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4 第137章
- 135 第138章
- 136 第139章
- 137 第140章
- 138 第141章
- 139 第142章
- 140 第143章
- 141 第144章
- 142 第145章
- 143 第146章
- 144 第147章
- 145 第148章
- 146 第149章
- 147 第150章
- 148 第151章
- 149 第152章
- 150 第153章
- 151 第154章
- 152 第155章
- 153 第156章
- 154 第157章
- 155 第158章 章
- 156 第159章
- 157 第160章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7章
第147章
第十章天命
如果吴诩知道徐惠的心中所想一定会吐血的吧?
不过,这次谈话后,小徐妹子待吴诩反倒越发好了。
这让一直惴惴不安害怕被徐惠的厌弃的小吴同学渐渐放下心来…………
与此同时,坐等消息的李小九殿下也得到了徐惠的答复,并且也知道了他家阿武的心理阴影。
“厌恶男子……的触碰么?”李治喃喃自语,而后又想起他几次吃吴诩的豆腐,都不见对方有什么不适的样子,心里不知怎么的就雀跃起来…………
至少…………
阿武并不讨厌他的触碰,不是吗?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大唐边境又发生恶劣的抢掠事件。
右卫长史王玄策奉李二陛下之命出使吐蕃,一是为交流沟通两国的关系,二是去看望远嫁吐蕃多年的文成公主。
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着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经天竺国时,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抢掠,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都抢去。
如果是平常商队,遇到了这种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可这次,参加抢掠的天竺人算是踢到铁板了…………
谁让他们抢的是天朝的官家商队呢。
王玄策逃脱后,就继续往吐蕃方向走,见了松赞干布,就向他说明了遭劫的情况。
大唐的好女婿松赞干布同学大为愤怒,立刻带兵讨伐天竺,同时给王玄策一部分军队,一同率军捣毁了中天竺的都城,擒住了中天竺国国王阿罗那顺,俘获上万天竺人和无数牛马财物。
王玄策回朝后,不仅带来了大批俘虏、财物和土地,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方土,名叫那罗迩娑婆。
小吴同学在玉华宫见到那个印度阿三的时候就有种不好的感觉。
偏李二陛下把他当成座上宾,还让吴诩带着宫人好生招待他…………
那罗迩娑婆被安置在行宫的最西边,除了吴诩带来的人,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他居住的小院。
吴诩在那罗迩娑婆住进西边院子的第一天,才知道这个印度阿三居然是个炼丹的方士…………
吴诩不由大吃一惊。
她在宫中这么多年,也听说过李二陛下吹嘘自己的言论,其中一条就是他不信神佛,不信长生,也从不炼丹嗑药…………
所以眼前的情况说明,李二陛下又开始刷新下限,出尔反尔地准备嗑药了!
至于那个阿三,说是什么方士,不过是神棍而已。
连孙老爷子这么厉害的神医,也不敢打包票说能炼出延年益寿的丹药来,这个阿三竟然大言不惭,说能炼出长生不老药来…………
更神奇的是,李二陛下居然相信了足球万岁!
现代人大多数都知道,服用重金属是找死的行为…………
吴诩森森怀疑,这阿三其实是中天竺国派来弄死李二陛下的间谍吧?!
吴诩十分纠结,犹豫着要不要给李小九通风报信…………
李二陛下把这阿三偷偷藏在西苑的目的很明显啊,九成九是想瞒着朝中重臣和李小九的!
如果消息泄露,长孙相公必定会指挥御史进谏,李小九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到时候,李二陛下固然要被拍成渣渣,她这个通风报信者八成也要被打击报复=,=
吴诩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跟李治提个醒…………
只是,她才刚刚把李小九给糊弄过去,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快就跑去见他。
而且,李治近来也忙于政务,在玉华宫住了两三日就回长安坐镇了,两人竟是除了第一天在马场见过,就再没有相遇。
吴诩莫名的有些失落!
徐惠如今虽没能跟吴诩一处起居,对小吴同学的情绪变化倒是一清二楚。
还说什么不喜欢…………
分明是已经动了心却不自知罢了…………
这两个人还真是能折腾╮(╯_╰)╭
不过,小徐妹子也没有刻意去提醒吴诩,她觉得自己能做的已经尽力都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她那个呆呆的义姐什么时候肯开窍而已…………
其实徐惠心里还是有点恼这李治的。
明明是他算计了人,却还让被算计的人满怀愧疚…………
那么就别怪阿武要犹豫了!
