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0 第72章
- 71 第73章
- 72 第74章
- 73 第75章
- 74 第76章
- 75 第77章
- 76 第78章
- 77 第79章
- 78 第80章
- 79 第81章
- 80 第82章
- 81 第83章
- 82 第84章
- 83 第85章
- 84 第86章
- 85 第87章
- 86 第88章
- 87 第89章
- 88 第90章
- 89 第91章
- 90 第92章
- 91 第94章
- 92 第95章
- 93 第96章
- 94 第97章
- 95 第98章
- 96 第99章
- 97 第100章
- 98 第101章
- 99 第102章
- 100 第103章
- 101 第104章
- 102 第105章
- 103 第106章
- 104 第107章
- 105 第108章
- 106 第109章
- 107 第110章
- 108 第111章
- 109 第112章
- 110 第113章
- 111 第114章
- 112 第115章
- 113 第116章
- 114 第117章
- 115 第118章 章
- 116 第119章
- 117 第120章
- 118 第121章
- 119 第122章
- 120 第123章
- 121 第124章
- 122 第125章
- 123 第126章 章
- 124 第127章
- 125 第128章
- 126 第129章
- 127 第130章
- 128 第131章
- 129 第132章
- 130 第133章
- 131 第134章
- 132 第135章
- 133 第136章
- 134 第137章
- 135 第138章
- 136 第139章
- 137 第140章
- 138 第141章
- 139 第142章
- 140 第143章
- 141 第144章
- 142 第145章
- 143 第146章
- 144 第147章
- 145 第148章
- 146 第149章
- 147 第150章
- 148 第151章
- 149 第152章
- 150 第153章
- 151 第154章
- 152 第155章
- 153 第156章
- 154 第157章
- 155 第158章 章
- 156 第159章
- 157 第160章
- 158 第161章
- 159 第162章
- 160 第163章
- 161 第164章
- 162 第165章
- 163 第166章
- 164 第167章
- 165 第168章
- 166 第169章
- 167 第170章
- 168 第171章
- 169 第172章
- 170 第173章
- 171 第174章
- 172 第176章 (修改版)
- 173 第177章
- 174 第178章
- 175 第179章
- 176 第180章
- 177 第181章 (捉虫)
- 178 第182章
- 179 第183章
- 180 第184章
- 181 第185章
- 182 第186章
- 183 第187章
- 184 第188章
- 185 第189章
- 186 第190章
- 187 第191章
- 188 第192章 (捉虫)
- 189 第193章
- 190 第194章
- 191 第195章
- 192 第196章
- 193 第197章
- 194 第198章
- 195 第199章
- 196 第200章 章 3
- 197 第201章
- 198 第202章
- 199 第203章
- 200 第204章
- 201 第205章
- 202 第206章
- 203 第207章
- 204 第208章
- 205 第209章
- 206 第210章
- 207 第211章
- 208 第212章
- 209 第213章
- 210 第214章
- 211 第215章
- 212 第216章
- 213 第217章
- 214 第218章
- 215 第219章 (捉虫)
- 216 第220章
- 217 第221章
- 218 第222章
- 219 第224章
- 220 第225章
- 221 第226章
- 222 第227章
- 223 第228章
- 224 第229章
- 225 第230章
- 226 第231章
- 227 第232章
- 228 第233章
- 229 第234章 (已修改)
- 230 第235章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2章
第82章
第七章博弈08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打小就深受父母的宠爱,出生没多久被封为晋王,接着遥授并州大都督,十五年来加官进爵,封地无数。即便什么事都不干,只做靠俸禄过日子,李治这一辈子也衣食无忧、吃喝不愁了。
是个皇子没有不想做皇帝的,偏李治前面还有两个嫡出的兄长,无论年龄、才能、人望都比他高出一大截,而他本人从小喜欢读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文章,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臣’‘弟’这个位子上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可他怎么也没想,有一天优秀的大哥会失去储位,更没想过雄心勃勃的四哥会把他看作是夺嫡的障碍……
这一天,李治刚从万春殿回来,脸上隐隐含着郁愤之色。
因为,他刚从周尚仪那里听到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喜讯’……
被‘流放’多年的武才人再获圣人宠幸,不日就要升迁啦……
真是个让他相当‘惊喜’的消息啊!
