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4 第117章
- 115 第118章 章
- 116 第119章
- 117 第120章
- 118 第121章
- 119 第122章
- 120 第123章
- 121 第124章
- 122 第125章
- 123 第126章 章
- 124 第127章
- 125 第128章
- 126 第129章
- 127 第130章
- 128 第131章
- 129 第132章
- 130 第133章
- 131 第134章
- 132 第135章
- 133 第136章
- 134 第137章
- 135 第138章
- 136 第139章
- 137 第140章
- 138 第141章
- 139 第142章
- 140 第143章
- 141 第144章
- 142 第145章
- 143 第146章
- 144 第147章
- 145 第148章
- 146 第149章
- 147 第150章
- 148 第151章
- 149 第152章
- 150 第153章
- 151 第154章
- 152 第155章
- 153 第156章
- 154 第157章
- 155 第158章 章
- 156 第159章
- 157 第160章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7章
第127章
第九章乱斗
并州之行只是李二陛下整个巡幸计划的一部分。
并州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李世民此来也是为了视察他老李家的祖宗产业,同时祭告祖先一些大事,譬如他家小儿子当太子当得不错,希望祖宗保佑,让他儿子继续健康纯正地长大;譬如,过不了多久他老人家就要上阵砍人去了,希望祖先保佑,得胜而归;再譬如,前段时间出现的‘荧惑守心’事件,希望祖宗保佑,不要影响到大唐江山的稳定和平云云……
新年来临,李世民又带着大队人马经洛阳回到了长安。
小萝莉李明达依然没能跟随,继续留在洛阳行宫疗养。
于是,没了大腿可抱的吴诩只能留在皇帝陛□边继续充当机要秘书。
吴诩原本还战战兢兢的,生怕李世民那货对她还有什么想法。
但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男人最关注的事绝对是事业。
李世民回到长安后,继续保持对备战工作的高度热情,经常传召长孙相公在甘露殿议事直到深夜,然后让人留宿……
掖庭局已经好久没有出动辇车送妹子了……
后宫妹子们固然哀怨,但在韦贵妃的镇压下,一点花样也不敢使,君不见去年还风光无限的某些人,现在已经在掖庭宫长蘑菇了吗?
吴诩抽空去看了小徐妹子两回,发现小徐妹子康复得还不错,就放心了新闯王全文阅读。
而二十二娘那个小魔头,看到吴诩依然是流着口水求抱抱,然后祭出抓x龙爪手,再次把小吴同学吓得落荒而逃……
在长安过完年,宫里宫外就已经准备好了皇帝陛下亲征的行头。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有所准备,所以宫中几个局都不算太慌乱,就是在最后制定随驾人员名单上稍微扯了一会皮。
巡幸是可以带个把嫔妾的,可是去打仗呢?明显不行!
可李二陛下到战场前还要巡幸洛阳、定州和幽州等地,不带嫔妃去也不现实!
最后还是王内侍拟了一份比较比较合乎李世民心意的名单上去,这才罢了。
吴诩由于前一次并州随驾表现良好,被默认继续跟随。
而这次出行,太子要送他爹一直到定州才行,所以东宫也是一片忙碌。
东宫目前的人口还算简单,后院只有太子妃一枚,良娣两枚,侍妾两枚,包子两只——李小九家的二郎是在他去年到洛阳温泉旅行的时候,郑氏在长安生下的,又是早产,但养了这些时日,看起来也白白胖胖了。年初李二陛下给小二郎赐名‘孝’。
哥哥是‘忠’,弟弟是‘孝’,李二陛下用心良苦啊!
