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1 第五八一章 三十六计
- 582 第五八二章 虎踞山城
- 583 第五八三章 率军撤离
- 584 第五八四章 逃不掉了
- 585 第五八五章 尘埃落定
- 586 第五八六章 谁的水西
- 587 第五八七章 安敢辱我
- 588 第五八八章 人潮汹涌
- 589 第五八九章 我们的人
- 590 第五九零章 封疆之诺
- 591 第五九一章 人人喊杀
- 592 第五九二章 桃红坝外
- 593 第五九三章 强弩之末
- 594 第五九四章 鹅项岭上
- 595 第五九五章 大王之死
- 596 第五九六章 可谓大捷
- 597 第五九七章 说到做到
- 598 第五九八章 内阁辅臣
- 599 第五九九章 老成谋国
- 600 第六零零章 论功行赏
- 601 第六零一章 妇人封侯
- 602 第六零二章 封驳之权
- 603 第六零三章 暗藏玄机
- 604 第六零四章 提前着手
- 605 第六零五章 北方消息
- 606 第六零六章 塞北敌情
- 607 第六零七章 调兵遣将
- 608 第六零八章 包拉温都
- 609 第六零九章 高耸入云
- 610 第六一零章 断然西去
- 611 第六一一章 势如破竹
- 612 第六一二章 漠南蒙古
- 613 第六一三章 危险平衡
- 614 第六一四章 库库和屯
- 615 第六一五章 叩关求援
- 616 第六一六章 此事体大
- 617 第六一七章 密旨到了
- 618 第六一八章 已经晚了
- 619 第六一九章 林丹败逃
- 620 第六二零章仓皇西奔
- 621 第六二一章 漠南易主
- 622 第六二二章 朕意已决
- 623 第六二三章 西口惊变
- 624 第六二四章 广结善缘
- 625 第六二五章 有人指使
- 626 第六二六章 范大东主
- 627 第六二七章 好大胆子
- 628 第六二八章 破边而入
- 629 第六二九章 心忧京西
- 630 第六三零章 不二人选
- 631 第六三一章 亲征之议
- 632 第六三二章 天命在朕
- 633 第六三三章 一意孤行
- 634 第六三四章 抛诸脑后
- 635 第六三五章 右卫麻家
- 636 第六三六章 大同孤城
- 637 第六三七章 去而复来
- 638 第六三八章 薄弱之处
- 639 第六三九章 死战得胜
- 640 第六四零章 兵临城下
- 641 第六四一章 故技重施
- 642 第六四二章 可速来也
- 643 第六四三章 烽烟四起
- 644 第六四四章 再赴居庸
- 645 第六四五章 示敌以弱
- 646 第六四六章 此地险否
- 647 第六四七章 菩萨心肠
- 648 第六四八章 霹雳手段
- 649 第六四九章 诱敌来攻
- 650 第六五零章 莫名其妙
- 651 第六五一章 怒而兴兵
- 652 第六五二章 踌躇不决
- 653 第六五三章 再努努力
- 654 第六五四章 一举两得
- 655 第六五五章 勃然大怒
- 656 第六五六章 官商集团
- 657 第六五七章 过街老鼠
- 658 第六五八章 满珠习礼
- 659 第六五九章 谁去送信
- 660 第六六零章 为朕分忧
- 661 第六六一章 紫荆关下
- 662 第六六二章 乌云压城
- 663 第六六三章 横尸遍野
- 664 第六六四章 损兵折将
- 665 第六六五章 想撤也难
- 666 第六六六章 曙光乍现
- 667 第六六七章 欺人太甚
- 668 第六六八章 鞑子来了
- 669 第六六九章 血战居庸
- 670 第六七零章 大汗有令
- 671 第六七一章 撤军撤军
- 672 第六七二章 反击反击
- 673 第六七三章 奴酋忽退
- 674 第六七四章 凯歌北进
- 675 第六七五章 宣府捷报
- 676 第六七六章 奴酋北逃
- 677 第六七七章 白登之围
- 678 第六七八章 回到归化
- 679 第六七九章 报应来了
- 680 第六八零章 往哪里跑
- 681 第六八一章 晴天霹雳
- 682 第六八二章 咎由自取
- 683 第六八三章 自寻死路
- 684 第六八四章 气血攻心
- 685 第六八五章 身怀利器
- 686 第六八六章 东江左路
- 687 第六八七章 致命自负
- 688 第六八八章 多铎错了