让太子殿下多等待一段时间,被阿武折腾一下也是应该的!
对此,太子殿下早有觉悟:“孤这么多年都等得,难道还在乎多等这么一月两月么?”
青年手上拿着从玉华宫那边来的密信,笑得风轻云淡。
立在一旁伺候小顺子努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大气都不敢喘。
多年伺候李治的经验让他明白,未来两天里千万不要在太子殿下面前出错,否则下场会非常凄惨…………
可是,这世上有个词语叫做‘祸不单行’。
小顺子只看韦良娣的贴身大宫女笑盈盈地进来了,他就知道祸事已经找上门来了…………
李治在监国期间起居之所依然是千秋殿,他每天起身后就到两仪殿听政,处理完公务后若还有闲暇,或留长孙舅舅谈谈心,或巡视一下弘文馆,然后再回千秋殿歇息。除了初一、十五循礼回一趟东宫,安抚一下后院,太子殿下的日子过得跟苦修的居士相差无几。
太子妃王氏虽然心里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李治是忙于政务无暇回东宫,而且每月回来两次也多是歇在承恩殿,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但是,让王氏沮丧的是她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风云大陆之神魂殿全文阅读。
而其他几个姬妾却在承恩次数极少的情况下,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先是郑氏在痛死女儿之后的一年,又生下小二郎。
然后是杨氏和萧良娣先后有孕,一个生下小三郎,一个生下小大娘。
如众人猜测的一样,萧良娣生的小娘子十分讨李治喜欢——东宫的人算是看透了,太子殿下就是个喜欢女儿的家伙。
萧良娣可不是郑氏那种好拿捏的人物,她出身好,人又聪明,有了女儿后,在东宫的地位可谓固若磐石,目前是最能威胁到太子妃地位的女人…………
王氏感到压力很大。
在崔尚仪的献计下,王氏着力拉拢生了小三郎的杨氏。
可是,太子殿下不待见杨氏和韦良娣这种事,小顺子这些心腹是早就心照不宣了,也就太子妃她们不明就里,还自以为得计要纳这两人在羽下固宠…………
韦良娣就不说了,现在在东宫基本已是个摆设了。
而杨氏则太过骄矜,仗着有几分姿色,很不把一同进东宫的李氏看在眼里。先前在定州,杨氏因为擅闯含微殿,不慎弄坏了一份文件,惹恼了素来好性儿的太子殿下,差点动了廷杖。孰料她运气极好,因为怀孕逃过一劫,仅仅是被遣送回京。之后,杨氏又一举得男,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让王氏羡慕嫉妒恨得直挠墙………………
小顺子是李治的贴身小侍,对东宫后院的事知道的也许不是很多,可太子殿下的事可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次回长安监国,太子殿下愣是一次都没碰过太子妃这种事,他会随便说吗?
就是其他的姬妾,也就萧良娣和刘氏偶尔能留太子殿下过上一夜。
可今天来的两个宫人一个是太子妃身边的人,一个却是韦良娣的人,小顺子怎么可能不惊讶。
“婢子们特来向郎君贺喜…………”两个宫人一进大殿,就笑盈盈地向李治行了一个大礼。
李治不由停下笔,淡淡问道:“你是哪个宫的?孤有何喜可贺?”
