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23 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击
- 924 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军
- 925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党为饵
- 926 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战击溃
- 927 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
- 928 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
- 929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
- 930 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
- 931 第九百二十三章 旧态萌发
- 932 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
- 933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 934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 935 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蕴之忧
- 936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
- 937 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
- 938 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机
- 939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
- 940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
- 941 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
- 942 第九百三十四章 连夜抓捕
- 943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 944 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
- 945 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
- 946 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
- 947 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议
- 948 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
- 949 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 950 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
- 951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赵构走进了这座清雅脱俗的大宅,李大器在前面给他介绍,“这座宅子一个月前才刚刚完工,实际上是给延庆修建,他们在矾楼附近有一座宅子,不过那座宅子偏小了一点,还不到十亩,而且只是普通府宅,和他目前的身份有点不符,所以我便这里给他修建一座宅子,比较幽静,也比较低调。”
“呵呵!原来这里是晋王府,朕还真没想到。”
赵构心中略有一丝失望,他还想着把这座宅子买下来给父皇养老。
李大器没有看出天子眼中的失望,依旧兴致勃勃给赵构介绍,“这座宅子的特点是中间是精华,两段是辅助房舍,像厨房、牲畜棚,库房、下人房以及护卫房都在两侧,而中间的四十亩便是主人房,前面是主堂、会客房、起居房、餐堂、外书房等等,后面便是花园和内宅,亭台楼阁、小桥曲廊,应有尽有......”
赵构越看这座宅子就越是喜欢,非常精雅舒适,相信父皇一定非常喜欢,他便向曹俨使了个眼色。
曹俨会意,当赵构在一座小亭内喝茶休息时,曹俨便把李大器叫到一边,低声道:“李员外能不能另外再给延庆造一座府宅?”
李大器一怔,“这是为何?”
曹俨便将今天天子微服出巡的来意说了一遍,又叹口气道:“官家也是人子,他为了让受尽磨难的太上皇住得舒适一点而东奔西走,这份孝心令人可嘉,现在官家唯一看中就是这座府宅,让太上皇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官家愿意出高价买这座府宅,员外能不能体谅官家的一份苦心而割爱?”
李大器着实有点为难,他倒不是舍不得一座宅子,而是这座宅子是他手中最好的一块土地,他当然想留给自己的儿子,不过现在是官家来求自己,想到官家的一片孝心,李大器也颇为感动。
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这座宅子是延庆的府宅,就当他孝敬自己的丈人,而且太上皇也是我的亲家,让亲家住这里,我没有话说,我另外找地方再修建一座府宅。”
曹俨大喜,连忙赶去向官家汇报,赵构笑道:“占了晋王的宅子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还要免费奉送,这可要不得,让李员外估个价,我加两成买下,可不能让李员外吃亏。”
曹俨劝道:“陛下,太上皇毕竟和李员外是亲家,有买卖关系不太好,而且李员外说得也对,这是延庆的府宅,孝敬给自己的丈人也算是天经地义。”
赵构迟疑一下道:“可这样我很难为情!”
曹俨想了想道:“不如这样,陛下也赐一眼皇家山泉给李员外,这样就是礼尚往来了。”
赵构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便笑道:“好吧!朕就把凤凰山东麓的流芳泉赐给李员外,算是这座宅子的一点回礼。”
在临安府的二十大皇家名泉中,流芳泉排名第五,本来是留给太上皇享用,但太上皇却看中了排名第一的瑞石泉,这眼流芳泉赵构便顺手赏赐给了李大器。
搞定了别宫,赵构便告辞离去了,李大器一直将赵构送到码头,李大器犹豫一下问道:“请问陛下,延庆最近有没有回临安的计划?”
