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5 第二章(7)
- 126 第二章(8)
- 127 第二章(9)
- 128 第二章(10)
- 129 第三章(1)
- 130 第三章(2)
- 131 第三章(3)
- 132 第三章(4)
- 133 第三章(5)
- 134 第三章(6)
- 135 第三章(7)
- 136 第三章(8)
- 137 第三章(9)
- 138 第三章(10)
- 139 第三章(11)
- 140 第三章(12)
- 141 第三章(13)
- 142 第三章(14)
- 143 第三章(15)
- 144 第三章(16)
- 145 第三章(17)
- 146 第三章(18)
- 147 第三章(19)
- 148 第四章(1)
- 149 第四章(2)
- 150 第四章(3)
- 151 第四章(4)
- 152 第四章(5)
- 153 第四章(6)
- 154 第四章(7)
- 155 第四章(8)
- 156 第四章(9)
- 157 第四章(10)
- 158 第四章(11)
- 159 第四章(12)
- 160 第四章(13)
- 161 第四章(14)
- 162 第四章(15)
- 163 第四章(16)
- 164 第四章(17)
- 165 第四章(18)
- 166 第四章(19)
- 167 第四章(20)
- 168 第四章(21)
- 169 第四章(22)
- 170 第四章(23)
- 171 第四章(24)
- 172 第五章(1)
- 173 第五章(2)
- 174 第五章(3)
- 175 第五章(4)
- 176 第五章(5)
- 177 第五章(6)
- 178 第五章(7)
- 179 第五章(8)
- 180 第五章(9)
- 181 第五章(10)
- 182 第五章(11)
- 183 第五章(12)
- 184 第五章(13)
- 185 第五章(14)
- 186 第五章(15)
- 187 第五章(16)
- 188 第五章(17)
- 189 第五章(18)
- 190 引子
- 191 第一章(1)
- 192 第一章(2)
- 193 第一章(3)
- 194 第一章(4)
- 195 第一章(5)
- 196 第一章(6)
- 197 第一章(7)
- 198 第一章(8)
- 199 第一章(9)
- 200 第一章(10)
- 201 第一章(11)
- 202 第一章(12)
- 203 第一章(13)
- 204 第一章(14)
- 205 第一章(15)
- 206 第一章(16)
- 207 第一章(17)
- 208 第一章(18)
- 209 第一章(19)
- 210 第一章(20)
- 211 第一章(21)
- 212 第一章(22)
- 213 第一章(23)
- 214 第一章(24)
- 215 第一章(25)
- 216 第一章(26)
- 217 第一章(27)
- 218 第一章(28)
- 219 第一章(29)
- 220 第一章(30)
- 221 第一章(31)
- 222 第一章(32)
- 223 第一章(33)
- 224 第一章(34)
- 225 第一章(35)
- 226 第一章(36)
- 227 第一章(37)
- 228 第一章(38)
- 229 第一章(39)
- 230 第一章(40)
- 231 第一章(41)
- 232 第一章(42)
- 233 第一章(43)
- 234 第一章(44)
- 235 第一章(45)
- 236 第一章(46)
- 237 第一章(47)
- 238 第一章(48)
- 239 第一章(49)
- 240 第一章(50)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7)
第三章(7)
对各个领导的交代和见过的方方面面的人物,王一鸣说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不拒绝,但也没有明确的答复。都是说:“我知道了”,“到时候再看吧”。或者“我一个人也定不了”。“到时候还是要走程序”。“看评标的结果吧”。这些话让找他的人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看找他没有什么戏,只好拐回头来,再找那些位高权重的中间人,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对于那些省里的主要领导,他尚且是这个样子,对于游金平的要求,按他的脾气,早一口回绝了。但想到自己刚来西江省,身边也没有什么可靠的人,这个游金平,虽然和自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毕竟是办公厅派来辅助自己工作的,关系处不好了,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也不好看。
再说了,人家这个省三建,也是一个有名气的建筑公司了,这样的老国有企业,确实有困难,包袱重,如果有机会,王一鸣还是愿意照顾照顾一下的。于是,王一鸣就放心手中的文件,看了游金平一眼,说:“你让那个省三建的徐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和他谈谈。”
游金平说:“那太好了,他就在下面等着呢!不管事情成不成,王书记见见他,他就非常高兴了。这些当老板的,也不容易啊。到处要找米下锅。不瞒王书记,我和徐总,还有些拐弯亲戚,你见他五分钟,就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面子了,我也得谢谢你!”
