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 第一章 魔都和开埠
- 3 第二章 乔装打扮进魔都
- 4 第三章 形势严峻
- 5 第四章 赚钱无门
- 6 第五章 去英国领事馆
- 7 第六章 魔都孽缘
- 8 第七章 看洋人得收门票
- 9 第八章 巴富尔领事和宫慕久道台
- 10 第九章 未来的领事麦华陀
- 11 第十章 炮兵上尉到上海领事
- 12 第十一章 被怀疑的主神
- 13 第十二章 赵大买办
- 14 第十三章 工作似乎很简单
- 15 第十四章 赚大钱的机会
- 16 第十五章 代理一船货物
- 17 第十六章 大贵商行
- 18 第十七章 买茶叶
- 19 第十八章 茶栈
- 20 第十九章 报价方式
- 21 第二十章 茶叶贸易概况
- 22 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23 第二十二章 一万七千元的利润
- 24 第二十三章 洋布生意
- 25 第一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6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 27 第三章 奇遇:炼糖秘法
- 28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 29 第五章 被退婚了
- 30 第六章 赚钱了,卖秘方否
- 31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 32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33 第九章 赵大贵的拜访
- 34 第十章 拜访英国领事
- 35 第十二章 魔都第一买办
- 36 第十三章 买办生涯
- 37 第十七章 茶叶生意概况
- 38 第二十二章 纯赚一万多两银子
- 39 第二十四章 火爆的洋布,纯赚五万银元
- 40 第二十五章 对近代洋布和土布贸易的考证
- 41 第二十七章 居然还要纳关税
- 42 第二十八章 关税争议
- 43 第二十九章 赵大贵的来历
- 44 第三十章 端茶送客
- 45 第三十一章 暴增的财富
- 46 第三十二章 三名气运之子的到访
- 47 第三十三章 买办们的同盟
- 48 第三十四章 一统买办界的野望
- 49 第三十五章 福威镖局,有佛堂吗
- 50 第三十六章 一箱手枪下湖州
- 51 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
- 52 第三十八章 生丝,最赚钱的生意
- 53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 54 第四十章 纯赚十万两,再向湖州行
- 55 第四十一章 水匪袭击
- 56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 57 第四十三章 真有武林高手
- 58 第四十四章 血神经和邓显
- 59 第四十五章 形势逆转,格杀邓显
- 60 第四十六章 围攻申无伤
- 61 第四十七章 紫郢剑对圣火令
- 62 第四十八章 发现超凡书籍
- 63 第四十九章 邓显的修行记忆
- 64 第五十章 血战养蛊之法
- 65 第五十一章 学会“血神经”的代价
- 66 第五十二章 隐患重重
- 67 第五十三章 财力暴增
- 68 第五十四章 处理霍大牙
- 69 第五十五章 情报不对等引发的惨案
- 70 第五十六章 心念通达
- 71 第五十八章 所谓天劫
- 72 第五十九章 提前到来的天劫
- 73 第六十章 魔神的垂青
- 74 第六十一章 渡劫成功和大堆收获
- 75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 76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 77 第六十四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
- 78 第六十五章 垄断到竞争
- 79 第六十六章 居然被催债
- 80 第六十七章 盛景下的隐患
- 81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 82 第六十九章 忽悠,先从自家人开始
- 83 第七十章 赵大贵要修铁路
- 84 第七十一章 被人惦记
- 85 第七十二章 第一买办的野心
- 86 第七十三章 两家争做带头大哥
- 87 第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88 第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
