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7 第89章
- 88 第90章
- 89 第91章
- 90 第92章
- 91 第94章
- 92 第95章
- 93 第96章
- 94 第97章
- 95 第98章
- 96 第99章
- 97 第100章
- 98 第101章
- 99 第102章
- 100 第103章
- 101 第104章
- 102 第105章
- 103 第106章
- 104 第107章
- 105 第108章
- 106 第109章
- 107 第110章
- 108 第111章
- 109 第112章
- 110 第113章
- 111 第114章
- 112 第115章
- 113 第116章
- 114 第117章
- 115 第118章 章
- 116 第119章
- 117 第120章
- 118 第121章
- 119 第122章
- 120 第123章
- 121 第124章
- 122 第125章
- 123 第126章 章
- 124 第127章
- 125 第128章
- 126 第129章
- 127 第130章
- 128 第131章
- 129 第132章
- 130 第133章
- 131 第134章
- 132 第135章
- 133 第136章
- 134 第137章
- 135 第138章
- 136 第139章
- 137 第140章
- 138 第141章
- 139 第142章
- 140 第143章
- 141 第144章
- 142 第145章
- 143 第146章
- 144 第147章
- 145 第148章
- 146 第149章
- 147 第150章
- 148 第151章
- 149 第152章
- 150 第153章
- 151 第154章
- 152 第155章
- 153 第156章
- 154 第157章
- 155 第158章 章
- 156 第159章
- 157 第160章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0章
第100章
第八章伤逝12
甘露殿。
李治与李世民相对而立,因为身高关系,李治微微扬着头,才能对上他爹的视线。
“阿爹,天子重诺,怎能言而无信呢?”李治对他爹想要反悔二十一娘与魏叔玉这桩婚事,表示强烈反对。
“何况,悔婚不祥,二十一娘若是无故毁诺,日后还怎么许配人家?”
“魏家不是良配!”李二陛下闻言,老脸通红,硬邦邦甩出一句话:“朕岂能为了名声,害了二十一娘一生幸福?!”
李治无语。
其实在他看来,魏叔玉年纪虽大些(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人品绝对比那些世家勋贵的二世祖强多了。而且,魏家是寒门出身,家中人口简单,规矩也不像世家那么繁琐,而魏叔玉承袭了郑国公的爵位,他的三个弟弟都已经成家,老爹死后就分出去另住了。二十一娘嫁过去就是现成的国公夫人,直接可以当家做主了。对二十一娘来说,这样好的婆家要到哪里去找?
“魏氏忠正,叔玉稳重,与二十一娘堪称良配,阿爹又何必棒打鸳鸯呢?”李治素来敬重魏征老爷子,跟魏叔玉也有几面之缘。
“魏玄成数度易主,谈何忠贞?”李二陛下气哼哼地开始找悔婚的理由,首先就从诋毁魏老爷子开始[综漫]珍惜生命 远离杯具。
可是,他举的例子实在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说魏征易主不忠,那么凌烟阁一半的元勋都要躺枪了:隋末乱世,反王林立,哪个谋士猛将没跟过几个渣主公的?魏老爷子唯一值得一说的大概只有他当年教唆建成手足相残灭李二这事,可建成死后,是谁腆着脸不让人老魏殉主,强迫人家从了自己,作什么盛世监督人的?
现在说人家不忠,岂不是自打嘴巴?
李治握着拳抵在下巴上,轻咳一声,道:“魏公自追随阿爹以来,从未有过私心,犯颜直谏,威武不能屈……”
“阿爹你屡次称赞其忠直,如今反口,岂不是寒了朝中诸公之心?”
李二陛下被李治说得恼羞成怒,丢下那份弹劾则子,反问道:“那么,九郎认为这又是怎么回事?他若不是结党,怎么正好这二人都因东宫之事坏了事呢?”
李治闻言越发哭笑不得,要知道杜正伦很早就因为侍奉承乾不周而被他爹记恨。审理谋逆一案时,东宫很多人被李二陛下以各种理由宽宥了,顶多就是贬职降级,只有杜正伦这个倒霉催的,被一再流放,丢到了数千里之外。
显然是遭到了某人的挟私报复!
而侯君集同志就更倒霉了,完全是被李二陛下和前太子殿下父子两人合伙设套坑死的!