王一鸣看游金平这么会说话,笑着摆手手说:“好了,我们就不要这样客气了,都是同事,理当如此。”
游金平高兴的都有些语无伦次了,说:“我马上下楼,到外面接他。”因为外人,是不能随便出入常委楼的。游金平不去接,徐建设要有许多麻烦,审查十几分钟,也不一定进的来。
游金平刚到大门口,就见徐建设已经站在路边等着了,他的手里,还提着一个纸盒,不用说是准备的礼品。第一见领导干部,像他这样的大老板,空手了不好意思。但送什么礼物,却是费思量的。想来想去,徐建设还是准备了几包上好的茶叶,都是国内顶尖品牌的,又放了四条软中华的香烟。不管人家吸不吸烟,但送点高档的烟酒,都是人之常情,一般的都不会拒绝。算算价钱,徐建设还是觉得拿不出手,于是就把江城百货大楼的购物卡,放上五千元。这样也有万把块钱的东西了,也算拿得出手了。
徐建设站在门口,正在东张西望,就看见游金平走出来了,人还没到眼前,就摆了摆手说:“表哥,你快点吧,王书记已经同意见你了。”
把门的武警战士都认识游金平,点了点头,就让他们进去了,也没有登记。
两个人进了大门,边走边说,一会儿就上了二楼,到了王一鸣的办公室。
小龚一看有客人来,自然满面笑容的站起来迎接。游金平介绍说:“这是龚秘书。”
徐建设忙笑着掏出一张名片,毕恭毕敬地递到龚向阳手里说:“龚秘书好。请多多关照。”
游金平笑着对龚向阳介绍说:“这是省三建的徐总,大老板,今后多联系,大家都是朋友。”
小龚说:“好,好。”
寒暄完毕,小龚推开门,游金平才带着徐建设,进了王一鸣的办公室。
王一鸣一看,游金平带着一个人进来了,出于礼貌,忙站了起来,象征性的握了握手。然后大家在沙发上坐下,小龚为两个客人一人倒上一杯茶水,就出去了。
王一鸣和颜悦色地问:“听金平说,你们省三建,曾经得过几次鲁班奖了,不错吗!”
徐建设说:“总共得五次了,省里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是我们省三建干出来的,像江城市电信大楼,西江省展览馆,河东百货大楼,八十年代,都是整个西江省里的地标性建筑,现在不行了,新建筑多了,显得有些落后了。王书记你也知道,现在竞争激烈,私人企业,一进入这个领域,人家负担轻,机制又活,像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就不占优势了。”
王一鸣喔了一声,示意徐建设继续说下去。
徐建设说:“我们企业,包袱重,建国以来,退休的职工,有两千多人,现在虽然都归了社保,不用企业负担退休金了,但逢年过节,必要的慰问品还是要有一点的,毕竟都是单位的老职工,别的单位,都是这样做的,你不做,说不过去。就是再紧张,也要为大家发点东西,过年吗,都要有这个意思。现在下岗职工,还有八百多人,他们都还是没到退休年龄的,只好由企业全部负担,一年光工资一项,就需要一千多万,所以我这个总经理,也成了救火队长了,到处求人,找活干,也是没办法,公司里有上千张嘴,在等着呢!所以,还请王书记,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工程项目上,关照关照。”
王一鸣说:“你们的情况,我听金平同志说了,你们不容易,国有老企业,作为当家人,你还有这个责任感,非常让人敬佩。现在有的企业,一改制,就把原来的职工,抛向社会,就完全不管了,让大家自谋生路。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人家要技术没技术,要身体没身体了,怎么到市场上谋生路啊?年轻人还找不到活干的,何况那些四十、五十岁的老工人!这是极其不公平的,也是不道德,更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大家庭吗!大家要发扬同甘共苦的精神,这样社会才有凝聚力,现在倒好,把一切都推向市场,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吗!要是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那资本主义国家就不会出现任何经济危机了!也就用不着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了。人民群众也就不用信任党了,信任你干什么?找市场就完了吗!”