- 689 第六八九章 乱枪之下
- 690 第六九零章 夺占复州
- 691 第六九一章 连锁反应
- 692 第六九二章 打破平衡
- 693 第六九三章 侵门踏户
- 694 第六九四章 豆满江口
- 695 第六九五章 不可不救
- 696 第六九六章 避实击虚
- 697 第六九七章 赫图阿拉
- 698 第六九八章 夷为平地
- 699 第六九九章 请罢远征
- 700 第七零零章 危不可测
- 701 第七零一章 三不剌川
- 702 第七零二章 不能打了
- 703 第七零三章 追亡逐北
- 704 第七零四章 何去何从
- 705 第七零五章 西北又乱
- 706 第七零六章 突围北上
- 707 第七零七章 不世之功
- 708 第七零八章 一言而决
- 709 第七零九章 御驾回京
- 710 第七一零章 喜讯连连
- 711 第七一一章 朝会之上
- 712 第七一二章 求仁得仁
- 713 第七一三章 利大于弊
- 714 第七一四章 西北局势
- 715 第七一五章 一点就着
- 716 第七一六章 一忍再忍
- 717 第七一七章 正其时也
- 718 第七一八章 说杀就杀
- 719 第七一九章 说乱就乱
- 720 第七二零章 大破大立
- 721 第七二一章 军警分离
- 722 第七二二章 好的开端
- 723 第七二三章 所为何来
- 724 第七二四章 各路使节
- 725 第七二五章 出击归来
- 726 第七二六章 战后局面
- 727 第七二七章 贼情复炽
- 728 第七二八章 唯有西去
- 729 第七二九章 沆瀣一气
- 730 第七三零章 正旦大朝
- 731 第七三一章 所谓臣服
- 732 第七三二章 绫原大君
- 733 第七三三章 问罪对马
- 734 第七三四章 安南莫氏
- 735 第七三五章 如何抉择
- 736 第七三六章 赤膊上阵
- 737 第七三七章 大赦天下
- 738 第七三八章 犒赏全军
- 739 第七三九章 官员俸禄
- 740 第七四零章 普天同庆
- 741 第七四一章 水涨船高
- 742 第七四二章 琉球琉球
- 743 第七四三章 如此可好
- 744 第七四四章 年轻人们
- 745 第七四五章 普利多加
- 746 第七四六章 东吁王朝
- 747 第七四七章 要战便战
- 748 第七四八章 势力范围
- 749 第七四九章 阿瓦以北
- 750 第七五零章 什么圣战
- 751 第七五一章 接受现实
- 752 第七五二章 共同敌人
- 753 第七五三章 一次合作
- 754 第七五四章 恭喜娘娘
- 755 第七五五章 昭仁公主
- 756 第七五六章 什么态度
- 757 第七五七章 老泪纵横
- 758 第七五八章 人赃俱获
- 759 第七五九章 莫此为甚
- 760 第七六零章 会审定罪
- 761 第七六一章 党争苗头
- 762 第七六二章 四业皆本
- 763 第七六三章 不分首从
- 764 第七六四章 汉奸下场
- 765 第七六五章 几个人物
- 766 第七六六章 东林问题
- 767 第七六七章 河套消息
- 768 第七六八章 死里逃生
- 769 第七六九章 朝秦暮楚
- 770 第七七零章 鄂尔多斯
- 771 第七七一章 乌素图召
- 772 第七七二章 牛刀杀鸡
- 773 第七七三章 由不得你
- 774 第七七四章 前途命运
- 775 第七七五章 御前会议
- 776 第七七六章 足可效仿
- 777 第七七七章 没有问题
- 778 第七七八章 世爵世禄
- 779 第七七九章 内阁制度
- 780 第七八零章 新的安排
- 781 第七八一章 孰忠孰奸
- 782 第七八二章 四镇守府
- 783 第七八三章 大同三司
- 784 第七八四章 剑走偏锋
- 785 第七八五章 埋个钉子
- 786 第七八六章 萧规曹随
- 787 第七八七章 细枝末节
- 788 第七八八章 泾渭分明
- 789 第七八九章 局面形成
- 790 第七九零章 稍安勿躁
- 791 第七九一章 河中巡抚
- 792 第七九二章 人尽其才
- 793 第七九三章 何许人也
- 794 第七九四章 共同利益
- 795 第七九五章 延安城外
- 796 第七九六章 南下南下
- 797 第七九七章 固原城中
- 798 第七九八章 前车之辙
- 799 第七九九章 遇吉夜巡