李治此去原本是不打算带妻妾随行,结果很快被李二陛下知道了。
可怜的李小九立时被他爹召到了甘露殿好一顿搓揉。
“阿爹…………”李治可怜巴巴地摸着被他爹揉成草窝的脑袋,身子往后挪了一大截,继续重申他也想做点实事的想法。
李世民闻言抚掌大笑,“吾家雉奴长大了……”
“可是……辽东苦寒,朕不想让你受委屈,这次你就好好为阿爹守住后方,朕要在中元之前拿下平壤……”说着,李二陛下又开始调*戏儿子脑袋上那几根呆毛,心里还暗暗遗憾,儿子长大了,不可以再搂在怀里随便玩儿了╮(╯_╰)╭
李治白皙的脸上飞起两团红霞,窘迫万分却又不敢反抗。
“儿闻行军之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知阿爹使何人督粮?先行的两位大总管可有消息传来……”正面反抗不得,李小九就迂回出击,顾左右而言他……
李世民一听正事,果然就正经起来,对李治道:“此去辽东,朕拟以舟载运粮草……河运海事至关重要……崔人师、韦挺二人有才干,可当大任……”絮絮叨叨又说起这次远征的人事安排,然后又十分得意地夸了已经按期到达幽州的李世勣和张亮两人。
太子殿下奸计得逞,正要松一口气,不想他爹话锋一转,又转到他身上来了。
“天色不早了,吾儿也该回东宫了……”一向恨不得儿子常驻太极宫的李二陛下居然挥挥手赶起人来了。
这下不但随侍众人愣了,连李治也傻乎乎地瞪着他爹。
“阿爹?”
“再过几日你就要北上了,还是回去好好安抚一下吧……”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的腰腹一眼,拍着他的肩膀道:“朕实在希望这次辽东回来能听到好消息啊……”
这是要让李小九去交公粮的意思么?
或者说是舍身饲虎更为确切些……
吴诩在旁唏嘘不已了足球万岁。
哥们儿,你辛苦了……
李治的脸涨得通红,半天才闷闷道:“谨遵命。”
“记住朕跟你说过的话……”李二陛下收起不正经的样子,肃然道。
李治闻言,脸上闪过一丝隐忍之色,俯身再拜,道:“儿一定不辜负阿爹的期望……”
别看太子殿下绷着脸像是那么一回事,吴诩分明看见他离开时差点被台阶给绊了一跤。
越来越有储君范儿的李小九,也只有在他爹面前会被打回原形,会狼狈不堪,最后落荒而逃……
实在是……太有趣了!
不厚道的武才人无情地嘲笑了太子殿下一番,然后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去了,一直陪着李二陛下到就寝为止。
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吴诩发现李世民完全把她当秘书在用,她也就放心了,做起事来也专注用心多了。
她这种不亢不卑、一心为公的态度深受李二陛下的心腹崔内侍、王内侍等人的好评。
于是,这些人私底下也会经常提点她两句。
说来,上次的手卷被毁事件其实王内侍和崔内侍两人早就知道了,本来还打算着观望一番。结果吴诩重写了一卷字给李治蒙混过关,李世民居然没发现破绽,两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后来,吴诩在为李世民作抄写工作的时候,王内侍就特地提醒她,书写要谨慎,字体神马的最好不要跟圣人的太相似……
吴诩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即谢了王内侍不少金银。
此后每每写字都刻意不用飞白体,而用比较适合女孩子的簪花小楷。
这是后话,
---------------------------奔赴战场的分割线----------------------------------
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二陛下在长安誓师出兵,亲自带领大军再赴洛阳。
李二陛下走的那天,李治一直送他爹送到长安之外百里,李二陛下拉着儿子的手,泪眼汪汪的,黏黏糊糊说了一大通话,生离死别似的,看得随行大臣直抽搐。
“阿爹,你放心吧……”李治哭笑不得,不断地保证他会处理好政务,很快赶到洛阳跟他爹汇合的。
“雉奴啊……”李二陛下还欲在说说老房的问题,终于有人忍不住策马过来催促了。
“圣人,兵贵神速……”最后还是长孙舅舅出马,把两人分开,大军才顺利上路。
李治这才松了口气。
三日之后,太子护送宫眷和部分文臣也从长安出发。
此去定州,后宫跟来的人口很简单,不过几个才人、宝林而已。东宫则只有萧良娣和杨氏、李氏随驾——李治以太子妃王氏需要留守东宫打理内务,教养孩子为由,没让她同行。
李治到达洛阳行宫时,正赶上多年前远去印度求经的玄奘**师回国了风云大陆之神魂殿。
李二陛下十分高兴,在洛阳仪鸾殿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并让玄奘大师亲自挑选优秀人才一起修撰《大唐西域记》。
吴诩作为李二陛下的机要秘书,围观了整个仪式。
不过,乍见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和尚,自称是玄奘的时候,她的面瘫脸裂了……
三藏法师你肿么了?!