“大王这是从万春殿回来么?”
韦尚仪等人见李治脸色不佳,不由暗暗奇怪。
每次晋王殿下从万春殿回来都是春光满面的,今儿是怎么了?难道跟十九娘拌嘴了?
韦尚仪是李治身边的老人了,心里既然这么想了,也就问了。
“孤怎么会跟兕子拌嘴呢?”李治失笑,“孤只是见兕子气色怏怏的,没什么精神,心里担心罢了……”
正在此时,宫人来报:魏王来了……
李泰的来访,让李治原本就不悦的心情越加阴霾。
前段时间,两人共同为父理政,李泰就隐隐流露出李世民已经私下答应立他为太子的意思,让李治识时务不要跟他争。李治当时就表示他对储君之位没有无非分之想……
谁知老爹病愈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出立魏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公推的方式。
李治知道,如今有资格入主东宫的人,也就李泰和他了。
朝堂上的事,李治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他并不认为他爹会选他为储君,只是一些元老重臣似乎对他四哥有些芥蒂,所以父亲才会采取这样迂回的方式决定新太子……
显然,他四哥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所以,四哥来千秋殿的目的,他多少已经能猜到了……
就是猜到了事情的原委,李治才更觉郁闷。
试问一个本来无心夺嫡的人,老是被人试探威逼着不许染指明明可以争夺的储位,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既然对方来意不善,李治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李泰进了千秋殿,李治就把宫人侍从都屏退了。
“四哥真是稀客啊,怎么想到来弟弟这里?”一向以温柔有礼著称的温柔少年李小九,此刻的口气相当不好,分明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怎么?九弟不欢迎四哥吗?”李泰脸上的笑容不由一滞。
李治磨磨一口白牙,对他家四哥露齿一笑:“怎么会?只是孤想着四哥一向贵人事忙,居然还有时间来弟弟这里串门,感到有些意外罢了╮(╯_╰)╭”
李泰又被噎住了。
难得看到白兔般的小弟浑身萦绕着黑气的模样,李泰也不禁暗暗疑惑。
这是谁招惹到九郎了?
李泰毕竟皮厚肉多,对于李小九的语言攻击并不在意,他今天进宫可是有重要目标的。
“王府中也就文学馆多事,我也不过是秉承阿爹的旨意招徕一帮才学之士写写书而已……要说我那儿的才俊,哪里比得上阿爹当年的秦府十八学士啊……阿兄我不过是瞎忙活罢了重生之强上腹黑老大全文阅读!若论逍遥自在,阿兄哪比得上你啊!”李泰打着哈哈,很快就转了话题,“听说九弟你在保宁坊的王府已经竣工了,想来不日就要搬出宫了,这千秋殿嘛…我看你也住不了几日了,所以阿兄我就想着趁你搬走之前来看看,呵呵………”
“说来,这千秋殿阿兄我也住过不少日子,今日回来算是故地重游了~~~~~”
李泰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不是没道理的。
当初李二陛下因为怜爱四胖,一直把他留在千秋殿居住,不肯让他就藩,结果召来了文武大臣们的一堆板砖。李二陛下没办法,只好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延康坊给四胖建了魏王府,方便他出入。后来,李世民还是忍不住思子之情,又想把四胖弄进武德殿来住,结果又被谏臣们一顿狂喷。
而李泰被逼着搬出千秋殿的时候恰好是16岁。
过了今年,李治也16岁了。
有了李泰的前车之鉴,李世民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给小儿子物色王府的选址,终于在李治成婚前选定了保宁坊这块风水宝地。
现在,李二陛下就等着他那世家儿媳妇给他小儿子生下嫡子来,然后再让他们一家风风光光的搬到王府去住……
李治大概也摸清了他爹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他刻意不怎么亲近王氏,以达到延迟出宫的目的。
不过,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候,李泰忽然提起乔迁这事,难免让他生疑……
“千秋殿虽好,终不是藩王久居之地。”李治淡淡道:“阿爹早有言曰,待王府落成,就择吉日让小弟乔迁新居……”
“小弟只听大人安排就是了……”
李泰闻言呵呵一笑,大概是十分满意李治的谦恭之态。
“这迁居一事倒也不急,等到我…咳……等到新太子选定,阿爹必有安排,倒时,阿兄我定会送上丰厚大礼……”
“只不过么……有件事,阿兄真的很为九郎你担心啊……”李泰幽幽一叹,忽然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阿兄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治一惊,心想自己应该没有什么把柄落到了对方手里吧。
不过,李治脸上的惶恐之色尽显,像是受到惊吓的小白兔一样。
李泰得意地眯了眯眼,压低声音,老神在在地道:“九郎啊,你的祸事就在眼前,你还不知道吗?”
