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八章 巴富尔领事和宫慕久道台
- 10 第九章 未来的领事麦华陀
- 11 第十章 炮兵上尉到上海领事
- 12 第十一章 被怀疑的主神
- 13 第十二章 赵大买办
- 14 第十三章 工作似乎很简单
- 15 第十四章 赚大钱的机会
- 16 第十五章 代理一船货物
- 17 第十六章 大贵商行
- 18 第十七章 买茶叶
- 19 第十八章 茶栈
- 20 第十九章 报价方式
- 21 第二十章 茶叶贸易概况
- 22 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23 第二十二章 一万七千元的利润
- 24 第二十三章 洋布生意
- 25 第一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6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 27 第三章 奇遇:炼糖秘法
- 28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 29 第五章 被退婚了
- 30 第六章 赚钱了,卖秘方否
- 31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 32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33 第九章 赵大贵的拜访
- 34 第十章 拜访英国领事
- 35 第十二章 魔都第一买办
- 36 第十三章 买办生涯
- 37 第十七章 茶叶生意概况
- 38 第二十二章 纯赚一万多两银子
- 39 第二十四章 火爆的洋布,纯赚五万银元
- 40 第二十五章 对近代洋布和土布贸易的考证
- 41 第二十七章 居然还要纳关税
- 42 第二十八章 关税争议
- 43 第二十九章 赵大贵的来历
- 44 第三十章 端茶送客
- 45 第三十一章 暴增的财富
- 46 第三十二章 三名气运之子的到访
- 47 第三十三章 买办们的同盟
- 48 第三十四章 一统买办界的野望
- 49 第三十五章 福威镖局,有佛堂吗
- 50 第三十六章 一箱手枪下湖州
- 51 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
- 52 第三十八章 生丝,最赚钱的生意
- 53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 54 第四十章 纯赚十万两,再向湖州行
- 55 第四十一章 水匪袭击
- 56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 57 第四十三章 真有武林高手
- 58 第四十四章 血神经和邓显
- 59 第四十五章 形势逆转,格杀邓显
- 60 第四十六章 围攻申无伤
- 61 第四十七章 紫郢剑对圣火令
- 62 第四十八章 发现超凡书籍
- 63 第四十九章 邓显的修行记忆
- 64 第五十章 血战养蛊之法
- 65 第五十一章 学会“血神经”的代价
- 66 第五十二章 隐患重重
- 67 第五十三章 财力暴增
- 68 第五十四章 处理霍大牙
- 69 第五十五章 情报不对等引发的惨案
- 70 第五十六章 心念通达
- 71 第五十八章 所谓天劫
- 72 第五十九章 提前到来的天劫
- 73 第六十章 魔神的垂青
- 74 第六十一章 渡劫成功和大堆收获
- 75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 76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 77 第六十四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
- 78 第六十五章 垄断到竞争
- 79 第六十六章 居然被催债
- 80 第六十七章 盛景下的隐患
