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0 第三章(12)
- 141 第三章(13)
- 142 第三章(14)
- 143 第三章(15)
- 144 第三章(16)
- 145 第三章(17)
- 146 第三章(18)
- 147 第三章(19)
- 148 第四章(1)
- 149 第四章(2)
- 150 第四章(3)
- 151 第四章(4)
- 152 第四章(5)
- 153 第四章(6)
- 154 第四章(7)
- 155 第四章(8)
- 156 第四章(9)
- 157 第四章(10)
- 158 第四章(11)
- 159 第四章(12)
- 160 第四章(13)
- 161 第四章(14)
- 162 第四章(15)
- 163 第四章(16)
- 164 第四章(17)
- 165 第四章(18)
- 166 第四章(19)
- 167 第四章(20)
- 168 第四章(21)
- 169 第四章(22)
- 170 第四章(23)
- 171 第四章(24)
- 172 第五章(1)
- 173 第五章(2)
- 174 第五章(3)
- 175 第五章(4)
- 176 第五章(5)
- 177 第五章(6)
- 178 第五章(7)
- 179 第五章(8)
- 180 第五章(9)
- 181 第五章(10)
- 182 第五章(11)
- 183 第五章(12)
- 184 第五章(13)
- 185 第五章(14)
- 186 第五章(15)
- 187 第五章(16)
- 188 第五章(17)
- 189 第五章(18)
- 190 引子
- 191 第一章(1)
- 192 第一章(2)
- 193 第一章(3)
- 194 第一章(4)
- 195 第一章(5)
- 196 第一章(6)
- 197 第一章(7)
- 198 第一章(8)
- 199 第一章(9)
- 200 第一章(10)
- 201 第一章(11)
- 202 第一章(12)
- 203 第一章(13)
- 204 第一章(14)
- 205 第一章(15)
- 206 第一章(16)
- 207 第一章(17)
- 208 第一章(18)
- 209 第一章(19)
- 210 第一章(20)
- 211 第一章(21)
- 212 第一章(22)
- 213 第一章(23)
- 214 第一章(24)
- 215 第一章(25)
- 216 第一章(26)
- 217 第一章(27)
- 218 第一章(28)
- 219 第一章(29)
- 220 第一章(30)
- 221 第一章(31)
- 222 第一章(32)
- 223 第一章(33)
- 224 第一章(34)
- 225 第一章(35)
- 226 第一章(36)
- 227 第一章(37)
- 228 第一章(38)
- 229 第一章(39)
- 230 第一章(40)
- 231 第一章(41)
- 232 第一章(42)
- 233 第一章(43)
- 234 第一章(44)
- 235 第一章(45)
- 236 第一章(46)
- 237 第一章(47)
- 238 第一章(48)
- 239 第一章(49)
- 240 第一章(50)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3)
第四章(3)
王一鸣问:“杨局长,情况怎么样?”
杨发魁说:“粗略估计,村民有五六百,现在站成了一个圆圈,人人手里都拿有砖头、石块,我们的人刚集结完毕,就等着各位领导指挥了。”
王一鸣说:“你这里有多少人?”
杨发魁说:“这里刚刚集结的有六百五十人,现场对峙的有三百多警察,路上还有增援的三百多防爆警察,整个加一起,有一千二百多人,按照我们的惯例,是两个对一个。征调的大客车也正在路上,到时候两个人抬一个,半个小时,就清理完了。往车里一塞,就拉到郊区了。地点我们也选好了,是一个废弃的水泥厂的大仓库,别说六百人,就是两千人,都关的了。别看他们现在闹,等关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知道了进去的滋味,比什么都老实了,今后让人闹,都没有人参与了。”
正说着话,李耀的车也到了。
李耀下来,和王一鸣握了手,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警察,对杨发魁说:“准备好了吧?”