- 800 第八零零章 异想天开
- 801 第八零一章 无路可走
- 802 第八零二章 貌似答应
- 803 第八零三章 同去同去
- 804 第八零四章 极端分子
- 805 第八零五章 妄作小人
- 806 第八零六章 知我罪我
- 807 第八零七章 三边布告
- 808 第八零八章 文武之道
- 809 第八零九章 北方北方
- 810 第八一零章 积重难返
- 811 第八一一章 敌友之间
- 812 第八一二章 国之大事
- 813 第八一三章 肺腑之言
- 814 第八一四章 请改兵制
- 815 第八一五章 无话可说
- 816 第八一六章 闻所未闻
- 817 第八一七章 懂得妥协
- 818 第八一八章 得不偿失
- 819 第八一九章 东归善后
- 820 第八二零章 忍无可忍
- 821 第八二一章 元气大伤
- 822 第八二二章 谁的罪过
- 823 第八二三章 该当何罪
- 824 第八二四章 竟至于此
- 825 第八二五章 如何是好
- 826 第八二六章 快意不得
- 827 第八二七章 能屈能伸
- 828 第八二八章 祸福难料
- 829 第八二九章 过门不入
- 830 第八三零章 各怀心思
- 831 第八三一章 八旗大事
- 832 第八三二章 旗主之位
- 833 第八三三章 中意何人
- 834 第八三四章 安平贝勒
- 835 第八三五章 所谓兄弟
- 836 第八三六章 痛定思痛
- 837 第八三七章 终于来了
- 838 第八三八章 新的战略
- 839 第八三九章 精心算计
- 840 第八四零章 天津船厂
- 841 第八四一章 德莱福尔
- 842 第八四二章 海军都督
- 843 第八四三章 烧钱买卖
- 844 第八四四章 皇家产业
- 845 第八四五章 官员升迁
- 846 第八四六章 逐步清理
- 847 第八四七章 督府使命
- 848 第八四八章 习劳忍苦
- 849 第八四九章 有喜有忧
- 850 第八五零章 生男生女
- 851 第八五一章 两副模样
- 852 第八五二章 逼上绝路
- 853 第八五三章 立足之地
- 854 第八五四章 留条后路
- 855 第八五五章 海寇来了
- 856 第八五六章 察罕诺尔
- 857 第八五七章 趁火打劫
- 858 第八五八章 安定来信
- 859 第八五九章 全线压上
- 860 第八六零章 什么名堂
- 861 第八六一章 无法回头
- 862 第八六二章 风云突变
- 863 第八六三章 上上之选
- 864 第八六四章 打回原形
- 865 第八六五章 万事俱备
- 866 第八六六章 奉天承运
- 867 第八六七章 驿政大臣
- 868 第八六八章 皇后生了
- 869 第八六九章 宗室之忧
- 870 第八七零章 不忘初心
- 871 第八七一章 施恩宗室
- 872 第八七二章 锦上添花
- 873 第八七三章 照单全收
- 874 第八七四章 早算准了
- 875 第八七五章 身在局中
- 876 第八七六章 移民诏书
- 877 第八七七章 喜比忧多
- 878 第八七八章 辽西走廊
- 879 第八七九章 辽饷辽饷
- 880 第八八零章 也搞屯田
- 881 第八八一章 图们尚氏
- 882 第八八二章 瀛洲今昔
- 883 第八八三章 对马岛藩
- 884 第八八四章 小看不得
- 885 第八八五章 居然败了
- 886 第八八六章 凶多吉少
- 887 第八八七章 海上封锁
- 888 第八八八章 站稳脚跟
- 889 第八八九章 此明国也
- 890 第八九零章 到底图啥
- 891 第八九一章 石见银山
- 892 第八九二章 卫指挥使
- 893 第八九三章 征夷将军
- 894 第八九四章 孔学孔家
- 895 第八九五章 是对是错
- 896 第八九六章 不动声色
- 897 第八九七章 淡水红毛
- 898 第八九八章 螳螂捕蝉
- 899 第八九九章 黄雀在后
- 900 第九零零章 根本之地
- 901 第九零一章 便宜了谁
- 902 第九零二章 圣多明戈
- 903 第九零三章 木马屠城
- 904 第九零四章 军旗飘扬
- 905 第九零五章 各怀心事
- 906 第九零六章 请罪奏折
- 907 第九零七章 军机上谕
- 908 第九零八章 多事之秋
- 909 第九零九章 这样多好