外界都说什么要不是因为老侯谋反,李二陛下是舍不得杀他的……
还说什么李二陛下在老侯死后,经常去凌烟阁对着画像流泪云云……
李小九当上太子后也常陪他爹去凌烟阁转转,但其实李二陛下看的最多可不是老侯……
至于流泪什么的,谁没个回忆往昔少年风流倜傥的日子啊?
想当年,李家二郎那也是个翩翩美少年啊,身边的文臣武将,春兰秋菊各种绝色,应有尽有,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英俊人物!
可叹时光如流水,美少年成大叔了,英俊青年变糟老头了……
怎么不让人伤心流泪啊!
话说,魏老爷子刚死的那段时间,李二陛下还天天对着他的等身画像哭来着,现在又怎么样?
要吴诩的话来说,这就是鳄鱼啊有木有!
李小九暗暗抹了一把汗,子不言父之过,他也不好把老爹变脸的事说得太直接,只道:“杜、侯二人才华盖世,魏公会举荐他们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是因为那两个家伙太有才,李二陛下也不能把他们恨得那样牙痒痒。
而魏征是出了名的支持正统党,对东宫必须是嫡长子的执着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太子党,他当然要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这样既有能力又是铁杆支持承乾的人啦!
“魏公早逝,哪能预见二人坏事?阿爹以其果论其因,加罪魏公,实在不妥。”
“好吧,这事就按你说的办……”李世民磨磨牙,算是不再追究魏征的‘结党’罪名,但另一件事,他还是非常生气!
“九郎,你来看看这个……”李世民板着脸,把一份则子递给李治。
李治接过来一看,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那密折是褚遂良所呈,告发魏征‘泄露禁中之语’、‘私录前后诤谏言辞以示微臣’……
魏征在世时,褚遂良就是史官,魏征让史官看自己的谏诤文章,无异于让褚遂良将李二陛下的‘英雄事迹’都写在史书上,如某年某月某日,李二陛下想出去放松放松,被魏征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不再玩物丧志云云……
简直就是以抹黑李二陛下英明神武的形象为代价,来抬高他魏老头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嘛腹黑毒宝拖油瓶!
是可忍孰不可忍!
难怪阿爹会这么生气呢!
李治抬眼,同情地看着他爹,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世民看到儿子那小眼神,更加生气了,咬牙切齿道:“立命史令觐见,朕要御览起居注……”
“阿爹,这……”李治闻言,眼睛都瞪圆了。
他爹一定是疯了!
按照潜规则,从古至今没有哪个帝王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起居注的。
要知道,史官在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要进行评论,比如在记录本上把当今皇帝陛下骂得狗血喷头什么是,完全可以有的。
史官超脱之处也就在此!
如果帝王起居注被本尊看了……
不仅那个史官死定了,历史事件也可能被篡改!
那么这部史记就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
李治动了动唇,最终还是没敢把劝谏的话说出来。
查看起居注什么的,也就他爹这样强大的帝王敢想敢做!
李治到底不敢当他爹的面围观《今上实录》,就找了个借口,去御花园透气。
临走前,李治让小顺子守在甘露殿,万一他爹又抽风了,就赶紧来叫他。
==========================御花园是个是非之地的分割线============================
九月的太液池,荷花已开到荼靡。
但碧绿的荷叶还是密密遮遮铺满了整个池面,其间露出不少硕大的莲蓬,十分诱人。
吴诩看得心痒痒,口中念念有词:“啊呀呀~~~~好大!好大!”
李明达不明所以,歪着头问道:“阿武,你说什么?”
吴诩吸溜了一下莫须有的口水,道:“我说莲子啊……都这么大个儿,煮莲子甜汤一定很好吃~~~~~~”这可都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美食啊~~~~~
李明达身边跟着一个与她打扮相仿的小萝莉,她仔细看着太液池,十分疑惑道:“哪里有莲子啊?”
