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一、整理
- 3 二、崔氏
- 4 三、完成
- 5 四、计划
- 6 五、有趣
- 7 六、时间
- 8 七、堂询
- 9 八、说辞
- 10 九、分析
- 11 十、屋契
- 12 十一、发难
- 13 十二、化解
- 14 十三、小舅
- 15 十四、耳光
- 16 十五、用心
- 17 十六、认贼
- 18 十七、一线
- 19 十八、歉意
- 20 十九、办事
- 21 二十、自知
- 22 二十一、素秋
- 23 二十二、旧戏
- 24 二十三、浮光
- 25 二十四、六婆
- 26 二十五、应对
- 27 二十六、琴仙
- 28 二十七、琴技
- 29 二十八、推手
- 30 二十九、醒来
- 31 三十、小试
- 32 三十一、娘家
- 33 三十二、暗助
- 34 三十三、小赌
- 35 三十四、鱼精
- 36 三十五、不愿
- 37 三十六、金窝
- 38 三十七、夜访
- 39 三十八、宿怨
- 40 三十九、无证
- 41 四十、还琴
- 42 四十一、母钱
- 43 四十二、天章
- 44 四十三、答错
- 45 四十四、癞六
- 46 四十五、秦穆
- 47 四十六、虫子
- 48 四十七、游戏
- 49 四十八、砚台
- 50 四十九、败了
- 51 五十、海货
- 52 五十一、随机
- 53 五十二、应变
- 54 五十三、画帘
- 55 五十四、沉默
- 56 五十五、认罚
- 57 五十六、憋气
- 58 五十七、相送
- 59 五十八、晚了
- 60 五十九、跪求
- 61 六十、出笼
- 62 六十一、十面
- 63 六十二、惊醒
- 64 六十三、埋伏
- 65 六十四、郎艳
- 66 六十五、陈然
- 67 六十六、肉粽
- 68 六十七、购田
- 69 六十八、鸳鸯
- 70 六十九、窃案
- 71 七十、还给
- 72 七十一、不识
- 73 七十二、暂代
- 74 七十三、恭喜
- 75 七十四、双骄
- 76 七十五、犯难
- 77 七十六、霜炭
- 78 七十七、夜话
- 79 七十八、选二
- 80 七十九、难题
- 81 八十、超度
- 82 八十一、衣食
- 83 八十二、善舟
- 84 八十三、三赢
- 85 八十四、迁怒
- 86 八十五、大师
- 87 八十六、无奈
- 88 八十七、刺络
- 89 八十八、不如
- 90 八十九,这样
- 91 九十、以为
- 92 九十一、温情
- 93 九十二、脉脉
- 94 九十三、如意
- 95 九十四、上京
- 96 九十五、玄霜
- 97 九十六、买卖
- 98 九十七、桂记
- 99 九十八、百花
- 100 一百、画作
- 101 一百零一、恭维
- 102 一百零二、楹联
- 103 一百零三、绝对
- 104 一百零四、失火
- 105 一百零五、说教
- 106 一百零六、财鼠
- 107 一百零七、离京
- 108 一百零八、嗜好
- 109 一百零九、劝诫
- 110 一百一十、戒肉
- 111 一百一十一、失望
- 112 一百一十二、贪婪
- 113 一百一十三、作死
- 114 一百一十四、兄弟
- 115 一百一十五、慧净
- 116 一百一十六、画眉
- 117 一百一十七、元宝
- 118 一百一十八、漕运
- 119 一百一十九、旧事
- 120 一百二十、谋划
- 121 一百二十一、喝茶
- 122 一百二十二、掺合
- 123 一百二十三、汪弟
- 124 一百二十四、线头
- 125 一百二十五、外甥
- 126 一百二十六、钟情
- 127 一百二十七、漕帮
- 128 一百二十八、暗涌
- 129 一百二十九、重伤
- 130 第一百三十章、哭诉
- 131 一百三十一、放手
- 132 一百三十二、兄弟
- 133 一百三十三、霞光
- 134 一百三十四、情敌
- 135 一百三十五、往事
- 136 一百三十六、周癞
- 137 一百三十七、求娶
- 138 一百三十八、问候
- 139 一百三十九、提亲
- 140 一百四十、大费
- 141 一百四十一、拜师
- 142 一百四十二、周折
- 143 一百四十三、错失
- 144 一百四十四、良缘
- 145 一百四十五、下定
- 146 一百四十七、难题
- 147 一百四十八、解题
