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 第一章 魔都和开埠
- 3 第二章 乔装打扮进魔都
- 4 第三章 形势严峻
- 5 第四章 赚钱无门
- 6 第五章 去英国领事馆
- 7 第六章 魔都孽缘
- 8 第七章 看洋人得收门票
- 9 第八章 巴富尔领事和宫慕久道台
- 10 第九章 未来的领事麦华陀
- 11 第十章 炮兵上尉到上海领事
- 12 第十一章 被怀疑的主神
- 13 第十二章 赵大买办
- 14 第十三章 工作似乎很简单
- 15 第十四章 赚大钱的机会
- 16 第十五章 代理一船货物
- 17 第十六章 大贵商行
- 18 第十七章 买茶叶
- 19 第十八章 茶栈
- 20 第十九章 报价方式
- 21 第二十章 茶叶贸易概况
- 22 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23 第二十二章 一万七千元的利润
- 24 第二十三章 洋布生意
- 25 第一章 史上最穷的主神
- 26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 27 第三章 奇遇:炼糖秘法
- 28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 29 第五章 被退婚了
- 30 第六章 赚钱了,卖秘方否
- 31 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
- 32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33 第九章 赵大贵的拜访
- 34 第十章 拜访英国领事
- 35 第十二章 魔都第一买办
- 36 第十三章 买办生涯
- 37 第十七章 茶叶生意概况
- 38 第二十二章 纯赚一万多两银子
- 39 第二十四章 火爆的洋布,纯赚五万银元
- 40 第二十五章 对近代洋布和土布贸易的考证
- 41 第二十七章 居然还要纳关税
- 42 第二十八章 关税争议
- 43 第二十九章 赵大贵的来历
- 44 第三十章 端茶送客
- 45 第三十一章 暴增的财富
- 46 第三十二章 三名气运之子的到访
- 47 第三十三章 买办们的同盟
- 48 第三十四章 一统买办界的野望
- 49 第三十五章 福威镖局,有佛堂吗
- 50 第三十六章 一箱手枪下湖州
- 51 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
- 52 第三十八章 生丝,最赚钱的生意
- 53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 54 第四十章 纯赚十万两,再向湖州行
- 55 第四十一章 水匪袭击
- 56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 57 第四十三章 真有武林高手
- 58 第四十四章 血神经和邓显
- 59 第四十五章 形势逆转,格杀邓显
- 60 第四十六章 围攻申无伤
- 61 第四十七章 紫郢剑对圣火令
- 62 第四十八章 发现超凡书籍
- 63 第四十九章 邓显的修行记忆
- 64 第五十章 血战养蛊之法
- 65 第五十一章 学会“血神经”的代价
- 66 第五十二章 隐患重重
- 67 第五十三章 财力暴增
- 68 第五十四章 处理霍大牙
- 69 第五十五章 情报不对等引发的惨案
- 70 第五十六章 心念通达
- 71 第五十八章 所谓天劫
- 72 第五十九章 提前到来的天劫
- 73 第六十章 魔神的垂青
- 74 第六十一章 渡劫成功和大堆收获
- 75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 76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 77 第六十四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
- 78 第六十五章 垄断到竞争
- 79 第六十六章 居然被催债
- 80 第六十七章 盛景下的隐患
- 81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 82 第六十九章 忽悠,先从自家人开始
- 83 第七十章 赵大贵要修铁路
- 84 第七十一章 被人惦记
- 85 第七十二章 第一买办的野心
- 86 第七十三章 两家争做带头大哥
- 87 第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88 第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
- 89 第七十六章 垄断租界的土地
- 90 第七十七章 三国租界那点破事
- 91 第七十八章 一统租界
- 92 第七十九章 改革商行,稳步发展
- 93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 94 第八十一章 清朝的数学家
- 95 第八十二章 精通微积分的清朝数学家
- 96 “主神图书馆”正封推冲榜,请书友们试毒,兼回答部分问题
- 97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拿
- 98 第八十四章 专门传播西方科技的学校
- 99 第八十五章 隐藏职业之校长
- 100 第八十六章 影响力和实惠不可兼得
- 101 第八十七章 南下:买蒸汽轮船
- 102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 103 第八十九章 还要建造船厂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看洋人得收门票
第七章 看洋人得收门票
说实在话,这神经也太粗了点吧。
“陈小二啊,我听说去年的时候咱们上海也闹过兵灾,有大量洋人冲进来烧杀抢掠的,你当时是在城里吗?”赵大贵问道。
“当然在啊,不过当时世道乱得很,掌柜的把旅店都给关了,把门都封住,不让任何人出入。”
“那样啊,你们掌柜做得倒也不错。
只是,我就有些不明白了,要说洋人稀奇也算稀奇,但别的地方这么认为也算罢了,像你们这样遭到过兵火,也见识过真正洋人的,怎么还会对洋人这么好奇呢?”
