百七十三章 请求
- 474 第四百七十四章 白莳
- 475 第四百七十五章 质问
- 476 第四百七十六章 前朝
- 477 第四百七十七章 萧翎
- 478 第四百七十八章 偷信
- 479 第四百七十九章 辞别
- 480 第四百八十章 来客
- 481 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阵
- 482 第四百八十二章 兵法
- 483 第四百八十三章 身世
- 484 第四百八十四章 密旨
- 485 第四百八十五章 聪明
- 486 第四百八十六章 巫舞
- 487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下嫁
- 488 第四百八十八章 问罪
- 489 第四百八十九章 无悔
- 490 第四百九十章 双喜
- 491 第四百九十一章 僵局
- 492 第四百九十二章 剑指
- 493 第四百九十三章 答案
- 494 第四百九十四章 徐三
- 495 第四百九十五章 花开
- 496 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牢
- 497 第四百九十七章 真心
- 498 第四百九十八章 星空
- 499 第四百九十九章 阻拦
- 500 第五百章 乔迁
- 501 第五百零一章 把戏
- 502 第五百零二章 奁子
- 503 第五百零三章 狠心
- 504 第五百零四章 无悔
- 505 第五百零五章 会面
- 506 第五百零六章 答案
- 507 第五百零七章 搏天
- 508 第五百零八章 复命
- 509 第五百零九章 谢恩
- 510 第五百一十章 晚了
- 511 第五百一十一章 警告
- 512 第五百一十二章 帐暖
- 513 第五百一十三章 草木
- 51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开局
- 515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避雨
- 516 第五百一十六章 银杏
- 517 第五百一十七章 红妆
- 5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艳蛊
- 519 第五百一十九章 洞房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闯府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闯府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密谋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美人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花间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局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增兵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崔宴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命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旧约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义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郊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君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午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许心
- 538 第五百三十八章 回京
- 539 第五百三十九章 陨笛
- 540 第五百四十章 相见
- 541 第五百四十一章 傻子
- 542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输赢
- 543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月夜
- 544 第五百四十四章 海浪
- 545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选择
- 546 第五百四十六章 身孕
- 547 第五百四十七章 真情
- 548 第五百四十八章 压轴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三十三章 根基
第四百三十三章 根基
大明宫后宫。武慧懒倚在檐下看雪,身后跪着名影卫,正向她禀报什么,听得武慧凤眸一弯,笑意无声漫开。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崤山草庐,银装素裹。百晓生将结冰的湖面凿了个孔,正怡然自得地举着直鱼竿,试图钓些冬鱼来炖。
他身后站着柳禛,堂堂伏龙先生,此刻却像小儿,一边为百晓生穿蚯蚓鱼饵,一边低语:“长安城的消息,辛夷持内廷行走令,往麟德殿去了。”
百晓生眸色一闪,鱼竿一颤,俨然有鱼儿咬住了饵,逗得百晓生猛地大笑起来。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麟德殿旁的暖阁里。十几位太监宫女众星拱月地簇拥着李赫,为他换朝服,戴龙冕,着朝珠,进行着大朝前最后的准备。
一阵清风拂进殿。李赫忽的屏退所有人,然后朝藻井上看了眼,那儿不知何时出现了个锦衣卫,鬼魅般上前来,向李赫耳语了什么。
李赫乍然笑了,笑得白鬓苍苍的眼角,都涌上了泪光,和窗外雪殿冰宫辉映成一片。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同时,随着辛夷每一步踏入大明宫,消息随着每一位夜枭的飞逝,乍然传遍了棋局每一个角落。
同时,从各方弈者口中,无论是恨是喜,都说出了同一句话。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晨光洒上大明宫琉璃瓦的那一刻,辛夷伫立在了麟德殿门口,从门里已经传来议政的讨论声。
“打开殿门,辛夷觐见。”辛夷深吸一口气,高举起手里的令牌,晨曦将上面“内廷行走”四字鎏了层金。
金吾卫们根本不敢拦。随着太监公鸡般“辛夷觐见”的一声尖喝,殿门轰隆隆打开,辛夷毫无迟疑,迈脚踏入。
……
刚一踏入殿内,龙涎香就往鼻尖里窜,空气里的肃穆压得人脊背发弯,光洁的大殿地面上,映出文武百官各色袍脚,鸦雀无声,鳞次栉比。
辛夷垂头敛目,趋步上前,按照大礼的规矩,一丝不苟地三拜九叩:“民女辛夷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赫淡淡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夹杂着股天生帝王的威严。
“你来做什么?”同时响起的,还有旁边微微的惊呼,辛夷顺着看去,不是旁人,正是晋王李景霆。
他手持进谏玉笏,玄色蛟蟒王制朝服,头戴金冠,将他老铁树的气质衬得刚刚好,唯独他面露风霜,下颌一圈青胡茬,发红的眼角俨然几晚不曾好歇。
传闻晋王接手治水,当晚八百里加急,亲往关内道查看,又连夜赶回京,递上了泄洪折子,这来去千里奔波,陀螺不停转,累都能累掉半条命。
如今伫立殿中,和群臣唇枪舌剑,不过是强撑罢了。
辛夷眸色一软,向李景霆点头示意,遂转头看向李赫:“启禀皇上:大河往两岸泄洪一事,民女有要事奏。”
没想到李赫还发发话。李景霆便忍不住眉梢一挑,插嘴道:“你也不同意往两岸泄洪?”