- 81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 82 第六十九章 忽悠,先从自家人开始
- 83 第七十章 赵大贵要修铁路
- 84 第七十一章 被人惦记
- 85 第七十二章 第一买办的野心
- 86 第七十三章 两家争做带头大哥
- 87 第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88 第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
- 89 第七十六章 垄断租界的土地
- 90 第七十七章 三国租界那点破事
- 91 第七十八章 一统租界
- 92 第七十九章 改革商行,稳步发展
- 93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 94 第八十一章 清朝的数学家
- 95 第八十二章 精通微积分的清朝数学家
- 96 “主神图书馆”正封推冲榜,请书友们试毒,兼回答部分问题
- 97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拿
- 98 第八十四章 专门传播西方科技的学校
- 99 第八十五章 隐藏职业之校长
- 100 第八十六章 影响力和实惠不可兼得
- 101 第八十七章 南下:买蒸汽轮船
- 102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 103 第八十九章 还要建造船厂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八章 茶栈
第十八章 茶栈
这样,茶农-茶贩-小茶商-产茶区大茶商-集散地茶栈-目标区批发商-目标区零售商,形成完整的生意链条。
这里注明一下,上海正好是南北和东西的货物汇聚在一起的大港口(贸易规模可能比苏州还大很多),因此到这里卖茶的茶商很多,使得茶栈和货栈也很多,导致这里的茶叶资源非常丰富,价格也相当低廉,传统上就是茶叶的集散地之一,英国人到这里买茶叶,那是来对了地方。
从这个生意链上讲,过来买茶的英国船长就是批发商人,要把茶叶运回国内批发给本国的零售商人的。
如此一来,赵大贵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家可靠的茶栈,获得茶叶,然后再以合适的价格卖给船长,获取应得的利润。
这里,还要再着重介绍一下茶栈这种现代人不清楚的生意模式。
按照赵大贵的理解,茶栈的起源应该是产茶区的大茶商用船运来大量茶叶,然后在本地找大的客栈住宿,茶叶也顺便存入客栈的仓库里;
接着,这大茶商发现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便委托客栈老板代为销售茶叶,从中给其支付代理费,然后这样的事情多了,就形成完整的生意模式,每次过来都在固定的客栈投宿和销售茶叶。
事实上,赵大贵到这个世界,第一步做的也是找旅店老板打听情况,甚至买其衣服,请旅店伙计帮忙联系到姚家那里去的,看来这旅店老板也是强大的隐藏职业,出门在外的人必须要结交好的存在。
本地的茶栈又叫九八行,正常来讲只是在帮茶商出售茶叶后获得茶叶总价百分之二的代理费,但实际上中间赚钱的门道很多,收取的费用远在这之上:
茶商在本地人生地不熟,茶栈就要帮茶商报税、衙门陋规和破箱费等,约为茶价的百分十以上,茶栈在中间就可以多报少交;
茶栈设有仓库、旅舍等,如果茶商需要资金周转,就可以用存货抵押借款等,通常情况下这都方便茶商的经营,但有时也会形成勒索和欺压等;
茶商在本地遇到什么事情,如得罪官府和帮会人物,都可以请茶栈周旋,但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等。
事实上,茶栈这种模式在上海乃至清朝的各个口岸,都非常普遍,而且并不仅限于茶叶这种商品。
就是上海本地也有很多货栈,经营模式也都是茶栈的模式,只是经营茶叶的叫茶栈,经营生丝的叫丝栈,经营粮食的叫粮栈等,有的货栈只经营一两样商品,有的货栈就可能经营很多种类,不一而足。
