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一、整理
- 3 二、崔氏
- 4 三、完成
- 5 四、计划
- 6 五、有趣
- 7 六、时间
- 8 七、堂询
- 9 八、说辞
- 10 九、分析
- 11 十、屋契
- 12 十一、发难
- 13 十二、化解
- 14 十三、小舅
- 15 十四、耳光
- 16 十五、用心
- 17 十六、认贼
- 18 十七、一线
- 19 十八、歉意
- 20 十九、办事
- 21 二十、自知
- 22 二十一、素秋
- 23 二十二、旧戏
- 24 二十三、浮光
- 25 二十四、六婆
- 26 二十五、应对
- 27 二十六、琴仙
- 28 二十七、琴技
- 29 二十八、推手
- 30 二十九、醒来
- 31 三十、小试
- 32 三十一、娘家
- 33 三十二、暗助
- 34 三十三、小赌
- 35 三十四、鱼精
- 36 三十五、不愿
- 37 三十六、金窝
- 38 三十七、夜访
- 39 三十八、宿怨
- 40 三十九、无证
- 41 四十、还琴
- 42 四十一、母钱
- 43 四十二、天章
- 44 四十三、答错
- 45 四十四、癞六
- 46 四十五、秦穆
- 47 四十六、虫子
- 48 四十七、游戏
- 49 四十八、砚台
- 50 四十九、败了
- 51 五十、海货
- 52 五十一、随机
- 53 五十二、应变
- 54 五十三、画帘
- 55 五十四、沉默
- 56 五十五、认罚
- 57 五十六、憋气
- 58 五十七、相送
- 59 五十八、晚了
- 60 五十九、跪求
- 61 六十、出笼
- 62 六十一、十面
- 63 六十二、惊醒
- 64 六十三、埋伏
- 65 六十四、郎艳
- 66 六十五、陈然
- 67 六十六、肉粽
- 68 六十七、购田
- 69 六十八、鸳鸯
- 70 六十九、窃案
- 71 七十、还给
- 72 七十一、不识
- 73 七十二、暂代
- 74 七十三、恭喜
- 75 七十四、双骄
- 76 七十五、犯难
- 77 七十六、霜炭
- 78 七十七、夜话
- 79 七十八、选二
- 80 七十九、难题
- 81 八十、超度
- 82 八十一、衣食
- 83 八十二、善舟
- 84 八十三、三赢
- 85 八十四、迁怒
- 86 八十五、大师
- 87 八十六、无奈
- 88 八十七、刺络
- 89 八十八、不如
- 90 八十九,这样
- 91 九十、以为
- 92 九十一、温情
- 93 九十二、脉脉
- 94 九十三、如意
- 95 九十四、上京
- 96 九十五、玄霜
- 97 九十六、买卖
- 98 九十七、桂记
- 99 九十八、百花
- 100 一百、画作
- 101 一百零一、恭维
- 102 一百零二、楹联
- 103 一百零三、绝对
- 104 一百零四、失火
- 105 一百零五、说教
- 106 一百零六、财鼠
- 107 一百零七、离京
- 108 一百零八、嗜好
- 109 一百零九、劝诫
- 110 一百一十、戒肉
- 111 一百一十一、失望
- 112 一百一十二、贪婪
- 113 一百一十三、作死
- 114 一百一十四、兄弟
- 115 一百一十五、慧净
- 116 一百一十六、画眉
- 117 一百一十七、元宝
- 118 一百一十八、漕运
- 119 一百一十九、旧事
- 120 一百二十、谋划
- 121 一百二十一、喝茶
- 122 一百二十二、掺合
- 123 一百二十三、汪弟
- 124 一百二十四、线头
- 125 一百二十五、外甥
- 126 一百二十六、钟情
- 127 一百二十七、漕帮
- 128 一百二十八、暗涌
- 129 一百二十九、重伤
- 130 第一百三十章、哭诉
- 131 一百三十一、放手
- 132 一百三十二、兄弟
- 133 一百三十三、霞光
- 134 一百三十四、情敌
- 135 一百三十五、往事
- 136 一百三十六、周癞
- 137 一百三十七、求娶
- 138 一百三十八、问候
- 139 一百三十九、提亲
- 140 一百四十、大费
- 141 一百四十一、拜师
- 142 一百四十二、周折
- 143 一百四十三、错失
- 144 一百四十四、良缘
- 145 一百四十五、下定
- 146 一百四十七、难题
- 147 一百四十八、解题
- 148 一百四十九、规矩
- 149 一百五十、宅院
- 150 一百五十一、岁月
- 151 一百五十二、叛变
- 152 一百五十三、侥幸
- 153 一百五十四,步步
- 154 一百五十五、为营
- 155 一百五十六、欠债
- 156 一百五十七、侄女
- 157 一百五十八、给钱
- 158 一百五十九、罚跪
- 159 一百六十、虎头
- 160 一百六十一、稀罕