- 148 一百四十九、规矩
- 149 一百五十、宅院
- 150 一百五十一、岁月
- 151 一百五十二、叛变
- 152 一百五十三、侥幸
- 153 一百五十四,步步
- 154 一百五十五、为营
- 155 一百五十六、欠债
- 156 一百五十七、侄女
- 157 一百五十八、给钱
- 158 一百五十九、罚跪
- 159 一百六十、虎头
- 160 一百六十一、稀罕
- 161 一百六十二、天花
- 162 一百六十三、微笑
- 163 一百六十四、无援
- 164 一百六十五、平静
- 165 一百六十六、醉酒
- 166 一百六十七、哭泣
- 167 一百六十八、花宴
- 168 一百六十九、坚持
- 169 一百七十、窥见
- 170 一百七十一、沦陷
- 171 一百七十二、暗诉
- 172 一百七十三、手谈
- 173 一百七十四、冰释
- 174 一百七十五、暖暖
- 175 一百七十六、留下
- 176 一百七十七、前嫌
- 177 一百七十八、奏对
- 178 一百七十九、报恩
- 179 一百八十、阁老
- 180 一百八十一、嗜好
- 181 一百八十二、认亲
- 182 一百八十三、周晴
- 183 一百八十四,县主
- 184 一百八十五、蓝黛
- 185 一百八十六、姐夫
- 186 一百八十七、婚宴
- 187 一百八十八、陷阱
- 188 一百八十九、嗔怨
- 189 一百九十、巧合
- 190 一百九十一、杀人
- 191 一百九十二、缘由
- 192 一百九十三、从容
- 193 一百九十四、审讯
- 194 一百九十五、归来
- 195 一百九十六、如何
- 196 一百九十七、投奔
- 197 一百九十八、舅舅
- 198 一百九十九、试探
- 199 两百、栽赃
- 200 两百零一、嫁祸
- 201 两百零二、幕僚
- 202 两百零三、爱好
- 203 两百零四、生辰
- 204 两百零五、为难
- 205 两百零六、底蕴
- 206 两百零七,神迹
- 207 两百零八、打赏
- 208 两百零九、偷看
- 209 两百一十、故意
- 210 两百一十一、故意
- 211 两百一十二、书院
- 212 两百一十三、刺杀
- 213 两百一十四、怪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一、整理
一、整理
“姑娘,姑娘,你的手怎么了?”
蓝黛的呼声让崔凌霜如梦初醒,才发现想事儿太入神,以至指甲生生掐入肉里,让一丝殷红的鲜血落在了手中的碧玉观音上。
她抹去血迹,神色淡定的说,“我没事,这是胭脂。”
蓝黛不疑有他,又问:“姑娘,这尊观音也要收到箱子里吗?”
碧玉观音,典当一万两白银。钱财刚到手,她就心甘情愿的送去了卫柏书房,让其赶紧拿去买些饰物哄夫人开心。
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崔凌霜每记起一件就想给自己一耳光,女人贱到她这份上真是少有。居然信了卫柏的谎言,娶亲不过是被逼无奈,与妻相处的日子实在难熬……
眼见姑娘又出神,蓝黛拿着观音收也不是,放也不是。好半天后,崔凌霜道:“蓝黛,这尊碧玉观音先不收,我们把它供起来。”
“姑娘,你信佛?”
崔凌霜摇摇头,“我不信佛,但我应该劝人行善。”
蓝黛继续收拾其他东西,十分不解崔凌霜为何要把多宝阁上的摆设全都藏箱子里不见天日。
“姑娘,这些东西放架子上挺好,干嘛要收到箱子里?平日若想把玩怎么办?”
蓝黛的问题很多,每个问题崔凌霜也都问了一遍自己。为什么要把东西收起来,因为她需要钱,还因为这些美丽华贵的物件儿并未带给她好运。
重活一次,若什么都不曾改变,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看着蓝黛纯真的模样,她知道不能把事情说的太复杂,不禁讲了个简单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改变。
她道:“某富翁嫁女,为显对女儿的宠爱,特将嫁妆单子贴在墙外。并注明,若有人能想出单子以外的嫁妆,赠金百两。”
“此举一出,观者云集。众人发现嫁妆单子上应有尽有,田产庄园,床榻衣柜,甚至缝衣绣花用的针线全都包含。”
“一连几日,没人能在嫁妆单子上增添物件。直到来了个乞婆,她看完单子轻声道:‘还差个锤子。’富翁不解,问乞婆嫁妆单子里为什么要有锤?”
