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24 3.人最惧类己
- 1125 4.一日罢三相
- 1126 5.阳亢宗伏阁
- 1127 6.真孤家寡人
- 1128 7.救民于倒悬
- 1129 8.武毅行军歌
- 1130 9.兵临石头城
- 1131 10.河阴仓陈米
- 1132 11.政务全壅滞
- 1133 12.丹阳军反水
- 1134 13.落星山下败
- 1135 14.李锜入茶笼
- 1136 15.皇帝之抉择
- 1137 16.裴学士饮药
- 1138 17.天旋复地转
- 1139 18.起请文七条
- 1140 19.圬者王承福
- 1141 20.性情三品论
- 1142 1.大小循环论
- 1143 2.高逸崧定律
- 1144 3.扬帆出海舟
- 1145 4.福建白水郎
- 1146 5.老赞普升遐
- 1147 6.征南极稳便
- 1148 7.日新月异貌
- 1149 8.弓福张宝高
- 1150 9.禁蓄告缗令
- 1151 10.化佛为火炮
- 1152 11.扬帆盖海去
- 1153 12.广府蔗糖丸
- 1154 13.速战速决期
- 1155 14.登陆钦州湾
- 1156 15.得钦望安南
- 1157 16.收复俚帅心
- 1158 17.骆越水传首
- 1159 18.对决陷塘地
- 1160 19.铁骑如云集
- 1161 20.战马狂飙卷
- 1162 1.黄昌沔跃崖
- 1163 2.土司纳版籍
- 1164 3.一日朱鸢江
- 1165 4.步头立铜柱
- 1166 5.欲取环王稻
- 1167 6.韩山佐何人
- 1168 7.愿天下为公
- 1169 8.扶桑僧最澄
- 1170 9.吉祥三符瑞
- 1171 10.三品皆为贼
- 1172 11.势前不存理
- 1173 12.高家一块肉
- 1174 13.僧明玄入寂
- 1175 14.王士平野望
- 1176 15.安南天威径
- 1177 16.郑文明友人
- 1178 17.曲江封建论
- 1179 18.亭前逢宋五
- 1180 19.广陵王下场
- 1181 20.刘太初反攻
- 1182 1.欲替韦剑南
- 1183 2.行中书省制
- 1184 3.韦城武预言
- 1185 4.符瑞复再显
- 1186 5.分金结银术
- 1187 6.天下推新制
- 1188 7.淮海江东省
- 1189 8.桑田织锦坊
- 1190 9.筑紫太宰帅
- 1191 10.大唐船来航
- 1192 11.难波宫商谈
- 1193 12.东瀛狗血史
- 1194 13.扶桑亦阋墙
- 1195 14.太宰府密航
- 1196 14.弓福据莞岛
- 1197 16.巡狩人主责
- 1198 17.君臣齐声哭
- 1199 18.灵虚灵宝师
- 1200 19.黄帛书天降
- 1201 20.文杰竞上表
- 1202 1.盛世仿再临
- 1203 2.太子拒登封
- 1204 3.五星避明日
- 1205 4.灞桥焚椑车
- 1206 5.陛下忽狂奔
- 1207 6.封禅大功成
- 1208 7.陆九迁都议
- 1209 8.高三为门神
- 1210 9.万象初更新
- 1211 10.少阳院劝进
- 1212 11.郡王呼阿叔
- 1213 12.千秋又万代
- 1214 13.曲江闻内禅
- 1215 14.无忝祖宗命
- 1216 15.噬脐之悔恨
- 1217 16.独目落眼泪
- 1218 17.范希朝入京
- 1219 18.三川望已失
- 1220 19.谎言如冬雨
- 1221 20.罢废宫市使
- 1222 1.厘革神威军
- 1223 2.两仪父与子
- 1224 3.李纯读左传
- 1225 4.郑絪论方镇
- 1226 5.上皇三失误
- 1227 6.韦皋思不得
- 1228 7.银尺画地绝
- 1229 8.淄青献三州
- 1230 9.问计邢曹俊
- 1231 10.李师古翻悔
- 1232 11.最终负约定
- 1233 12.太上皇吃橘
- 1234 13.青鸟已宵逝
- 1235 14.五年大计画
- 1236 15.洛阳明巨万
- 1237 16.刘驼驼立功
- 1238 17.善良剑出鞘
- 1239 18.董混成脱逃
- 1240 19.义武军公案
- 1241 20.王武俊无忧
- 1242 1.宣武敢死队
- 1243 2.万炮击汴州
- 1244 3.纳妾私箧钱
- 1245 4.昼夜攻不休
- 1246 5.宣牙求自新
- 1247 6.琵琶沟尽赤
- 1248 7.讨高岳檄文
- 1249 8.邢老又中风
- 1250 9.太师为妙客
- 1251 10.王武俊北撤
- 1252 11.魏博口岸开
- 1253 12.辱于小儿辈
- 1254 13.刘悟遽反正
- 1255 14.平卢军倒戈
- 1256 15.胡惟堪夺质
- 1257 16.一日得三美
- 1258 17.指画行省界
- 1259 18.新建武康军
- 1260 19.高宫师迫城
- 1261 20.刘悟丧部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3.落星山下败
13.落星山下败
发誓要守护好润帅的丹阳军,其实早就上下齐心,这时在落星山桂林苑,彻彻底底地把李锜给出卖了。
一时间,黑夜里,丹阳军和镇海牙军交错的营垒间,到处都是乱举的火把和人影,然后火铳和火矢交掠,在墨色里划出一道道光芒裂痕,柏良器骑马冲在前头,举拳大呼,“李锜作恶多端,众将士尽早认清大势,降者不杀!”