听了这话,陈小二不由一愣,似乎根本没想到会有这种问题。
“可是,去年那是过来烧杀抢掠的洋人,现在这是过来做生意的洋人,这两者是不一样吧?”
陈小二思索了半天,才斟酌着回答。
“有什么不一样的,今天来的洋人就是去年的洋人,去年的洋人就是今年的洋人,反正都是一样的洋人。
好吧,这话说得跟绕口令似的,反正都是一样的洋人,有什么区别?”
“可是...,难道这两拨洋人都是同一群洋人不成?”
“那是自然。这些洋人到来时坐的船你也看过吧,现在还停在黄浦江上呢,那艘船就是去年这些洋人进攻上海时用的军舰。
而且,这次来的洋人的大官还是英军的炮兵上尉,去年坐船进攻上海,也应该有他一份。
总之,这两拨洋人都是一拨的。”
“可是,那怎么可能呢。去年那些洋人到上海,可是做了很多坏事的,朝廷怎么会不把他们赶出去,还允许他们到上海做生意呢?”
陈小二却似乎听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情,目瞪口呆地望着赵大贵。
这下子,却轮到赵大贵愣了,知道清朝一直喜欢将百姓蒙在鼓里,没想到竟能做到这个程度,让陈小二这样的普通百姓盲目迷信所谓朝廷的力量,而且对就在自己家门口发生的事情都缺乏真正的了解。
“不是说那些洋人到我大清烧杀抢掠,后来都攻到南京,然后被打败了吗?怎么还会让他们上岸做生意呢?
再说了,那些人去年可是做过不少坏事,怎么朝廷就不管管吗?
据说去年不止我们上海,连宁波都被洋人祸害得不轻,怎么就这么饶过他们呢?”
陈小二的世界观却受到严重冲击,无法理解现在的情况。
“这世道啊,本来就没有公正二字可言。”赵大贵叹了口气,拍了拍陈小二的肩膀,“再说了,如果所谓的朝廷能打得过洋人,或者真正关心老百姓的损失,这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不平事了。”
陈小二呆了呆,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变得心情非常低落,一路都不再说话,保持沉默。
赵大贵暗中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陈小二啊陈小二,看来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不过,到此赵大贵也有些理解开埠前后上海人的想法了,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前一年的兵火就是这次到来的这些衣冠楚楚的洋人引出来的,知道真相的一些人则觉得这事情是朝廷的事情,又因为怕惹事,讳莫如深,导致普通民众对洋人更多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而不是敌视。
换到广东和福建等地,民间可能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很多民间武装和帮会都对洋人保持敌视,使得这时期西方人对这两个省民众的描述中多有“民风彪悍,经常结伙闹事取利”的评论,只有对上海人的评论中有“上海人生性温顺谦和,对外国人保持友好”等评语。
总之,这也算是一团烂账。
一路就不再多说话,到达姚家大院,又到后院小门处,顺利见到传说中看守姚家后院小门的老王。
陈小二将老王拉到一处,嘀嘀咕咕说了一通,然后才回来跟赵大贵回复,说这老王要收二百文大钱,才能放人进去看洋人。
