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 第 36 章 味道
- 37 第 37 章 火铳
- 38 第 38 章 军纪
- 39 第 39 章 狼虎
- 40 第 40 章 野蔬
- 41 第 41 章 兰舟
- 42 第 42 章 红梅
- 43 第 43 章 图册
- 44 第 44 章 夜谈
- 45 第 45 章 新刀
- 46 第 46 章 宴席
- 47 第 47 章 争夺
- 48 第 48 章 就计
- 49 第 49 章 寒芒
- 50 第 50 章 同舟
- 51 第 51 章 大帅
- 52 第 52 章 攻讦
- 53 第 53 章 查院
- 54 第 54 章 攻势
- 55 第 55 章 账簿
- 56 第 56 章 吹火
- 57 第 57 章 结案
- 58 第 58 章 大雪
- 59 第 59 章 风月
- 60 第 60 章 枷锁
- 61 第 61 章 坍塌
- 62 第 62 章 身世
- 63 第 63 章 疏通
- 64 第 64 章 惊雨
- 65 第 65 章 疫病
- 66 第 66 章 雨停
- 67 第 67 章 共枕
- 68 第 68 章 晴日
- 69 第 69 章 论功
- 70 第 70 章 开寺
- 71 第 71 章 诈局
- 72 第 72 章 进爵
- 73 第 73 章 封赏
- 74 第 74 章 推杯
- 75 第 75 章 夜驰
- 76 第 76 章 撒网
- 77 第 77 章 风波
- 78 第 78 章 分食
- 79 第 79 章 蛛丝
- 80 第 80 章 聘礼
- 81 第 81 章 阴影
- 82 第 82 章 要账
- 83 第 83 章 春景
- 84 第 84 章 钱财
- 85 第 85 章 差事
- 86 第 86 章 旧宅
- 87 第 87 章 皇嗣
- 88 第 88 章 帝师
- 89 第 89 章 轰雷
- 90 第 90 章 老将
- 91 第 91 章 离北
- 92 第 92 章 焦灼
- 93 第 93 章 将军
- 94 第 94 章 狂澜
- 95 第 95 章 大厦
- 96 第 96 章 倾塌
- 97 第 97 章 伤痛
- 98 第 98 章 逃路
- 99 第 99 章 谢礼
- 100 第 100 章 隐患
- 101 第 101 章 珍宝
- 102 第 102 章 茨州
- 103 第 103 章 美色
- 104 第 104 章 兄长
- 105 第 105 章 狡诈
- 106 第 106 章 粗鲁
- 107 第 107 章 古怪
- 108 第 108 章 银子
- 109 第 109 章 惊蛰
- 110 第 110 章 庶子
- 111 第 111 章 母亲
- 112 第 112 章 逐星
- 113 第 113 章 重逢
- 114 第 114 章 火势
- 115 第 115 章 气数
- 116 第 116 章 晨阳
- 117 第 117 章 恩威
- 118 第 118 章 旧事
- 119 第 119 章 曾识
- 120 第 120 章 都事
- 121 第 121 章 良宜
- 122 第 122 章 皇女
- 123 第 123 章 延清
- 124 第 124 章 定局
- 125 第 125 章 猛虞
- 126 第 126 章 历熊
- 127 第 127 章 秃鹫
- 128 第 128 章 敌袭
- 129 第 129 章 梦冢
- 130 第 130 章 玉珠
- 131 第 131 章 蛛网
- 132 第 132 章 兵行
- 133 第 133 章 九年
- 134 第 134 章 梦正
- 135 第 135 章 耳珰
- 136 第 136 章 离间
- 137 第 137 章 见信
- 138 第 138 章 谋士
- 139 第 139 章 粮价
- 140 第 140 章 城郊
- 141 第 141 章 成雨
- 142 第 142 章 端倪
- 143 第 143 章 隐藏
- 144 第 144 章 九里
- 145 第 145 章 乞丐
- 146 第 146 章 元琢
- 147 第 147 章 小娘
- 148 第 148 章 输赢
- 149 第 149 章 花三
- 150 第 150 章 乱臣
- 151 第 151 章 围捕
- 152 第 152 章 哈森
- 153 第 153 章 败北
- 154 第 154 章 男人
- 155 第 155 章 商谈
- 156 第 156 章 大嫂
- 157 第 157 章 仲雄