“乞婆告诉富翁,应该多个小金锤,方便出嫁女儿敲核桃吃。富翁真没想到这茬,忙问乞婆是怎么想到的。你猜乞婆怎么回答?”
蓝黛摇摇头,几个贴身丫鬟中,就她脑子笨。“姑娘,乞婆是怎么回答的?”
崔凌霜道:“乞婆的回答很妙,说她出嫁的时候,嫁妆里就有小金锤。”
蓝黛愈发不懂了,“她有那么丰厚的嫁妆,为什么还会变成乞婆?”
崔凌霜苦笑,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有钱没人教,自己悟性差,那便是肉骨头扔到狼堆里,无数人有的是方法让你骨头渣都不剩。
她笑着解释道:“蓝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不露白,越有钱,越得低调。我若还同以往一样,不是给长房的人招恨吗?”
蓝黛从不质疑自家姑娘的话,崔凌霜说什么都是对的。
“姑娘,奴婢帮你找个佛龛去,供奉观音可是有讲究的。”
崔凌霜点点头,难得露出个笑容。四个贴身丫鬟,最后留在她身边的只有蓝黛,这样的人,说什么也不能辜负。
“姑娘,姑娘,姑娘……”
一个瓜子脸,吊梢眼的丫鬟咋咋呼呼闯了进来。若不是梳着丫鬟的发辫,瞧她那身打扮更像是个主子。
崔凌霜看着来人,立即换了一副表情,嗔怒的呵斥道:“红樱,你可是我的身边大丫鬟,规矩学哪去了?碰着点儿事儿就大惊小怪的!”
“姑娘,王嬷嬷怕是不行了,奴婢心里着急,这才失了礼数。”
“昨儿瞧着还好好的,你可别乱说。”
“奴婢没有乱说,王嬷嬷夜里发病,只说腹胀难忍。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今儿一整天了不见好……夫人那边已经去请大夫了,奴婢就想跟小姐告个假。”
闻言,崔凌霜看似一脸错愕,心中却十分得意。
狗肉配绿豆,吃不死人,却能令人腹胀难忍。算计了那么长时间,总算用锅狗肉让王嬷嬷那老货吃出了问题。
难怪俗语道:有千日做贼,却没有千日防贼。
老货谨慎得很,却有个无肉不欢的缺点。若狗肉绿豆治不了她,还有兔肉人参,牛肉盐菜,黑鱼茄子……
崔凌霜挤出个悲伤的表情,喊住要走的红樱,“我这儿有株食材,说是效用好似山参,有回阳,逐冷等作用……要不你给王嬷嬷送去?大病初愈就该温补一番。”
红樱拿起食材就走,都没有细问崔凌霜此物如何煎煮。崔凌霜自然也不会告诉她,此物煎煮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作为一个重生者,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是逃不开的宿命。
崔凌霜觉得自己是回来报仇的,既然发了誓要屠光卫国公阖府上下三百一二口,现在磨刀还不算迟。
王嬷嬷作为她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算下来是报仇路上最好解决的一个人。
这人犯了什么错,真是说来话长,还得从她母亲顾氏说起。
母亲顾氏,商人之女,与卫柏的母亲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两人都嫁入了高门大户。
姐姐庶出,嫁给归宁侯府庶子。妹妹嫡出,与洛川崔氏族长之子一见钟情,后嫁入崔氏。
妹妹嫁得好,且嫁妆丰厚,引得姐姐眼馋不已。
王嬷嬷是顾氏乳母,顾氏嫁人后放她归家伺候丈夫与公婆。
几年前,王嬷嬷忽然出现在顾氏面前。说丈夫已逝,儿子在外谋生,她还想伺候顾氏。
顾氏那时刚丧母,王嬷嬷的出现给了她极大安慰,以至她对王嬷嬷的情感就好似对自己母亲一般。
正是这份感情让她对王嬷嬷偏听偏信,不仅将私房交给其保管,还信了这人所言。觉得把女儿嫁给卫柏乃是亲上加亲,好事儿一桩。