那两个宫人见李治根本不认得自己的出处,笑容不由微微一滞,对视了一眼,继而若无其事笑道:“婢子们奉娘子之名,前来禀报郎君,两位良娣都有喜了…………”
“两位良娣都有喜了?”李治闻言,却没有露出欣喜的神色,反而皱起了眉,他丢开手上的笔,立了起来。
小顺子见状,立刻使眼色让宫人们送上来的清水和布巾,然后自己亲自伺候李治净手。
李治擦干净双手,眉头依然没有舒展,对还跪在地上的那两个宫人道:“你们起来说话…………”
那两个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小心翼翼站起来,偷觑着李治的神色。
这时,千秋殿的宫人已经换上了新沏的花茶,李治端在手中,却没急着喝,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碗中的干花…………
“韦良娣坐胎多久了?”李治冷不防开口道,却只问了韦良娣。
那两个宫人一怔,随即那个韦良娣的宫女答道:“回禀郎君,今儿良娣在太子妃那里传了太医,良娣坐胎恰好三个月了…………”
李治闻言,脸色越发晦暗了新闯王。
其实萧氏的这胎他早有些觉察,不过对方想要暂时瞒着,等到满三个月后才说出来,他也就随她去了…………
至于韦良娣的么,真是非常意外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在马周去世的那个月怀上的…………
那段时间,他心烦意乱,只回过东宫一次,却是在丽正殿歇的,他都不记得那晚有没有召过姬妾…………
而韦良娣偏巧就有了三个月身孕…………
这事有些蹊跷。
李治垂下眼睑,淡淡吩咐道:“按例赏两位良娣,其他的事,让太子妃看着办吧…………”
说完不用等他使眼色,小顺子已经很自觉地赏了两个宫人一人一个封包。
两个宫人如蒙大赦,忙磕头谢赏退出去了。
“除了小顺子,都退下…………”等两个宫人走远后,李治就将茶碗重重放在案上,然后一摆手让伺候的人都退下。
十数个侍人立即迅速、安静、有序地退出了大殿,过程绝不超过十秒钟。
等大殿上只剩两个人时,小顺子也不等李治发问,就主动跪下认错。
“太子,小奴有罪…………”
“那晚在丽正殿,是太子妃把韦良娣送过来的,小奴不敢阻拦啊…………”
----------------------------准备发饭盒的分割线-----------------------------------------------------------------------------------------------------------------
拿下中天竺之后,吐蕃瓜分了不少好处,还专门遣使来大唐献礼。
几个月来难得遇到这样的大喜事,李二陛下心情大好,又起了再征高句丽之心。
彼时薛万彻还没从辽东回来,李二陛下就拟给他再增派兵马船舰,索性直接原地整顿出兵,一举灭了高句丽。
为了补充东征的船只,李二陛下命令剑南道沿途百姓制造船舰。
如果这个征集令是在四五年前发的,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时的大唐的经济实力雄厚,负担得起。
可自贞观十九年以来,整个大唐天灾**不断,李二陛下还连年征战,大造宫室,征集名家字帖和宝马良驹…………
百姓早已负荷不起了。
这次的征船令一下,剑南道沿途的不少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就在小吴同学费尽千辛万苦,驯服了狮子骢的时候,李二陛下的任性行为终于激起了民愤……
雅、邓、眉三州的百姓因征船一事造反了。
乱军的势力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剑阁,三州刺史同时向朝廷告急。
这简直就像三个响亮的巴掌狠狠的扇在李二陛下的脸上,把贞观之治的光鲜招牌拍了个粉碎!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再发饭盒and虐十七=。=
如果吴诩知道徐惠的心中所想一定会吐血的吧?
不过,这次谈话后,小徐妹子待吴诩反倒越发好了。
这让一直惴惴不安害怕被徐惠的厌弃的小吴同学渐渐放下心来…………
与此同时,坐等消息的李小九殿下也得到了徐惠的答复,并且也知道了他家阿武的心理阴影。
“厌恶男子……的触碰么?”李治喃喃自语,而后又想起他几次吃吴诩的豆腐,都不见对方有什么不适的样子,心里不知怎么的就雀跃起来…………
至少…………
阿武并不讨厌他的触碰,不是吗?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大唐边境又发生恶劣的抢掠事件。
右卫长史王玄策奉李二陛下之命出使吐蕃,一是为交流沟通两国的关系,二是去看望远嫁吐蕃多年的文成公主。
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着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经天竺国时,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抢掠,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都抢去。
如果是平常商队,遇到了这种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可这次,参加抢掠的天竺人算是踢到铁板了…………
谁让他们抢的是天朝的官家商队呢。
王玄策逃脱后,就继续往吐蕃方向走,见了松赞干布,就向他说明了遭劫的情况。
大唐的好女婿松赞干布同学大为愤怒,立刻带兵讨伐天竺,同时给王玄策一部分军队,一同率军捣毁了中天竺的都城,擒住了中天竺国国王阿罗那顺,俘获上万天竺人和无数牛马财物。
王玄策回朝后,不仅带来了大批俘虏、财物和土地,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方土,名叫那罗迩娑婆。
小吴同学在玉华宫见到那个印度阿三的时候就有种不好的感觉。
偏李二陛下把他当成座上宾,还让吴诩带着宫人好生招待他…………
那罗迩娑婆被安置在行宫的最西边,除了吴诩带来的人,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他居住的小院。
吴诩在那罗迩娑婆住进西边院子的第一天,才知道这个印度阿三居然是个炼丹的方士…………
吴诩不由大吃一惊。
她在宫中这么多年,也听说过李二陛下吹嘘自己的言论,其中一条就是他不信神佛,不信长生,也从不炼丹嗑药…………
所以眼前的情况说明,李二陛下又开始刷新下限,出尔反尔地准备嗑药了!
