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建炎三年春,宋夏两军在夏州城以西爆发大战,李延庆率十万大军全歼三万西夏军,主将李察哥只率领不足千人仓惶北逃,这一战使西夏军精锐尽失,李延庆令吴阶镇守夏州,他继续率领十二万大军西征,向西夏的腹地杀去。
与此同时,熙河路经略使刘韐率领三万西路军北上会州,从会州渡过黄河进入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西夏最不稳定的一处领地,由于西夏的残酷剥削,使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羌人、吐蕃和回鹘不断起来抗争,却总是被西夏军队毫不留情的镇压。
最多时,西夏在河西走廊部署了十万大军,设立甘肃和西平两个军司,怎奈国力不济,养不了那么多军队,驻军也一缩再缩,变成了今天的两万人,由甘肃军司大都督英挺统帅。
行走数日,这天刘韐的大军在零波山西面驻军休息,刘韐这次的任务并不是击败河西西夏军,夺取河西走廊那么简单,他还需要从政治上联络生活在河西走廊上的羌人、吐蕃人和回鹘人,让他们依附宋朝,成为大宋子民。
吐蕃人在河西走廊上只是少数,只有几个部落,回鹘人主要生活在北面的肃州、瓜州和沙州一线,而南面的甘州和凉州则是羌人的地盘,刘韐首先要收复的便是羌人。
羌人自古便依附中原王朝,收复羌人倒也不难,关键是利益,宋朝给羌人什么样的利益,当然,有党项人残酷剥削和残暴镇压在前,羌人还是比较容易满足,不会索要太过分的条件。
军队驻扎完毕,刘韐站在大帐前眺望远方,左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茵茵,天空仿佛被水洗过一般的湛蓝,一朵朵洁白的云在天空漂浮,和地上一片片同样洁白的羊群相映生辉,令刘韐心旷神怡。
他们驻扎的这片草原是一个羌人小部落的牧场,宋军的秋毫无犯赢得了羌人的信任,他们主动派出族人北上去帮宋军打探西夏军的动静。
这时,一队小黑点出现在远方,从骑马姿态看,有点像骑兵,但没有斥候警示,应该不是敌人,刘韐便吩咐儿子刘子羽道:“去看看!”
刘子羽立刻翻身上马,带着百余骑兵迎了过去,片刻,他便带着百余人的骑兵便从远方飞奔而来,为首一名大汉,正是黑党项的会州酋长拓跋鲁。
拓跋鲁自从献了冷锻甲后,便彻底抱上了李延庆的大腿,当李延庆的战争动员令颁布后,他立刻主动请缨,愿为李延庆鞍前效劳,但李延庆却看中拓跋鲁的另一个作用,替宋军联络河西。
黑党项本来就是羌人一支,拓跋鲁又是个边境大走私犯,往来于河西、大宋,照顾了无数人的利益,也认识了无数人,可以这样说,河西走廊上的每一只羊都认识他。
“刘经略,在下回来晚了!”拓跋鲁跳下马行礼道。
刘韐很喜欢这个豪爽的黑汉子,便笑着摆摆手,“我们也是刚到,营帐才扎好!”
他又望向旁边两名长得豪壮中年男子,看他们打扮,应该是羌人,笑问道:“这两位是.......”
“他们便是凉州羌人的两个大酋长,其实一对兄弟,一个叫念姐山,一个叫念姐冲,他们特来拜见刘经略。”
两名羌人酋长上前跪下行礼,“我等羌民拜见刘经略!”为首羌人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刘韐当然知道,河西走廊上最大的两个羌人部落,一个叫念姐部,分布在凉州,一个叫勒姐部,分布甘州,而念姐部又分为北念姐和南念姐,看来就是这两人的部落了。
他连忙扶起两人,笑道:“两位酋长快快请起!”
既然对方肯来见自己,那么事情就好谈了,刘韐又兴致盎然道:“两位酋长请大帐里就坐!”
众人走进大帐坐下,刘韐入乡随俗,让士兵上了**,他们寒暄几句,便很快进入了正题,这念姐两兄弟其实是来求援的。
西夏朝廷被金国强征了百万只羊,激起了党项各部不满,不肯缴纳税赋,朝廷眼看将无法支付军费,便将财政缺口转压到河西各民族头上。
念姐部本月要交去年的税赋,结果骤然间增加了三倍,他们当即造反了,被西夏军队残酷镇压,杀了数千人。
要不是宋军忽然北征,念姐部几乎要被斩尽杀绝了,所以当拓跋鲁找到他们时,他们一拍即合,只要宋军帮助他们摆脱西夏人的残酷压迫,他们愿意效忠大宋。
这个要求刘韐当然求之不得,他率军就是来取河西,和河西西夏军一战不可避免,战胜了西夏军,赢得了羌人的效忠,这本来就是他的任务。
当然,刘韐考虑最理想的状态,是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出兵作战,这样战胜西夏军的把握更大,还能结下战斗友谊。
刘韐沉吟一下便道:“我既然要取河西,当然要和西夏军一战,我希望我们几家一起联手,以宋军为主体,全歼河西的西夏军。”
念姐兄弟二人对望一眼,兄长念姐山对刘韐道:“出兵出粮我们都愿意,只是我们念姐部刚被杀了三千多名武士,能上战场的武士只有两千人了,就怕起不了什么作用。”
“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参与,刚才我也说了,以宋军为主体,当然是以我们为主力,另外我希望甘州的勒姐部也能参加,不知两位能否替我联系?”