- 89 第七十六章 垄断租界的土地
- 90 第七十七章 三国租界那点破事
- 91 第七十八章 一统租界
- 92 第七十九章 改革商行,稳步发展
- 93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 94 第八十一章 清朝的数学家
- 95 第八十二章 精通微积分的清朝数学家
- 96 “主神图书馆”正封推冲榜,请书友们试毒,兼回答部分问题
- 97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拿
- 98 第八十四章 专门传播西方科技的学校
- 99 第八十五章 隐藏职业之校长
- 100 第八十六章 影响力和实惠不可兼得
- 101 第八十七章 南下:买蒸汽轮船
- 102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 103 第八十九章 还要建造船厂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 形势严峻
第三章 形势严峻
进入城里后,赵大贵还是不放心,而且反正也不认得路,就索性往各个小胡同里随意钻进钻出,折腾半天之后,才找到一个不起眼的旅店住进去。
这时代的魔都不如宁波繁华,但是商业贸易非常发达,每年都数千艘船从内地到魔都,又有数千艘船从海上把货物运出去,来往的人流很多,因此旅馆业特别发达,到处都是这种小型的旅馆。
因为来往的水手多,大部分都不会带路引等身份文件,因此旅馆掌柜也没有要求赵大贵提交什么书面文件,只是口头问及姓名和原籍,然后就让他住了下来。
赵大贵便租了一个单间,说好每天的租金是一百文铜钱,先住五天,之后按日结账。
赵大贵到自己房间后,发现房间不大,也就十平米左右,里面放着两张木床,上面的被褥什么的难说干净,但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将身上的蓑衣、长袍和棉衣都依次脱下,扔在其中一张床上,然后就躺到另一张床上。
算一下时间,赵大贵从上午就开始爬山,下午才误入神秘空间,然后到五色祭坛处,又经过种种考验后才拿到主神的遗物,之后到达黄浦江东边,得到衣服和钱财后到达浦西,又费了半天劲故布疑阵,前后十几个小时一直在保持紧张,使得身心都疲惫异常。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等赵大贵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找伙计要点水洗漱,又托他帮忙买来大饼之类的充饥后,赵大贵才有心思规划接下来的事情。
思考了一下,赵大贵觉得自己现在面对的情形极为严峻。
首先,他兜里的钱严重不足。
虽说昨天发了点意外之财,但那点钱也太少了些,虽然以前没接触过银子和铜钱,但按照昨天不多的几次购买商品的经验来看,自己顺过来的钱也就是银钱二两左右,铜钱不到三贯而已。
清朝这个时期有很明显的银贵钱贱现象,一两银子能换一千六百文以上,也就是说这点钱加在一起也不到四两银子。
其次,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时代,没有人脉,不熟悉这个时代的任何事务,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赵大贵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就极为繁重,最好在三个月内就要赚取一万两以上的黄金,而且是越多越好。
听清楚了,这可是一万两黄金,而不是一万两白银呢,按照这个时代的汇率,一万两黄金相当于十万两白银,相当于1.56西班牙元。
在这里,说一下清朝的汇率和度量衡问题。
在这时代,英国的英镑含金量为7.322克;清廷推行的标准白银,也就是库平银和关平银重量分别为37.3克和37.8克,这两者相差很小,以后本书中出现的银两都指37.38克左右的标准白银;至于银元都是指的用途最广最稳定的西班牙元,一两银子等于1.558班牙元。
另外,说到重量度量衡,本书中的斤和两,除非有特别的提示,否则都采用清朝的标准重量,也就是说一两等于37.7克,一斤等于十六两,也就是605克。
此外,此时英国政府公布的一英镑含金量约为7.322克,欧美的黄金和白银汇兑比为一比十五到十六,这样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在开埠初期到很长时间内,英镑跟关平银的汇兑比为一英镑换三两关平银。
这里用的度量衡主要参照姚贤镐编写的“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应该比较准确,尤其适合1843年到1850年期间的情况。