其实,赵大贵对这世界的认知更深了以后,就觉得自己当初笑话姚书平姚老爷不知量力,想一口气吞下英国人的所有货物,垄断所有中英贸易,那种批评可能不太准确。
更明白一点讲,那位姚老爷可能就是开这种货栈的老板之一,遇到英国人到上海来,便基于生意人的敏锐请英国人将货物存在自己的货栈里,然后由自己帮英国人代理销售商品,其实是本地很常见的经营手法。
英国人拒绝代理请求后,姚老爷便立刻转为提供住宿的地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姚老爷想做的其实只是正常的货栈九八行的生意。
只是,可能因为是翻译上的问题,也可能是文化差异,英国人却以为对方要垄断自己的所有贸易,才会急于拒绝,接着又因为经常有中国人进院子里观看他们,感觉受到冒犯,才使得姚老爷的发财大计成为泡影。
想到这些,赵大贵便感到非常庆幸,要不是姚老爷早早就出局了,那就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
按照赵大贵的理解,自己下一步就要访问本地的声誉比较好的茶栈,为船长购买优质的茶叶。
这一步按理说不难,赵大贵这几天也不是白混的,早就跟旅馆掌柜和一些生意人打听清楚,本地茶栈极多,其中规模大声誉好的主要有六家,都能提供数千担以上的茶叶,做生意也很守规矩,不会欺骗客人。
想到自己身后有英国人做后盾(这话真别扭),一些拿不上台面的黑道手法和官府勒索(赵大贵想象的),应该能让巴富尔领事跟道台大人协商解决,自己只要重点关注正常的生意内容,也就是不要花高价买次品货之类的,赵大贵不由得胆气一撞,抬腿便走进传说中本地最大、口碑最好的李家茶栈。
得亏赵大贵这次穿的衣服不错,不见得很得体,但至少能让人看出很贵重,好歹值数十两银子,进去跟伙计攀谈几句后,很快就被领去见主管业务的掌柜。
“不知这位老爷怎么称呼,到本号有什么事情呢?”掌柜是四十多岁,看起来很精干的中年人,将赵大贵上下打量一番后,便开口询问。
“在下姓赵,来自广东钦州,此次来上海是受人之托,想买些茶叶回去。
对了,这位掌柜的,不知贵姓如何呢?”赵大贵尽量沉稳地问道,毕竟要摆出能做几万元生意的谱来,不容易啊。
“鄙人姓吕,亏本号东家器重,混口饭吃,您叫我吕掌柜好了。
不知赵老爷此番过来,想买什么样的茶叶,要买多少量呢?”吕掌柜客气地问道。
“在下其实对茶叶知道的不多,只是有朋友经营茶叶,让我帮他购买些茶叶而已。
只是,在下有自知之明,对茶叶不是很熟悉,害怕随便找个茶号,就被人以次充好,甚至使些不知名的手段,让朋友亏了本,那就不好了。
我在上海打听了良久,都说李家茶栈建立时间悠久,做事又最是公道,绝不会欺生,还望吕掌柜多多帮忙,让我能买到好茶叶,完成朋友的嘱托。”
“呵呵,赵老爷客气了,本号做生意最是讲究童叟无欺,绝不会乱了规矩,赵老爷放心好了。”
两人寒暄一番,客气话就跟不要钱似地哗哗倒出来。
初次见面,赵大贵对这吕掌柜印象倒还不错,面向和善,说话讲究,只是人家一辈子都练这个功夫的,会不会笑里藏刀暗下杀手,还要有待考察。
这里注明一下,上海正好是南北和东西的货物汇聚在一起的大港口(贸易规模可能比苏州还大很多),因此到这里卖茶的茶商很多,使得茶栈和货栈也很多,导致这里的茶叶资源非常丰富,价格也相当低廉,传统上就是茶叶的集散地之一,英国人到这里买茶叶,那是来对了地方。
从这个生意链上讲,过来买茶的英国船长就是批发商人,要把茶叶运回国内批发给本国的零售商人的。
如此一来,赵大贵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家可靠的茶栈,获得茶叶,然后再以合适的价格卖给船长,获取应得的利润。
这里,还要再着重介绍一下茶栈这种现代人不清楚的生意模式。
按照赵大贵的理解,茶栈的起源应该是产茶区的大茶商用船运来大量茶叶,然后在本地找大的客栈住宿,茶叶也顺便存入客栈的仓库里;
接着,这大茶商发现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便委托客栈老板代为销售茶叶,从中给其支付代理费,然后这样的事情多了,就形成完整的生意模式,每次过来都在固定的客栈投宿和销售茶叶。