- 910 第九一零章 危险念头
- 911 第九一一章 先难后易
- 912 第九一二章 哀荣备至
- 913 第九一三章 天文数字
- 914 第九一四章 抽丝剥茧
- 915 第九一五章 兰州城陷
- 916 第九一六章 并非偶然
- 917 第九一七章 归根结底
- 918 第九一八章 鱼龙混杂
- 919 第九一九章 谕旨到来
- 920 第九二零章 一块鸡肋
- 921 第九二一章 功德无量
- 922 第九二二章 说变就变
- 923 第九二三章 事出有因
- 924 第九二四章 前因后果
- 925 第九二五章 冬天来了
- 926 第九二六章 两个贵妃
- 927 第九二七章 命运多舛
- 928 第九二八章 宠妃心思
- 929 第九二九章 还施彼身
- 930 第九三零章 向你保证
- 931 第九三一章 铜铁之禁
- 932 第九三二章 防微杜渐
- 933 第九三三章 垄断贸易
- 934 第九三四章 简陋村庄
- 935 第九三五章 转攻为守
- 936 第九三六章 囊中之物
- 937 第九三七章 不见动静
- 938 第九三八章 无可奈何
- 939 第九三九章 难得太平
- 940 第九四零章 根正苗红
- 941 第九四一章 蒙古卫所
- 942 第九四二章 东吁来朝
- 943 第九四三章 缅北孟养
- 944 第九四四章 安氏木邦
- 945 第九四五章 长老日记
- 946 第九四六章 德钦帕耶
- 947 第九四七章 缅甸国王
- 948 第九四八章 军占民随
- 949 第九四九章 一点浅见
- 950 第九五零章 毛遂自荐
- 951 第九五一章 就是你了
- 952 第九五二章 还有用处
- 953 第九五三章 消除危害
- 954 第九五四章 彻底淘汰
- 955 第九五五章 平淡无奇
- 956 第九五六章 乐见其成
- 957 第九五七章 希望所在
- 958 第九五八章 神祇庇佑
- 959 第九五九章 万岁山上
- 960 第九六零章 道心惟微
- 961 第九六一章 褒扬忠烈
- 962 第九六二章 从祀真武
- 963 第九六三章 考验考验
- 964 第九六四章 安北之策
- 965 第九六五章 鼓励联姻
- 966 第九六六章 饥寒交迫
- 967 第九六七章 新鲜肉食
- 968 第九六八章 猛士如虎
- 969 第九六九章 无从得知
- 970 第九七零章 实无他法
- 971 第九七一章 降了再说
- 972 第九七二章 入京任职
- 973 第九七三章 简洁明了
- 974 第九七四章 船大炮多
- 975 第九七五章 陛下三思
- 976 第九七六章 一切如愿
- 977 第九七七章 两大敌人
- 978 第九七八章 天津之行
- 979 第九七九章 大沽船厂
- 980 第九八零章 定海镇海
- 981 第九八一章 终将改变
- 982 第九八二章 北上双城
- 983 第九八三章 可曾知道
- 984 第九八四章 问罪不得
- 985 第九八五章 另有目的
- 986 第九八六章 立国之本
- 987 第九八七章 机会难得
- 988 第九八八章 决心下定
- 989 第九八九章 时不我待
- 990 第九九零章 两边下注
- 991 第九九一章 骗不下去
- 992 第九九二章 美好未来
- 993 第九九三章 亲眼看看
- 994 第九九四章 百味杂陈
- 995 第九九五章 只差一战
- 996 第九九六章 崇祯四式
- 997 第九九七章 宣告成功
- 998 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
- 999 第九九九章 与民同乐
- 1000 第一零零零章 不败之地
- 1001 第一零零一章 一盆冷水
- 1002 第一零零二章 西北之策
- 1003 第一零零三章 风水宝地
- 1004 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
- 1005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 1006 第一零零六章 志得意满
- 1007 第一零零七章 山无二虎
- 1008 第一零零八章 绝无可能
- 1009 第一零零九章 浮萍而已
- 1010 第一零一零章 求之不得
- 1011 第一零一一章 当然还有