真相是什么?王嬷嬷夫君未死,酗酒赌博,惹麻烦无数。
为救夫君,她求到归宁侯府,却被顾氏的庶姐要挟,要她重新回到顾氏身边。利用顾氏的善良和愚蠢,以合作分红之名,将顾氏在京城的几间铺子偷偷转到归宁侯府名下。
顾氏至死都不知晓王嬷嬷所为,还以为给女儿留下了丰厚的嫁妆。直到崔凌霜走投无路想要变卖产业,才发现那些铺子早几年就更换了主子。
背主奴才,打发出去也就罢了。崔凌霜动手杀人,实在是气不过王嬷嬷整日在顾氏耳边搬弄是非。
此人为回京与家人团聚,不惜昧着良心夸奖卫柏,说其人俊,才学好。与其让崔凌霜嫁给不知底细的人,倒不如亲上加亲嫁给卫柏。
日积月累,顾氏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外甥充满好感,崔凌霜也以为卫柏对她有意。
母女两人因为信任王嬷嬷,而信任她“信任”的归宁侯府。并为此离开洛川,走上了悲剧之路。
蓝黛的呼声让崔凌霜如梦初醒,才发现想事儿太入神,以至指甲生生掐入肉里,让一丝殷红的鲜血落在了手中的碧玉观音上。
她抹去血迹,神色淡定的说,“我没事,这是胭脂。”
蓝黛不疑有他,又问:“姑娘,这尊观音也要收到箱子里吗?”
碧玉观音,典当一万两白银。钱财刚到手,她就心甘情愿的送去了卫柏书房,让其赶紧拿去买些饰物哄夫人开心。
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崔凌霜每记起一件就想给自己一耳光,女人贱到她这份上真是少有。居然信了卫柏的谎言,娶亲不过是被逼无奈,与妻相处的日子实在难熬……
眼见姑娘又出神,蓝黛拿着观音收也不是,放也不是。好半天后,崔凌霜道:“蓝黛,这尊碧玉观音先不收,我们把它供起来。”
“姑娘,你信佛?”
崔凌霜摇摇头,“我不信佛,但我应该劝人行善。”
蓝黛继续收拾其他东西,十分不解崔凌霜为何要把多宝阁上的摆设全都藏箱子里不见天日。
“姑娘,这些东西放架子上挺好,干嘛要收到箱子里?平日若想把玩怎么办?”
蓝黛的问题很多,每个问题崔凌霜也都问了一遍自己。为什么要把东西收起来,因为她需要钱,还因为这些美丽华贵的物件儿并未带给她好运。
重活一次,若什么都不曾改变,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看着蓝黛纯真的模样,她知道不能把事情说的太复杂,不禁讲了个简单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改变。
她道:“某富翁嫁女,为显对女儿的宠爱,特将嫁妆单子贴在墙外。并注明,若有人能想出单子以外的嫁妆,赠金百两。”
“此举一出,观者云集。众人发现嫁妆单子上应有尽有,田产庄园,床榻衣柜,甚至缝衣绣花用的针线全都包含。”
“一连几日,没人能在嫁妆单子上增添物件。直到来了个乞婆,她看完单子轻声道:‘还差个锤子。’富翁不解,问乞婆嫁妆单子里为什么要有锤?”
“乞婆告诉富翁,应该多个小金锤,方便出嫁女儿敲核桃吃。富翁真没想到这茬,忙问乞婆是怎么想到的。你猜乞婆怎么回答?”
蓝黛摇摇头,几个贴身丫鬟中,就她脑子笨。“姑娘,乞婆是怎么回答的?”
崔凌霜道:“乞婆的回答很妙,说她出嫁的时候,嫁妆里就有小金锤。”
蓝黛愈发不懂了,“她有那么丰厚的嫁妆,为什么还会变成乞婆?”
崔凌霜苦笑,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有钱没人教,自己悟性差,那便是肉骨头扔到狼堆里,无数人有的是方法让你骨头渣都不剩。
她笑着解释道:“蓝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不露白,越有钱,越得低调。我若还同以往一样,不是给长房的人招恨吗?”
