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9 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 950 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
- 951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正想着,曹猛率领一队骑兵从西门奔来,在马上向李延庆行礼道:“启禀都统,城外围剿已经结束,俘虏一千三百余人,其他逃兵皆被杀死,只有极少数逃脱。”
“敌军主将呢?”李延庆目光一挑,锐利地注视着曹猛。
曹猛的脸顿时胀得通红,半晌道:“敌军副都督被乱箭射死,都督被抓获后发现只是一名小兵,敌军都督化装成小兵逃掉了,卑职无能,请都统责罚!”
李延庆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敌军主将脱逃很正常,我不会怪你,但我要提醒你,以后汇报军情,要先报将,再报兵,主次不能颠倒了。”
曹猛满脸羞愧,“卑职知错!”
李延庆点点头,又对随军司马韩向林道:“收集敌军昨晚抢掠的财物,把它们还给城内居民,抓获的战俘凡是昨晚参与奸淫抢掠的,不管他是不是西夏汉人,都一律处斩!”
“遵令!”
韩向林匆匆去了,王贵却在一旁嘟囔道:“抢掠的财物不如赏给弟兄们!”
李延庆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们此次征西夏的目标是灭国,是灭掉西夏之国,而党项人你是杀不光的,既然杀不光他们,那就转换思路,把他们变成宋民,你只要把他们视为宋民,那么所有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把他们视为宋民,可能吗?”王贵头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或许不可能,但十年二十年后呢?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情形迷惑,必须考虑二十年后的情况,战争只有数年,但仇恨却会记一辈子,记住我这句话。”
王贵挠挠头,还是苦笑道:“卑职会坚决服从都统的命令。”
李延庆也没有勉强他理解自己的话,毕竟政治的东西让他们这些大将去理解还是太难了一点,正如王贵所言,只要他们坚决服从自己的命令就行了。
..........
在宋军攻占夏州两天后,李察哥率领三万西夏援军抵达了距离夏州约三百五十里的铁门关,大军没有停留,又继续向夏州城方向疾速前进,李察哥在途中已经得知宋军主力过了横山大峡谷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必须赶在宋军攻打夏州之前抢先进入夏州,只要保住夏州城,他就有五成的把握守住西夏。
可如果一旦夏州城失守,宋军就能以夏州为根基,长驱西进,西夏所有的战略防御都会统统消失,将无险可守,以西夏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年。
李察哥不准军队休息,一路向东疾奔,他同时也一路破口大骂濮王李安仁,西夏的情报营原本一直由焦彦坚掌控,做得非常严密,也能时时掌握宋军的动向,可自从三年前,李安仁从焦彦坚手中夺走情报大权后,西夏的情报探子就开始迅速走下坡路。
这次居然在宋军开始延安府集结之后才匆忙向兴庆府发送情报,之前李延庆备战几个月,他们做什么去了?李延庆在半个月前大规模征集民夫,他们为什么不汇报?
这就是李安仁做的好事,不断将自己亲信安插进宋朝的重要位子,而这些亲信更主要敛财而不是情报,这就彻底毁了西夏耗费百年建立的情报网,这次西夏军队如此被动,就是因为京兆府夫人情报没有及时跟上,如果情报能提前五到十天预警,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在离开铁门关约一百五十里后,队伍停了下来,前面来了一支百余人的败兵,由都督撒金率领,这个消息让李察哥如坠深渊,撒金出现在自己眼前,不久意味着夏州失守了吗?
片刻,士兵将撒金带到李察哥战马前,撒金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卑职已经从城内征兵一万人,但宋军太强大了,他们的投石机比夏州城还高,直接用震天雷炸塌的城墙,一万新兵率先逃跑,使军心崩溃了,卑职已经全力以赴,但真的抵挡不住啊!”
李察哥缓缓摇头,“我带兵从来不问过程,只管结果,朝廷把夏州城交给你,你却把它丢了,你说该当何罪?”
撒金嘴唇动了动,还要争辩,李察哥却厉声大喊:“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
冲过来几名如狼似虎般的士兵,架住撒金就向下拖去,撒金大喊:“我无罪,谁都守不住夏州,你也守不住,你不能杀我!”