你不是应该长得唇红齿白,白白胖胖,人人妖妖都想咬一口的吗?
尼玛老子脑海中二十多年的唐僧形象坍塌了,嘤嘤嘤……
还好接下来选出来的九个帮助玄奘大师撰写书籍的大师们长得还不错,尤其是一个来自大总持寺青年大师,据说才26岁!
实在是年轻有为啊!
不过,当她打听出那个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辩机大师时,吴诩真的很想跟大师提个醒:珍爱生命,远离公主…………
这个不太小的插曲之后,李二陛下继续带领大军往东北跑,到定州停下。
李世民在定州只逗留了几日,安排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五人留在定州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自己又带着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褚遂良等人出发幽州。
临行前,李世民特地把高士廉等五人分别召来密谈。
高舅舅年纪已经很大了,这次亲自出马,也是为了坐镇大局,只要守着一个‘稳’字就可以了。其他四人才是实际干活的打手,李二陛下特地详细嘱咐他们:我马上要远征了,你们好好辅佐太子啊……国家大事太子有不懂的,你们要手把手教他;太子病了痛了,你们要好好照顾他;有人不听话轻慢了我儿子,你们要好好教训他……太子一举一动你们都要天天上报……对了,别忘了督促他天天给我写信blabla……
这话李二陛下对每个人都说了一遍,马周等人都恭恭敬敬地应了,再三保证会兢兢业业守护太子殿下,不叫他受委屈。
刘洎这货还拍着胸脯表示,如果有谁敢跟太子作对,自作主张东搞西搞,他就咔嚓了谁!
这话当年长孙相公在推举李小九为太子的时候也说过。
可说的人不同了,李二陛下听的心情也不同了……
远行之际,小儿子不能带在身边,李二陛下本来就不怎么放心,偏刘洎这货还要说这样杀气腾腾的话,他不免心头不爽。
不过,刘洎的性子素来爽直,李世民只能认为这是他一时狂妄之言,也没有太怪罪他,只是告诫他:“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卿性疏而太健,恐怕因此遭祸,需慎重戒备,以保终身平安。”
这话是李二陛下难得的忠言了,只可惜刘洎并没有被忠告放在心上,后来终因失言而丧命,这是后话。
贞观十九年三月,李世勣大军逼近玄茧,而其副手辽东道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也带兵到了新城。
高句丽闻信,吓得屁滚尿流,紧急调兵到前线抵抗……
贞观十九年四月,李世民在幽州誓师,发兵辽东。
大战即将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辽东一战后,李二也快领饭盒了=。=
并州之行只是李二陛下整个巡幸计划的一部分。
并州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李世民此来也是为了视察他老李家的祖宗产业,同时祭告祖先一些大事,譬如他家小儿子当太子当得不错,希望祖宗保佑,让他儿子继续健康纯正地长大;譬如,过不了多久他老人家就要上阵砍人去了,希望祖先保佑,得胜而归;再譬如,前段时间出现的‘荧惑守心’事件,希望祖宗保佑,不要影响到大唐江山的稳定和平云云……
新年来临,李世民又带着大队人马经洛阳回到了长安。
小萝莉李明达依然没能跟随,继续留在洛阳行宫疗养。
于是,没了大腿可抱的吴诩只能留在皇帝陛□边继续充当机要秘书。
吴诩原本还战战兢兢的,生怕李世民那货对她还有什么想法。
但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男人最关注的事绝对是事业。
李世民回到长安后,继续保持对备战工作的高度热情,经常传召长孙相公在甘露殿议事直到深夜,然后让人留宿……
掖庭局已经好久没有出动辇车送妹子了……
后宫妹子们固然哀怨,但在韦贵妃的镇压下,一点花样也不敢使,君不见去年还风光无限的某些人,现在已经在掖庭宫长蘑菇了吗?
吴诩抽空去看了小徐妹子两回,发现小徐妹子康复得还不错,就放心了新闯王全文阅读。
而二十二娘那个小魔头,看到吴诩依然是流着口水求抱抱,然后祭出抓x龙爪手,再次把小吴同学吓得落荒而逃……
在长安过完年,宫里宫外就已经准备好了皇帝陛下亲征的行头。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有所准备,所以宫中几个局都不算太慌乱,就是在最后制定随驾人员名单上稍微扯了一会皮。
巡幸是可以带个把嫔妾的,可是去打仗呢?明显不行!