如果要再做进一步的说明,那就是这时代欧美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十五左右;而清朝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八到十三,除非有特殊情况,就视为清朝一比十,以便计算方便;至于日本,则达到耸人听闻的一两黄金兑换五两白银的程度。
这时代清朝使用的银元种类也很多,但用得最多的还是西班牙元,在魔都开埠初期西班牙元的汇率还算正常,但是到了后期因为西班牙元做工精美,使用方便,价格迅速上涨,甚至达到一元等于一两白银的程度;
其余墨西哥银洋和印度银洋等,数量也很多,但价格比西班牙元便宜很多,用的时候需要升水什么的,不过那样算起来很麻烦,因此除非特别提及,否则这里出现的银元都特指西班牙银元,且汇率也是上面提过的一两白银兑换1.558克西班牙元。
有些书友喜欢看情节,有些书友喜欢扣细节,也有黄金知了这样有考证癖的,在这里做简单说明,以免以后过于频繁地解释汇率和重量问题等。
至于银铜比价等,根据地点和时间变化实在太多,几乎是每一年每一地都不一样,而且是从鸦片战争前的一两换一千文到战后的换一千五百文甚至到两千文;
而且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还有制钱和大钱的区分,比如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千二百文制钱或一千五百文大钱等,实在过于繁琐,除非逼不得已,否则尽量少用铜钱计价。
总之,赵大贵若想升级主神图书馆,光是提升一级到黄金时代所需要的黄金就多达一万两,相当于十万两白银或十五万五千六百元银元,而且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考虑到举目无亲的情况和本钱只有不到四两银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死的,怎么会有这么难的任务,要是在现代社会我有这能耐,也就留在那里做土豪了,也没必要做主神拼前程。
算了,不管那么多,好不容易来趟清朝旅游,还是出去诳诳街吧。”
赵大贵想了一会儿,但就是摸不着头绪,便不负责任地放弃了。
不过,就算要出去逛街,也要做一番准备的。
真要出去,这衣服就不合适了。
前一天半偷半抢弄来的衣服,经过一夜的时间已经干了,但是要穿这件衣服出去,遇到苦主被抓住,那可就糟糕之极了。
要知道那位苦主没有看到过赵大贵的脸,但她自己的衣服应该还是能认出来的,为了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冒险得好。
找旅店伙掌柜问哪里能买到便宜的成衣,结果对方很热情,立刻推荐自己穿过的半旧不新的旧长袍,还搭上一身短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就在一两二钱的价格上成交。
赵大贵仔细思考了一下,这时代的魔都盛产松江布,布料价格比别的地方便宜,一匹布的批发价也就0.4元到0.9元之间,也就是二钱五分到五钱之间。
这时代的魔都不如宁波繁华,但是商业贸易非常发达,每年都数千艘船从内地到魔都,又有数千艘船从海上把货物运出去,来往的人流很多,因此旅馆业特别发达,到处都是这种小型的旅馆。
因为来往的水手多,大部分都不会带路引等身份文件,因此旅馆掌柜也没有要求赵大贵提交什么书面文件,只是口头问及姓名和原籍,然后就让他住了下来。
赵大贵便租了一个单间,说好每天的租金是一百文铜钱,先住五天,之后按日结账。
赵大贵到自己房间后,发现房间不大,也就十平米左右,里面放着两张木床,上面的被褥什么的难说干净,但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将身上的蓑衣、长袍和棉衣都依次脱下,扔在其中一张床上,然后就躺到另一张床上。
算一下时间,赵大贵从上午就开始爬山,下午才误入神秘空间,然后到五色祭坛处,又经过种种考验后才拿到主神的遗物,之后到达黄浦江东边,得到衣服和钱财后到达浦西,又费了半天劲故布疑阵,前后十几个小时一直在保持紧张,使得身心都疲惫异常。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等赵大贵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找伙计要点水洗漱,又托他帮忙买来大饼之类的充饥后,赵大贵才有心思规划接下来的事情。
思考了一下,赵大贵觉得自己现在面对的情形极为严峻。
首先,他兜里的钱严重不足。
虽说昨天发了点意外之财,但那点钱也太少了些,虽然以前没接触过银子和铜钱,但按照昨天不多的几次购买商品的经验来看,自己顺过来的钱也就是银钱二两左右,铜钱不到三贯而已。
清朝这个时期有很明显的银贵钱贱现象,一两银子能换一千六百文以上,也就是说这点钱加在一起也不到四两银子。