- 158 第 158 章 碎玉
- 159 第 159 章 无名
- 160 第 160 章 谣言
- 161 第 161 章 余晖
- 162 第 162 章 互市
- 163 第 163 章 舟川
- 164 第 164 章 日出
- 165 第 165 章 霜衣
- 166 第 166 章 六耳
- 167 第 167 章 来客
- 168 第 168 章 蝎子
- 169 第 169 章 敦州
- 170 第 170 章 怪物
- 171 第 171 章 刺青
- 172 第 172 章 何如
- 173 第 173 章 黑白
- 174 第 174 章 疯狗
- 175 第 175 章 猫儿
- 176 第 176 章 浪花
- 177 第 177 章 潮雨
- 178 第 178 章 行商
- 179 第 179 章 女人
- 180 第 180 章 沈卫
- 181 第 181 章 策安
- 182 第 182 章 鹌鹑
- 183 第 183 章 鱼水
- 184 第 184 章 清谈
- 185 第 185 章 鸿雁
- 186 第 186 章 暴雪
- 187 第 187 章 临近
- 188 第 188 章 攻防
- 189 第 189 章 雪兵
- 190 第 190 章 夜谈
- 191 第 191 章 年夜
- 192 第 192 章 雪催
- 193 第 193 章 忌惮
- 194 第 194 章 酣睡
- 195 第 195 章 獒犬
- 196 第 196 章 老头
- 197 第 197 章 意料
- 198 第 198 章 尹昌
- 199 第 199 章 凯旋
- 200 第 200 章 酒宴
- 201 第 201 章 强欲
- 202 第 202 章 连线
- 203 第 203 章 松玉
- 204 第 204 章 太后
- 205 第 205 章 端州
- 206 第 206 章 冰河
- 207 第 207 章 愚弄
- 208 第 208 章 梦回
- 209 第 209 章 怀抱
- 210 第 210 章 青鼠
- 211 第 211 章 严霜
- 212 第 212 章 拉扯
- 213 第 213 章 变局
- 214 第 214 章 统帅
- 215 第 215 章 铁指
- 216 第 216 章 潮夜
- 217 第 217 章 鹤娓
- 218 第 218 章 绸缪
- 219 第 219 章 重彩
- 220 第 220 章 揣摩
- 221 第 221 章 难题
- 222 第 222 章 诈棋
- 223 第 223 章 波潮
- 224 第 224 章 遽转
- 225 第 225 章 对手
- 226 第 226 章 器量
- 227 第 227 章 神童
- 228 第 228 章 日后
- 229 第 229 章 潘蔺
- 230 第 230 章 春月
- 231 第 231 章 伪装
- 232 第 232 章 春汛
- 233 第 233 章 爱怖
- 234 第 234 章 蝼蚁
- 235 第 235 章 混账
- 236 第 236 章 壁玉
- 237 第 237 章 子嗣
- 238 第 238 章 如焚
- 239 第 239 章 剑霆
- 240 第 240 章 遽然
- 241 第 241 章 好女
- 242 第 242 章 有熊
- 243 第 243 章 争取
- 244 第 244 章 雪峰
- 245 第 245 章 驿站
- 246 第 246 章 夜讯
- 247 第 247 章 君王
- 248 第 248 章 无名
- 249 第 249 章 车轮
- 250 第 250 章 守战
- 251 第 251 章 大捷
- 252 第 252 章 边蛇
- 253 第 253 章 病寒
- 254 第 254 章 既然
- 255 第 255 章 青山
- 256 第 256 章 祖宗
- 257 第 257 章 茶谈
- 258 第 258 章 小鲜
- 259 第 259 章 流言
- 260 第 260 章 封赏
- 261 第 261 章 恩威
- 262 第 262 章 分道
- 263 第 263 章 老虎
- 264 第 264 章 邵氏
- 265 第 265 章 成碧
- 266 第 266 章 犹敬
- 267 第 267 章 贡菊
- 268 第 268 章 菩提
- 269 第 269 章 病变
- 270 第 270 章 临门
- 271 第 271 章 惠连
- 272 第 272 章 峰回
- 273 第 273 章 显山