可李二陛下到战场前还要巡幸洛阳、定州和幽州等地,不带嫔妃去也不现实!
最后还是王内侍拟了一份比较比较合乎李世民心意的名单上去,这才罢了。
吴诩由于前一次并州随驾表现良好,被默认继续跟随。
而这次出行,太子要送他爹一直到定州才行,所以东宫也是一片忙碌。
东宫目前的人口还算简单,后院只有太子妃一枚,良娣两枚,侍妾两枚,包子两只——李小九家的二郎是在他去年到洛阳温泉旅行的时候,郑氏在长安生下的,又是早产,但养了这些时日,看起来也白白胖胖了。年初李二陛下给小二郎赐名‘孝’。
哥哥是‘忠’,弟弟是‘孝’,李二陛下用心良苦啊!
李治此去原本是不打算带妻妾随行,结果很快被李二陛下知道了。
可怜的李小九立时被他爹召到了甘露殿好一顿搓揉。
“阿爹…………”李治可怜巴巴地摸着被他爹揉成草窝的脑袋,身子往后挪了一大截,继续重申他也想做点实事的想法。
李世民闻言抚掌大笑,“吾家雉奴长大了……”
“可是……辽东苦寒,朕不想让你受委屈,这次你就好好为阿爹守住后方,朕要在中元之前拿下平壤……”说着,李二陛下又开始调*戏儿子脑袋上那几根呆毛,心里还暗暗遗憾,儿子长大了,不可以再搂在怀里随便玩儿了╮(╯_╰)╭
李治白皙的脸上飞起两团红霞,窘迫万分却又不敢反抗。
“儿闻行军之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知阿爹使何人督粮?先行的两位大总管可有消息传来……”正面反抗不得,李小九就迂回出击,顾左右而言他……
李世民一听正事,果然就正经起来,对李治道:“此去辽东,朕拟以舟载运粮草……河运海事至关重要……崔人师、韦挺二人有才干,可当大任……”絮絮叨叨又说起这次远征的人事安排,然后又十分得意地夸了已经按期到达幽州的李世勣和张亮两人。
太子殿下奸计得逞,正要松一口气,不想他爹话锋一转,又转到他身上来了。
“天色不早了,吾儿也该回东宫了……”一向恨不得儿子常驻太极宫的李二陛下居然挥挥手赶起人来了。
这下不但随侍众人愣了,连李治也傻乎乎地瞪着他爹。
“阿爹?”
“再过几日你就要北上了,还是回去好好安抚一下吧……”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的腰腹一眼,拍着他的肩膀道:“朕实在希望这次辽东回来能听到好消息啊……”
这是要让李小九去交公粮的意思么?
或者说是舍身饲虎更为确切些……
吴诩在旁唏嘘不已了足球万岁。
哥们儿,你辛苦了……
李治的脸涨得通红,半天才闷闷道:“谨遵命。”
“记住朕跟你说过的话……”李二陛下收起不正经的样子,肃然道。
李治闻言,脸上闪过一丝隐忍之色,俯身再拜,道:“儿一定不辜负阿爹的期望……”
别看太子殿下绷着脸像是那么一回事,吴诩分明看见他离开时差点被台阶给绊了一跤。
越来越有储君范儿的李小九,也只有在他爹面前会被打回原形,会狼狈不堪,最后落荒而逃……
实在是……太有趣了!