- 1012 第一零一二章 为时过早
- 1013 第一零一三章 恰到好处
- 1014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 1015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 1016 第一零一六章 致敬英烈
- 1017 第一零一七章 汝才进京
- 1018 第一零一八章 断了念想
- 1019 第一零一九章 杀不杀他
- 1020 第一零二零章 认怂就好
- 1021 第一零二一章 御前问对
- 1022 第一零二二章 暗自高兴
- 1023 第一零二三章 山外有山
- 1024 第一零二四章 切记切记
- 1025 第一零二五章 以文化人
- 1026 第一零二六章 最大赢家
- 1027 第一零二七章 塞北信使
- 1028 第一零二八章 伊尔都齐
- 1029 第一零二九章 风险疑虑
- 1030 第一零三零章 互市贸易
- 1031 第一零三一章 出个难题
- 1032 第一零三二章 心照不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九一章 人人喊杀
第五九一章 人人喊杀
崇祯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的清晨,大屯场一带十分意外地没有了往日常见的大雾。
相反,算算时辰还没有到卯时,太阳就已经爬出了东面的山岭,红通通的如火的朝阳,很快就照亮了大屯场上的这片天空。
朱燮元早早地起了床,洗漱着装完毕,此刻正在自己的大帐之中,享用着简单但却充足的早饭。
就在昨天晚上,朱燮元即将上书请旨将水西宜耕土地封赏给各部将士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川军、滇兵和贵州兵以及其他各部土司兵的营地。
自从消息传开,云集大屯场一带的官军各部营地之中,振奋欢呼之声就久久不绝,官军营中时不时地传出来的“三日之内必灭水西”“杀安邦彦者封爵”的呐喊之声,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响彻了这片土地。
所以,朱燮元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很放心,官军既有大将军炮助战,又不缺兵力,不缺粮饷,此时更有了高涨的士气,对付萎缩在的大屯场土司庄园之中的安邦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朱燮元一边胃口大开地吃着早饭,一边酝酿着要写给崇祯皇帝的奏折,正想着怎么在水西之地改土归流然后开府设卫募民屯垦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朱燮元悚然一惊,难道又有什么意外不成?!
片刻之后,守卫朱燮元中军大帐的督标中军游击方国安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武不凡的彝家汉子匆匆进来。
那高大英武的彝家汉子一看见正在端坐进餐的朱燮元,立刻跪倒在地,说道:“小的云南王弄土官沙定洲,拜见部院大人!
“今日清晨,小的奉命率领麾下,摸进了岭上那处庄子,发现庄子里守卫松懈,只有部分兵壮留守,昨日晚间进入庄子里的大军已是不见踪影,小的猜想安邦彦怕是已经跑了!
“我家总镇大人得知此情,特遣小的赶紧来报!”
朱燮元听了这个王弄土官沙定洲的话,心里顿时一阵波澜,心想,这个安邦彦倒也真是个人物,到了这一步都不肯死心,而且说走就走,还算有几分魄力。
不过久经沙场的朱燮元心里虽生波澜,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眼睛似看非看地盯着沙定洲,直看得沙定洲心里发******刻功夫,朱燮元突然转向方国安,对他说道:“速去传我帅令,命副将罗乾象率领所部及广西莫氏韦氏狼兵,立刻去攻大屯土司庄园!”
方国安得令而去。
朱燮元又对沙定洲说:“速去传令林兆鼎、侯良柱、许成名三位总兵官,一待罗乾象所部人马攻入岭上那处庄子,即各率所部立刻往北上追击!告诉他们,能斩安邦彦项上人头者,本部院为之请封世爵!”
大明宗室以外的世爵,一共分为三等,即公、侯、伯,但凡文官武将得封世爵者,最起码也是一个伯啊!