“二十一娘怕是不知道,那个莲蓬里就有好多莲子哦~~~~~”吴诩笑眯眯地向衡山公主科普道。
衡山公主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道:“难怪那个叫莲蓬……”
李明达一昂头,颇有两分自得道:“这个孤早就知道了~~~~~”
吴诩忙狗腿地奉承道:“贵主儿天资聪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徐惠等人闻言都掩口而笑山窝里的全球首都。
原来,今天李明达到郑妃宫里看望衡山公主,然后听说徐充容宫里来了个小娘子,十分可人。李明达听吴诩赞了好几次,心里早就有些好奇,于是从郑妃宫里出来,就决定去彩丝院转转。而衡山公主听说李明达说要去看一个小娘子,也十分向往。
于是,两人就带着宫人手拉手跑到彩丝院来了。
两个小萝莉的到来,让吴诩好一阵惊喜,徐惠也是颇有些受宠若惊。
而小徐妹子在宫中多日,一直没有见过外人,徒然见了两个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小娘子,也十分高兴。
李明达姐妹性情温和,聪颖可爱,完全不像世家流传的贵主那样仗着身份飞扬跋扈,很快赢得了徐妈妈等人的喜欢。
徐小妹性子爽朗,学识丰富,见两个小公主这样平易近人,也没了拘谨,十分热情地给两人讲述长安城如今流行的风尚。
三个小萝莉很快打成一片,在一旁叽叽咕咕聊个不停。
小吴同学看得又喜欢又嫉妒。
多么美好可爱的小萝莉们啊……
可是为啥她们讲的内容她一点都听不懂呢?
几人在徐惠宫里坐了一会儿,就到了徐惠例行散步运动的时间,正好衡山公主也该回郑妃那里了,于是一行人索性送小公主回去,顺路到御花园散个步。
吴诩和徐妈妈挽着徐惠在后慢慢走,徐小妹和李明达姐妹手拉手在前,蹦蹦跳跳地就跑到了太液池边。
徐惠没有走到离池子太近的地方,就立在小石子甬*道边的树荫下,看着几个少女玩笑。
她有一种恍然回到过去的感觉。
那时她跟二娘如今的年纪差不多大,刚刚入宫,谨小慎微,步步小心。看到浑身都是破绽的吴诩时,她简直不敢相信,宫中竟然还有这样傻乎乎的小娘子-_-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和吴诩都成长了许多。
两人坚持的东西也从没改变过……
徐惠一直认为吴诩是个很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强,也吃得苦。别看她平日里一副惫懒贪吃的样子,私下里还是很吃得苦的!
就如当初陪李明达练字背书时,吴诩其实有很多字都不认识,她就悄悄来问徐惠,然后自己悄悄地练……
结果,现在吴诩的书法已经能跟圣人比肩了!
(吴小诩:老子是半文盲,又不是书法盲,李世民那货的书法水平怎么能跟哥比啊(‵o′)凸)
徐惠一直佩服的就是吴诩的能屈能伸,每次遭遇逆境,她总能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在精神上自我安慰一番,然后熬过去……
(葱:这就是传说中的精神胜利法么o_o)
站了一会儿,徐惠觉得有些累了。
徐妈妈就扶着她往太液池边的亭子里去歇息。
两人刚转身,就见前面小路迎面走来两个宫装丽人。
其中一个身穿桃红色宫装的年轻女子见是徐惠,不由露出诧异的神色,娇声叫道:“咦?这不是徐充容么?您怎么不在彩丝院好好安胎啊?”
甘露殿。
李治与李世民相对而立,因为身高关系,李治微微扬着头,才能对上他爹的视线。
“阿爹,天子重诺,怎能言而无信呢?”李治对他爹想要反悔二十一娘与魏叔玉这桩婚事,表示强烈反对。
“何况,悔婚不祥,二十一娘若是无故毁诺,日后还怎么许配人家?”
“魏家不是良配!”李二陛下闻言,老脸通红,硬邦邦甩出一句话:“朕岂能为了名声,害了二十一娘一生幸福?!”
李治无语。
其实在他看来,魏叔玉年纪虽大些(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人品绝对比那些世家勋贵的二世祖强多了。而且,魏家是寒门出身,家中人口简单,规矩也不像世家那么繁琐,而魏叔玉承袭了郑国公的爵位,他的三个弟弟都已经成家,老爹死后就分出去另住了。二十一娘嫁过去就是现成的国公夫人,直接可以当家做主了。对二十一娘来说,这样好的婆家要到哪里去找?
“魏氏忠正,叔玉稳重,与二十一娘堪称良配,阿爹又何必棒打鸳鸯呢?”李治素来敬重魏征老爷子,跟魏叔玉也有几面之缘。
“魏玄成数度易主,谈何忠贞?”李二陛下气哼哼地开始找悔婚的理由,首先就从诋毁魏老爷子开始[综漫]珍惜生命 远离杯具。
可是,他举的例子实在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说魏征易主不忠,那么凌烟阁一半的元勋都要躺枪了:隋末乱世,反王林立,哪个谋士猛将没跟过几个渣主公的?魏老爷子唯一值得一说的大概只有他当年教唆建成手足相残灭李二这事,可建成死后,是谁腆着脸不让人老魏殉主,强迫人家从了自己,作什么盛世监督人的?