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
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
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
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
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
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
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
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
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
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
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
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
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
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
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
“敌军主将呢?”李延庆目光一挑,锐利地注视着曹猛。
曹猛的脸顿时胀得通红,半晌道:“敌军副都督被乱箭射死,都督被抓获后发现只是一名小兵,敌军都督化装成小兵逃掉了,卑职无能,请都统责罚!”
李延庆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敌军主将脱逃很正常,我不会怪你,但我要提醒你,以后汇报军情,要先报将,再报兵,主次不能颠倒了。”
曹猛满脸羞愧,“卑职知错!”
李延庆点点头,又对随军司马韩向林道:“收集敌军昨晚抢掠的财物,把它们还给城内居民,抓获的战俘凡是昨晚参与奸淫抢掠的,不管他是不是西夏汉人,都一律处斩!”
“遵令!”
韩向林匆匆去了,王贵却在一旁嘟囔道:“抢掠的财物不如赏给弟兄们!”
李延庆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们此次征西夏的目标是灭国,是灭掉西夏之国,而党项人你是杀不光的,既然杀不光他们,那就转换思路,把他们变成宋民,你只要把他们视为宋民,那么所有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把他们视为宋民,可能吗?”王贵头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或许不可能,但十年二十年后呢?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情形迷惑,必须考虑二十年后的情况,战争只有数年,但仇恨却会记一辈子,记住我这句话。”
王贵挠挠头,还是苦笑道:“卑职会坚决服从都统的命令。”
李延庆也没有勉强他理解自己的话,毕竟政治的东西让他们这些大将去理解还是太难了一点,正如王贵所言,只要他们坚决服从自己的命令就行了。
..........
在宋军攻占夏州两天后,李察哥率领三万西夏援军抵达了距离夏州约三百五十里的铁门关,大军没有停留,又继续向夏州城方向疾速前进,李察哥在途中已经得知宋军主力过了横山大峡谷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必须赶在宋军攻打夏州之前抢先进入夏州,只要保住夏州城,他就有五成的把握守住西夏。
可如果一旦夏州城失守,宋军就能以夏州为根基,长驱西进,西夏所有的战略防御都会统统消失,将无险可守,以西夏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年。
李察哥不准军队休息,一路向东疾奔,他同时也一路破口大骂濮王李安仁,西夏的情报营原本一直由焦彦坚掌控,做得非常严密,也能时时掌握宋军的动向,可自从三年前,李安仁从焦彦坚手中夺走情报大权后,西夏的情报探子就开始迅速走下坡路。
这次居然在宋军开始延安府集结之后才匆忙向兴庆府发送情报,之前李延庆备战几个月,他们做什么去了?李延庆在半个月前大规模征集民夫,他们为什么不汇报?
这就是李安仁做的好事,不断将自己亲信安插进宋朝的重要位子,而这些亲信更主要敛财而不是情报,这就彻底毁了西夏耗费百年建立的情报网,这次西夏军队如此被动,就是因为京兆府夫人情报没有及时跟上,如果情报能提前五到十天预警,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在离开铁门关约一百五十里后,队伍停了下来,前面来了一支百余人的败兵,由都督撒金率领,这个消息让李察哥如坠深渊,撒金出现在自己眼前,不久意味着夏州失守了吗?
片刻,士兵将撒金带到李察哥战马前,撒金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卑职已经从城内征兵一万人,但宋军太强大了,他们的投石机比夏州城还高,直接用震天雷炸塌的城墙,一万新兵率先逃跑,使军心崩溃了,卑职已经全力以赴,但真的抵挡不住啊!”
李察哥缓缓摇头,“我带兵从来不问过程,只管结果,朝廷把夏州城交给你,你却把它丢了,你说该当何罪?”
撒金嘴唇动了动,还要争辩,李察哥却厉声大喊:“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
冲过来几名如狼似虎般的士兵,架住撒金就向下拖去,撒金大喊:“我无罪,谁都守不住夏州,你也守不住,你不能杀我!”
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
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
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
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
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
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
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
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
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
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
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
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
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
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
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