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33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 934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 935 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蕴之忧
- 936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
- 937 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
- 938 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机
- 939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
- 940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
- 941 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
- 942 第九百三十四章 连夜抓捕
- 943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 944 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
- 945 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
- 946 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
- 947 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议
- 948 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
- 949 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 950 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
- 951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天刚亮,搜查曾氏族府的士兵传出消息,在曾氏族府地下仓库内发现银锭近百万两,黄金两万两,各种珠宝玉石不计其数。
天亮后,曾秀麟被抓、曾府被查抄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秀麟在成都府为官多年,物价飞涨,百姓税赋沉重,民怨已深,他被抓的消息使成都府的百万百姓人人拍手称快,尤其抄查出来的巨额财富更是成为成都府各方议论的焦点。
一大早,转运使张吉便赶到府衙投案认罪,李延庆倒没有为难他,请他到内堂坐下,张吉原是合州知事,赵开两年前被罢免后他才接任成都府路转运使,他本身和曾秀麟一案关系不大,但他包庇曾秀麟,替曾秀麟隐瞒朝廷,这才是他的重大过失。
“张使君在曾秀麟擅自征税一案中确实有重大失职,这不可否认,肯定要承认一定的罪责,但罪责的大小就看张使君的态度,如果能配合经略府把曾案办好,那么我可以替张使君求情,尽管从轻发落,当然,如果继续对抗查案,继续包庇曾秀麟,替他隐瞒罪责,那么张使君也会成为此案的主犯,孰重孰轻,请张使君自己选择吧!”
李延庆说话很客气,语气也尽量柔缓,但话语的内容却很重,张吉抹了一下额头上汗,诚恳说道:“卑职并非愿意和曾秀麟沆瀣一气,之前做了很多违心之事也是被迫,曾秀麟在巴蜀势力太强大,敢和他叫板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卑职也只能隐忍等待机会,卑职早已详细记录了这几年曾秀麟和曾氏家族在成都府路肆意侵占税赋和民间财产的各种事实,请经略使过目。”
说完,他将厚厚一叠文书交给李延庆,李延庆翻了翻,许庆徽也给了他一份揭发曾庆麟罪行的记录,和张吉所言大同小异。
李延庆点点头,又对张吉道:“许通判也写了一份针对曾秀麟各项罪行的控诉书,我建议他改成奏折,直接向朝廷举报,你这份也是一样,改成奏折向朝廷举报,这样很多事情你就能撇清了,另外,你担任转运使这两年如果有什么涉及茶酒盐榷卖的不当收入,请立刻交给府衙,我就不追究了。”
张吉心中凛然,他忽然明白了李延庆的真正目的,查曾秀麟只是手段,他真正的目标是茶酒榷卖制度改革,难怪他会把赵开一起带来。
“卑职没有不当收入,但卑职的兄弟也开了一家酿酒正店,这两年赚了不少酒钱,这该怎么办?”
李延庆沉思片刻,这个张吉是副相朱胜非的同乡,两人也是儿女亲家,曾秀麟当初就是为了拉拢时任吏部侍郎的朱胜非才推荐张吉为转运使,自己要达到目的就不能把打击面放得太大,况且张吉已经迅速向自己站队了,协助自己打击曾秀麟,该保就得保了。
想到这,李延庆笑道:“这个收入并非贪赂所得,只是制度上的漏洞使某些人迅速致富,以后我会堵住这个漏洞,让你兄弟好好提高酿酒的技艺,以后就得靠手艺吃饭了。”
李延庆言外之意就是不追究过去,张吉松了口气,他心里明白,这是因为自己及时投靠李延庆的缘故,曾家就不会那么好运气了,过去得到的好处估计都要连本带利收回来。
这时,士兵在堂下禀报:“启禀都统,燕将军有紧急消息要汇报。”
“让他进来吧!”