现在说人家不忠,岂不是自打嘴巴?
李治握着拳抵在下巴上,轻咳一声,道:“魏公自追随阿爹以来,从未有过私心,犯颜直谏,威武不能屈……”
“阿爹你屡次称赞其忠直,如今反口,岂不是寒了朝中诸公之心?”
李二陛下被李治说得恼羞成怒,丢下那份弹劾则子,反问道:“那么,九郎认为这又是怎么回事?他若不是结党,怎么正好这二人都因东宫之事坏了事呢?”
李治闻言越发哭笑不得,要知道杜正伦很早就因为侍奉承乾不周而被他爹记恨。审理谋逆一案时,东宫很多人被李二陛下以各种理由宽宥了,顶多就是贬职降级,只有杜正伦这个倒霉催的,被一再流放,丢到了数千里之外。
显然是遭到了某人的挟私报复!
而侯君集同志就更倒霉了,完全是被李二陛下和前太子殿下父子两人合伙设套坑死的!
外界都说什么要不是因为老侯谋反,李二陛下是舍不得杀他的……
还说什么李二陛下在老侯死后,经常去凌烟阁对着画像流泪云云……
李小九当上太子后也常陪他爹去凌烟阁转转,但其实李二陛下看的最多可不是老侯……
至于流泪什么的,谁没个回忆往昔少年风流倜傥的日子啊?
想当年,李家二郎那也是个翩翩美少年啊,身边的文臣武将,春兰秋菊各种绝色,应有尽有,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英俊人物!
可叹时光如流水,美少年成大叔了,英俊青年变糟老头了……
怎么不让人伤心流泪啊!
话说,魏老爷子刚死的那段时间,李二陛下还天天对着他的等身画像哭来着,现在又怎么样?
要吴诩的话来说,这就是鳄鱼啊有木有!
李小九暗暗抹了一把汗,子不言父之过,他也不好把老爹变脸的事说得太直接,只道:“杜、侯二人才华盖世,魏公会举荐他们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是因为那两个家伙太有才,李二陛下也不能把他们恨得那样牙痒痒。
而魏征是出了名的支持正统党,对东宫必须是嫡长子的执着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太子党,他当然要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这样既有能力又是铁杆支持承乾的人啦!
“魏公早逝,哪能预见二人坏事?阿爹以其果论其因,加罪魏公,实在不妥。”
“好吧,这事就按你说的办……”李世民磨磨牙,算是不再追究魏征的‘结党’罪名,但另一件事,他还是非常生气!
“九郎,你来看看这个……”李世民板着脸,把一份则子递给李治。
李治接过来一看,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那密折是褚遂良所呈,告发魏征‘泄露禁中之语’、‘私录前后诤谏言辞以示微臣’……
魏征在世时,褚遂良就是史官,魏征让史官看自己的谏诤文章,无异于让褚遂良将李二陛下的‘英雄事迹’都写在史书上,如某年某月某日,李二陛下想出去放松放松,被魏征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不再玩物丧志云云……
简直就是以抹黑李二陛下英明神武的形象为代价,来抬高他魏老头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嘛腹黑毒宝拖油瓶!
是可忍孰不可忍!
难怪阿爹会这么生气呢!
李治抬眼,同情地看着他爹,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世民看到儿子那小眼神,更加生气了,咬牙切齿道:“立命史令觐见,朕要御览起居注……”
“阿爹,这……”李治闻言,眼睛都瞪圆了。
他爹一定是疯了!
按照潜规则,从古至今没有哪个帝王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起居注的。
要知道,史官在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要进行评论,比如在记录本上把当今皇帝陛下骂得狗血喷头什么是,完全可以有的。
史官超脱之处也就在此!
如果帝王起居注被本尊看了……
不仅那个史官死定了,历史事件也可能被篡改!
那么这部史记就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
李治动了动唇,最终还是没敢把劝谏的话说出来。
查看起居注什么的,也就他爹这样强大的帝王敢想敢做!