念姐山点点头,“勒姐部和我们一样,也被压迫得很惨,年初他们就被镇压过一次,老酋长还被杀了,只要经略使招唤,他们一定会出兵,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了。”
“他们有多少军队?”刘韐追问道。
“他们能出三千人左右。”
旁边拓跋鲁拍拍胸脯道:“也算上我们黑党项,我回去给大酋长提出来,我们黑党项也能出三千骑兵。”
这就是八千骑兵了,对战胜西夏军刘韐更加有把握,他便点点头,“那就分头行动,我希望五天之内,军队能聚齐。”
这时,念姐冲又问了几句,念姐山翻译过来,“我兄弟说,去和勒姐谈,他们一定会问到,投靠宋朝后税赋是多少,我们该怎么回答?”
“你们现在是多少?”
“我们现在男女都要交税,只有十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税,男子每年二十只羊,女子十只羊,另外每十人还要交一头骆驼,这就相当于每年财产的一半了。”
刘韐摇摇头,“如果依附宋朝,头三年免税,如果遇到大灾也可以免税,如果是替朝廷养马,不但免税还有丰厚的报酬,就普通牧民而言,每户人家每年五只羊。”
两人惊喜万分,“这是真的吗?”
旁边拓跋鲁笑道:“当然是真的,我们黑党项就是这样交税,我们部落替京兆军养马,一只羊都不用交,每月每人还有三斗米的补贴,养成的战马交割时还能得到每匹马五贯钱的收入。”
两人兴奋得直搓手,站起身道:“我们这就去甘州!”
众人告辞走了,刘子羽走进大帐笑道:“父亲今天收获很大啊!”
刘韐微微笑道:“确实有点出乎意料,难怪李都统告诉我,这个拓跋鲁很能干,果然如此,没有令我失望。”
“父亲有没有考虑把回鹘也拉进来?”
“我考虑过,但时间上恐怕来不及,回鹘在肃州,这一来一去,加上交涉,至少要半个月,但我担心羌人都恐怕来不及。”
刘子羽想了想道:“两万西夏军从甘州过来没有这么快,即使过来也未必立刻交战,我们可以反其道行军,等他们杀到这里,我们却已经在凉州了,这样,我估计骑兵都能赶到。”
刘韐点点头,“这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调头走大斗拔谷。”
与此同时,熙河路经略使刘韐率领三万西路军北上会州,从会州渡过黄河进入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西夏最不稳定的一处领地,由于西夏的残酷剥削,使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羌人、吐蕃和回鹘不断起来抗争,却总是被西夏军队毫不留情的镇压。
最多时,西夏在河西走廊部署了十万大军,设立甘肃和西平两个军司,怎奈国力不济,养不了那么多军队,驻军也一缩再缩,变成了今天的两万人,由甘肃军司大都督英挺统帅。
行走数日,这天刘韐的大军在零波山西面驻军休息,刘韐这次的任务并不是击败河西西夏军,夺取河西走廊那么简单,他还需要从政治上联络生活在河西走廊上的羌人、吐蕃人和回鹘人,让他们依附宋朝,成为大宋子民。
吐蕃人在河西走廊上只是少数,只有几个部落,回鹘人主要生活在北面的肃州、瓜州和沙州一线,而南面的甘州和凉州则是羌人的地盘,刘韐首先要收复的便是羌人。
羌人自古便依附中原王朝,收复羌人倒也不难,关键是利益,宋朝给羌人什么样的利益,当然,有党项人残酷剥削和残暴镇压在前,羌人还是比较容易满足,不会索要太过分的条件。
军队驻扎完毕,刘韐站在大帐前眺望远方,左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茵茵,天空仿佛被水洗过一般的湛蓝,一朵朵洁白的云在天空漂浮,和地上一片片同样洁白的羊群相映生辉,令刘韐心旷神怡。
他们驻扎的这片草原是一个羌人小部落的牧场,宋军的秋毫无犯赢得了羌人的信任,他们主动派出族人北上去帮宋军打探西夏军的动静。
这时,一队小黑点出现在远方,从骑马姿态看,有点像骑兵,但没有斥候警示,应该不是敌人,刘韐便吩咐儿子刘子羽道:“去看看!”
刘子羽立刻翻身上马,带着百余骑兵迎了过去,片刻,他便带着百余人的骑兵便从远方飞奔而来,为首一名大汉,正是黑党项的会州酋长拓跋鲁。
拓跋鲁自从献了冷锻甲后,便彻底抱上了李延庆的大腿,当李延庆的战争动员令颁布后,他立刻主动请缨,愿为李延庆鞍前效劳,但李延庆却看中拓跋鲁的另一个作用,替宋军联络河西。
黑党项本来就是羌人一支,拓跋鲁又是个边境大走私犯,往来于河西、大宋,照顾了无数人的利益,也认识了无数人,可以这样说,河西走廊上的每一只羊都认识他。
“刘经略,在下回来晚了!”拓跋鲁跳下马行礼道。
刘韐很喜欢这个豪爽的黑汉子,便笑着摆摆手,“我们也是刚到,营帐才扎好!”