李延庆又对张吉道:“回去立刻写奏折,越快越好,最好一式两份,一份上报朝廷,另一份交给张御史,我会在最后的报告中替你说情,尽量让你免罪。”
张吉心中感激不尽,千恩万谢走了,这时,燕青匆匆走上堂,单膝跪下行一礼道:“启禀都统,监视曾家的弟兄发来消息,曾家的庄丁正在迅速集结,恐怕要来成都抢人。”
李延庆冷笑起来,曾家真是人才辈出啊!唯恐曾秀麟不死,自己还在考虑京兆军南下的借口,这不就送上门了吗?
他立刻对燕青道:“就让他们来,等他们杀到成都府城下再给我一举歼灭。”
燕青顿时明白了,都统这是希望曾家把事情闹得更大一点,他低声道:“要不卑职在城里面再替他们宣扬宣扬,要百姓都知道,曾家的军队要杀来了。”
李延庆摇了摇头,“这个不是你的事情,你们只管及时传递情报和准备战斗,城内的事情由官府来安排。”
燕青知道自己莽撞了,连忙认错,“卑职知错!”
“去吧!随时向我汇报他们的动向。”
“遵令!”
燕青匆匆走了,李延庆随即吩咐道:“请许通判来见我!”
不多时,通判许庆微匆匆赶来,行礼道:“请经略使吩咐!”
“许通判,有件事恐怕有点麻烦了,可能需要你的协助。”
“什么事情?请经略使尽管吩咐。”
李延庆叹口气道:“我没想到曾家会如此丧心病狂,我刚刚得到消息,曾家正在集结庄丁,恐怕要杀来成都府抢人。”
“什么!”
许庆徽惊得目瞪口呆,“曾家疯了吗?”
“曾家没有疯,他们训练大量庄丁恐怕就是为了这一天,现在成都府路的厢军都北上送粮去了,我手下只有五百士兵,形势十分危急,我想立刻在城内招募一万民团守城,不知是否可行?”
许庆徽何等精明,他立刻意识到李延庆准备拿这件事做文章了,一旦曾家庄丁杀来,就坐实了曾家造反了罪名,所谓招募民团也只是做做声势,或者是为京兆军南下找借口。
“应该没有问题,光成都府就有百万民众,几乎家家户户都藏有刀剑,经略使只要招募有从军经历的,让他们自带兵器。”
“那这件事就交给城内各保正去做,他们熟悉各家情况,很快就能完成招募。”
“下官这就去安排!”
许庆徽匆匆下去了,李延庆负手来到大堂台阶前,望着阴沉沉的天空,自言自语道:“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吧!”
.........
曾秀麟被抓,曾家在成都的府宅被查抄的消息通过鸽信在一个时辰后便传到了崇宁县曾氏族府,使曾府上上下下炸了锅,曾门十虎中的首虎曾怀武、次虎曾怀强、三虎曾怀彪强烈要求带领曾家庄丁赶往成都府救回曾秀麟,而以曾秀麟的堂兄曾怀玉为首的另一批人则主张转移财产,赶赴京城打通关系。
六虎曾淮被杀,三百名庄丁在熟睡中被宋军屠戮殆尽,五万两黄金被抢走,每一件事都击穿了曾家的底线,最终曾氏族会达成了共识,以影响力最小的方式救回曾秀麟,以免被李延庆杀人灭口,同时让曾怀玉带一万两黄金赶赴京城打通关系。
曾门十虎并非都是同辈,前三虎是长辈,后七虎是晚辈,啸天虎曾怀武、入海虎曾怀强和吞云虎曾怀彪才是曾门十虎中的主导者,也是曾家武装家丁的统领。
对他们三人而言,家族的族老会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在族老会做出决定之前,曾怀武便下令各庄园的家丁紧急向崇宁县集结,不管家族其他族人是否反对,他们都要带人去吧家主曾秀麟抢回来。
但他们唯一需要说服的便是曾秀麟的三弟曾秀芳,曾秀芳掌握曾氏财权,曾怀武需要银子犒军,就必须得到曾秀芳的支持。
“三哥,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无论我们搏与不搏,李延庆都绝对不会放过家主,绝不会放过曾家,在鸣鹤山庄的杀戮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决心.......”