一个“也”字,被刻意加重。旋即,殿中一半朝臣松了口气,另一半朝臣则忿忿不平,骚*动起来。
俨然关于大河治水,往两岸泄洪,还是往下游泄洪,朝野分成了两派,争执僵持不下。
因为两条路都是死路,不过是死几个的区别,于是,谁也不占不了理。
皇帝李赫脸色凝重,沉声道:“按理说庶民不上堂。但念尔有内廷行走赐权,也就允汝几句,且把后续思量细道来。若尔所言有理,朕未免不能一听,但若尔胡乱狂言,朕可就要治你扰乱朝堂的死罪了。”
冗长的话冠冕堂皇。朝臣们再两眼翻白,也都暂时消停下来,所有的目光投向了辛夷。
辛夷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朗声道:“敢问晋王爷及诸位大人,为何就得往两岸泄洪?”
朝廷上顿时爆发出轻蔑的哄笑。
李景霆也不可置信,作势伸手,在辛夷眼前晃了晃:“辛姑娘昨晚歇息好?本王一直以为姑娘深明大义,于朝政之事颇有见地,泄洪的理由还不清楚?怎如今还如三岁稚子般,多此一问?”
李赫也眉尖微蹙,扶额道:“辛氏,事到如今,追究王家隐瞒不报的罪,已于事无补。关键是治水,刻不容缓,唯有泄洪一条路,要么两岸,要么下游。而下游靠近京畿,百姓或繁华都远胜于两岸,所以……”
“所以,就得往两岸泄洪?”辛夷冷声道。
“正是。”皇帝李赫,晋王李景霆,并朝中大多数的朝臣,都面色安然地点头,俨然这一方已占了大头,谁要是再质疑,那就是不识时务的傻子了。
辛夷眸迸精光,掠过诸人的眼,看到了坦然聪慧大义等太多光明伟大的东西,却偏偏不见,为那两岸苍生所露出的半分悲悯。
辛夷咬了咬唇,一字一顿:“所以,就得舍小保大?就得弃车保帅?下游的百姓该活,两岸的百姓就该死?这就是你们的理由?”
“放肆!”陇西李的家主一声爆喝,打断了辛夷话头怒,“这也是无奈之举。大国小家,该保哪一样,部分全局,该舍哪一方,这是大义,这是政治,妇道人家,又懂什么!”
话虽刻薄,却意外地赢得了满堂彩。连晋王李景霆也只是歉意地别过头去,并没有吱声。
辛夷忽的明白了,长生到底是怀着如何的心绪,才在最后放弃说服她,而独自转身离去。
“我懂什么?我确实什么也不懂。”辛夷眸底蹭一声冒起了火星子,“然而,诸位大人也不懂。”
在文武百官怒火爆起的刹那,辛夷猛地迈步,向金銮座走去,突兀的举动将所有的愤或蔑都惊退在喉咙里。
“我府上有名杂役,是丰州人士,是故土即将被淹的普通人,是你们口中,卑微又贫贱的老百姓。前阵子,因两岸泄洪一事,他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辛夷攥了攥拳头,咽下股莫名上涌的酸意,在呆若木鸡的满朝注视下,厉声震响。
“我,辛夷,和场中诸多大人一般,是站在棋局巅峰,握一方弈权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
“奏折上计算人命的一串数字,是多少小家视若全部的顶梁柱。
“所谓为家国舍局部的正确道理,是多少百姓用血泪铺就的太平。”
“朝议上轻描淡写沦为各方博弈的水患,是多少苍生命运就此转弯的劫难。”
辛夷顿了顿,毫不避讳地抬起眼帘,直视文武百官,目若寒剑刺骨三寸,唯独发红的眼角,出卖了她此刻不稳的语调。
“我辛夷不懂,诸位大人也不会懂,再正确再贤明再伟大,也不会懂。哪怕大义朝天,青史流芳也不会懂。因为始终站在云端,看不清也看不见,泥土中千万万蝼蚁。”
“那些千千万蝼蚁,芸芸众生,油盐酱醋,不懂家国大义,甚至连字也不会写。然而他们,才是这个国的根基。”
“支撑起这片王业九州的,从来不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也或许不是高贵华美的道义,而是那些脚趾头里沾着泥,拿孔子画像卷大饼吃,确实愚昧确实卑微甚至有时确实可恶的老百姓呐!”