“高卫公已领七万大军渡江,丹徒京口已失。”
“李若初、李尚容的大军已至润州界,各地刺史县令望风而投,李锜已穷途末路。”
如此喊声不绝,彻夜不止。
慌张不已的李锜,在晨色微露时,撤去营帐,上了战马,眼见四面都是将士在奔逃,便厉声大呼:“不得自乱阵脚,挽硬、蕃落兵至本道左右门枪旗处。”
李锜厚养的李均、薛颉二将,及五百名挽硬、蕃落战士,分为左右翼张开立阵,把李锜的帅旗护在核心,而他们侧边,镇海牙军的士兵居然毫无战阵里的廉耻,见丹阳军反水后,各个争先往京口方向脱逃,有的人冲到大江边劫船便走,有的则漫山遍野投宝华山而去。
清晨到来后,郭再贞在山巅的庙宇处,挥动手里的红旗。
一队队武毅军士卒呐喊着,从桂林苑的营垒和山地上冲下来,摇晃的长矛刃尖反射出骇人心魄的光芒,尖利的呼啸声响起:四门长管铜炮,轮番开炮,沉重的弹丸在空气里,摩擦出如此的叫声,一颗颗砸在李锜阵势的四周,斩断树桠,掀起黄色的衰草和泥土,摇撼震荡着山岗和野地:在此态势下,镇海牙军们逃得更加迅速了!
“我们的炮呢,把本道的将军炮给架起来。”李锜随后,也亲手举起烧着的长竿,点燃了“镇海将军炮”:一种可架设在战船上,也可布设在营垒里的铜炮。
镇海军还以颜色,他们的数门将军炮也发出怒吼。
瞬间,两地营垒间,巨兽的叫声,夹带着浓烈的烟火互相冲出,硝烟转瞬覆盖半个战场:中间地带武毅军的步卒冲锋,节奏并没有被打断,久经沙场的老兵们奋勇往前,其他的战士密密挨着,保持着幢队的阵形,死死把手里的矛尖,对准敌方的旗帜和阵队,迈步不停,而神雷铳手则伏低身躯,转向了两翼,拉成长队,轻足迅捷地往李锜营垒处迫近。
李锜忽然觉得左耳处,有巨大的轰鸣声,由远而近,十分猛烈,“不好,敌方在山腰处有炮位!”
可为时已晚,蒋陵山麓处,预先埋伏好的四门武毅军的火炮,在侧翼方向,横着打出了炮丸,黑色的炮丸拖着青白色的烟尾,砸在了聚集起来的李锜部处。
虽然这个时代的炮,准头与威力尚不能和昌明时期相提并论,可李锜的外院郎君们列阵过于密集,四发炮丸同时落至,一发在十余步外钻入泥土里,一发掠过头顶,第三发直接从蕃落兵的队伍里贯穿了七八步,三名蕃落兵被打得躯体碎裂,另外有五人被击飞,第四发在地面上砰得弹射起来,然后把两名亲卫蕃落兵的脑袋、肩膀全部削掉,血和内脏喷了李锜满面都是,还飞溅到了旗帜上。
李锜直接感受到了硝烟和血肉的味道,腥臭、灼烧、窒息。
他的马发狂似驮着李锜奔跑起来,李锜只觉得眼前的景物在乱转,他的头被甩得七荤八素,已经无法辩明,更别说掌握战场的动向了。
蒋陵山麓处,武毅军老练的炮手,在炮口尚发热的时刻,用丝帛包覆好第二颗炮丸,推入到炮膛当中,毫不犹豫地趁敌方混乱时机,急速地齐射了第二轮!