杨发魁两腿一磕,身体一绷,举起右手,向李耀行了个礼,说:“报告李书记,全部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下命令了。”
李耀说:“好,按照你们平时训练的处置突发事故的预案,立即行动,争取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
杨发魁说:“是。”
然后拿起对讲机,说:“各个行动小组请注意了,现在我命令,立即行动。我再说一遍,立即行动。到现场后,先完成包围。等候下一个处置命令。”
只见现场的警车和运兵车,立即启动,排成一队,加速往党校的工地开去。
警车过后,王一鸣和大家才各自进入自己的车子,跟着长长的车队,进入施工现场。
十几分钟后,车子离事故现场越来越近了,由于汽车实在是多,前面的路边,停了长长的一排,等一会儿还有大客车开过来,要给它们腾地方,也为了安全,你想啊,领导们的车子都是小汽车,不是奥迪就是别克,那些闹市的农民一看,就知道是大官们的座驾,趁着人乱,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胡砸一通,一辆车子就是几十万,损失就大了。传了出去,说某某领导的车子被砸了,也不好听啊。
于是,几个领导的车子就停在了路边,大家下来,步行往前走。杨发魁一挥手,就上来十几个防爆警察,手持盾牌,把几个领导包围着,前呼后拥的往前走,生怕从哪个角落里飞过来一块砖头,把大人物给砸了。
穿过一排汽车,王一鸣远远的就看见,在党校昨天举行开工仪式的一片大空地上,聚集了一大片人群。最中间的是一大群当地的农民,他们围成了一个圆圈,外面包围的是一排排的警察,他们手持盾牌,围成一个大圆圈。
走到离包围圈还有一百多米的地方,江岸区的区长、区委书记,和当地的基层干部,都纷纷迎上来。王一鸣和李耀,和大家纷纷握手。
李耀对江岸区的区长说:“姜铭传,你给王书记先介绍介绍情况。”
王一鸣看到,这个个子不高,胖胖的区长,站着对大家说:“好,各位领导,我先介绍一下情况。”说着他用手一指被围在中间的人群,说:“这里是江湾村和坡头村两个村的村民,估计总共是一百多户人家,六百七十多口人。他们的菜地和宅基地,被我们征用,划拨给省委党校,做新校址建设。征用的土地,总共有五百一十亩。按照市里制定的补偿标准,每亩菜地,按八万元一亩补偿,宅基地不算面积,按建筑物每平方米五百八十元的标准补偿。村民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我们通过多次做工作,基本上达成拆迁补偿协议,有八十多户,签订了补偿协议,按时领到了补偿款。但剩下的二十多户,不断的煽动人心,说补偿款过低,拒绝和政府签订协议,并趁党校开工建设的契机,煽动闹事。初步查明,为首的是村长杜田友和方大山,他们是两个村去年刚刚选举出来的村长,平常里这两个人,听说都是刺头,敢于出头,在村民中有些威望,我们的乡镇干部,曾经多次做他们两个人的工作,但他们就是不配合,这一次又闹出这么大的事情,给我们整个江岸区,整个江城市,都丢了脸,耽误了省里的重点工程建设,所以,我建议这一次要对这两个人动真格的,判他个三两年刑期,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姜区长简单汇报完情况,王一鸣思忖了一下,和自己估计的差不多,群众还是对补偿不满意。标准还是过低。不管你征地出于何种目的,但实际上,农民的利益是受到最大伤害的。人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有自己的住房,有大院子,还有几亩自留地,可以种菜、种粮食。这里离城里也方便,基本上就是郊区,种什么都好卖。
农民们有自己的住房,院子里可以自己种菜,房前屋后可以种树,吃水有自来水,不想花钱了,还可以自己打水井。地里有庄稼,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管你城里人的物价怎么一天天高的离谱,和他们没关系,因为他们一不用买你那价钱高的离谱的商品房,二不用像城里人那样,连喝水都要钱,一天不上街买东西,家里就什么也没有。
现在倒好,你推土机轰隆隆的一声响,农民的菜地推平了,房子倒了,院子没有了,树木被砍伐了,他们拿着政府给的十几万、几十万块钱,看着是不少,但一套小房子都买不起,只能租房子。更可怕的是,他们成了无业游民,农民没有了地,还是农民吗?
政府给的那几个钱,在现在的社会,能算得了什么吧!一天一天,人民币在国内贬值的速度,在加快。政府每年都往社会上,投放了海量的货币,都超过GDP的多少倍。去年的一万元,到了今年,购买力就成了九千,或者八千了。其实在今天,最大的小偷就是政府,他们一天天不负责任的发行大量的货币,相当于每天在从每一个中国人手中抢劫。只要你手中攥着的有人民币,就不可能抵挡政府的抢劫。
中国的农民们,是最节俭最善良最老实的,他们因为生活没有保障,只能从牙缝子里,省下每一分钱,存到银行里去。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也无法明白的是,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还生着利息,怎么会一天天,这样不值钱了呢?
农民们即使拿着钱,买了房子,住上了楼房,成了市民,但他们从此什么都要买,他们的收入,能够支撑下去吗?