最后一句呐喊,如惊雷在殿中炸响,炸得诸人面容耸动,双目失神,连心底都乍然一阵恍惚。
麟德殿陷入了古怪的死寂。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崤山草庐,银装素裹。百晓生将结冰的湖面凿了个孔,正怡然自得地举着直鱼竿,试图钓些冬鱼来炖。
他身后站着柳禛,堂堂伏龙先生,此刻却像小儿,一边为百晓生穿蚯蚓鱼饵,一边低语:“长安城的消息,辛夷持内廷行走令,往麟德殿去了。”
百晓生眸色一闪,鱼竿一颤,俨然有鱼儿咬住了饵,逗得百晓生猛地大笑起来。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麟德殿旁的暖阁里。十几位太监宫女众星拱月地簇拥着李赫,为他换朝服,戴龙冕,着朝珠,进行着大朝前最后的准备。
一阵清风拂进殿。李赫忽的屏退所有人,然后朝藻井上看了眼,那儿不知何时出现了个锦衣卫,鬼魅般上前来,向李赫耳语了什么。
李赫乍然笑了,笑得白鬓苍苍的眼角,都涌上了泪光,和窗外雪殿冰宫辉映成一片。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同时,随着辛夷每一步踏入大明宫,消息随着每一位夜枭的飞逝,乍然传遍了棋局每一个角落。
同时,从各方弈者口中,无论是恨是喜,都说出了同一句话。
“恭喜我魏,选王将出。”
……
晨光洒上大明宫琉璃瓦的那一刻,辛夷伫立在了麟德殿门口,从门里已经传来议政的讨论声。
“打开殿门,辛夷觐见。”辛夷深吸一口气,高举起手里的令牌,晨曦将上面“内廷行走”四字鎏了层金。
金吾卫们根本不敢拦。随着太监公鸡般“辛夷觐见”的一声尖喝,殿门轰隆隆打开,辛夷毫无迟疑,迈脚踏入。
……
刚一踏入殿内,龙涎香就往鼻尖里窜,空气里的肃穆压得人脊背发弯,光洁的大殿地面上,映出文武百官各色袍脚,鸦雀无声,鳞次栉比。
辛夷垂头敛目,趋步上前,按照大礼的规矩,一丝不苟地三拜九叩:“民女辛夷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赫淡淡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夹杂着股天生帝王的威严。
“你来做什么?”同时响起的,还有旁边微微的惊呼,辛夷顺着看去,不是旁人,正是晋王李景霆。
他手持进谏玉笏,玄色蛟蟒王制朝服,头戴金冠,将他老铁树的气质衬得刚刚好,唯独他面露风霜,下颌一圈青胡茬,发红的眼角俨然几晚不曾好歇。
传闻晋王接手治水,当晚八百里加急,亲往关内道查看,又连夜赶回京,递上了泄洪折子,这来去千里奔波,陀螺不停转,累都能累掉半条命。
如今伫立殿中,和群臣唇枪舌剑,不过是强撑罢了。
辛夷眸色一软,向李景霆点头示意,遂转头看向李赫:“启禀皇上:大河往两岸泄洪一事,民女有要事奏。”
没想到李赫还发发话。李景霆便忍不住眉梢一挑,插嘴道:“你也不同意往两岸泄洪?”