- 274 第 274 章 露水
- 275 第 275 章 赌局
- 276 第 276 章 雨锋
- 277 第 277 章 鏖战
- 278 第 278 章 豪雄
- 279 第 279 章 风泉
- 280 第 280 章 放逐
- 281 第 281 章 狼鹰
- 282 第 282 章 高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 46 章 宴席
第 46 章 宴席
花香漪确实没有戚竹音大,她比戚竹音小了两岁。这些日子养在深宫里,消瘦了许多。她在太后案前见着了戚时雨的画像,便了然了。
太后执了她的手,握了半晌,才说:“老夫少妻,戚时雨还是会疼人。”
花香漪着着紫色宫装,伏首趴在太后膝上。太后抚着她的长发,说:“不必委屈,花家女儿都是这般嫁出去的。你嫁与他,几年后,便是启东五郡真正的夫人。”
殿里点了香,琉缃姑姑无声地示意丫鬟太监都退出去。
花香漪笑了笑,说:“我就是舍不得姑母,苍郡那样远,再想见您一次,就得一年。”
“姑母也舍不得你。”太后轻轻抱住她,她像小时候一样依偎着,听太后说,“哀家嫁与光诚爷时,只有十五岁,那一年离开荻城,最舍不得的是家里的秋千。哀家从前喜欢坐上去,随风荡一荡,就能听见高墙之外的喧哗。母亲哄着哀家,说来到这阒都王宫,只要哀家愿意,皇帝便会为哀家修个一模一样的秋千。”
花香漪静静地没有开口。
太后是光诚帝时期的盛宠之人,但是光诚帝给的,却不是太后想要的。当她跨入了阒都,就发觉夫君的宠爱只是天间云,她要不断地与后宫无数个女人争抢那片刻的欢愉。
阒都里最不值钱的便是情爱。
太后拍了拍花香漪的头,说:“来到了阒都,一眨眼已经三十七年。如今囡囡也要嫁了,哀家是真的老了。哀家在阒都,看见这世间是男儿强,因为他们能登科入仕,还能跨马横枪。女儿家被收入闺阁,教以德戒,任凭你天资聪慧、求学如渴,最终也要嫁了。”
太后眸中平静。
“父亲教哀家,说这世间他与皇帝便是哀家的头顶天,多么荒诞可笑,哀家做了皇后,是与皇帝平分天下,谁能做哀家的头顶天?谁也做不得哀家的头顶天!家里的兄弟个个昏庸无能,花家只能凭借嫁女来维系高门体面,一代一代,连声抱怨都不能有,这算什么骨肉至亲?既然世间要以强弱论成败,那么哀家也能赢。”
太后摸了摸花香漪的鬓。
“你且要记住,这一回,不是他戚时雨挑了你,而是你挑了他。哀家来日或许会败,但绝不是在现在。哀家的囡囡去了启东,不是无可奈何,而是蓄势待发。日后不论发生什么,可以叹,但绝不可以自怨自怜,天下这盘棋只能落子无悔。既然群狼环伺无处可逃,那就与他们斗个你死我活。”
殿内的竹筒轻摆,花香漪缓缓反握住太后的手。
“姑母的教导,我必不敢忘。”
百官宴在元春夜,地方官陆续入都。今年少了许多家宴酒席,都知道海良宜如今盯得紧,凑头便能成为结党的证据。李建恒登基的时日不长,借着百官宴,谁都想观察一下这位新主子。
阒都风向尚且不明,所有人都谨言慎行。唯独花三的事情越传越盛,让戚竹音的不快也无处诉说。
萧驰野近几日还在暗查八大家的事情,却也对此事起了兴趣。正逢萧既明入都,兄弟两人在府内闲谈。
“花家想要死灰复燃,戚老帅再怎么好色,也不能答应这桩婚事。”萧驰野抽了离北铁骑今年的开支账目看,随口说道。
“那还真不好说。”萧既明坐在桌前翻看军务。
萧驰野抬眸,说:“这于他启东有什么好处?”
萧既明批着名,说:“你在阒都,也接手了八大营,就没查过八大营的账吗?”
萧驰野说:“大理寺肃清的时候给我看过账目,八大营余出来的银子和军粮,今年都补给了禁军。怎么了?”
萧既明对着文书思索片刻,说:“花思谦还在时,八大营一年的军饷顶过了边郡几倍,奚固安交代不清楚的账,能去哪里?花思谦既然能一钱两账,太后就不能再留一个账本?流水的银子,铁打的核对,只要把核对官员换成自己人,搁到八大营眼皮子底下,每年的账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花家是抄了,可谁敢动太后的私银库?这些钱现在就是花香漪的嫁妆,戚时雨于公于私都该动心了。”
萧驰野面露不豫,说:“如今启东五郡兵马大帅是戚竹音,戚竹音不会同意的。”
“她不同意,”萧既明终于看萧驰野一眼,“也拦不住。”
萧驰野躺下身想了会儿,说:“戚家这些年与我们交情不浅,戚时雨要真娶了花三,离北从此就不是启东的兄弟了。”
“那不重要,边沙十二部一打进来,大家仍然要并肩作战。”萧既明说,“有了花三,启东五郡的守备军就有了钱。”
“以后离北的马,叫他们买。”萧驰野眸里透着冷硬,“太后的私银库能撑多久,养着二十万兵马,不是养着二十条狗那么简单。军费消耗惊人,绝对不是一个人能撑下来的。”
“太后既然有了戚家为援,阒都的僵局就能被打破。”萧既明说,“权柄归手,银子就能再生。”