这装逼的口吻实在让人蛋疼!
李治暗暗皱眉,故作不解:“阿兄这话真奇怪,我每日里就在宫中上朝读书,哪来的祸事?”
李泰还要卖关子,拍着李治的肩膀轻声道:“你忘了大哥因何故被废了吗?”
还不是被你逼的==
李治暗暗吐遭,口中却道:“这与小弟又有何干系?”
李泰闻言嘿嘿笑了两声,如果吴诩在场的话一定会说这货笑得实在是太猥琐了!让人忍不住想在他那张馒头脸上揍几拳,把他直接打成包子!
“九郎啊,你难道忘了,大哥之所以被废,可不仅仅是因为起兵逼宫……”李泰笑容全无,脸上只余一片阴冷,獠牙尽露。
“最重要的罪名其实是勾结藩王,私交武将……”
“你与元昌相交甚密,若是大人得知这件事,又会怎么想呢?”
李治闻言,瞳孔猛的一缩不落战神全文阅读。
好啊!
原来四哥是想构陷他私*通藩王?!
李治低下头,脑中迅速权衡了一番利害,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惊惶之色。
“阿兄、阿兄……小弟与元昌叔叔只是泛泛之交,大人他应该不会误会吧?”
“君心难测啊,这种事我又怎么说得好呢?唉……”李泰一脸‘你死定了’的神色。
李治越发不安,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抓着李泰的袖子不撒手。
“阿兄,大人最疼你了,小弟求你帮帮忙,在大人面前分辨一二……”
“你我兄弟,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只是……”李泰故作为难,道:“阿兄我也只是一介藩王,人微言轻啊……”
什么人微言轻?!
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
李治心中冷笑,面上仍是一副柔弱神色,道:“阿兄此言差矣!大人对你之心昭昭,朝野共知!小弟别无所求,做个富贵闲人也罢……”
李泰听到这示弱的话,心肺舒畅无比,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只要孤得偿所愿,自然会好好关照你的,哈哈哈……”
等你得偿所愿,孤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泰一走,李治就沉下了脸,默默坐在正殿,不让人打扰。
青年就这样不语不动地坐了一个下午,到了哺食时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韦尚仪等人不知该怎么办,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禀告王妃知道。
在千秋殿,晋王殿下和晋王妃是分殿而居的,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李治基本上不跟王氏一起吃饭。
所以,这日忽见正殿有人前来,让正准备用哺食的王氏感到一阵惊喜。
听完宫人含糊不清的叙述,王氏也有些踟蹰起来。
立储之事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王氏又岂会不知。她的舅父柳奭在朝中官位不低,也是有投票权的,作为天然的晋王党,柳舅舅自然是要推举晋王的。
可是,王氏本家的态度却十分暧昧,一直不肯明确表示对晋王的支持……
王氏本想让李治亲自拜访本家的,可还没开口就被李治拒绝了。
王氏自觉折了面子,心里暗暗埋怨本家的同时,也深觉李治不识好歹……
如今魏王气焰滔天,居然跑到千秋殿来示威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傲如王氏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决定再去劝说李治,让他放下*身段寻求王氏本家的支持,绝不能让魏王当上太子……
正当王氏准备带着茶点往前殿去见李治的时候,却听到宫人来报,圣人传晋王去甘露殿了……
而与此同时,万春殿也派了宫人前来求见晋王。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打小就深受父母的宠爱,出生没多久被封为晋王,接着遥授并州大都督,十五年来加官进爵,封地无数。即便什么事都不干,只做靠俸禄过日子,李治这一辈子也衣食无忧、吃喝不愁了。
是个皇子没有不想做皇帝的,偏李治前面还有两个嫡出的兄长,无论年龄、才能、人望都比他高出一大截,而他本人从小喜欢读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文章,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臣’‘弟’这个位子上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可他怎么也没想,有一天优秀的大哥会失去储位,更没想过雄心勃勃的四哥会把他看作是夺嫡的障碍……
这一天,李治刚从万春殿回来,脸上隐隐含着郁愤之色。
因为,他刚从周尚仪那里听到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喜讯’……
被‘流放’多年的武才人再获圣人宠幸,不日就要升迁啦……
真是个让他相当‘惊喜’的消息啊!