- 161 一百六十二、天花
- 162 一百六十三、微笑
- 163 一百六十四、无援
- 164 一百六十五、平静
- 165 一百六十六、醉酒
- 166 一百六十七、哭泣
- 167 一百六十八、花宴
- 168 一百六十九、坚持
- 169 一百七十、窥见
- 170 一百七十一、沦陷
- 171 一百七十二、暗诉
- 172 一百七十三、手谈
- 173 一百七十四、冰释
- 174 一百七十五、暖暖
- 175 一百七十六、留下
- 176 一百七十七、前嫌
- 177 一百七十八、奏对
- 178 一百七十九、报恩
- 179 一百八十、阁老
- 180 一百八十一、嗜好
- 181 一百八十二、认亲
- 182 一百八十三、周晴
- 183 一百八十四,县主
- 184 一百八十五、蓝黛
- 185 一百八十六、姐夫
- 186 一百八十七、婚宴
- 187 一百八十八、陷阱
- 188 一百八十九、嗔怨
- 189 一百九十、巧合
- 190 一百九十一、杀人
- 191 一百九十二、缘由
- 192 一百九十三、从容
- 193 一百九十四、审讯
- 194 一百九十五、归来
- 195 一百九十六、如何
- 196 一百九十七、投奔
- 197 一百九十八、舅舅
- 198 一百九十九、试探
- 199 两百、栽赃
- 200 两百零一、嫁祸
- 201 两百零二、幕僚
- 202 两百零三、爱好
- 203 两百零四、生辰
- 204 两百零五、为难
- 205 两百零六、底蕴
- 206 两百零七,神迹
- 207 两百零八、打赏
- 208 两百零九、偷看
- 209 两百一十、故意
- 210 两百一十一、故意
- 211 两百一十二、书院
- 212 两百一十三、刺杀
- 213 两百一十四、怪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七、堂询
七、堂询
顾氏生得美丽,哪怕是哭着说话,也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崔衍对此早已免疫,心知顾氏看不上李修,却不能容忍她当着人面儿把话说得如此直白。
不禁道:“顾氏,母亲还不曾开口,哪有你说话的份?”
顾氏懒得搭理崔衍,沮丧的坐回原位。满心希望崔凌霜能聪明一次,顺着她的说辞往下编。千万别因冒雨出门,名节有失等行为不得不嫁给李修。
崔凌霜瞅了眼端坐于慎德堂内李修,隐隐有些佩服这个少年,若换成她听了顾氏那席话,肯定会拂袖而去,实在太看不起人了!
李修倒好,面色如常的坐着,那感觉更像一个看客。
“凌霜见过祖母……”
她规规矩矩地给老夫人行礼,接着又给崔衍,顾氏行礼。轮到李修时,两人同辈,这人站了起来与她见礼。
李修样貌不错,气度也大方,难怪高中之后能有那么好的造化,直接任翰林编修,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
崔凌霜打量李修的同时,后者也将其细细打量了一番。
早些年外祖父寿辰,他见过崔凌霜一面,记忆犹新。
这些年在外游学,也算见识过一些女子。有至交好友的姐妹,也有秦楼楚馆里的伶妓佳人。若论美貌,他以为还是崔凌霜更胜一筹。
昨日回府,先被外祖父喊去问话,接着又被高涵叫走。他对这两个都撒了谎,只说出城后因雨势太大失了崔凌霜的踪影……
外祖父没有多言,高涵却大呼不信。
今早出门,外祖父喊人传话,大概意思是春闱与姻缘同样重要。他母亲是庶女,父亲官职不高,即使他对崔凌霜有意,也该等到春闱之后!
昨日救人心切,他真没有考虑那么多。直至佳人入梦,脑子里全是其玲珑有致的身型和微凉滑腻的肌肤触感,他才恍惚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外祖父的话有些道理,再者,他不想被看成攀附长房的人。
今日被喊来慎德堂,他已打定主意,若长房这边态度不明,他会将昨日之事拖到春闱过后。
若能高中,立刻前来求娶。若不得中,则忘了这段事情,依旧将崔凌霜当表妹看待。
可叹不等他表态,顾氏话里话外的意思就让他的心凉了一半。原来长房早有人选,喊他过来只想找个台阶而已。
老夫人默默地看着堂上几人,暗自揣测着他们心中所思。
她让李修过来的目的有很多,最紧要的便是让崔凌霜自证清白,给昨日之事一个解释。
不管李修如何表态,她都会惩戒崔凌霜,让三房那边心安。不出意外的话,三房那边不会让李修娶崔凌霜,他们看不上长房,更不想崔凌霜好过。
本以为能听到李修的说辞,顾氏却跳出来一顿搅合。眼见李修神态如常,显见这人来此之前就打定主意不会承认什么。
她对此着实有些惋惜,李修是个人才,若其愿娶,崔凌霜也算找了个好归宿。
京城不易居,顾氏只想着女儿娇媚漂亮,出身又好,一心将其送出去。
却不仔细想想崔凌霜的性格。这丫头没什么心机,又十分任性,将她送入那权力漩涡和让她去死有何区别?