萧驰野又坐起来,说:“这桩婚事绝不能成。”
萧既明说:“办法还是有的。”
萧驰野看向他,说:“杀了花三最简单。”
萧既明颇为意外地瞧着他,说:“你如今也是别人的眼中刺,八大家巴不得你动手。”
萧驰野说:“如今流言甚嚣尘上,过了年想再阻拦就晚了。”
萧既明沉吟不语,少顷后,说:“太后想要凑成这桩姻缘,须得能露面才行,百官宴是唯一的机会。此事关系重大,海良宜未必愿意,到时候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
“花家上三代里有嫁去启东的女儿,认真探究起来,花三说不准还真是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萧驰野搁了册子,忽然笑起来,“不……我要让花三成为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这桩婚事它必须成不了。”
萧驰野起身,推门唤了朝晖。
“过年了,”萧驰野说,“你还没见过妹妹呢。”
朝晖看向萧既明,萧既明淡淡一笑。
朝晖了然于心,说:“明日一早,我就登门拜访。”
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韩丞是八大家之一韩氏的嫡三子,从前在八大营担任都指挥佥事。南林猎场时,他恰好休沐,既没有追随奚固安,也没有听从太后调令,传闻禁军敲响他的家门时,他还睡着呢,因此逃过了花党肃清的秋风。
但沈泽川知道这个人是薛修卓埋下的人。
百官宴前夜,锦衣卫排值。按照计划,沈泽川必须待在御前,所以他拿到腰牌时并不意外。
韩丞亲自把腰牌递给沈泽川,两人在锦衣卫签押房内屋,他说:“万事妥当,只欠东风。到时候我也在侧,不论如何,千万不能伤及皇上。”
“自然,”沈泽川挂了腰牌,笑说,“这一次就要仰仗指挥使大人了。”
韩丞心里忐忑,不好表露,只能再三说:“此事若是败露,你我皆是死罪,但若是成了,锦衣卫便能从禁军手里分一勺羹,从此吃香喝辣,好日子就来了。”
“大人放心,”沈泽川神色正经,“我们兄弟齐心,必不会出岔子。”
韩丞见他笃定,才稍松口气。
外边雪越渐大了,直到天明也没有停下。
百官宴前有祭祀大礼,禁军一早就严阵以待。萧驰野今日朝服整齐,迈入宫门时与韩丞打了个照面,正寒暄着,就看见了沈泽川。
“左卫是御前防守,”萧驰野状若不识,看着沈泽川问韩丞,“怎么安排了百户以下的锦衣卫来做?”
“锦衣卫如今重整,许多职位空缺无人。”韩丞说着回头,“今日挑选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他们多是苦于升迁年还没有到,所以看着都是低阶小职。”
萧驰野见了沈泽川,便起了戒备之心,但他即便能压锦衣卫一头,也没有能够直令对方换人的权力。因为锦衣卫不论怎么被打压,它与东厂都直接听命于皇帝,只要李建恒没开口,其余人指手画脚就是僭越。
沈泽川如同知道他的想法,与他对视一眼,眼神里说不清的含义。
前头的驯象所已经驱象而出,李建恒马上就要出殿,萧驰野不能久留,便迈步离开了。
李建恒头一次手执祭祀大剑,重得他险些抬不起来,还没有跨出殿门,已经觉得戴着冠冕的脖子酸痛。这一身冕服使得他肩戴日月,背负星辰,终于从嬉笑玩闹的常态里露出一股清明威武的气度。
李建恒掌心冒汗,他又扶了扶大剑,才迈出门去。
朝象披戴红绒金鞍,分立两侧。百官整齐叩首,山呼万岁。李建恒站在阶上,从拓开的视野里看见东方云霾,天地裹雪苍茫,他站得很高,好似高去了云端。耳畔的“吾皇万岁”震耳欲聋,李建恒的心迅速跳动起来,他面上逐渐浮上惊喜,目光从海良宜、萧既明依次下移,看着世间万物皆跪,唯他独尊!
做皇帝便是这个滋味。
李建恒忍不住握紧了大剑,觉得自己在跪拜中获得了敢与天争的力气。这与他久坐朝堂的感觉截然不同,这是猎场上第一次受人跪拜时的激动。
李建恒前行,沿着长阶,走向祭祀台。他走得很慢,无比享受着这一路的尊荣。
万人之中,唯有沈泽川缓缓抬起了头。他越过李建恒的身影,在飞雪里,借着高阶,也看见了昏暗阴郁的天空。
开宴时光禄寺开始传膳,御酒房跟着马不停蹄地上酒。李建恒爱吃糖,甜食房便做了好些丝窝虎眼糖。
李建恒坐在龙椅上,下来是太后与花香漪,然后是才封了嫔的慕如。沈泽川与韩丞立于阶下,对侧是禁军,尚食局的太监跪在沈泽川右后方,李建恒桌上的每一道菜,尚食局的太监都要先尝。
李建恒今夜兴致很高,频频劝酒,有些醉意上头。他坐在上边,说:“朕登基以来,幸得贤能辅佐,有诸如海阁老这样的明镜在侧,一日都不敢忘记自鉴反省。”
他一喝高,便有些口无遮拦。
“朕很是感谢海阁老,愿把海阁老奉为朝中亚父。这般的殊荣,过去历任阁老从未有过,如今就要阁老……”
亚父!