徐建设看王一鸣谈性很高,忙符合着说:“王书记说的好,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的改革,我也发现,有些不对劲。动不动把人往市场上推,好像政府在千方百计,推卸自己的责任。你看医疗改革,让人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让人上不起学了;住房改革,让人住不起房子了;现在又推出来的殡葬改革,让人连死也死不起了。现在老百姓都编成了顺口溜,说是‘生不起,也死不起’了。我们建筑公司的家属院,八十年代,是有名的高消费地区,我们的胡同里,连菜价都比别的地方,高出不少。因为当时我们从事建筑的工人,男男女女,工资都比别的其他行业,高的多。当时两口子都是建筑工人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小市民,高出一大截。而现在,你看看,到处都是下岗失业的,有的全家没有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小区里开了不少的洗头屋,洗脚屋,按摩店,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靠出卖色相赚钱的,多的是。去年还饿死一个下岗女工,原来还是我们公司的劳模,这个人我还认识,年轻时长的很漂亮的,还是公司里知名度很高的女人。听说她下岗后,心情不好,长期压抑,也没有出去找什么工作干,没有收入,就靠在菜市场上捡垃圾卖,换几个钱度日。后来又有了病,听说是精神病,动不动就发作,乱骂人,她老公忍受不了,也和她离婚了,孩子也带走了。她就一个人,住在公司原来分配的筒子楼里。过了几年,也没人见过她,有的说她回乡下的老家了,有的说她去外地打工了。结果去年,她所住的那栋楼,要拆迁,搞房地产开发了,有关部门没办法,联系不上任何人,才擅自做主,用锤子砸开了她的家门。你猜怎么着,进去之后,才发现她的床上,有一堆白骨。大家吓坏了,连忙向公安局报案,勘察鉴定结果出来后,证明就是那个失踪了三年多的女工。她死之前,写的有几句话,说‘我好饿啊!一个月没有吃过肉了,我好想吃肉啊!’新闻媒体曝光后,大家都不住的叹息。特别是那些老工人,唉声叹气的说,要是毛主席的时代,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工人阶级根本不会活活饿死的,工人老大哥,地位高着呢!都是这改革闹腾的,把工人阶级,都搞成弱势群体了。下岗的女工,不去卖淫,就没有活路,这是什么世道啊!”
王一鸣还真是没有看过这篇报道,他一天到晚忙于应酬,开会,正儿八经的文件还看不完,这些东西,又不会堂而皇之的登载在那些主要媒体上,新闻联播里更不会出现,他能够听到看到的,都是好消息,振奋人心的消息。都是我们的党多么伟大正确,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地位是多么高,我们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我们的什么什么又增长了,什么什么又获奖了,反正是报喜不报忧,不好的东西,有关部门早就过滤掉了,不让你知道。
对于那些省里的主要领导,他尚且是这个样子,对于游金平的要求,按他的脾气,早一口回绝了。但想到自己刚来西江省,身边也没有什么可靠的人,这个游金平,虽然和自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毕竟是办公厅派来辅助自己工作的,关系处不好了,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也不好看。
再说了,人家这个省三建,也是一个有名气的建筑公司了,这样的老国有企业,确实有困难,包袱重,如果有机会,王一鸣还是愿意照顾照顾一下的。于是,王一鸣就放心手中的文件,看了游金平一眼,说:“你让那个省三建的徐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和他谈谈。”
游金平说:“那太好了,他就在下面等着呢!不管事情成不成,王书记见见他,他就非常高兴了。这些当老板的,也不容易啊。到处要找米下锅。不瞒王书记,我和徐总,还有些拐弯亲戚,你见他五分钟,就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面子了,我也得谢谢你!”
王一鸣看游金平这么会说话,笑着摆手手说:“好了,我们就不要这样客气了,都是同事,理当如此。”
游金平高兴的都有些语无伦次了,说:“我马上下楼,到外面接他。”因为外人,是不能随便出入常委楼的。游金平不去接,徐建设要有许多麻烦,审查十几分钟,也不一定进的来。
游金平刚到大门口,就见徐建设已经站在路边等着了,他的手里,还提着一个纸盒,不用说是准备的礼品。第一见领导干部,像他这样的大老板,空手了不好意思。但送什么礼物,却是费思量的。想来想去,徐建设还是准备了几包上好的茶叶,都是国内顶尖品牌的,又放了四条软中华的香烟。不管人家吸不吸烟,但送点高档的烟酒,都是人之常情,一般的都不会拒绝。算算价钱,徐建设还是觉得拿不出手,于是就把江城百货大楼的购物卡,放上五千元。这样也有万把块钱的东西了,也算拿得出手了。
徐建设站在门口,正在东张西望,就看见游金平走出来了,人还没到眼前,就摆了摆手说:“表哥,你快点吧,王书记已经同意见你了。”
把门的武警战士都认识游金平,点了点头,就让他们进去了,也没有登记。
两个人进了大门,边走边说,一会儿就上了二楼,到了王一鸣的办公室。
小龚一看有客人来,自然满面笑容的站起来迎接。游金平介绍说:“这是龚秘书。”
徐建设忙笑着掏出一张名片,毕恭毕敬地递到龚向阳手里说:“龚秘书好。请多多关照。”
游金平笑着对龚向阳介绍说:“这是省三建的徐总,大老板,今后多联系,大家都是朋友。”
小龚说:“好,好。”
寒暄完毕,小龚推开门,游金平才带着徐建设,进了王一鸣的办公室。
王一鸣一看,游金平带着一个人进来了,出于礼貌,忙站了起来,象征性的握了握手。然后大家在沙发上坐下,小龚为两个客人一人倒上一杯茶水,就出去了。
王一鸣和颜悦色地问:“听金平说,你们省三建,曾经得过几次鲁班奖了,不错吗!”