赵构微微一笑,“按照惯例,他应该进京述职,不过西北的事情太多,而且又是在前线,他需要将诸事安排妥当后才能成行,所以在时间上朕不作限制,现在已是十月,严冬将至,朕估计他要到明年开春恐怕才能成行。”
李大器行一礼道:“小民明白了,这座宅子今天就可交给宫中,太上皇随时可以过来居住。”
赵构见曹俨和几名侍卫已经先上了船,便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大器,低声嘱咐道:“速派人把这封信送给延庆。”
李大器吓了一跳,连忙收下信,“小民下午就派人去京兆。”
赵构倒不是不相信曹俨,而是父皇准备接见的老臣名单中,曹家老爷子排在第一个,赵构担心曹家会被父皇拉过去。
..........
十月的关中已进入了晚秋,在十月的云雾之下,关中大地上的颜色已慢慢褪去,太白山峰顶已盖了初雪,平原上也已披上一件枯涩的大衣,天空中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树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矗立着,让褐色的苔藓掩盖住他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去了他们浓绿的外衣,它们只好枯秃站在那里。
但城池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秋收的喜悦还没有从人们脸上消退,对新年的期待又跳进了人们的眼中,主妇们开始在市场上巡睃便宜的年货,男人们则在为年底的一份体面收入而拼命干活,孩子们也开始数着日子盼望着新年,他们的新衣服、压岁钱、炮仗还有正月十五的灯会等等,穷人家的孩子在那一天也能美美的大吃一顿。
对于京兆城内的各大寺庙而言,新年也是香火钱入账的日子,大户人家几乎都会在新年前后来还原许愿,所以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各大寺庙已经开始筹备各自的法会了,那是吸引香客最有效的手段。
大慈恩寺今天却山门紧闭,山门前扫得干干净净,十几名沙弥和数十名士兵站在门口,不断地将前来上香的香客们劝回,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大慈恩寺今日有贵客临门,暂停接待一日,明日准时开启山门,万望香客谅解。’
大慈恩寺内不时有穿着红白两色武士服的女侍卫在各个角落出没,警惕地巡视着四周的动静,今天是晋王妃带着几个姐妹特地来大慈恩寺上香,王妃曹蕴和次妃赵福金在三个月前都怀了身孕,三个月内需在家里静养,三个月后则可以出门散心了。
所以曹蕴和赵福金便约好,可以上街时便一起来寺院为孩儿祈福,恳求佛祖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今天是良辰吉日,一家人便选在今天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追念母亲长孙皇后而修建,占地广阔,气势恢宏,是大唐王朝的皇家寺院之一,唐末时寺院毁于战火,现在的寺院是在原址上重建,无论规模还是僧众都远不能和大唐时代相比,在京兆城它也不是最大的寺院,曹蕴选择大慈恩寺上香,是因为王府离这里很近,就隔一条小河。
寺院住持智光大师带着十几名长老陪同四位夫人来到大雄宝殿,智光大师合掌笑眯眯道:“王妃除了祈福外,应该还有求子吧!”
任何一个寺院都希望香客有所祈求,有祈求就有许愿,有许愿就有还原,尤其是王妃这样的大香客,住持更是希望她能在佛祖面前多一些许愿,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求子就是最好托词。
大慈恩寺也是王府的供奉寺院,曹蕴每年会捐香油五百斤,曹蕴点了点头,“晋王子嗣偏少,今天来也是希望腹中骨肉是两位少郎,若能实现愿望,我们一定在还原时重重感谢。”
“阿弥陀佛,王妃心诚,一定会感动佛祖,请上香吧!”
曹蕴带着赵福金进了大殿,师师和扈青儿也跟在后面进了大殿,师师要为女儿的平安健康祈求佛祖保佑,而青儿也希望自己能早怀身孕,她已在上月被册封为三品郡夫人,当然,在兵部的封赏册中,她又以扈三娘的名字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在京兆军中由女兵营统领升为女兵营统制。
这是扈青儿的两个身份,她不想放弃军职,但又渴望为夫郎生一个孩儿,正好遇到停战,她便希望这段和平时期能早怀身孕。
四人在香案前先敬了香,随即四人在佛祖面前跪下,她们合掌磕头,默默地向佛祖许下了各自的心愿。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腹中骨肉生为少郎,为李氏繁荣烟火。”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诞下麟儿,求佛祖保佑父皇身体健康,保佑皇兄平安康宁。”
“求佛祖保佑小女莲儿无病无灾,快乐长大,保佑女子和夫君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头顶三尺大佛当知,你若使我夫君神勇,让我早怀身孕,我必修僧房百间,为汝重塑金身!”