这话怎么能讲?这话说得海良宜都变了神色。他已经惊愕起身,欲要下跪阻拦,李建恒正好打了个酒嗝,还在挥手。
“阁老不必惶恐,该的……”
“哀家以为此事不妥。”太后看向海良宜,顿了片刻,似是看破海良宜这一刻的震惊,她侧身对李建恒柔声说,“海阁老为天下文人敬仰的魁首,为人好似崖岸高峻,入仕以来两袖清风,果敢直言。这样的股肱之臣,若是皇上以亚父相称,虽然彰显恩宠,却失了阁老痛砭时弊的为公之心。”
李建恒见太后温和,便笑说:“过去项王重义,敬范增为亚父。今朕也感念阁老辅佐之情,叫他一声亚父,既有亲近的意思,也能借称自省嘛!阁老,阁老,你说好不好?”
海良宜已经磕头,说:“此事万万不可!”
李建恒犹如冷水泼面,那满腔热情被这一声严厉的“不可”变作了不快。他面色几变,最终勉强笑道:“朕与阁老亲近,一个称呼罢了,有什么打紧的。”
海良宜说:“皇上贵为九五之尊,与偏于一隅的霸王截然不同。老臣出身河州山岭,实乃粗鄙小人,如何能与神贤光诚皇帝共使父字!”
李建恒初衷是想要博海良宜欢心,也想要博天下文人的欢心,借此证实自己不是个不敬才学的草包。可他就看了那点书,哪知道一个称呼能激起海良宜这般抗拒。此刻骑虎难下,酒都醒了几分。
李建恒今夜拉不下脸,便想打个马虎眼,将这事翻过,于是说:“阁老不情愿,那便罢了……”
“老臣以为,”海良宜说,“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今夜皇上开此先河,来日必有人意图效仿,到时候勾结同党,形成朝中掣肘,就会危害江山社稷。花党一案落定尘埃不过一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皇上今夜饮酒酣醉,实为不妥!”
李建恒握紧手里的酒杯,环顾下方,见群臣垂首不敢直视他,方才平缓些怒气。他不能对海良宜发火,但是今日他也不想认错,他在这龙椅上坐立不安,已经尝过众生臣服的甘美,如何能心甘情愿地叫人指责?
他是皇帝啊。
李建恒眼睛都熬红了,饮了最后一口酒,说:“……此事作罢,扶阁老归座吧。”
海良宜也知道今夜不是进谏的时候,但他秉性难改,心直口快:“老臣还有话要说。”
李建恒唇线紧绷,他没吭声。
席间鸦雀无声,海良宜没得到回应,便跪身不动。这一下陷入僵局,没人再碰筷子,连笙乐都停了。
忽听“啪”的一声。
萧驰野在自己的位置上搁了筷,放声而笑,说:“我见皇上与阁老如此,心里好痛快。所谓的君圣臣贤,不外乎如此。都俞吁咈,古有所道。大周有这般的圣贤之君,又有这般的正直忠臣,盛世天下指日可待。”
“皇上广开言路,善纳直谏,是群臣之福。”薛修卓举杯,“今夜元春,何不敬此圣景一杯。”
群臣抬杯,齐声恭贺。
李建恒在恭贺声里缓和了些许,他见海良宜还跪着,不禁叹道:“阁老请起吧。”
一场危机化于无形,太后看了萧驰野须臾,说:“都道成家立业乃是男儿平生愿,策安如今可有定亲的人选?”
沈泽川目光一晃,也看向萧驰野。
萧驰野肆无忌惮地笑了笑,说:“回太后,凭我如今这个模样,哪有阒都千金愿意下嫁呢?况且成家立业皆非我的志向。”
太后说:“总督过谦,如今阒都之内,能称新贵者寥寥无几。凭着总督的模样,过那东街桥,也有红袖招。世子,再不催促,可就误了时候了。”
萧既明也笑,说:“家中老父觉得他性情没定,也怕耽误了谁家的姑娘。”
太后再次侧头,对李建恒笑道:“哀家见他们个个都不着急,离北王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娶妻三四年了。”
李建恒还没有从适才的事情里缓过神,此刻有点兴致缺缺,不敢不接太后的话,看了萧驰野一眼,说:“母后不知,策安性子急,一般的阒都贵女还真招架不住。”
“话也不能这般讲,平白耽搁了他的姻缘。”太后说,“倒也不必执着于阒都贵女,哀家见赫廉侯的女儿,照月郡主倒与策安年纪相仿,很是般配。”
赫廉侯是丹城侯,八大家之一的费家人,太后这一指还真指得门当户对。
赫廉侯费坤连忙敬酒,真看向了萧既明这边。
萧驰野以为太后会在宴席上谈及花香漪的婚事,却不想这一次是冲着他来的。他不能直接驳回去,更不能稀里糊涂地就娶了。
李建恒也措手不及,蒙了片刻,看向萧驰野,说:“朕……照月郡主……”他灵机一动,“国丧未过,此时指婚怕不合适。”
“指婚是一码事,成婚是一码事。哀家看近来也没有好日子,大可先指了婚,等到夏时寻个吉日再成婚。”太后慈爱地说,“照月与香漪又是闺中密友,一时出嫁也算圆满。”
她闭口不提花香漪要嫁谁,只把照月郡主推给萧驰野,是摆明了把萧驰野的婚事当作国事,把花香漪的婚事当作私事。
戚竹音面色凝重,竟然没有开口。
陆广白见状心知不好,猜想戚时雨已经点头了,才叫戚竹音不要出声。但是娶照月郡主万万不行,这桩婚事若是定了,等到太后再把照月抬成公主,萧驰野就是尚公主。大周驸马无实权,虚名加身,拿掉的就是萧驰野此刻才握住的阒都兵权。
萧驰野喉中酒化作了烈火烧,他已经起身,却见太后又笑了起来。
“世子娶的是边郡边沙伯陆氏的女儿,如今小儿也有四五岁了吧?”