沙定洲听了这话心神激动,仿佛自己也有机会似得,立刻抱拳应诺,领命而去。
而朱燮元也迅速结束了早饭时间,让人传令武之望麾下三部土兵,以及刘肇基麾下的天策卫将士,抓紧吃了早饭,收拾行装,随时听令起营。
朱燮元的军令传到了三位总兵官的营中之后,无异于给已经燃烧起来的烈火斗志之上又浇了一桶油,士气顿时再一次高涨起来,个个摩拳擦掌,等候着追击时刻的到来。
而罗乾象也没有让川兵、滇兵、黔兵们等待太久,得令之后,只是带着麾下三支如今累计只剩六千左右的人马,发起了一次人海冲击,就将守军已经寥寥无几的大屯土司庄园给拿下了。
庄园中除了千余个老弱伤残的留守彝兵之外,果然已是人去城空了!
虽然拿下了这座土司庄园,只是斩首千余级,功劳并不甚大,但是罗乾象、莫可及和韦昂及其所部狼土兵们,却依旧个个兴高采烈。
因为这一次,安邦彦汲取了上一次率军撤退的教训,除了每人能够自行携带的干粮之外,庄园中的大量库存粮食、金银、布匹等等其他财富物资,都没敢带走。
同时又担心这次撤退为庄园外面不远处的官军营地和所发觉,也没有敢于放火,将之烧个干净。
如此一来,除了粮食以外,从慕俄格带来的,以及大屯土司庄园世代积攒搜刮的大量金银铜器皿、大量布匹绫罗绸缎等等,全都落入了罗乾象和莫氏、韦氏狼兵的手中。
等到罗乾象率众攻破留守彝兵的外围防线,侯良柱所部即当先拔营北上,绕开了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沿着穿过大屯场往北的驿道,快速追击而去。
与此同时,侯良柱再一次往北派出了自己的信使,快马奔向赤水卫以北的蔺州,向驻守蔺州的四川副总兵邓玘,以及在邓玘军中任职都司佥书的亲儿子侯天锡,传达了快速南下赤水堵截安邦彦乱军北上的命令。
且说安邦彦一怒之下杀了安位之后,虽然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罗甸大王,成为了仍旧追随在身边的水西二十四洞土目头人承认的水西之主,但是他的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
或者说,得偿所愿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果瓦的失守,本就让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而杀了安位之后,剩下的二十四洞土目头人也是心意难测。
直到真正坐上了罗甸大王的位子,安邦彦才真正意识到千余年前那个汉人枭雄曹操的高明之处!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安邦彦的心中就是生出了悔意也没有用了,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
因为安位已死,而且是他亲手所弑,不论在朝廷这边,还是在水西这边,他安邦彦都没有了退路可走。
就在逼迫安位禅让的当日傍晚时分,随着大屯场外的战事尘埃落定,安邦彦的谋主周世儒,以及亡命奔逃了很久刚刚进入大屯场立足未稳的安阿伦和土帅阿鲊,一起劝说安邦彦尽快从大屯场撤军。
至于撤军的方向,有的坚持往东,有的坚持往西,有的坚持往北,但唯独没有人提出绕道往南的。
周世儒、安阿伦、阿鲊、阿痴、吴阿占这些人轮番劝说之下,本就有点消沉和沮丧的安邦彦,坚持了原来的初心,那就是往北。
其中,被侯良柱、林兆鼎追得失魂落魄的安阿伦,在见识了大屯场外官军的火枪火炮之威以后,更是心神俱丧,一力主张当夜就撤离大屯场,能跑多远跑多远。
还有点心存侥幸的安邦彦,迟迟下不了当即撤离的决心,直到当天夜里,亲耳听见大屯场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下面官军营地之中传出一阵紧接着一阵的欢呼声呐喊声,他才决定立刻连夜撤离。
那一声声“三日之内必灭水西”“杀安邦彦者封世爵”的欢呼声呐喊声,让他前所未有地深感不安。
这不是四面楚歌,但是却比四面楚歌更加令他心神动摇。
毕竟亲耳听到人人皆欲诛杀自己而封爵的呼喊声,对安邦彦这样一个向来自诩为彝人英雄的人物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官军士气竟然如此高涨!