不厚道的武才人无情地嘲笑了太子殿下一番,然后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去了,一直陪着李二陛下到就寝为止。
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吴诩发现李世民完全把她当秘书在用,她也就放心了,做起事来也专注用心多了。
她这种不亢不卑、一心为公的态度深受李二陛下的心腹崔内侍、王内侍等人的好评。
于是,这些人私底下也会经常提点她两句。
说来,上次的手卷被毁事件其实王内侍和崔内侍两人早就知道了,本来还打算着观望一番。结果吴诩重写了一卷字给李治蒙混过关,李世民居然没发现破绽,两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后来,吴诩在为李世民作抄写工作的时候,王内侍就特地提醒她,书写要谨慎,字体神马的最好不要跟圣人的太相似……
吴诩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即谢了王内侍不少金银。
此后每每写字都刻意不用飞白体,而用比较适合女孩子的簪花小楷。
这是后话,
---------------------------奔赴战场的分割线----------------------------------
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二陛下在长安誓师出兵,亲自带领大军再赴洛阳。
李二陛下走的那天,李治一直送他爹送到长安之外百里,李二陛下拉着儿子的手,泪眼汪汪的,黏黏糊糊说了一大通话,生离死别似的,看得随行大臣直抽搐。
“阿爹,你放心吧……”李治哭笑不得,不断地保证他会处理好政务,很快赶到洛阳跟他爹汇合的。
“雉奴啊……”李二陛下还欲在说说老房的问题,终于有人忍不住策马过来催促了。
“圣人,兵贵神速……”最后还是长孙舅舅出马,把两人分开,大军才顺利上路。
李治这才松了口气。
三日之后,太子护送宫眷和部分文臣也从长安出发。
此去定州,后宫跟来的人口很简单,不过几个才人、宝林而已。东宫则只有萧良娣和杨氏、李氏随驾——李治以太子妃王氏需要留守东宫打理内务,教养孩子为由,没让她同行。
李治到达洛阳行宫时,正赶上多年前远去印度求经的玄奘**师回国了风云大陆之神魂殿。
李二陛下十分高兴,在洛阳仪鸾殿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并让玄奘大师亲自挑选优秀人才一起修撰《大唐西域记》。
吴诩作为李二陛下的机要秘书,围观了整个仪式。
不过,乍见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和尚,自称是玄奘的时候,她的面瘫脸裂了……
三藏法师你肿么了?!
你不是应该长得唇红齿白,白白胖胖,人人妖妖都想咬一口的吗?
尼玛老子脑海中二十多年的唐僧形象坍塌了,嘤嘤嘤……
还好接下来选出来的九个帮助玄奘大师撰写书籍的大师们长得还不错,尤其是一个来自大总持寺青年大师,据说才26岁!
实在是年轻有为啊!
不过,当她打听出那个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辩机大师时,吴诩真的很想跟大师提个醒:珍爱生命,远离公主…………
这个不太小的插曲之后,李二陛下继续带领大军往东北跑,到定州停下。
李世民在定州只逗留了几日,安排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五人留在定州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自己又带着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褚遂良等人出发幽州。
临行前,李世民特地把高士廉等五人分别召来密谈。
高舅舅年纪已经很大了,这次亲自出马,也是为了坐镇大局,只要守着一个‘稳’字就可以了。其他四人才是实际干活的打手,李二陛下特地详细嘱咐他们:我马上要远征了,你们好好辅佐太子啊……国家大事太子有不懂的,你们要手把手教他;太子病了痛了,你们要好好照顾他;有人不听话轻慢了我儿子,你们要好好教训他……太子一举一动你们都要天天上报……对了,别忘了督促他天天给我写信blabla……
这话李二陛下对每个人都说了一遍,马周等人都恭恭敬敬地应了,再三保证会兢兢业业守护太子殿下,不叫他受委屈。
刘洎这货还拍着胸脯表示,如果有谁敢跟太子作对,自作主张东搞西搞,他就咔嚓了谁!
这话当年长孙相公在推举李小九为太子的时候也说过。
可说的人不同了,李二陛下听的心情也不同了……
远行之际,小儿子不能带在身边,李二陛下本来就不怎么放心,偏刘洎这货还要说这样杀气腾腾的话,他不免心头不爽。
不过,刘洎的性子素来爽直,李世民只能认为这是他一时狂妄之言,也没有太怪罪他,只是告诫他:“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卿性疏而太健,恐怕因此遭祸,需慎重戒备,以保终身平安。”
这话是李二陛下难得的忠言了,只可惜刘洎并没有被忠告放在心上,后来终因失言而丧命,这是后话。
贞观十九年三月,李世勣大军逼近玄茧,而其副手辽东道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也带兵到了新城。
高句丽闻信,吓得屁滚尿流,紧急调兵到前线抵抗……
贞观十九年四月,李世民在幽州誓师,发兵辽东。
大战即将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辽东一战后,李二也快领饭盒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