蓝黛从不质疑自家姑娘的话,崔凌霜说什么都是对的。
“姑娘,奴婢帮你找个佛龛去,供奉观音可是有讲究的。”
崔凌霜点点头,难得露出个笑容。四个贴身丫鬟,最后留在她身边的只有蓝黛,这样的人,说什么也不能辜负。
“姑娘,姑娘,姑娘……”
一个瓜子脸,吊梢眼的丫鬟咋咋呼呼闯了进来。若不是梳着丫鬟的发辫,瞧她那身打扮更像是个主子。
崔凌霜看着来人,立即换了一副表情,嗔怒的呵斥道:“红樱,你可是我的身边大丫鬟,规矩学哪去了?碰着点儿事儿就大惊小怪的!”
“姑娘,王嬷嬷怕是不行了,奴婢心里着急,这才失了礼数。”
“昨儿瞧着还好好的,你可别乱说。”
“奴婢没有乱说,王嬷嬷夜里发病,只说腹胀难忍。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今儿一整天了不见好……夫人那边已经去请大夫了,奴婢就想跟小姐告个假。”
闻言,崔凌霜看似一脸错愕,心中却十分得意。
狗肉配绿豆,吃不死人,却能令人腹胀难忍。算计了那么长时间,总算用锅狗肉让王嬷嬷那老货吃出了问题。
难怪俗语道:有千日做贼,却没有千日防贼。
老货谨慎得很,却有个无肉不欢的缺点。若狗肉绿豆治不了她,还有兔肉人参,牛肉盐菜,黑鱼茄子……
崔凌霜挤出个悲伤的表情,喊住要走的红樱,“我这儿有株食材,说是效用好似山参,有回阳,逐冷等作用……要不你给王嬷嬷送去?大病初愈就该温补一番。”
红樱拿起食材就走,都没有细问崔凌霜此物如何煎煮。崔凌霜自然也不会告诉她,此物煎煮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作为一个重生者,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是逃不开的宿命。
崔凌霜觉得自己是回来报仇的,既然发了誓要屠光卫国公阖府上下三百一二口,现在磨刀还不算迟。
王嬷嬷作为她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算下来是报仇路上最好解决的一个人。
这人犯了什么错,真是说来话长,还得从她母亲顾氏说起。
母亲顾氏,商人之女,与卫柏的母亲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两人都嫁入了高门大户。
姐姐庶出,嫁给归宁侯府庶子。妹妹嫡出,与洛川崔氏族长之子一见钟情,后嫁入崔氏。
妹妹嫁得好,且嫁妆丰厚,引得姐姐眼馋不已。
王嬷嬷是顾氏乳母,顾氏嫁人后放她归家伺候丈夫与公婆。
几年前,王嬷嬷忽然出现在顾氏面前。说丈夫已逝,儿子在外谋生,她还想伺候顾氏。
顾氏那时刚丧母,王嬷嬷的出现给了她极大安慰,以至她对王嬷嬷的情感就好似对自己母亲一般。
正是这份感情让她对王嬷嬷偏听偏信,不仅将私房交给其保管,还信了这人所言。觉得把女儿嫁给卫柏乃是亲上加亲,好事儿一桩。
真相是什么?王嬷嬷夫君未死,酗酒赌博,惹麻烦无数。
为救夫君,她求到归宁侯府,却被顾氏的庶姐要挟,要她重新回到顾氏身边。利用顾氏的善良和愚蠢,以合作分红之名,将顾氏在京城的几间铺子偷偷转到归宁侯府名下。
顾氏至死都不知晓王嬷嬷所为,还以为给女儿留下了丰厚的嫁妆。直到崔凌霜走投无路想要变卖产业,才发现那些铺子早几年就更换了主子。
背主奴才,打发出去也就罢了。崔凌霜动手杀人,实在是气不过王嬷嬷整日在顾氏耳边搬弄是非。
此人为回京与家人团聚,不惜昧着良心夸奖卫柏,说其人俊,才学好。与其让崔凌霜嫁给不知底细的人,倒不如亲上加亲嫁给卫柏。
日积月累,顾氏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外甥充满好感,崔凌霜也以为卫柏对她有意。
母女两人因为信任王嬷嬷,而信任她“信任”的归宁侯府。并为此离开洛川,走上了悲剧之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