徐建设说:“总共得五次了,省里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是我们省三建干出来的,像江城市电信大楼,西江省展览馆,河东百货大楼,八十年代,都是整个西江省里的地标性建筑,现在不行了,新建筑多了,显得有些落后了。王书记你也知道,现在竞争激烈,私人企业,一进入这个领域,人家负担轻,机制又活,像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就不占优势了。”
王一鸣喔了一声,示意徐建设继续说下去。
徐建设说:“我们企业,包袱重,建国以来,退休的职工,有两千多人,现在虽然都归了社保,不用企业负担退休金了,但逢年过节,必要的慰问品还是要有一点的,毕竟都是单位的老职工,别的单位,都是这样做的,你不做,说不过去。就是再紧张,也要为大家发点东西,过年吗,都要有这个意思。现在下岗职工,还有八百多人,他们都还是没到退休年龄的,只好由企业全部负担,一年光工资一项,就需要一千多万,所以我这个总经理,也成了救火队长了,到处求人,找活干,也是没办法,公司里有上千张嘴,在等着呢!所以,还请王书记,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工程项目上,关照关照。”
王一鸣说:“你们的情况,我听金平同志说了,你们不容易,国有老企业,作为当家人,你还有这个责任感,非常让人敬佩。现在有的企业,一改制,就把原来的职工,抛向社会,就完全不管了,让大家自谋生路。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人家要技术没技术,要身体没身体了,怎么到市场上谋生路啊?年轻人还找不到活干的,何况那些四十、五十岁的老工人!这是极其不公平的,也是不道德,更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大家庭吗!大家要发扬同甘共苦的精神,这样社会才有凝聚力,现在倒好,把一切都推向市场,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吗!要是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那资本主义国家就不会出现任何经济危机了!也就用不着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了。人民群众也就不用信任党了,信任你干什么?找市场就完了吗!”
徐建设看王一鸣谈性很高,忙符合着说:“王书记说的好,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的改革,我也发现,有些不对劲。动不动把人往市场上推,好像政府在千方百计,推卸自己的责任。你看医疗改革,让人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让人上不起学了;住房改革,让人住不起房子了;现在又推出来的殡葬改革,让人连死也死不起了。现在老百姓都编成了顺口溜,说是‘生不起,也死不起’了。我们建筑公司的家属院,八十年代,是有名的高消费地区,我们的胡同里,连菜价都比别的地方,高出不少。因为当时我们从事建筑的工人,男男女女,工资都比别的其他行业,高的多。当时两口子都是建筑工人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小市民,高出一大截。而现在,你看看,到处都是下岗失业的,有的全家没有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小区里开了不少的洗头屋,洗脚屋,按摩店,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靠出卖色相赚钱的,多的是。去年还饿死一个下岗女工,原来还是我们公司的劳模,这个人我还认识,年轻时长的很漂亮的,还是公司里知名度很高的女人。听说她下岗后,心情不好,长期压抑,也没有出去找什么工作干,没有收入,就靠在菜市场上捡垃圾卖,换几个钱度日。后来又有了病,听说是精神病,动不动就发作,乱骂人,她老公忍受不了,也和她离婚了,孩子也带走了。她就一个人,住在公司原来分配的筒子楼里。过了几年,也没人见过她,有的说她回乡下的老家了,有的说她去外地打工了。结果去年,她所住的那栋楼,要拆迁,搞房地产开发了,有关部门没办法,联系不上任何人,才擅自做主,用锤子砸开了她的家门。你猜怎么着,进去之后,才发现她的床上,有一堆白骨。大家吓坏了,连忙向公安局报案,勘察鉴定结果出来后,证明就是那个失踪了三年多的女工。她死之前,写的有几句话,说‘我好饿啊!一个月没有吃过肉了,我好想吃肉啊!’新闻媒体曝光后,大家都不住的叹息。特别是那些老工人,唉声叹气的说,要是毛主席的时代,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工人阶级根本不会活活饿死的,工人老大哥,地位高着呢!都是这改革闹腾的,把工人阶级,都搞成弱势群体了。下岗的女工,不去卖淫,就没有活路,这是什么世道啊!”
王一鸣还真是没有看过这篇报道,他一天到晚忙于应酬,开会,正儿八经的文件还看不完,这些东西,又不会堂而皇之的登载在那些主要媒体上,新闻联播里更不会出现,他能够听到看到的,都是好消息,振奋人心的消息。都是我们的党多么伟大正确,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地位是多么高,我们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我们的什么什么又增长了,什么什么又获奖了,反正是报喜不报忧,不好的东西,有关部门早就过滤掉了,不让你知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