所以,每一次大规模的拆迁过后,都制造了大批失地的农民,他们从此无依无靠,生活在死亡线上。王一鸣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领导干部,他不用调查,都知道农民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抗争。
他在想,如果这里是自己的老家王家庄,这里有自己爹娘和亲戚邻居,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办?这个时候,他想到,老家的村子远离城市,看似偏僻,是落后的,但也是幸运的,它们因为远离城市,才没有第一波赶上这轮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运动。爹娘才能在有生之年,过着他们想过的,习惯的乡村生活,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宽敞的住房,可以在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的树木,秋天的时候,枣子、梨子都熟了,院子里香飘四溢。爹娘还有自己的地,六七十岁的人了,每天还能在地里转一转,看看自己的庄稼,享受着田园风光。他们的日子是安逸的,充实的,幸福的,比着这些拆迁后一无所有的城市贫民,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对于农民同情归同情,但王一鸣觉得,自己也毫无办法。整个体制都这样,自己作为里面的一分子,看着是身居高位,其实是身不由己,自己的决策只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要不然没有人听你的,你说的话做的事,就会成为笑话。
就像这一次,不能因为我王一鸣同情这些农民的遭遇,就答应大家的要求,提高补偿标准。占用一亩菜地,补偿五十万。拆迁一平方米的住房,按照商品房的价格,补偿四千元。那农民肯定是欢天喜地,配合的很。但钱从哪来?江城市政府会给吗?他们从哪里出这个钱?再说了,他们也是冤枉的,为你省委党校供地,还是划拨地的价格,得罪人的事我们全干了,你们这些当大领导的,动动嘴就行了。你们要是逞能,你们拿钱来!
杨发魁说:“粗略估计,村民有五六百,现在站成了一个圆圈,人人手里都拿有砖头、石块,我们的人刚集结完毕,就等着各位领导指挥了。”
王一鸣说:“你这里有多少人?”
杨发魁说:“这里刚刚集结的有六百五十人,现场对峙的有三百多警察,路上还有增援的三百多防爆警察,整个加一起,有一千二百多人,按照我们的惯例,是两个对一个。征调的大客车也正在路上,到时候两个人抬一个,半个小时,就清理完了。往车里一塞,就拉到郊区了。地点我们也选好了,是一个废弃的水泥厂的大仓库,别说六百人,就是两千人,都关的了。别看他们现在闹,等关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知道了进去的滋味,比什么都老实了,今后让人闹,都没有人参与了。”
正说着话,李耀的车也到了。
李耀下来,和王一鸣握了手,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警察,对杨发魁说:“准备好了吧?”
杨发魁两腿一磕,身体一绷,举起右手,向李耀行了个礼,说:“报告李书记,全部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下命令了。”
李耀说:“好,按照你们平时训练的处置突发事故的预案,立即行动,争取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
杨发魁说:“是。”
然后拿起对讲机,说:“各个行动小组请注意了,现在我命令,立即行动。我再说一遍,立即行动。到现场后,先完成包围。等候下一个处置命令。”
只见现场的警车和运兵车,立即启动,排成一队,加速往党校的工地开去。
警车过后,王一鸣和大家才各自进入自己的车子,跟着长长的车队,进入施工现场。
十几分钟后,车子离事故现场越来越近了,由于汽车实在是多,前面的路边,停了长长的一排,等一会儿还有大客车开过来,要给它们腾地方,也为了安全,你想啊,领导们的车子都是小汽车,不是奥迪就是别克,那些闹市的农民一看,就知道是大官们的座驾,趁着人乱,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胡砸一通,一辆车子就是几十万,损失就大了。传了出去,说某某领导的车子被砸了,也不好听啊。
于是,几个领导的车子就停在了路边,大家下来,步行往前走。杨发魁一挥手,就上来十几个防爆警察,手持盾牌,把几个领导包围着,前呼后拥的往前走,生怕从哪个角落里飞过来一块砖头,把大人物给砸了。
穿过一排汽车,王一鸣远远的就看见,在党校昨天举行开工仪式的一片大空地上,聚集了一大片人群。最中间的是一大群当地的农民,他们围成了一个圆圈,外面包围的是一排排的警察,他们手持盾牌,围成一个大圆圈。
走到离包围圈还有一百多米的地方,江岸区的区长、区委书记,和当地的基层干部,都纷纷迎上来。王一鸣和李耀,和大家纷纷握手。
李耀对江岸区的区长说:“姜铭传,你给王书记先介绍介绍情况。”