赵大贵知道这价格肯定有虚报之处,不过陈小二大白天的偷偷跑出来,又一路把他带过来,中间肯定要拿点好处的,便也不去讨价还价,直接掏出二十块铜板递给老王。
老王收了钱,才放两个人进去,一路还嘱咐两人:“两位进去看洋人可以,千万不要发出什么大响声,把洋人给惊动了,更不要出手摸洋人。
就在昨天,就有一位张老爷光看不过瘾,还伸手摸那洋人头领的膝盖,弄得洋人很不高兴,当场都差点打起来了。
两位可记住了,只看不说话,更不能摸人。”
丫的,这还弄出游览细则来了,赵大贵嘴角不由抽了抽,心说知不知道这巴富尔本来就是炮兵上尉,挺能打的,没有当场拔枪已经是看在四顾无人,举目无亲的份上了。
此时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跟着老王一路过去。
姚家的院子其实挺大,但是姚家人本身也住在这里,然后分出其中的一半租给英国人居住,使得这边显得局促了些,各有不方便之处,这就不难理解英国人为什么最后会搬离这个地方,到城西的姚家弄另找一个院落居住。
趁着走这段路的空挡,赵大贵在心里也整理一下上海开埠前后的故事,以便一会儿见到英国领事,能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通常来讲,英国人对上海有所了解,应该是通过1832年来华的阿美士德号的报告。
1832年,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违背清廷官员的指示,硬闯进上海进行考察,后来在回国后的报告中说:
“...这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对于外国人,尤其对英国人的好处是不可估计的...(这地方)过去竟然未曾引起相当注意,是十分令人奇怪的...这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拥有的特殊优越性...”
根据阿美士德号的英国官员报告,他们进入上海面见清廷官员的时候,清朝官员们表示当地居民有可能对英国人表现出敌意,做出些伤害英国人的事情,要求英国人为自身安全起见,不要轻易到街道上走动。
知了注:终于有位书友投推荐票了,感谢阿须难陀龙王投两张推荐票。
“陈小二啊,我听说去年的时候咱们上海也闹过兵灾,有大量洋人冲进来烧杀抢掠的,你当时是在城里吗?”赵大贵问道。
“当然在啊,不过当时世道乱得很,掌柜的把旅店都给关了,把门都封住,不让任何人出入。”
“那样啊,你们掌柜做得倒也不错。
只是,我就有些不明白了,要说洋人稀奇也算稀奇,但别的地方这么认为也算罢了,像你们这样遭到过兵火,也见识过真正洋人的,怎么还会对洋人这么好奇呢?”
听了这话,陈小二不由一愣,似乎根本没想到会有这种问题。
“可是,去年那是过来烧杀抢掠的洋人,现在这是过来做生意的洋人,这两者是不一样吧?”
陈小二思索了半天,才斟酌着回答。
“有什么不一样的,今天来的洋人就是去年的洋人,去年的洋人就是今年的洋人,反正都是一样的洋人。
好吧,这话说得跟绕口令似的,反正都是一样的洋人,有什么区别?”
“可是...,难道这两拨洋人都是同一群洋人不成?”
“那是自然。这些洋人到来时坐的船你也看过吧,现在还停在黄浦江上呢,那艘船就是去年这些洋人进攻上海时用的军舰。
而且,这次来的洋人的大官还是英军的炮兵上尉,去年坐船进攻上海,也应该有他一份。
总之,这两拨洋人都是一拨的。”
“可是,那怎么可能呢。去年那些洋人到上海,可是做了很多坏事的,朝廷怎么会不把他们赶出去,还允许他们到上海做生意呢?”