曾怀武年约四十岁,是曾家武装家丁的实际掌握着,曾秀麟之所以让他来掌握曾家的武装力量,主要就看中了他的决断力,他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断。
当然,曾秀麟所认为的重大决策是指当宋朝被金国灭亡后,曾怀武能坚决支持自己在巴蜀建立曾氏王朝,不过今天曾怀武的决断,却是动员曾家的一切力量和李延庆对抗。
其实曾怀武也并不愚蠢,他知道家主必定活不成了,曾家也会被剥夺一切,曾家与其在屈辱中求生,不如拼个鱼死网破,那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三哥,现在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李延庆手中只有数百人,只要我们能夺回家主,再得到太上皇的支持,我们曾家还有翻盘的机会,否则你我的下场都很惨。”
曾秀芳叹了口气,“你知道带兵去成都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们赢了,那就是清君侧,家主会成为新的三川经略使。”
“可如果我们输了呢?”
“三哥,就算我们不出兵,结果也是一样,我们拥有一千士兵,拥有那么多兵甲军弩,这就是谋反的证据,在李延庆眼中,出兵和不出兵又有什么区别?”
曾秀芳浑身一震,曾怀武又道:“我们并非毫无胜算,三哥别忘了,我们在成都府还有一支秘密军队,由宁叔率领,他们目前就藏身在城内,将和我们里应外合,我相信一定有机会。”
良久,曾秀芳终于点点头,“好吧!我不管你们了,想要多少钱你都可以开口,你要冒险一搏,那就去吧!”
曾怀武要的就是这句话,要想让士兵为了自己卖力,金钱的激励切不可少,“我要七万两银子!”曾怀武道。
曾秀芳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他,“凭这块玉牌可以支取十万两银子。”
曾怀武接过玉牌便转身快步离去了。
.........
下午时分,曾怀武重赏了七百名全副武装的家丁,便带着其他曾门八虎以及七百名士兵浩浩荡荡向成都府方向杀去.......
天亮后,曾秀麟被抓、曾府被查抄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秀麟在成都府为官多年,物价飞涨,百姓税赋沉重,民怨已深,他被抓的消息使成都府的百万百姓人人拍手称快,尤其抄查出来的巨额财富更是成为成都府各方议论的焦点。
一大早,转运使张吉便赶到府衙投案认罪,李延庆倒没有为难他,请他到内堂坐下,张吉原是合州知事,赵开两年前被罢免后他才接任成都府路转运使,他本身和曾秀麟一案关系不大,但他包庇曾秀麟,替曾秀麟隐瞒朝廷,这才是他的重大过失。
“张使君在曾秀麟擅自征税一案中确实有重大失职,这不可否认,肯定要承认一定的罪责,但罪责的大小就看张使君的态度,如果能配合经略府把曾案办好,那么我可以替张使君求情,尽管从轻发落,当然,如果继续对抗查案,继续包庇曾秀麟,替他隐瞒罪责,那么张使君也会成为此案的主犯,孰重孰轻,请张使君自己选择吧!”