萧既明答道:“犬子四岁了。”
“世孙已经四岁了,陆将军也未娶妻,”太后看向陆广白,“边郡是黄沙之地,将军镇守不易,早日成家,也算了却边沙伯的一桩心事。哀家见陆将军与世子年纪相似,怎么,成家立业对将军而言也非志向吗?”
陆广白哑然片刻,说:“回太后”
太后继续说:“照月的性子跳脱俏皮,真说起来,策安确实太急了,将军瞧着更沉稳些。不过策安,你自个儿觉得如何?”
萧驰野不娶照月郡主,那就得陆广白娶。这难题横在宴席间,就是要他左右为难。
萧驰野本来已经叫朝晖打点了礼部的人,今夜就等着太后开口,要把花香漪证成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让礼法相阻、辈分相隔,打断这桩婚事。但太后根本不给他反击的机会,谁能想到,今夜要交出去的竟然是他萧策安的终身大事。
就在这电光石火间,萧驰野却看见了沈泽川的眼神。两个人隔着迫在眉睫的难题,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一刹那的对视。
萧驰野迈出一步,说:“回太后。”
尚食司的太监正为甜食房传碟,他低眉顺眼地分出自己要品的,拿起筷子,看向近在一臂之外的李建恒。
李建恒正犹豫不决,眉头紧锁地听着他们交锋,觉得跟前的太监没动,他便侧眸,说:“怎么杵”
说时迟那时快,太监握紧包金长筷,劈手扎向李建恒的脖颈!
惊变突发,李建恒甚至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筷尖刺向自己。他整个身体都僵硬了,惊恐从双眼里流露而出,他连手指都移动不了。
在所有人都变色的瞬间,沈泽川已经拔出了仰山雪,直刃的寒光眨眼而过。
李建恒喉间紧收,拼尽全力尖叫出声。他声音一出,那滚烫的鲜血便溅在他的襟口与袍摆。李建恒声嘶力竭地喊道:“护驾”
太监的头颅前滚,掉在李建恒的身上。李建恒用力撑着龙椅两侧,在这强烈的血腥味里,看着那倾向自己的无头躯体被人拎住。
沈泽川扔开尸体,回身漠然地令道:“护驾!”
葛青青当即拔刀,雪光“唰”地展开,锦衣卫如同金城汤池一般挡在禁军之前,成为了李建恒的第一盾牌。
萧驰野隔着锦衣卫,目光须得向上,才能看见沈泽川的脸。
他们一直以来的高低平衡终于在这一刻被打破,沈泽川居高临下,对他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那眼神犹如实质,踩在了萧驰野的胸口。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观阅。
太后执了她的手,握了半晌,才说:“老夫少妻,戚时雨还是会疼人。”
花香漪着着紫色宫装,伏首趴在太后膝上。太后抚着她的长发,说:“不必委屈,花家女儿都是这般嫁出去的。你嫁与他,几年后,便是启东五郡真正的夫人。”
殿里点了香,琉缃姑姑无声地示意丫鬟太监都退出去。
花香漪笑了笑,说:“我就是舍不得姑母,苍郡那样远,再想见您一次,就得一年。”
“姑母也舍不得你。”太后轻轻抱住她,她像小时候一样依偎着,听太后说,“哀家嫁与光诚爷时,只有十五岁,那一年离开荻城,最舍不得的是家里的秋千。哀家从前喜欢坐上去,随风荡一荡,就能听见高墙之外的喧哗。母亲哄着哀家,说来到这阒都王宫,只要哀家愿意,皇帝便会为哀家修个一模一样的秋千。”
花香漪静静地没有开口。
太后是光诚帝时期的盛宠之人,但是光诚帝给的,却不是太后想要的。当她跨入了阒都,就发觉夫君的宠爱只是天间云,她要不断地与后宫无数个女人争抢那片刻的欢愉。
阒都里最不值钱的便是情爱。
太后拍了拍花香漪的头,说:“来到了阒都,一眨眼已经三十七年。如今囡囡也要嫁了,哀家是真的老了。哀家在阒都,看见这世间是男儿强,因为他们能登科入仕,还能跨马横枪。女儿家被收入闺阁,教以德戒,任凭你天资聪慧、求学如渴,最终也要嫁了。”
太后眸中平静。