至于那个阿三,说是什么方士,不过是神棍而已。
连孙老爷子这么厉害的神医,也不敢打包票说能炼出延年益寿的丹药来,这个阿三竟然大言不惭,说能炼出长生不老药来…………
更神奇的是,李二陛下居然相信了足球万岁!
现代人大多数都知道,服用重金属是找死的行为…………
吴诩森森怀疑,这阿三其实是中天竺国派来弄死李二陛下的间谍吧?!
吴诩十分纠结,犹豫着要不要给李小九通风报信…………
李二陛下把这阿三偷偷藏在西苑的目的很明显啊,九成九是想瞒着朝中重臣和李小九的!
如果消息泄露,长孙相公必定会指挥御史进谏,李小九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到时候,李二陛下固然要被拍成渣渣,她这个通风报信者八成也要被打击报复=,=
吴诩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跟李治提个醒…………
只是,她才刚刚把李小九给糊弄过去,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快就跑去见他。
而且,李治近来也忙于政务,在玉华宫住了两三日就回长安坐镇了,两人竟是除了第一天在马场见过,就再没有相遇。
吴诩莫名的有些失落!
徐惠如今虽没能跟吴诩一处起居,对小吴同学的情绪变化倒是一清二楚。
还说什么不喜欢…………
分明是已经动了心却不自知罢了…………
这两个人还真是能折腾╮(╯_╰)╭
不过,小徐妹子也没有刻意去提醒吴诩,她觉得自己能做的已经尽力都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她那个呆呆的义姐什么时候肯开窍而已…………
其实徐惠心里还是有点恼这李治的。
明明是他算计了人,却还让被算计的人满怀愧疚…………
那么就别怪阿武要犹豫了!
让太子殿下多等待一段时间,被阿武折腾一下也是应该的!
对此,太子殿下早有觉悟:“孤这么多年都等得,难道还在乎多等这么一月两月么?”
青年手上拿着从玉华宫那边来的密信,笑得风轻云淡。
立在一旁伺候小顺子努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大气都不敢喘。
多年伺候李治的经验让他明白,未来两天里千万不要在太子殿下面前出错,否则下场会非常凄惨…………
可是,这世上有个词语叫做‘祸不单行’。
小顺子只看韦良娣的贴身大宫女笑盈盈地进来了,他就知道祸事已经找上门来了…………
李治在监国期间起居之所依然是千秋殿,他每天起身后就到两仪殿听政,处理完公务后若还有闲暇,或留长孙舅舅谈谈心,或巡视一下弘文馆,然后再回千秋殿歇息。除了初一、十五循礼回一趟东宫,安抚一下后院,太子殿下的日子过得跟苦修的居士相差无几。
太子妃王氏虽然心里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李治是忙于政务无暇回东宫,而且每月回来两次也多是歇在承恩殿,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但是,让王氏沮丧的是她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风云大陆之神魂殿全文阅读。
而其他几个姬妾却在承恩次数极少的情况下,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先是郑氏在痛死女儿之后的一年,又生下小二郎。
然后是杨氏和萧良娣先后有孕,一个生下小三郎,一个生下小大娘。
如众人猜测的一样,萧良娣生的小娘子十分讨李治喜欢——东宫的人算是看透了,太子殿下就是个喜欢女儿的家伙。
萧良娣可不是郑氏那种好拿捏的人物,她出身好,人又聪明,有了女儿后,在东宫的地位可谓固若磐石,目前是最能威胁到太子妃地位的女人…………
王氏感到压力很大。
在崔尚仪的献计下,王氏着力拉拢生了小三郎的杨氏。
可是,太子殿下不待见杨氏和韦良娣这种事,小顺子这些心腹是早就心照不宣了,也就太子妃她们不明就里,还自以为得计要纳这两人在羽下固宠…………
韦良娣就不说了,现在在东宫基本已是个摆设了。
而杨氏则太过骄矜,仗着有几分姿色,很不把一同进东宫的李氏看在眼里。先前在定州,杨氏因为擅闯含微殿,不慎弄坏了一份文件,惹恼了素来好性儿的太子殿下,差点动了廷杖。孰料她运气极好,因为怀孕逃过一劫,仅仅是被遣送回京。之后,杨氏又一举得男,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让王氏羡慕嫉妒恨得直挠墙………………
小顺子是李治的贴身小侍,对东宫后院的事知道的也许不是很多,可太子殿下的事可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次回长安监国,太子殿下愣是一次都没碰过太子妃这种事,他会随便说吗?