李延庆说话很客气,语气也尽量柔缓,但话语的内容却很重,张吉抹了一下额头上汗,诚恳说道:“卑职并非愿意和曾秀麟沆瀣一气,之前做了很多违心之事也是被迫,曾秀麟在巴蜀势力太强大,敢和他叫板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卑职也只能隐忍等待机会,卑职早已详细记录了这几年曾秀麟和曾氏家族在成都府路肆意侵占税赋和民间财产的各种事实,请经略使过目。”
说完,他将厚厚一叠文书交给李延庆,李延庆翻了翻,许庆徽也给了他一份揭发曾庆麟罪行的记录,和张吉所言大同小异。
李延庆点点头,又对张吉道:“许通判也写了一份针对曾秀麟各项罪行的控诉书,我建议他改成奏折,直接向朝廷举报,你这份也是一样,改成奏折向朝廷举报,这样很多事情你就能撇清了,另外,你担任转运使这两年如果有什么涉及茶酒盐榷卖的不当收入,请立刻交给府衙,我就不追究了。”
张吉心中凛然,他忽然明白了李延庆的真正目的,查曾秀麟只是手段,他真正的目标是茶酒榷卖制度改革,难怪他会把赵开一起带来。
“卑职没有不当收入,但卑职的兄弟也开了一家酿酒正店,这两年赚了不少酒钱,这该怎么办?”
李延庆沉思片刻,这个张吉是副相朱胜非的同乡,两人也是儿女亲家,曾秀麟当初就是为了拉拢时任吏部侍郎的朱胜非才推荐张吉为转运使,自己要达到目的就不能把打击面放得太大,况且张吉已经迅速向自己站队了,协助自己打击曾秀麟,该保就得保了。
想到这,李延庆笑道:“这个收入并非贪赂所得,只是制度上的漏洞使某些人迅速致富,以后我会堵住这个漏洞,让你兄弟好好提高酿酒的技艺,以后就得靠手艺吃饭了。”
李延庆言外之意就是不追究过去,张吉松了口气,他心里明白,这是因为自己及时投靠李延庆的缘故,曾家就不会那么好运气了,过去得到的好处估计都要连本带利收回来。
这时,士兵在堂下禀报:“启禀都统,燕将军有紧急消息要汇报。”
“让他进来吧!”
李延庆又对张吉道:“回去立刻写奏折,越快越好,最好一式两份,一份上报朝廷,另一份交给张御史,我会在最后的报告中替你说情,尽量让你免罪。”
张吉心中感激不尽,千恩万谢走了,这时,燕青匆匆走上堂,单膝跪下行一礼道:“启禀都统,监视曾家的弟兄发来消息,曾家的庄丁正在迅速集结,恐怕要来成都抢人。”
李延庆冷笑起来,曾家真是人才辈出啊!唯恐曾秀麟不死,自己还在考虑京兆军南下的借口,这不就送上门了吗?
他立刻对燕青道:“就让他们来,等他们杀到成都府城下再给我一举歼灭。”
燕青顿时明白了,都统这是希望曾家把事情闹得更大一点,他低声道:“要不卑职在城里面再替他们宣扬宣扬,要百姓都知道,曾家的军队要杀来了。”
李延庆摇了摇头,“这个不是你的事情,你们只管及时传递情报和准备战斗,城内的事情由官府来安排。”
燕青知道自己莽撞了,连忙认错,“卑职知错!”
“去吧!随时向我汇报他们的动向。”
“遵令!”
燕青匆匆走了,李延庆随即吩咐道:“请许通判来见我!”
不多时,通判许庆微匆匆赶来,行礼道:“请经略使吩咐!”
“许通判,有件事恐怕有点麻烦了,可能需要你的协助。”
“什么事情?请经略使尽管吩咐。”
李延庆叹口气道:“我没想到曾家会如此丧心病狂,我刚刚得到消息,曾家正在集结庄丁,恐怕要杀来成都府抢人。”
“什么!”
许庆徽惊得目瞪口呆,“曾家疯了吗?”
“曾家没有疯,他们训练大量庄丁恐怕就是为了这一天,现在成都府路的厢军都北上送粮去了,我手下只有五百士兵,形势十分危急,我想立刻在城内招募一万民团守城,不知是否可行?”
许庆徽何等精明,他立刻意识到李延庆准备拿这件事做文章了,一旦曾家庄丁杀来,就坐实了曾家造反了罪名,所谓招募民团也只是做做声势,或者是为京兆军南下找借口。
“应该没有问题,光成都府就有百万民众,几乎家家户户都藏有刀剑,经略使只要招募有从军经历的,让他们自带兵器。”
“那这件事就交给城内各保正去做,他们熟悉各家情况,很快就能完成招募。”
“下官这就去安排!”