王一鸣看到,这个个子不高,胖胖的区长,站着对大家说:“好,各位领导,我先介绍一下情况。”说着他用手一指被围在中间的人群,说:“这里是江湾村和坡头村两个村的村民,估计总共是一百多户人家,六百七十多口人。他们的菜地和宅基地,被我们征用,划拨给省委党校,做新校址建设。征用的土地,总共有五百一十亩。按照市里制定的补偿标准,每亩菜地,按八万元一亩补偿,宅基地不算面积,按建筑物每平方米五百八十元的标准补偿。村民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我们通过多次做工作,基本上达成拆迁补偿协议,有八十多户,签订了补偿协议,按时领到了补偿款。但剩下的二十多户,不断的煽动人心,说补偿款过低,拒绝和政府签订协议,并趁党校开工建设的契机,煽动闹事。初步查明,为首的是村长杜田友和方大山,他们是两个村去年刚刚选举出来的村长,平常里这两个人,听说都是刺头,敢于出头,在村民中有些威望,我们的乡镇干部,曾经多次做他们两个人的工作,但他们就是不配合,这一次又闹出这么大的事情,给我们整个江岸区,整个江城市,都丢了脸,耽误了省里的重点工程建设,所以,我建议这一次要对这两个人动真格的,判他个三两年刑期,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姜区长简单汇报完情况,王一鸣思忖了一下,和自己估计的差不多,群众还是对补偿不满意。标准还是过低。不管你征地出于何种目的,但实际上,农民的利益是受到最大伤害的。人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有自己的住房,有大院子,还有几亩自留地,可以种菜、种粮食。这里离城里也方便,基本上就是郊区,种什么都好卖。
农民们有自己的住房,院子里可以自己种菜,房前屋后可以种树,吃水有自来水,不想花钱了,还可以自己打水井。地里有庄稼,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管你城里人的物价怎么一天天高的离谱,和他们没关系,因为他们一不用买你那价钱高的离谱的商品房,二不用像城里人那样,连喝水都要钱,一天不上街买东西,家里就什么也没有。
现在倒好,你推土机轰隆隆的一声响,农民的菜地推平了,房子倒了,院子没有了,树木被砍伐了,他们拿着政府给的十几万、几十万块钱,看着是不少,但一套小房子都买不起,只能租房子。更可怕的是,他们成了无业游民,农民没有了地,还是农民吗?
政府给的那几个钱,在现在的社会,能算得了什么吧!一天一天,人民币在国内贬值的速度,在加快。政府每年都往社会上,投放了海量的货币,都超过GDP的多少倍。去年的一万元,到了今年,购买力就成了九千,或者八千了。其实在今天,最大的小偷就是政府,他们一天天不负责任的发行大量的货币,相当于每天在从每一个中国人手中抢劫。只要你手中攥着的有人民币,就不可能抵挡政府的抢劫。
中国的农民们,是最节俭最善良最老实的,他们因为生活没有保障,只能从牙缝子里,省下每一分钱,存到银行里去。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也无法明白的是,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还生着利息,怎么会一天天,这样不值钱了呢?
农民们即使拿着钱,买了房子,住上了楼房,成了市民,但他们从此什么都要买,他们的收入,能够支撑下去吗?
所以,每一次大规模的拆迁过后,都制造了大批失地的农民,他们从此无依无靠,生活在死亡线上。王一鸣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领导干部,他不用调查,都知道农民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抗争。
他在想,如果这里是自己的老家王家庄,这里有自己爹娘和亲戚邻居,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办?这个时候,他想到,老家的村子远离城市,看似偏僻,是落后的,但也是幸运的,它们因为远离城市,才没有第一波赶上这轮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运动。爹娘才能在有生之年,过着他们想过的,习惯的乡村生活,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宽敞的住房,可以在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的树木,秋天的时候,枣子、梨子都熟了,院子里香飘四溢。爹娘还有自己的地,六七十岁的人了,每天还能在地里转一转,看看自己的庄稼,享受着田园风光。他们的日子是安逸的,充实的,幸福的,比着这些拆迁后一无所有的城市贫民,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对于农民同情归同情,但王一鸣觉得,自己也毫无办法。整个体制都这样,自己作为里面的一分子,看着是身居高位,其实是身不由己,自己的决策只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要不然没有人听你的,你说的话做的事,就会成为笑话。
就像这一次,不能因为我王一鸣同情这些农民的遭遇,就答应大家的要求,提高补偿标准。占用一亩菜地,补偿五十万。拆迁一平方米的住房,按照商品房的价格,补偿四千元。那农民肯定是欢天喜地,配合的很。但钱从哪来?江城市政府会给吗?他们从哪里出这个钱?再说了,他们也是冤枉的,为你省委党校供地,还是划拨地的价格,得罪人的事我们全干了,你们这些当大领导的,动动嘴就行了。你们要是逞能,你们拿钱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