他又望向旁边两名长得豪壮中年男子,看他们打扮,应该是羌人,笑问道:“这两位是.......”
“他们便是凉州羌人的两个大酋长,其实一对兄弟,一个叫念姐山,一个叫念姐冲,他们特来拜见刘经略。”
两名羌人酋长上前跪下行礼,“我等羌民拜见刘经略!”为首羌人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刘韐当然知道,河西走廊上最大的两个羌人部落,一个叫念姐部,分布在凉州,一个叫勒姐部,分布甘州,而念姐部又分为北念姐和南念姐,看来就是这两人的部落了。
他连忙扶起两人,笑道:“两位酋长快快请起!”
既然对方肯来见自己,那么事情就好谈了,刘韐又兴致盎然道:“两位酋长请大帐里就坐!”
众人走进大帐坐下,刘韐入乡随俗,让士兵上了**,他们寒暄几句,便很快进入了正题,这念姐两兄弟其实是来求援的。
西夏朝廷被金国强征了百万只羊,激起了党项各部不满,不肯缴纳税赋,朝廷眼看将无法支付军费,便将财政缺口转压到河西各民族头上。
念姐部本月要交去年的税赋,结果骤然间增加了三倍,他们当即造反了,被西夏军队残酷镇压,杀了数千人。
要不是宋军忽然北征,念姐部几乎要被斩尽杀绝了,所以当拓跋鲁找到他们时,他们一拍即合,只要宋军帮助他们摆脱西夏人的残酷压迫,他们愿意效忠大宋。
这个要求刘韐当然求之不得,他率军就是来取河西,和河西西夏军一战不可避免,战胜了西夏军,赢得了羌人的效忠,这本来就是他的任务。
当然,刘韐考虑最理想的状态,是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出兵作战,这样战胜西夏军的把握更大,还能结下战斗友谊。
刘韐沉吟一下便道:“我既然要取河西,当然要和西夏军一战,我希望我们几家一起联手,以宋军为主体,全歼河西的西夏军。”
念姐兄弟二人对望一眼,兄长念姐山对刘韐道:“出兵出粮我们都愿意,只是我们念姐部刚被杀了三千多名武士,能上战场的武士只有两千人了,就怕起不了什么作用。”
“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参与,刚才我也说了,以宋军为主体,当然是以我们为主力,另外我希望甘州的勒姐部也能参加,不知两位能否替我联系?”
念姐山点点头,“勒姐部和我们一样,也被压迫得很惨,年初他们就被镇压过一次,老酋长还被杀了,只要经略使招唤,他们一定会出兵,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了。”
“他们有多少军队?”刘韐追问道。
“他们能出三千人左右。”
旁边拓跋鲁拍拍胸脯道:“也算上我们黑党项,我回去给大酋长提出来,我们黑党项也能出三千骑兵。”
这就是八千骑兵了,对战胜西夏军刘韐更加有把握,他便点点头,“那就分头行动,我希望五天之内,军队能聚齐。”
这时,念姐冲又问了几句,念姐山翻译过来,“我兄弟说,去和勒姐谈,他们一定会问到,投靠宋朝后税赋是多少,我们该怎么回答?”
“你们现在是多少?”
“我们现在男女都要交税,只有十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税,男子每年二十只羊,女子十只羊,另外每十人还要交一头骆驼,这就相当于每年财产的一半了。”
刘韐摇摇头,“如果依附宋朝,头三年免税,如果遇到大灾也可以免税,如果是替朝廷养马,不但免税还有丰厚的报酬,就普通牧民而言,每户人家每年五只羊。”
两人惊喜万分,“这是真的吗?”
旁边拓跋鲁笑道:“当然是真的,我们黑党项就是这样交税,我们部落替京兆军养马,一只羊都不用交,每月每人还有三斗米的补贴,养成的战马交割时还能得到每匹马五贯钱的收入。”
两人兴奋得直搓手,站起身道:“我们这就去甘州!”
众人告辞走了,刘子羽走进大帐笑道:“父亲今天收获很大啊!”
刘韐微微笑道:“确实有点出乎意料,难怪李都统告诉我,这个拓跋鲁很能干,果然如此,没有令我失望。”
“父亲有没有考虑把回鹘也拉进来?”
“我考虑过,但时间上恐怕来不及,回鹘在肃州,这一来一去,加上交涉,至少要半个月,但我担心羌人都恐怕来不及。”
刘子羽想了想道:“两万西夏军从甘州过来没有这么快,即使过来也未必立刻交战,我们可以反其道行军,等他们杀到这里,我们却已经在凉州了,这样,我估计骑兵都能赶到。”
刘韐点点头,“这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调头走大斗拔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