老夫人开口时,直接跳过李修,问:“霜丫头,昨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把修哥儿和祖母吓坏了。”
吓到李修有可能,吓到祖母,崔凌霜自认还没有那个本事。她清清嗓子,早已备好的谎言张口就来。
“祖母,昨儿在牡丹小筑,我恍惚间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牵着王嬷嬷就要离开……母亲那么依赖王嬷嬷,我自然不想她被带走,下意识的就追了出去。”
“老头引着我到了河边,说自己是河神,还说这月月末,洛川下游兰考一段会因水位上涨过快而决堤。位于兰考边上的上栗县会被大水淹没,死伤无数。”
“我一听就急了,忙问有没有方法避过天灾。河神却说此事只能寄希望于有缘人,并让我去洛川江畔等待……孙女急匆匆赶到那里,却什么人都没有看见!”
崔凌霜极爱听戏,短短几句话说得抑扬顿挫,极富有吸引力。
众人先是大惊,转念又觉荒谬,听她能把地名都说得那么详实,竟都忍不住生出来探究之心。
老夫人年长,听过很多怪力乱神之事,对此将信将疑。为保护崔凌霜,她呵斥道:“一派胡言,别妄图借助怪力乱神之语逃脱责罚。”
顾氏的反应与老夫人不同,洛川发大水关她什么事?她只好奇王嬷嬷随着河神去了哪里,河神还对崔凌霜说过什么。
崔凌霜回答:“你不是有缘人,不能说。”
顾氏不甘心,追问:“河神的话不能说,王嬷嬷总该有话留下吧!”
崔凌霜道:“她说小舅没死。”
顾氏幼弟早几年死于海难,听崔凌霜提起,她特别惊讶地问:“你说顾慎?王嬷嬷怎么会提到他?河神还管海里的事儿?”
崔衍实在忍受不了妻女的对话,若说先前还有点儿将信将疑,听到失踪多年的顾慎也跑了出来,他只当这是顾氏教唆崔凌霜的谎言。
每次争吵,顾氏都说自己被辜负只因为娘家没人。看吧,娘家人又出来了,接下来肯定会说起上京的事情,并想借此逃脱责罚。
他道:“霜霜,休得再说,还不跪下听罚!”
老夫人若有所思的看着崔凌霜,直觉告诉她,崔凌霜此刻的言行必有深意。
“霜丫头,不管你因何外出,此事给宗族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辛亏跑的不远被丫鬟及时追回。”
“按族规,罚你去宗祠跪拜三日。期间不准进食,最多能喝点粥水……听明白了没有?”
“孙女明白,孙女愿意受罚。”
老夫人点点头,又道:“你们都散了吧!修哥儿跟我回惠暖阁说说你母亲的事儿,她可是我看着长大的,这都嫁去京城多少年了!”
崔衍最先离去。
顾氏跟着要走,不忘喊崔凌霜,“随我回牡丹小筑。”
老夫人忽然道:“霜丫头不能走,这是你祖父处理公务的地方,你且跪在这儿好好反省一个时辰。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言乱语……”
崔衍对此早已免疫,心知顾氏看不上李修,却不能容忍她当着人面儿把话说得如此直白。
不禁道:“顾氏,母亲还不曾开口,哪有你说话的份?”
顾氏懒得搭理崔衍,沮丧的坐回原位。满心希望崔凌霜能聪明一次,顺着她的说辞往下编。千万别因冒雨出门,名节有失等行为不得不嫁给李修。
崔凌霜瞅了眼端坐于慎德堂内李修,隐隐有些佩服这个少年,若换成她听了顾氏那席话,肯定会拂袖而去,实在太看不起人了!
李修倒好,面色如常的坐着,那感觉更像一个看客。
“凌霜见过祖母……”
她规规矩矩地给老夫人行礼,接着又给崔衍,顾氏行礼。轮到李修时,两人同辈,这人站了起来与她见礼。
李修样貌不错,气度也大方,难怪高中之后能有那么好的造化,直接任翰林编修,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
崔凌霜打量李修的同时,后者也将其细细打量了一番。
早些年外祖父寿辰,他见过崔凌霜一面,记忆犹新。
这些年在外游学,也算见识过一些女子。有至交好友的姐妹,也有秦楼楚馆里的伶妓佳人。若论美貌,他以为还是崔凌霜更胜一筹。
昨日回府,先被外祖父喊去问话,接着又被高涵叫走。他对这两个都撒了谎,只说出城后因雨势太大失了崔凌霜的踪影……
外祖父没有多言,高涵却大呼不信。
今早出门,外祖父喊人传话,大概意思是春闱与姻缘同样重要。他母亲是庶女,父亲官职不高,即使他对崔凌霜有意,也该等到春闱之后!