“呵呵!原来这里是晋王府,朕还真没想到。”
赵构心中略有一丝失望,他还想着把这座宅子买下来给父皇养老。
李大器没有看出天子眼中的失望,依旧兴致勃勃给赵构介绍,“这座宅子的特点是中间是精华,两段是辅助房舍,像厨房、牲畜棚,库房、下人房以及护卫房都在两侧,而中间的四十亩便是主人房,前面是主堂、会客房、起居房、餐堂、外书房等等,后面便是花园和内宅,亭台楼阁、小桥曲廊,应有尽有......”
赵构越看这座宅子就越是喜欢,非常精雅舒适,相信父皇一定非常喜欢,他便向曹俨使了个眼色。
曹俨会意,当赵构在一座小亭内喝茶休息时,曹俨便把李大器叫到一边,低声道:“李员外能不能另外再给延庆造一座府宅?”
李大器一怔,“这是为何?”
曹俨便将今天天子微服出巡的来意说了一遍,又叹口气道:“官家也是人子,他为了让受尽磨难的太上皇住得舒适一点而东奔西走,这份孝心令人可嘉,现在官家唯一看中就是这座府宅,让太上皇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官家愿意出高价买这座府宅,员外能不能体谅官家的一份苦心而割爱?”
李大器着实有点为难,他倒不是舍不得一座宅子,而是这座宅子是他手中最好的一块土地,他当然想留给自己的儿子,不过现在是官家来求自己,想到官家的一片孝心,李大器也颇为感动。
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这座宅子是延庆的府宅,就当他孝敬自己的丈人,而且太上皇也是我的亲家,让亲家住这里,我没有话说,我另外找地方再修建一座府宅。”
曹俨大喜,连忙赶去向官家汇报,赵构笑道:“占了晋王的宅子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还要免费奉送,这可要不得,让李员外估个价,我加两成买下,可不能让李员外吃亏。”
曹俨劝道:“陛下,太上皇毕竟和李员外是亲家,有买卖关系不太好,而且李员外说得也对,这是延庆的府宅,孝敬给自己的丈人也算是天经地义。”
赵构迟疑一下道:“可这样我很难为情!”
曹俨想了想道:“不如这样,陛下也赐一眼皇家山泉给李员外,这样就是礼尚往来了。”
赵构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便笑道:“好吧!朕就把凤凰山东麓的流芳泉赐给李员外,算是这座宅子的一点回礼。”
在临安府的二十大皇家名泉中,流芳泉排名第五,本来是留给太上皇享用,但太上皇却看中了排名第一的瑞石泉,这眼流芳泉赵构便顺手赏赐给了李大器。
搞定了别宫,赵构便告辞离去了,李大器一直将赵构送到码头,李大器犹豫一下问道:“请问陛下,延庆最近有没有回临安的计划?”
赵构微微一笑,“按照惯例,他应该进京述职,不过西北的事情太多,而且又是在前线,他需要将诸事安排妥当后才能成行,所以在时间上朕不作限制,现在已是十月,严冬将至,朕估计他要到明年开春恐怕才能成行。”
李大器行一礼道:“小民明白了,这座宅子今天就可交给宫中,太上皇随时可以过来居住。”
赵构见曹俨和几名侍卫已经先上了船,便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大器,低声嘱咐道:“速派人把这封信送给延庆。”
李大器吓了一跳,连忙收下信,“小民下午就派人去京兆。”
赵构倒不是不相信曹俨,而是父皇准备接见的老臣名单中,曹家老爷子排在第一个,赵构担心曹家会被父皇拉过去。
..........