事实上,赵大贵到这个世界,第一步做的也是找旅店老板打听情况,甚至买其衣服,请旅店伙计帮忙联系到姚家那里去的,看来这旅店老板也是强大的隐藏职业,出门在外的人必须要结交好的存在。
本地的茶栈又叫九八行,正常来讲只是在帮茶商出售茶叶后获得茶叶总价百分之二的代理费,但实际上中间赚钱的门道很多,收取的费用远在这之上:
茶商在本地人生地不熟,茶栈就要帮茶商报税、衙门陋规和破箱费等,约为茶价的百分十以上,茶栈在中间就可以多报少交;
茶栈设有仓库、旅舍等,如果茶商需要资金周转,就可以用存货抵押借款等,通常情况下这都方便茶商的经营,但有时也会形成勒索和欺压等;
茶商在本地遇到什么事情,如得罪官府和帮会人物,都可以请茶栈周旋,但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等。
事实上,茶栈这种模式在上海乃至清朝的各个口岸,都非常普遍,而且并不仅限于茶叶这种商品。
就是上海本地也有很多货栈,经营模式也都是茶栈的模式,只是经营茶叶的叫茶栈,经营生丝的叫丝栈,经营粮食的叫粮栈等,有的货栈只经营一两样商品,有的货栈就可能经营很多种类,不一而足。
其实,赵大贵对这世界的认知更深了以后,就觉得自己当初笑话姚书平姚老爷不知量力,想一口气吞下英国人的所有货物,垄断所有中英贸易,那种批评可能不太准确。
更明白一点讲,那位姚老爷可能就是开这种货栈的老板之一,遇到英国人到上海来,便基于生意人的敏锐请英国人将货物存在自己的货栈里,然后由自己帮英国人代理销售商品,其实是本地很常见的经营手法。
英国人拒绝代理请求后,姚老爷便立刻转为提供住宿的地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姚老爷想做的其实只是正常的货栈九八行的生意。
只是,可能因为是翻译上的问题,也可能是文化差异,英国人却以为对方要垄断自己的所有贸易,才会急于拒绝,接着又因为经常有中国人进院子里观看他们,感觉受到冒犯,才使得姚老爷的发财大计成为泡影。
想到这些,赵大贵便感到非常庆幸,要不是姚老爷早早就出局了,那就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
按照赵大贵的理解,自己下一步就要访问本地的声誉比较好的茶栈,为船长购买优质的茶叶。
这一步按理说不难,赵大贵这几天也不是白混的,早就跟旅馆掌柜和一些生意人打听清楚,本地茶栈极多,其中规模大声誉好的主要有六家,都能提供数千担以上的茶叶,做生意也很守规矩,不会欺骗客人。
想到自己身后有英国人做后盾(这话真别扭),一些拿不上台面的黑道手法和官府勒索(赵大贵想象的),应该能让巴富尔领事跟道台大人协商解决,自己只要重点关注正常的生意内容,也就是不要花高价买次品货之类的,赵大贵不由得胆气一撞,抬腿便走进传说中本地最大、口碑最好的李家茶栈。
得亏赵大贵这次穿的衣服不错,不见得很得体,但至少能让人看出很贵重,好歹值数十两银子,进去跟伙计攀谈几句后,很快就被领去见主管业务的掌柜。
“不知这位老爷怎么称呼,到本号有什么事情呢?”掌柜是四十多岁,看起来很精干的中年人,将赵大贵上下打量一番后,便开口询问。
“在下姓赵,来自广东钦州,此次来上海是受人之托,想买些茶叶回去。
对了,这位掌柜的,不知贵姓如何呢?”赵大贵尽量沉稳地问道,毕竟要摆出能做几万元生意的谱来,不容易啊。
“鄙人姓吕,亏本号东家器重,混口饭吃,您叫我吕掌柜好了。
不知赵老爷此番过来,想买什么样的茶叶,要买多少量呢?”吕掌柜客气地问道。
“在下其实对茶叶知道的不多,只是有朋友经营茶叶,让我帮他购买些茶叶而已。
只是,在下有自知之明,对茶叶不是很熟悉,害怕随便找个茶号,就被人以次充好,甚至使些不知名的手段,让朋友亏了本,那就不好了。
我在上海打听了良久,都说李家茶栈建立时间悠久,做事又最是公道,绝不会欺生,还望吕掌柜多多帮忙,让我能买到好茶叶,完成朋友的嘱托。”
“呵呵,赵老爷客气了,本号做生意最是讲究童叟无欺,绝不会乱了规矩,赵老爷放心好了。”
两人寒暄一番,客气话就跟不要钱似地哗哗倒出来。
初次见面,赵大贵对这吕掌柜印象倒还不错,面向和善,说话讲究,只是人家一辈子都练这个功夫的,会不会笑里藏刀暗下杀手,还要有待考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