昨日救人心切,他真没有考虑那么多。直至佳人入梦,脑子里全是其玲珑有致的身型和微凉滑腻的肌肤触感,他才恍惚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外祖父的话有些道理,再者,他不想被看成攀附长房的人。
今日被喊来慎德堂,他已打定主意,若长房这边态度不明,他会将昨日之事拖到春闱过后。
若能高中,立刻前来求娶。若不得中,则忘了这段事情,依旧将崔凌霜当表妹看待。
可叹不等他表态,顾氏话里话外的意思就让他的心凉了一半。原来长房早有人选,喊他过来只想找个台阶而已。
老夫人默默地看着堂上几人,暗自揣测着他们心中所思。
她让李修过来的目的有很多,最紧要的便是让崔凌霜自证清白,给昨日之事一个解释。
不管李修如何表态,她都会惩戒崔凌霜,让三房那边心安。不出意外的话,三房那边不会让李修娶崔凌霜,他们看不上长房,更不想崔凌霜好过。
本以为能听到李修的说辞,顾氏却跳出来一顿搅合。眼见李修神态如常,显见这人来此之前就打定主意不会承认什么。
她对此着实有些惋惜,李修是个人才,若其愿娶,崔凌霜也算找了个好归宿。
京城不易居,顾氏只想着女儿娇媚漂亮,出身又好,一心将其送出去。
却不仔细想想崔凌霜的性格。这丫头没什么心机,又十分任性,将她送入那权力漩涡和让她去死有何区别?
老夫人开口时,直接跳过李修,问:“霜丫头,昨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把修哥儿和祖母吓坏了。”
吓到李修有可能,吓到祖母,崔凌霜自认还没有那个本事。她清清嗓子,早已备好的谎言张口就来。
“祖母,昨儿在牡丹小筑,我恍惚间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牵着王嬷嬷就要离开……母亲那么依赖王嬷嬷,我自然不想她被带走,下意识的就追了出去。”
“老头引着我到了河边,说自己是河神,还说这月月末,洛川下游兰考一段会因水位上涨过快而决堤。位于兰考边上的上栗县会被大水淹没,死伤无数。”
“我一听就急了,忙问有没有方法避过天灾。河神却说此事只能寄希望于有缘人,并让我去洛川江畔等待……孙女急匆匆赶到那里,却什么人都没有看见!”
崔凌霜极爱听戏,短短几句话说得抑扬顿挫,极富有吸引力。
众人先是大惊,转念又觉荒谬,听她能把地名都说得那么详实,竟都忍不住生出来探究之心。
老夫人年长,听过很多怪力乱神之事,对此将信将疑。为保护崔凌霜,她呵斥道:“一派胡言,别妄图借助怪力乱神之语逃脱责罚。”
顾氏的反应与老夫人不同,洛川发大水关她什么事?她只好奇王嬷嬷随着河神去了哪里,河神还对崔凌霜说过什么。
崔凌霜回答:“你不是有缘人,不能说。”
顾氏不甘心,追问:“河神的话不能说,王嬷嬷总该有话留下吧!”
崔凌霜道:“她说小舅没死。”
顾氏幼弟早几年死于海难,听崔凌霜提起,她特别惊讶地问:“你说顾慎?王嬷嬷怎么会提到他?河神还管海里的事儿?”
崔衍实在忍受不了妻女的对话,若说先前还有点儿将信将疑,听到失踪多年的顾慎也跑了出来,他只当这是顾氏教唆崔凌霜的谎言。
每次争吵,顾氏都说自己被辜负只因为娘家没人。看吧,娘家人又出来了,接下来肯定会说起上京的事情,并想借此逃脱责罚。
他道:“霜霜,休得再说,还不跪下听罚!”
老夫人若有所思的看着崔凌霜,直觉告诉她,崔凌霜此刻的言行必有深意。
“霜丫头,不管你因何外出,此事给宗族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辛亏跑的不远被丫鬟及时追回。”
“按族规,罚你去宗祠跪拜三日。期间不准进食,最多能喝点粥水……听明白了没有?”
“孙女明白,孙女愿意受罚。”
老夫人点点头,又道:“你们都散了吧!修哥儿跟我回惠暖阁说说你母亲的事儿,她可是我看着长大的,这都嫁去京城多少年了!”
崔衍最先离去。
顾氏跟着要走,不忘喊崔凌霜,“随我回牡丹小筑。”
老夫人忽然道:“霜丫头不能走,这是你祖父处理公务的地方,你且跪在这儿好好反省一个时辰。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言乱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