就是其他的姬妾,也就萧良娣和刘氏偶尔能留太子殿下过上一夜。
可今天来的两个宫人一个是太子妃身边的人,一个却是韦良娣的人,小顺子怎么可能不惊讶。
“婢子们特来向郎君贺喜…………”两个宫人一进大殿,就笑盈盈地向李治行了一个大礼。
李治不由停下笔,淡淡问道:“你是哪个宫的?孤有何喜可贺?”
那两个宫人见李治根本不认得自己的出处,笑容不由微微一滞,对视了一眼,继而若无其事笑道:“婢子们奉娘子之名,前来禀报郎君,两位良娣都有喜了…………”
“两位良娣都有喜了?”李治闻言,却没有露出欣喜的神色,反而皱起了眉,他丢开手上的笔,立了起来。
小顺子见状,立刻使眼色让宫人们送上来的清水和布巾,然后自己亲自伺候李治净手。
李治擦干净双手,眉头依然没有舒展,对还跪在地上的那两个宫人道:“你们起来说话…………”
那两个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小心翼翼站起来,偷觑着李治的神色。
这时,千秋殿的宫人已经换上了新沏的花茶,李治端在手中,却没急着喝,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碗中的干花…………
“韦良娣坐胎多久了?”李治冷不防开口道,却只问了韦良娣。
那两个宫人一怔,随即那个韦良娣的宫女答道:“回禀郎君,今儿良娣在太子妃那里传了太医,良娣坐胎恰好三个月了…………”
李治闻言,脸色越发晦暗了新闯王。
其实萧氏的这胎他早有些觉察,不过对方想要暂时瞒着,等到满三个月后才说出来,他也就随她去了…………
至于韦良娣的么,真是非常意外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在马周去世的那个月怀上的…………
那段时间,他心烦意乱,只回过东宫一次,却是在丽正殿歇的,他都不记得那晚有没有召过姬妾…………
而韦良娣偏巧就有了三个月身孕…………
这事有些蹊跷。
李治垂下眼睑,淡淡吩咐道:“按例赏两位良娣,其他的事,让太子妃看着办吧…………”
说完不用等他使眼色,小顺子已经很自觉地赏了两个宫人一人一个封包。
两个宫人如蒙大赦,忙磕头谢赏退出去了。
“除了小顺子,都退下…………”等两个宫人走远后,李治就将茶碗重重放在案上,然后一摆手让伺候的人都退下。
十数个侍人立即迅速、安静、有序地退出了大殿,过程绝不超过十秒钟。
等大殿上只剩两个人时,小顺子也不等李治发问,就主动跪下认错。
“太子,小奴有罪…………”
“那晚在丽正殿,是太子妃把韦良娣送过来的,小奴不敢阻拦啊…………”
----------------------------准备发饭盒的分割线-----------------------------------------------------------------------------------------------------------------
拿下中天竺之后,吐蕃瓜分了不少好处,还专门遣使来大唐献礼。
几个月来难得遇到这样的大喜事,李二陛下心情大好,又起了再征高句丽之心。
彼时薛万彻还没从辽东回来,李二陛下就拟给他再增派兵马船舰,索性直接原地整顿出兵,一举灭了高句丽。
为了补充东征的船只,李二陛下命令剑南道沿途百姓制造船舰。
如果这个征集令是在四五年前发的,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时的大唐的经济实力雄厚,负担得起。
可自贞观十九年以来,整个大唐天灾**不断,李二陛下还连年征战,大造宫室,征集名家字帖和宝马良驹…………
百姓早已负荷不起了。
这次的征船令一下,剑南道沿途的不少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就在小吴同学费尽千辛万苦,驯服了狮子骢的时候,李二陛下的任性行为终于激起了民愤……
雅、邓、眉三州的百姓因征船一事造反了。
乱军的势力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剑阁,三州刺史同时向朝廷告急。
这简直就像三个响亮的巴掌狠狠的扇在李二陛下的脸上,把贞观之治的光鲜招牌拍了个粉碎!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再发饭盒and虐十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