“大王这是从万春殿回来么?”
韦尚仪等人见李治脸色不佳,不由暗暗奇怪。
每次晋王殿下从万春殿回来都是春光满面的,今儿是怎么了?难道跟十九娘拌嘴了?
韦尚仪是李治身边的老人了,心里既然这么想了,也就问了。
“孤怎么会跟兕子拌嘴呢?”李治失笑,“孤只是见兕子气色怏怏的,没什么精神,心里担心罢了……”
正在此时,宫人来报:魏王来了……
李泰的来访,让李治原本就不悦的心情越加阴霾。
前段时间,两人共同为父理政,李泰就隐隐流露出李世民已经私下答应立他为太子的意思,让李治识时务不要跟他争。李治当时就表示他对储君之位没有无非分之想……
谁知老爹病愈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出立魏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公推的方式。
李治知道,如今有资格入主东宫的人,也就李泰和他了。
朝堂上的事,李治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他并不认为他爹会选他为储君,只是一些元老重臣似乎对他四哥有些芥蒂,所以父亲才会采取这样迂回的方式决定新太子……
显然,他四哥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所以,四哥来千秋殿的目的,他多少已经能猜到了……
就是猜到了事情的原委,李治才更觉郁闷。
试问一个本来无心夺嫡的人,老是被人试探威逼着不许染指明明可以争夺的储位,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既然对方来意不善,李治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李泰进了千秋殿,李治就把宫人侍从都屏退了。
“四哥真是稀客啊,怎么想到来弟弟这里?”一向以温柔有礼著称的温柔少年李小九,此刻的口气相当不好,分明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怎么?九弟不欢迎四哥吗?”李泰脸上的笑容不由一滞。
李治磨磨一口白牙,对他家四哥露齿一笑:“怎么会?只是孤想着四哥一向贵人事忙,居然还有时间来弟弟这里串门,感到有些意外罢了╮(╯_╰)╭”
李泰又被噎住了。
难得看到白兔般的小弟浑身萦绕着黑气的模样,李泰也不禁暗暗疑惑。
这是谁招惹到九郎了?
李泰毕竟皮厚肉多,对于李小九的语言攻击并不在意,他今天进宫可是有重要目标的。
“王府中也就文学馆多事,我也不过是秉承阿爹的旨意招徕一帮才学之士写写书而已……要说我那儿的才俊,哪里比得上阿爹当年的秦府十八学士啊……阿兄我不过是瞎忙活罢了重生之强上腹黑老大全文阅读!若论逍遥自在,阿兄哪比得上你啊!”李泰打着哈哈,很快就转了话题,“听说九弟你在保宁坊的王府已经竣工了,想来不日就要搬出宫了,这千秋殿嘛…我看你也住不了几日了,所以阿兄我就想着趁你搬走之前来看看,呵呵………”
“说来,这千秋殿阿兄我也住过不少日子,今日回来算是故地重游了~~~~~”
李泰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不是没道理的。
当初李二陛下因为怜爱四胖,一直把他留在千秋殿居住,不肯让他就藩,结果召来了文武大臣们的一堆板砖。李二陛下没办法,只好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延康坊给四胖建了魏王府,方便他出入。后来,李世民还是忍不住思子之情,又想把四胖弄进武德殿来住,结果又被谏臣们一顿狂喷。
而李泰被逼着搬出千秋殿的时候恰好是16岁。
过了今年,李治也16岁了。
有了李泰的前车之鉴,李世民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给小儿子物色王府的选址,终于在李治成婚前选定了保宁坊这块风水宝地。
现在,李二陛下就等着他那世家儿媳妇给他小儿子生下嫡子来,然后再让他们一家风风光光的搬到王府去住……
李治大概也摸清了他爹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他刻意不怎么亲近王氏,以达到延迟出宫的目的。
不过,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候,李泰忽然提起乔迁这事,难免让他生疑……
“千秋殿虽好,终不是藩王久居之地。”李治淡淡道:“阿爹早有言曰,待王府落成,就择吉日让小弟乔迁新居……”
“小弟只听大人安排就是了……”
李泰闻言呵呵一笑,大概是十分满意李治的谦恭之态。
“这迁居一事倒也不急,等到我…咳……等到新太子选定,阿爹必有安排,倒时,阿兄我定会送上丰厚大礼……”
“只不过么……有件事,阿兄真的很为九郎你担心啊……”李泰幽幽一叹,忽然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阿兄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治一惊,心想自己应该没有什么把柄落到了对方手里吧。
不过,李治脸上的惶恐之色尽显,像是受到惊吓的小白兔一样。
李泰得意地眯了眯眼,压低声音,老神在在地道:“九郎啊,你的祸事就在眼前,你还不知道吗?”