“父亲教哀家,说这世间他与皇帝便是哀家的头顶天,多么荒诞可笑,哀家做了皇后,是与皇帝平分天下,谁能做哀家的头顶天?谁也做不得哀家的头顶天!家里的兄弟个个昏庸无能,花家只能凭借嫁女来维系高门体面,一代一代,连声抱怨都不能有,这算什么骨肉至亲?既然世间要以强弱论成败,那么哀家也能赢。”
太后摸了摸花香漪的鬓。
“你且要记住,这一回,不是他戚时雨挑了你,而是你挑了他。哀家来日或许会败,但绝不是在现在。哀家的囡囡去了启东,不是无可奈何,而是蓄势待发。日后不论发生什么,可以叹,但绝不可以自怨自怜,天下这盘棋只能落子无悔。既然群狼环伺无处可逃,那就与他们斗个你死我活。”
殿内的竹筒轻摆,花香漪缓缓反握住太后的手。
“姑母的教导,我必不敢忘。”
百官宴在元春夜,地方官陆续入都。今年少了许多家宴酒席,都知道海良宜如今盯得紧,凑头便能成为结党的证据。李建恒登基的时日不长,借着百官宴,谁都想观察一下这位新主子。
阒都风向尚且不明,所有人都谨言慎行。唯独花三的事情越传越盛,让戚竹音的不快也无处诉说。
萧驰野近几日还在暗查八大家的事情,却也对此事起了兴趣。正逢萧既明入都,兄弟两人在府内闲谈。
“花家想要死灰复燃,戚老帅再怎么好色,也不能答应这桩婚事。”萧驰野抽了离北铁骑今年的开支账目看,随口说道。
“那还真不好说。”萧既明坐在桌前翻看军务。
萧驰野抬眸,说:“这于他启东有什么好处?”
萧既明批着名,说:“你在阒都,也接手了八大营,就没查过八大营的账吗?”
萧驰野说:“大理寺肃清的时候给我看过账目,八大营余出来的银子和军粮,今年都补给了禁军。怎么了?”
萧既明对着文书思索片刻,说:“花思谦还在时,八大营一年的军饷顶过了边郡几倍,奚固安交代不清楚的账,能去哪里?花思谦既然能一钱两账,太后就不能再留一个账本?流水的银子,铁打的核对,只要把核对官员换成自己人,搁到八大营眼皮子底下,每年的账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花家是抄了,可谁敢动太后的私银库?这些钱现在就是花香漪的嫁妆,戚时雨于公于私都该动心了。”
萧驰野面露不豫,说:“如今启东五郡兵马大帅是戚竹音,戚竹音不会同意的。”
“她不同意,”萧既明终于看萧驰野一眼,“也拦不住。”
萧驰野躺下身想了会儿,说:“戚家这些年与我们交情不浅,戚时雨要真娶了花三,离北从此就不是启东的兄弟了。”
“那不重要,边沙十二部一打进来,大家仍然要并肩作战。”萧既明说,“有了花三,启东五郡的守备军就有了钱。”
“以后离北的马,叫他们买。”萧驰野眸里透着冷硬,“太后的私银库能撑多久,养着二十万兵马,不是养着二十条狗那么简单。军费消耗惊人,绝对不是一个人能撑下来的。”
“太后既然有了戚家为援,阒都的僵局就能被打破。”萧既明说,“权柄归手,银子就能再生。”
萧驰野又坐起来,说:“这桩婚事绝不能成。”
萧既明说:“办法还是有的。”
萧驰野看向他,说:“杀了花三最简单。”
萧既明颇为意外地瞧着他,说:“你如今也是别人的眼中刺,八大家巴不得你动手。”
萧驰野说:“如今流言甚嚣尘上,过了年想再阻拦就晚了。”
萧既明沉吟不语,少顷后,说:“太后想要凑成这桩姻缘,须得能露面才行,百官宴是唯一的机会。此事关系重大,海良宜未必愿意,到时候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
“花家上三代里有嫁去启东的女儿,认真探究起来,花三说不准还真是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萧驰野搁了册子,忽然笑起来,“不……我要让花三成为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这桩婚事它必须成不了。”
萧驰野起身,推门唤了朝晖。
“过年了,”萧驰野说,“你还没见过妹妹呢。”
朝晖看向萧既明,萧既明淡淡一笑。
朝晖了然于心,说:“明日一早,我就登门拜访。”