而反观自己这一方,自从杀了安位之后,士气低迷、人心离散,按照周世儒的谏言,若不是安阿伦和阿鲊及时率军赶来入援,或许很快就会有祸起萧墙的不测之祸也说不定。
安邦彦意识到了这些之后,就在当天后半夜里,尽起大军,抛弃了一切金银细软粮草辎重,人人只带干粮,连夜从大屯场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之上悄然撤军北去。
而在大屯场土司庄园外围扎营的各部官军,尽管或多或少地都派出了哨探,但却因为当日赶路加上奋战而过于疲惫,没有人发现夜幕下安邦彦所部的悄悄撤离。
到了次日的清晨时分,也就是朱燮元得知安邦彦撤军而走的消息之时,罗甸大王安邦彦已经率军北上,抵达了大屯场以北三四十里外的桃红坝。
相反,算算时辰还没有到卯时,太阳就已经爬出了东面的山岭,红通通的如火的朝阳,很快就照亮了大屯场上的这片天空。
朱燮元早早地起了床,洗漱着装完毕,此刻正在自己的大帐之中,享用着简单但却充足的早饭。
就在昨天晚上,朱燮元即将上书请旨将水西宜耕土地封赏给各部将士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川军、滇兵和贵州兵以及其他各部土司兵的营地。
自从消息传开,云集大屯场一带的官军各部营地之中,振奋欢呼之声就久久不绝,官军营中时不时地传出来的“三日之内必灭水西”“杀安邦彦者封爵”的呐喊之声,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响彻了这片土地。
所以,朱燮元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很放心,官军既有大将军炮助战,又不缺兵力,不缺粮饷,此时更有了高涨的士气,对付萎缩在的大屯场土司庄园之中的安邦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朱燮元一边胃口大开地吃着早饭,一边酝酿着要写给崇祯皇帝的奏折,正想着怎么在水西之地改土归流然后开府设卫募民屯垦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朱燮元悚然一惊,难道又有什么意外不成?!
片刻之后,守卫朱燮元中军大帐的督标中军游击方国安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武不凡的彝家汉子匆匆进来。
那高大英武的彝家汉子一看见正在端坐进餐的朱燮元,立刻跪倒在地,说道:“小的云南王弄土官沙定洲,拜见部院大人!
“今日清晨,小的奉命率领麾下,摸进了岭上那处庄子,发现庄子里守卫松懈,只有部分兵壮留守,昨日晚间进入庄子里的大军已是不见踪影,小的猜想安邦彦怕是已经跑了!
“我家总镇大人得知此情,特遣小的赶紧来报!”
朱燮元听了这个王弄土官沙定洲的话,心里顿时一阵波澜,心想,这个安邦彦倒也真是个人物,到了这一步都不肯死心,而且说走就走,还算有几分魄力。
不过久经沙场的朱燮元心里虽生波澜,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眼睛似看非看地盯着沙定洲,直看得沙定洲心里发******刻功夫,朱燮元突然转向方国安,对他说道:“速去传我帅令,命副将罗乾象率领所部及广西莫氏韦氏狼兵,立刻去攻大屯土司庄园!”
方国安得令而去。
朱燮元又对沙定洲说:“速去传令林兆鼎、侯良柱、许成名三位总兵官,一待罗乾象所部人马攻入岭上那处庄子,即各率所部立刻往北上追击!告诉他们,能斩安邦彦项上人头者,本部院为之请封世爵!”
大明宗室以外的世爵,一共分为三等,即公、侯、伯,但凡文官武将得封世爵者,最起码也是一个伯啊!
沙定洲听了这话心神激动,仿佛自己也有机会似得,立刻抱拳应诺,领命而去。
而朱燮元也迅速结束了早饭时间,让人传令武之望麾下三部土兵,以及刘肇基麾下的天策卫将士,抓紧吃了早饭,收拾行装,随时听令起营。
朱燮元的军令传到了三位总兵官的营中之后,无异于给已经燃烧起来的烈火斗志之上又浇了一桶油,士气顿时再一次高涨起来,个个摩拳擦掌,等候着追击时刻的到来。
而罗乾象也没有让川兵、滇兵、黔兵们等待太久,得令之后,只是带着麾下三支如今累计只剩六千左右的人马,发起了一次人海冲击,就将守军已经寥寥无几的大屯土司庄园给拿下了。
庄园中除了千余个老弱伤残的留守彝兵之外,果然已是人去城空了!