其次,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时代,没有人脉,不熟悉这个时代的任何事务,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赵大贵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就极为繁重,最好在三个月内就要赚取一万两以上的黄金,而且是越多越好。
听清楚了,这可是一万两黄金,而不是一万两白银呢,按照这个时代的汇率,一万两黄金相当于十万两白银,相当于1.56西班牙元。
在这里,说一下清朝的汇率和度量衡问题。
在这时代,英国的英镑含金量为7.322克;清廷推行的标准白银,也就是库平银和关平银重量分别为37.3克和37.8克,这两者相差很小,以后本书中出现的银两都指37.38克左右的标准白银;至于银元都是指的用途最广最稳定的西班牙元,一两银子等于1.558班牙元。
另外,说到重量度量衡,本书中的斤和两,除非有特别的提示,否则都采用清朝的标准重量,也就是说一两等于37.7克,一斤等于十六两,也就是605克。
此外,此时英国政府公布的一英镑含金量约为7.322克,欧美的黄金和白银汇兑比为一比十五到十六,这样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在开埠初期到很长时间内,英镑跟关平银的汇兑比为一英镑换三两关平银。
这里用的度量衡主要参照姚贤镐编写的“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应该比较准确,尤其适合1843年到1850年期间的情况。
如果要再做进一步的说明,那就是这时代欧美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十五左右;而清朝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八到十三,除非有特殊情况,就视为清朝一比十,以便计算方便;至于日本,则达到耸人听闻的一两黄金兑换五两白银的程度。
这时代清朝使用的银元种类也很多,但用得最多的还是西班牙元,在魔都开埠初期西班牙元的汇率还算正常,但是到了后期因为西班牙元做工精美,使用方便,价格迅速上涨,甚至达到一元等于一两白银的程度;
其余墨西哥银洋和印度银洋等,数量也很多,但价格比西班牙元便宜很多,用的时候需要升水什么的,不过那样算起来很麻烦,因此除非特别提及,否则这里出现的银元都特指西班牙银元,且汇率也是上面提过的一两白银兑换1.558克西班牙元。
有些书友喜欢看情节,有些书友喜欢扣细节,也有黄金知了这样有考证癖的,在这里做简单说明,以免以后过于频繁地解释汇率和重量问题等。
至于银铜比价等,根据地点和时间变化实在太多,几乎是每一年每一地都不一样,而且是从鸦片战争前的一两换一千文到战后的换一千五百文甚至到两千文;
而且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还有制钱和大钱的区分,比如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千二百文制钱或一千五百文大钱等,实在过于繁琐,除非逼不得已,否则尽量少用铜钱计价。
总之,赵大贵若想升级主神图书馆,光是提升一级到黄金时代所需要的黄金就多达一万两,相当于十万两白银或十五万五千六百元银元,而且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考虑到举目无亲的情况和本钱只有不到四两银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死的,怎么会有这么难的任务,要是在现代社会我有这能耐,也就留在那里做土豪了,也没必要做主神拼前程。
算了,不管那么多,好不容易来趟清朝旅游,还是出去诳诳街吧。”
赵大贵想了一会儿,但就是摸不着头绪,便不负责任地放弃了。
不过,就算要出去逛街,也要做一番准备的。
真要出去,这衣服就不合适了。
前一天半偷半抢弄来的衣服,经过一夜的时间已经干了,但是要穿这件衣服出去,遇到苦主被抓住,那可就糟糕之极了。
要知道那位苦主没有看到过赵大贵的脸,但她自己的衣服应该还是能认出来的,为了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冒险得好。
找旅店伙掌柜问哪里能买到便宜的成衣,结果对方很热情,立刻推荐自己穿过的半旧不新的旧长袍,还搭上一身短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就在一两二钱的价格上成交。
赵大贵仔细思考了一下,这时代的魔都盛产松江布,布料价格比别的地方便宜,一匹布的批发价也就0.4元到0.9元之间,也就是二钱五分到五钱之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