李治到底不敢当他爹的面围观《今上实录》,就找了个借口,去御花园透气。
临走前,李治让小顺子守在甘露殿,万一他爹又抽风了,就赶紧来叫他。
==========================御花园是个是非之地的分割线============================
九月的太液池,荷花已开到荼靡。
但碧绿的荷叶还是密密遮遮铺满了整个池面,其间露出不少硕大的莲蓬,十分诱人。
吴诩看得心痒痒,口中念念有词:“啊呀呀~~~~好大!好大!”
李明达不明所以,歪着头问道:“阿武,你说什么?”
吴诩吸溜了一下莫须有的口水,道:“我说莲子啊……都这么大个儿,煮莲子甜汤一定很好吃~~~~~~”这可都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美食啊~~~~~
李明达身边跟着一个与她打扮相仿的小萝莉,她仔细看着太液池,十分疑惑道:“哪里有莲子啊?”
“二十一娘怕是不知道,那个莲蓬里就有好多莲子哦~~~~~”吴诩笑眯眯地向衡山公主科普道。
衡山公主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道:“难怪那个叫莲蓬……”
李明达一昂头,颇有两分自得道:“这个孤早就知道了~~~~~”
吴诩忙狗腿地奉承道:“贵主儿天资聪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徐惠等人闻言都掩口而笑山窝里的全球首都。
原来,今天李明达到郑妃宫里看望衡山公主,然后听说徐充容宫里来了个小娘子,十分可人。李明达听吴诩赞了好几次,心里早就有些好奇,于是从郑妃宫里出来,就决定去彩丝院转转。而衡山公主听说李明达说要去看一个小娘子,也十分向往。
于是,两人就带着宫人手拉手跑到彩丝院来了。
两个小萝莉的到来,让吴诩好一阵惊喜,徐惠也是颇有些受宠若惊。
而小徐妹子在宫中多日,一直没有见过外人,徒然见了两个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小娘子,也十分高兴。
李明达姐妹性情温和,聪颖可爱,完全不像世家流传的贵主那样仗着身份飞扬跋扈,很快赢得了徐妈妈等人的喜欢。
徐小妹性子爽朗,学识丰富,见两个小公主这样平易近人,也没了拘谨,十分热情地给两人讲述长安城如今流行的风尚。
三个小萝莉很快打成一片,在一旁叽叽咕咕聊个不停。
小吴同学看得又喜欢又嫉妒。
多么美好可爱的小萝莉们啊……
可是为啥她们讲的内容她一点都听不懂呢?
几人在徐惠宫里坐了一会儿,就到了徐惠例行散步运动的时间,正好衡山公主也该回郑妃那里了,于是一行人索性送小公主回去,顺路到御花园散个步。
吴诩和徐妈妈挽着徐惠在后慢慢走,徐小妹和李明达姐妹手拉手在前,蹦蹦跳跳地就跑到了太液池边。
徐惠没有走到离池子太近的地方,就立在小石子甬*道边的树荫下,看着几个少女玩笑。
她有一种恍然回到过去的感觉。
那时她跟二娘如今的年纪差不多大,刚刚入宫,谨小慎微,步步小心。看到浑身都是破绽的吴诩时,她简直不敢相信,宫中竟然还有这样傻乎乎的小娘子-_-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和吴诩都成长了许多。
两人坚持的东西也从没改变过……
徐惠一直认为吴诩是个很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强,也吃得苦。别看她平日里一副惫懒贪吃的样子,私下里还是很吃得苦的!
就如当初陪李明达练字背书时,吴诩其实有很多字都不认识,她就悄悄来问徐惠,然后自己悄悄地练……
结果,现在吴诩的书法已经能跟圣人比肩了!
(吴小诩:老子是半文盲,又不是书法盲,李世民那货的书法水平怎么能跟哥比啊(‵o′)凸)
徐惠一直佩服的就是吴诩的能屈能伸,每次遭遇逆境,她总能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在精神上自我安慰一番,然后熬过去……
(葱:这就是传说中的精神胜利法么o_o)
站了一会儿,徐惠觉得有些累了。
徐妈妈就扶着她往太液池边的亭子里去歇息。
两人刚转身,就见前面小路迎面走来两个宫装丽人。
其中一个身穿桃红色宫装的年轻女子见是徐惠,不由露出诧异的神色,娇声叫道:“咦?这不是徐充容么?您怎么不在彩丝院好好安胎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