虽然拿下了这座土司庄园,只是斩首千余级,功劳并不甚大,但是罗乾象、莫可及和韦昂及其所部狼土兵们,却依旧个个兴高采烈。
因为这一次,安邦彦汲取了上一次率军撤退的教训,除了每人能够自行携带的干粮之外,庄园中的大量库存粮食、金银、布匹等等其他财富物资,都没敢带走。
同时又担心这次撤退为庄园外面不远处的官军营地和所发觉,也没有敢于放火,将之烧个干净。
如此一来,除了粮食以外,从慕俄格带来的,以及大屯土司庄园世代积攒搜刮的大量金银铜器皿、大量布匹绫罗绸缎等等,全都落入了罗乾象和莫氏、韦氏狼兵的手中。
等到罗乾象率众攻破留守彝兵的外围防线,侯良柱所部即当先拔营北上,绕开了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沿着穿过大屯场往北的驿道,快速追击而去。
与此同时,侯良柱再一次往北派出了自己的信使,快马奔向赤水卫以北的蔺州,向驻守蔺州的四川副总兵邓玘,以及在邓玘军中任职都司佥书的亲儿子侯天锡,传达了快速南下赤水堵截安邦彦乱军北上的命令。
且说安邦彦一怒之下杀了安位之后,虽然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罗甸大王,成为了仍旧追随在身边的水西二十四洞土目头人承认的水西之主,但是他的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
或者说,得偿所愿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果瓦的失守,本就让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而杀了安位之后,剩下的二十四洞土目头人也是心意难测。
直到真正坐上了罗甸大王的位子,安邦彦才真正意识到千余年前那个汉人枭雄曹操的高明之处!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安邦彦的心中就是生出了悔意也没有用了,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
因为安位已死,而且是他亲手所弑,不论在朝廷这边,还是在水西这边,他安邦彦都没有了退路可走。
就在逼迫安位禅让的当日傍晚时分,随着大屯场外的战事尘埃落定,安邦彦的谋主周世儒,以及亡命奔逃了很久刚刚进入大屯场立足未稳的安阿伦和土帅阿鲊,一起劝说安邦彦尽快从大屯场撤军。
至于撤军的方向,有的坚持往东,有的坚持往西,有的坚持往北,但唯独没有人提出绕道往南的。
周世儒、安阿伦、阿鲊、阿痴、吴阿占这些人轮番劝说之下,本就有点消沉和沮丧的安邦彦,坚持了原来的初心,那就是往北。
其中,被侯良柱、林兆鼎追得失魂落魄的安阿伦,在见识了大屯场外官军的火枪火炮之威以后,更是心神俱丧,一力主张当夜就撤离大屯场,能跑多远跑多远。
还有点心存侥幸的安邦彦,迟迟下不了当即撤离的决心,直到当天夜里,亲耳听见大屯场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下面官军营地之中传出一阵紧接着一阵的欢呼声呐喊声,他才决定立刻连夜撤离。
那一声声“三日之内必灭水西”“杀安邦彦者封世爵”的欢呼声呐喊声,让他前所未有地深感不安。
这不是四面楚歌,但是却比四面楚歌更加令他心神动摇。
毕竟亲耳听到人人皆欲诛杀自己而封爵的呼喊声,对安邦彦这样一个向来自诩为彝人英雄的人物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官军士气竟然如此高涨!
而反观自己这一方,自从杀了安位之后,士气低迷、人心离散,按照周世儒的谏言,若不是安阿伦和阿鲊及时率军赶来入援,或许很快就会有祸起萧墙的不测之祸也说不定。
安邦彦意识到了这些之后,就在当天后半夜里,尽起大军,抛弃了一切金银细软粮草辎重,人人只带干粮,连夜从大屯场土司庄园所在的山岭之上悄然撤军北去。
而在大屯场土司庄园外围扎营的各部官军,尽管或多或少地都派出了哨探,但却因为当日赶路加上奋战而过于疲惫,没有人发现夜幕下安邦彦所部的悄悄撤离。
到了次日的清晨时分,也就是朱燮元得知安邦彦撤军而走的消息之时,罗甸大王安邦彦已经率军北上,抵达了大屯场以北三四十里外的桃红坝。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