许庆徽匆匆下去了,李延庆负手来到大堂台阶前,望着阴沉沉的天空,自言自语道:“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吧!”
.........
曾秀麟被抓,曾家在成都的府宅被查抄的消息通过鸽信在一个时辰后便传到了崇宁县曾氏族府,使曾府上上下下炸了锅,曾门十虎中的首虎曾怀武、次虎曾怀强、三虎曾怀彪强烈要求带领曾家庄丁赶往成都府救回曾秀麟,而以曾秀麟的堂兄曾怀玉为首的另一批人则主张转移财产,赶赴京城打通关系。
六虎曾淮被杀,三百名庄丁在熟睡中被宋军屠戮殆尽,五万两黄金被抢走,每一件事都击穿了曾家的底线,最终曾氏族会达成了共识,以影响力最小的方式救回曾秀麟,以免被李延庆杀人灭口,同时让曾怀玉带一万两黄金赶赴京城打通关系。
曾门十虎并非都是同辈,前三虎是长辈,后七虎是晚辈,啸天虎曾怀武、入海虎曾怀强和吞云虎曾怀彪才是曾门十虎中的主导者,也是曾家武装家丁的统领。
对他们三人而言,家族的族老会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在族老会做出决定之前,曾怀武便下令各庄园的家丁紧急向崇宁县集结,不管家族其他族人是否反对,他们都要带人去吧家主曾秀麟抢回来。
但他们唯一需要说服的便是曾秀麟的三弟曾秀芳,曾秀芳掌握曾氏财权,曾怀武需要银子犒军,就必须得到曾秀芳的支持。
“三哥,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无论我们搏与不搏,李延庆都绝对不会放过家主,绝不会放过曾家,在鸣鹤山庄的杀戮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决心.......”
曾怀武年约四十岁,是曾家武装家丁的实际掌握着,曾秀麟之所以让他来掌握曾家的武装力量,主要就看中了他的决断力,他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断。
当然,曾秀麟所认为的重大决策是指当宋朝被金国灭亡后,曾怀武能坚决支持自己在巴蜀建立曾氏王朝,不过今天曾怀武的决断,却是动员曾家的一切力量和李延庆对抗。
其实曾怀武也并不愚蠢,他知道家主必定活不成了,曾家也会被剥夺一切,曾家与其在屈辱中求生,不如拼个鱼死网破,那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三哥,现在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李延庆手中只有数百人,只要我们能夺回家主,再得到太上皇的支持,我们曾家还有翻盘的机会,否则你我的下场都很惨。”
曾秀芳叹了口气,“你知道带兵去成都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们赢了,那就是清君侧,家主会成为新的三川经略使。”
“可如果我们输了呢?”
“三哥,就算我们不出兵,结果也是一样,我们拥有一千士兵,拥有那么多兵甲军弩,这就是谋反的证据,在李延庆眼中,出兵和不出兵又有什么区别?”
曾秀芳浑身一震,曾怀武又道:“我们并非毫无胜算,三哥别忘了,我们在成都府还有一支秘密军队,由宁叔率领,他们目前就藏身在城内,将和我们里应外合,我相信一定有机会。”
良久,曾秀芳终于点点头,“好吧!我不管你们了,想要多少钱你都可以开口,你要冒险一搏,那就去吧!”
曾怀武要的就是这句话,要想让士兵为了自己卖力,金钱的激励切不可少,“我要七万两银子!”曾怀武道。
曾秀芳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他,“凭这块玉牌可以支取十万两银子。”
曾怀武接过玉牌便转身快步离去了。
.........
下午时分,曾怀武重赏了七百名全副武装的家丁,便带着其他曾门八虎以及七百名士兵浩浩荡荡向成都府方向杀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