又是四发炮丸飞至,同时两翼掩至的武毅军神雷铳手,将预先装填好的火铳,用短镗架起,也密集射出一轮。
交错冒火的炮丸、铳弹间,武毅军的步兵幢队,挺着密密麻麻的长矛,已抵近到了敌方五步开外了。
最前列的一名武毅军幢头,是亲眼看到发冒着火焰的炮丸,呼啸着在双方阵队间那狭窄的区间里,飞了过去。
炮丸掠过后的刹那,两军矛刃和矛刃,刀锋和刀锋,弓弩和弓弩,激烈急速地碰撞交织在一起。
一刻钟不到,李锜的挽硬、蕃落兵就被武毅军残酷迅猛的白刃战,给打垮了!
血的事实证明,李锜重金厚养的这群亡命技击人士,在操练严格、体制规整的武毅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对方的表现,尚不及党羌,勿论西蕃。西蕃最勇悍,虽临炮而阵法不乱,党羌亦会防炮;只有李锜兵,既惧炮又不知守御策,短兵时又只会浪战,一番血勇后,难以为继,即土崩瓦解矣。”
这是后来亲睹战场的郭再贞自己的总结。
号称能拽六石强弓的李均,喝斥不住败兵,结果遭武毅军神雷铳手齐射,于马上面额被流弹,兜鍪颅骨全裂,坠马而死,没能来得及发一枚箭。
李均战死后,挽硬兵悉数溃逃。
而这时落星山南的大道上,明怀义见蒋陵庙的红旗摇动,便领两营八百突骑,人马披甲,疾驰而出。
因丹阳军的叛变,李锜左翼阵线门户彻底洞开,武毅军骑兵畅快地穿过来,顶着箭矢和铳弹,手持长槊、狼牙棒和朴刀,突入到李锜蕃胡兵的阵中来。
这群蕃胡,多是营州、渤海那边,渡海到浙西浙东来讨生活的,仗着副胡人相貌,蓄大胡子,把头发梳成鲜卑式的虬须形状,奇装异服,自吹自擂而已,平日里欺负劫掠良善百姓还行,可到了搏命沙场上,瞬即就被重甲怪物般的武毅军“犁式冲锋”给切割贯通得七零八落,接着就是惨遭武器、马蹄的践踏和收割。
薛颉策马挺槊,奋勇迎战,结果和明怀义打了照面,明怀义披头散发,单手挥铁锏,一击将薛的长槊给拨开,复手再一击,把薛颉连头带脖颈击得粉碎。
落星山、幕府山下战场,李锜所厚养倚重的挽硬、蕃落两屯亲随兵,一下子便被武毅左军的冲锋给击败,枕籍而死者纷纷,尸体连卧十余里,有的穷途末路下跑到大江处投水自尽,还有的仓惶逃入乡野里,却被义愤的百姓打死、抓捕,交到武毅军的手里。
最终只有公孙玠带十余骑,还护着李锜,往京口败走。
一时间,黑夜里,丹阳军和镇海牙军交错的营垒间,到处都是乱举的火把和人影,然后火铳和火矢交掠,在墨色里划出一道道光芒裂痕,柏良器骑马冲在前头,举拳大呼,“李锜作恶多端,众将士尽早认清大势,降者不杀!”
“高卫公已领七万大军渡江,丹徒京口已失。”
“李若初、李尚容的大军已至润州界,各地刺史县令望风而投,李锜已穷途末路。”
如此喊声不绝,彻夜不止。
慌张不已的李锜,在晨色微露时,撤去营帐,上了战马,眼见四面都是将士在奔逃,便厉声大呼:“不得自乱阵脚,挽硬、蕃落兵至本道左右门枪旗处。”
李锜厚养的李均、薛颉二将,及五百名挽硬、蕃落战士,分为左右翼张开立阵,把李锜的帅旗护在核心,而他们侧边,镇海牙军的士兵居然毫无战阵里的廉耻,见丹阳军反水后,各个争先往京口方向脱逃,有的人冲到大江边劫船便走,有的则漫山遍野投宝华山而去。
清晨到来后,郭再贞在山巅的庙宇处,挥动手里的红旗。
一队队武毅军士卒呐喊着,从桂林苑的营垒和山地上冲下来,摇晃的长矛刃尖反射出骇人心魄的光芒,尖利的呼啸声响起:四门长管铜炮,轮番开炮,沉重的弹丸在空气里,摩擦出如此的叫声,一颗颗砸在李锜阵势的四周,斩断树桠,掀起黄色的衰草和泥土,摇撼震荡着山岗和野地:在此态势下,镇海牙军们逃得更加迅速了!