一个“也”字,被刻意加重。旋即,殿中一半朝臣松了口气,另一半朝臣则忿忿不平,骚*动起来。
俨然关于大河治水,往两岸泄洪,还是往下游泄洪,朝野分成了两派,争执僵持不下。
因为两条路都是死路,不过是死几个的区别,于是,谁也不占不了理。
皇帝李赫脸色凝重,沉声道:“按理说庶民不上堂。但念尔有内廷行走赐权,也就允汝几句,且把后续思量细道来。若尔所言有理,朕未免不能一听,但若尔胡乱狂言,朕可就要治你扰乱朝堂的死罪了。”
冗长的话冠冕堂皇。朝臣们再两眼翻白,也都暂时消停下来,所有的目光投向了辛夷。
辛夷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朗声道:“敢问晋王爷及诸位大人,为何就得往两岸泄洪?”
朝廷上顿时爆发出轻蔑的哄笑。
李景霆也不可置信,作势伸手,在辛夷眼前晃了晃:“辛姑娘昨晚歇息好?本王一直以为姑娘深明大义,于朝政之事颇有见地,泄洪的理由还不清楚?怎如今还如三岁稚子般,多此一问?”
李赫也眉尖微蹙,扶额道:“辛氏,事到如今,追究王家隐瞒不报的罪,已于事无补。关键是治水,刻不容缓,唯有泄洪一条路,要么两岸,要么下游。而下游靠近京畿,百姓或繁华都远胜于两岸,所以……”
“所以,就得往两岸泄洪?”辛夷冷声道。
“正是。”皇帝李赫,晋王李景霆,并朝中大多数的朝臣,都面色安然地点头,俨然这一方已占了大头,谁要是再质疑,那就是不识时务的傻子了。
辛夷眸迸精光,掠过诸人的眼,看到了坦然聪慧大义等太多光明伟大的东西,却偏偏不见,为那两岸苍生所露出的半分悲悯。
辛夷咬了咬唇,一字一顿:“所以,就得舍小保大?就得弃车保帅?下游的百姓该活,两岸的百姓就该死?这就是你们的理由?”
“放肆!”陇西李的家主一声爆喝,打断了辛夷话头怒,“这也是无奈之举。大国小家,该保哪一样,部分全局,该舍哪一方,这是大义,这是政治,妇道人家,又懂什么!”
话虽刻薄,却意外地赢得了满堂彩。连晋王李景霆也只是歉意地别过头去,并没有吱声。
辛夷忽的明白了,长生到底是怀着如何的心绪,才在最后放弃说服她,而独自转身离去。
“我懂什么?我确实什么也不懂。”辛夷眸底蹭一声冒起了火星子,“然而,诸位大人也不懂。”
在文武百官怒火爆起的刹那,辛夷猛地迈步,向金銮座走去,突兀的举动将所有的愤或蔑都惊退在喉咙里。
“我府上有名杂役,是丰州人士,是故土即将被淹的普通人,是你们口中,卑微又贫贱的老百姓。前阵子,因两岸泄洪一事,他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辛夷攥了攥拳头,咽下股莫名上涌的酸意,在呆若木鸡的满朝注视下,厉声震响。
“我,辛夷,和场中诸多大人一般,是站在棋局巅峰,握一方弈权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
“奏折上计算人命的一串数字,是多少小家视若全部的顶梁柱。
“所谓为家国舍局部的正确道理,是多少百姓用血泪铺就的太平。”
“朝议上轻描淡写沦为各方博弈的水患,是多少苍生命运就此转弯的劫难。”
辛夷顿了顿,毫不避讳地抬起眼帘,直视文武百官,目若寒剑刺骨三寸,唯独发红的眼角,出卖了她此刻不稳的语调。
“我辛夷不懂,诸位大人也不会懂,再正确再贤明再伟大,也不会懂。哪怕大义朝天,青史流芳也不会懂。因为始终站在云端,看不清也看不见,泥土中千万万蝼蚁。”
“那些千千万蝼蚁,芸芸众生,油盐酱醋,不懂家国大义,甚至连字也不会写。然而他们,才是这个国的根基。”
“支撑起这片王业九州的,从来不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也或许不是高贵华美的道义,而是那些脚趾头里沾着泥,拿孔子画像卷大饼吃,确实愚昧确实卑微甚至有时确实可恶的老百姓呐!”
最后一句呐喊,如惊雷在殿中炸响,炸得诸人面容耸动,双目失神,连心底都乍然一阵恍惚。
麟德殿陷入了古怪的死寂。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