十月的关中已进入了晚秋,在十月的云雾之下,关中大地上的颜色已慢慢褪去,太白山峰顶已盖了初雪,平原上也已披上一件枯涩的大衣,天空中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树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矗立着,让褐色的苔藓掩盖住他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去了他们浓绿的外衣,它们只好枯秃站在那里。
但城池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秋收的喜悦还没有从人们脸上消退,对新年的期待又跳进了人们的眼中,主妇们开始在市场上巡睃便宜的年货,男人们则在为年底的一份体面收入而拼命干活,孩子们也开始数着日子盼望着新年,他们的新衣服、压岁钱、炮仗还有正月十五的灯会等等,穷人家的孩子在那一天也能美美的大吃一顿。
对于京兆城内的各大寺庙而言,新年也是香火钱入账的日子,大户人家几乎都会在新年前后来还原许愿,所以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各大寺庙已经开始筹备各自的法会了,那是吸引香客最有效的手段。
大慈恩寺今天却山门紧闭,山门前扫得干干净净,十几名沙弥和数十名士兵站在门口,不断地将前来上香的香客们劝回,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大慈恩寺今日有贵客临门,暂停接待一日,明日准时开启山门,万望香客谅解。’
大慈恩寺内不时有穿着红白两色武士服的女侍卫在各个角落出没,警惕地巡视着四周的动静,今天是晋王妃带着几个姐妹特地来大慈恩寺上香,王妃曹蕴和次妃赵福金在三个月前都怀了身孕,三个月内需在家里静养,三个月后则可以出门散心了。
所以曹蕴和赵福金便约好,可以上街时便一起来寺院为孩儿祈福,恳求佛祖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今天是良辰吉日,一家人便选在今天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追念母亲长孙皇后而修建,占地广阔,气势恢宏,是大唐王朝的皇家寺院之一,唐末时寺院毁于战火,现在的寺院是在原址上重建,无论规模还是僧众都远不能和大唐时代相比,在京兆城它也不是最大的寺院,曹蕴选择大慈恩寺上香,是因为王府离这里很近,就隔一条小河。
寺院住持智光大师带着十几名长老陪同四位夫人来到大雄宝殿,智光大师合掌笑眯眯道:“王妃除了祈福外,应该还有求子吧!”
任何一个寺院都希望香客有所祈求,有祈求就有许愿,有许愿就有还原,尤其是王妃这样的大香客,住持更是希望她能在佛祖面前多一些许愿,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求子就是最好托词。
大慈恩寺也是王府的供奉寺院,曹蕴每年会捐香油五百斤,曹蕴点了点头,“晋王子嗣偏少,今天来也是希望腹中骨肉是两位少郎,若能实现愿望,我们一定在还原时重重感谢。”
“阿弥陀佛,王妃心诚,一定会感动佛祖,请上香吧!”
曹蕴带着赵福金进了大殿,师师和扈青儿也跟在后面进了大殿,师师要为女儿的平安健康祈求佛祖保佑,而青儿也希望自己能早怀身孕,她已在上月被册封为三品郡夫人,当然,在兵部的封赏册中,她又以扈三娘的名字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在京兆军中由女兵营统领升为女兵营统制。
这是扈青儿的两个身份,她不想放弃军职,但又渴望为夫郎生一个孩儿,正好遇到停战,她便希望这段和平时期能早怀身孕。
四人在香案前先敬了香,随即四人在佛祖面前跪下,她们合掌磕头,默默地向佛祖许下了各自的心愿。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腹中骨肉生为少郎,为李氏繁荣烟火。”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诞下麟儿,求佛祖保佑父皇身体健康,保佑皇兄平安康宁。”
“求佛祖保佑小女莲儿无病无灾,快乐长大,保佑女子和夫君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头顶三尺大佛当知,你若使我夫君神勇,让我早怀身孕,我必修僧房百间,为汝重塑金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