“我们的炮呢,把本道的将军炮给架起来。”李锜随后,也亲手举起烧着的长竿,点燃了“镇海将军炮”:一种可架设在战船上,也可布设在营垒里的铜炮。
镇海军还以颜色,他们的数门将军炮也发出怒吼。
瞬间,两地营垒间,巨兽的叫声,夹带着浓烈的烟火互相冲出,硝烟转瞬覆盖半个战场:中间地带武毅军的步卒冲锋,节奏并没有被打断,久经沙场的老兵们奋勇往前,其他的战士密密挨着,保持着幢队的阵形,死死把手里的矛尖,对准敌方的旗帜和阵队,迈步不停,而神雷铳手则伏低身躯,转向了两翼,拉成长队,轻足迅捷地往李锜营垒处迫近。
李锜忽然觉得左耳处,有巨大的轰鸣声,由远而近,十分猛烈,“不好,敌方在山腰处有炮位!”
可为时已晚,蒋陵山麓处,预先埋伏好的四门武毅军的火炮,在侧翼方向,横着打出了炮丸,黑色的炮丸拖着青白色的烟尾,砸在了聚集起来的李锜部处。
虽然这个时代的炮,准头与威力尚不能和昌明时期相提并论,可李锜的外院郎君们列阵过于密集,四发炮丸同时落至,一发在十余步外钻入泥土里,一发掠过头顶,第三发直接从蕃落兵的队伍里贯穿了七八步,三名蕃落兵被打得躯体碎裂,另外有五人被击飞,第四发在地面上砰得弹射起来,然后把两名亲卫蕃落兵的脑袋、肩膀全部削掉,血和内脏喷了李锜满面都是,还飞溅到了旗帜上。
李锜直接感受到了硝烟和血肉的味道,腥臭、灼烧、窒息。
他的马发狂似驮着李锜奔跑起来,李锜只觉得眼前的景物在乱转,他的头被甩得七荤八素,已经无法辩明,更别说掌握战场的动向了。
蒋陵山麓处,武毅军老练的炮手,在炮口尚发热的时刻,用丝帛包覆好第二颗炮丸,推入到炮膛当中,毫不犹豫地趁敌方混乱时机,急速地齐射了第二轮!
又是四发炮丸飞至,同时两翼掩至的武毅军神雷铳手,将预先装填好的火铳,用短镗架起,也密集射出一轮。
交错冒火的炮丸、铳弹间,武毅军的步兵幢队,挺着密密麻麻的长矛,已抵近到了敌方五步开外了。
最前列的一名武毅军幢头,是亲眼看到发冒着火焰的炮丸,呼啸着在双方阵队间那狭窄的区间里,飞了过去。
炮丸掠过后的刹那,两军矛刃和矛刃,刀锋和刀锋,弓弩和弓弩,激烈急速地碰撞交织在一起。
一刻钟不到,李锜的挽硬、蕃落兵就被武毅军残酷迅猛的白刃战,给打垮了!
血的事实证明,李锜重金厚养的这群亡命技击人士,在操练严格、体制规整的武毅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对方的表现,尚不及党羌,勿论西蕃。西蕃最勇悍,虽临炮而阵法不乱,党羌亦会防炮;只有李锜兵,既惧炮又不知守御策,短兵时又只会浪战,一番血勇后,难以为继,即土崩瓦解矣。”
这是后来亲睹战场的郭再贞自己的总结。
号称能拽六石强弓的李均,喝斥不住败兵,结果遭武毅军神雷铳手齐射,于马上面额被流弹,兜鍪颅骨全裂,坠马而死,没能来得及发一枚箭。
李均战死后,挽硬兵悉数溃逃。
而这时落星山南的大道上,明怀义见蒋陵庙的红旗摇动,便领两营八百突骑,人马披甲,疾驰而出。
因丹阳军的叛变,李锜左翼阵线门户彻底洞开,武毅军骑兵畅快地穿过来,顶着箭矢和铳弹,手持长槊、狼牙棒和朴刀,突入到李锜蕃胡兵的阵中来。
这群蕃胡,多是营州、渤海那边,渡海到浙西浙东来讨生活的,仗着副胡人相貌,蓄大胡子,把头发梳成鲜卑式的虬须形状,奇装异服,自吹自擂而已,平日里欺负劫掠良善百姓还行,可到了搏命沙场上,瞬即就被重甲怪物般的武毅军“犁式冲锋”给切割贯通得七零八落,接着就是惨遭武器、马蹄的践踏和收割。
薛颉策马挺槊,奋勇迎战,结果和明怀义打了照面,明怀义披头散发,单手挥铁锏,一击将薛的长槊给拨开,复手再一击,把薛颉连头带脖颈击得粉碎。
落星山、幕府山下战场,李锜所厚养倚重的挽硬、蕃落两屯亲随兵,一下子便被武毅左军的冲锋给击败,枕籍而死者纷纷,尸体连卧十余里,有的穷途末路下跑到大江处投水自尽,还有的仓惶逃入乡野里,却被义愤的百姓打死、抓捕,交到武毅军的手里。
最终只有公孙玠带十余骑,还护着李锜,往京口败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