陈小二却似乎听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情,目瞪口呆地望着赵大贵。
这下子,却轮到赵大贵愣了,知道清朝一直喜欢将百姓蒙在鼓里,没想到竟能做到这个程度,让陈小二这样的普通百姓盲目迷信所谓朝廷的力量,而且对就在自己家门口发生的事情都缺乏真正的了解。
“不是说那些洋人到我大清烧杀抢掠,后来都攻到南京,然后被打败了吗?怎么还会让他们上岸做生意呢?
再说了,那些人去年可是做过不少坏事,怎么朝廷就不管管吗?
据说去年不止我们上海,连宁波都被洋人祸害得不轻,怎么就这么饶过他们呢?”
陈小二的世界观却受到严重冲击,无法理解现在的情况。
“这世道啊,本来就没有公正二字可言。”赵大贵叹了口气,拍了拍陈小二的肩膀,“再说了,如果所谓的朝廷能打得过洋人,或者真正关心老百姓的损失,这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不平事了。”
陈小二呆了呆,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变得心情非常低落,一路都不再说话,保持沉默。
赵大贵暗中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陈小二啊陈小二,看来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不过,到此赵大贵也有些理解开埠前后上海人的想法了,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前一年的兵火就是这次到来的这些衣冠楚楚的洋人引出来的,知道真相的一些人则觉得这事情是朝廷的事情,又因为怕惹事,讳莫如深,导致普通民众对洋人更多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而不是敌视。
换到广东和福建等地,民间可能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很多民间武装和帮会都对洋人保持敌视,使得这时期西方人对这两个省民众的描述中多有“民风彪悍,经常结伙闹事取利”的评论,只有对上海人的评论中有“上海人生性温顺谦和,对外国人保持友好”等评语。
总之,这也算是一团烂账。
一路就不再多说话,到达姚家大院,又到后院小门处,顺利见到传说中看守姚家后院小门的老王。
陈小二将老王拉到一处,嘀嘀咕咕说了一通,然后才回来跟赵大贵回复,说这老王要收二百文大钱,才能放人进去看洋人。
赵大贵知道这价格肯定有虚报之处,不过陈小二大白天的偷偷跑出来,又一路把他带过来,中间肯定要拿点好处的,便也不去讨价还价,直接掏出二十块铜板递给老王。
老王收了钱,才放两个人进去,一路还嘱咐两人:“两位进去看洋人可以,千万不要发出什么大响声,把洋人给惊动了,更不要出手摸洋人。
就在昨天,就有一位张老爷光看不过瘾,还伸手摸那洋人头领的膝盖,弄得洋人很不高兴,当场都差点打起来了。
两位可记住了,只看不说话,更不能摸人。”
丫的,这还弄出游览细则来了,赵大贵嘴角不由抽了抽,心说知不知道这巴富尔本来就是炮兵上尉,挺能打的,没有当场拔枪已经是看在四顾无人,举目无亲的份上了。
此时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跟着老王一路过去。
姚家的院子其实挺大,但是姚家人本身也住在这里,然后分出其中的一半租给英国人居住,使得这边显得局促了些,各有不方便之处,这就不难理解英国人为什么最后会搬离这个地方,到城西的姚家弄另找一个院落居住。
趁着走这段路的空挡,赵大贵在心里也整理一下上海开埠前后的故事,以便一会儿见到英国领事,能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通常来讲,英国人对上海有所了解,应该是通过1832年来华的阿美士德号的报告。
1832年,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违背清廷官员的指示,硬闯进上海进行考察,后来在回国后的报告中说:
“...这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对于外国人,尤其对英国人的好处是不可估计的...(这地方)过去竟然未曾引起相当注意,是十分令人奇怪的...这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拥有的特殊优越性...”
根据阿美士德号的英国官员报告,他们进入上海面见清廷官员的时候,清朝官员们表示当地居民有可能对英国人表现出敌意,做出些伤害英国人的事情,要求英国人为自身安全起见,不要轻易到街道上走动。
知了注:终于有位书友投推荐票了,感谢阿须难陀龙王投两张推荐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