这装逼的口吻实在让人蛋疼!
李治暗暗皱眉,故作不解:“阿兄这话真奇怪,我每日里就在宫中上朝读书,哪来的祸事?”
李泰还要卖关子,拍着李治的肩膀轻声道:“你忘了大哥因何故被废了吗?”
还不是被你逼的==
李治暗暗吐遭,口中却道:“这与小弟又有何干系?”
李泰闻言嘿嘿笑了两声,如果吴诩在场的话一定会说这货笑得实在是太猥琐了!让人忍不住想在他那张馒头脸上揍几拳,把他直接打成包子!
“九郎啊,你难道忘了,大哥之所以被废,可不仅仅是因为起兵逼宫……”李泰笑容全无,脸上只余一片阴冷,獠牙尽露。
“最重要的罪名其实是勾结藩王,私交武将……”
“你与元昌相交甚密,若是大人得知这件事,又会怎么想呢?”
李治闻言,瞳孔猛的一缩不落战神全文阅读。
好啊!
原来四哥是想构陷他私*通藩王?!
李治低下头,脑中迅速权衡了一番利害,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惊惶之色。
“阿兄、阿兄……小弟与元昌叔叔只是泛泛之交,大人他应该不会误会吧?”
“君心难测啊,这种事我又怎么说得好呢?唉……”李泰一脸‘你死定了’的神色。
李治越发不安,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抓着李泰的袖子不撒手。
“阿兄,大人最疼你了,小弟求你帮帮忙,在大人面前分辨一二……”
“你我兄弟,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只是……”李泰故作为难,道:“阿兄我也只是一介藩王,人微言轻啊……”
什么人微言轻?!
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
李治心中冷笑,面上仍是一副柔弱神色,道:“阿兄此言差矣!大人对你之心昭昭,朝野共知!小弟别无所求,做个富贵闲人也罢……”
李泰听到这示弱的话,心肺舒畅无比,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只要孤得偿所愿,自然会好好关照你的,哈哈哈……”
等你得偿所愿,孤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泰一走,李治就沉下了脸,默默坐在正殿,不让人打扰。
青年就这样不语不动地坐了一个下午,到了哺食时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韦尚仪等人不知该怎么办,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禀告王妃知道。
在千秋殿,晋王殿下和晋王妃是分殿而居的,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李治基本上不跟王氏一起吃饭。
所以,这日忽见正殿有人前来,让正准备用哺食的王氏感到一阵惊喜。
听完宫人含糊不清的叙述,王氏也有些踟蹰起来。
立储之事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王氏又岂会不知。她的舅父柳奭在朝中官位不低,也是有投票权的,作为天然的晋王党,柳舅舅自然是要推举晋王的。
可是,王氏本家的态度却十分暧昧,一直不肯明确表示对晋王的支持……
王氏本想让李治亲自拜访本家的,可还没开口就被李治拒绝了。
王氏自觉折了面子,心里暗暗埋怨本家的同时,也深觉李治不识好歹……
如今魏王气焰滔天,居然跑到千秋殿来示威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傲如王氏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决定再去劝说李治,让他放下*身段寻求王氏本家的支持,绝不能让魏王当上太子……
正当王氏准备带着茶点往前殿去见李治的时候,却听到宫人来报,圣人传晋王去甘露殿了……
而与此同时,万春殿也派了宫人前来求见晋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