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韩丞是八大家之一韩氏的嫡三子,从前在八大营担任都指挥佥事。南林猎场时,他恰好休沐,既没有追随奚固安,也没有听从太后调令,传闻禁军敲响他的家门时,他还睡着呢,因此逃过了花党肃清的秋风。
但沈泽川知道这个人是薛修卓埋下的人。
百官宴前夜,锦衣卫排值。按照计划,沈泽川必须待在御前,所以他拿到腰牌时并不意外。
韩丞亲自把腰牌递给沈泽川,两人在锦衣卫签押房内屋,他说:“万事妥当,只欠东风。到时候我也在侧,不论如何,千万不能伤及皇上。”
“自然,”沈泽川挂了腰牌,笑说,“这一次就要仰仗指挥使大人了。”
韩丞心里忐忑,不好表露,只能再三说:“此事若是败露,你我皆是死罪,但若是成了,锦衣卫便能从禁军手里分一勺羹,从此吃香喝辣,好日子就来了。”
“大人放心,”沈泽川神色正经,“我们兄弟齐心,必不会出岔子。”
韩丞见他笃定,才稍松口气。
外边雪越渐大了,直到天明也没有停下。
百官宴前有祭祀大礼,禁军一早就严阵以待。萧驰野今日朝服整齐,迈入宫门时与韩丞打了个照面,正寒暄着,就看见了沈泽川。
“左卫是御前防守,”萧驰野状若不识,看着沈泽川问韩丞,“怎么安排了百户以下的锦衣卫来做?”
“锦衣卫如今重整,许多职位空缺无人。”韩丞说着回头,“今日挑选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他们多是苦于升迁年还没有到,所以看着都是低阶小职。”
萧驰野见了沈泽川,便起了戒备之心,但他即便能压锦衣卫一头,也没有能够直令对方换人的权力。因为锦衣卫不论怎么被打压,它与东厂都直接听命于皇帝,只要李建恒没开口,其余人指手画脚就是僭越。
沈泽川如同知道他的想法,与他对视一眼,眼神里说不清的含义。
前头的驯象所已经驱象而出,李建恒马上就要出殿,萧驰野不能久留,便迈步离开了。
李建恒头一次手执祭祀大剑,重得他险些抬不起来,还没有跨出殿门,已经觉得戴着冠冕的脖子酸痛。这一身冕服使得他肩戴日月,背负星辰,终于从嬉笑玩闹的常态里露出一股清明威武的气度。
李建恒掌心冒汗,他又扶了扶大剑,才迈出门去。
朝象披戴红绒金鞍,分立两侧。百官整齐叩首,山呼万岁。李建恒站在阶上,从拓开的视野里看见东方云霾,天地裹雪苍茫,他站得很高,好似高去了云端。耳畔的“吾皇万岁”震耳欲聋,李建恒的心迅速跳动起来,他面上逐渐浮上惊喜,目光从海良宜、萧既明依次下移,看着世间万物皆跪,唯他独尊!
做皇帝便是这个滋味。
李建恒忍不住握紧了大剑,觉得自己在跪拜中获得了敢与天争的力气。这与他久坐朝堂的感觉截然不同,这是猎场上第一次受人跪拜时的激动。
李建恒前行,沿着长阶,走向祭祀台。他走得很慢,无比享受着这一路的尊荣。
万人之中,唯有沈泽川缓缓抬起了头。他越过李建恒的身影,在飞雪里,借着高阶,也看见了昏暗阴郁的天空。
开宴时光禄寺开始传膳,御酒房跟着马不停蹄地上酒。李建恒爱吃糖,甜食房便做了好些丝窝虎眼糖。
李建恒坐在龙椅上,下来是太后与花香漪,然后是才封了嫔的慕如。沈泽川与韩丞立于阶下,对侧是禁军,尚食局的太监跪在沈泽川右后方,李建恒桌上的每一道菜,尚食局的太监都要先尝。
李建恒今夜兴致很高,频频劝酒,有些醉意上头。他坐在上边,说:“朕登基以来,幸得贤能辅佐,有诸如海阁老这样的明镜在侧,一日都不敢忘记自鉴反省。”
他一喝高,便有些口无遮拦。
“朕很是感谢海阁老,愿把海阁老奉为朝中亚父。这般的殊荣,过去历任阁老从未有过,如今就要阁老……”
亚父!
这话怎么能讲?这话说得海良宜都变了神色。他已经惊愕起身,欲要下跪阻拦,李建恒正好打了个酒嗝,还在挥手。
“阁老不必惶恐,该的……”
“哀家以为此事不妥。”太后看向海良宜,顿了片刻,似是看破海良宜这一刻的震惊,她侧身对李建恒柔声说,“海阁老为天下文人敬仰的魁首,为人好似崖岸高峻,入仕以来两袖清风,果敢直言。这样的股肱之臣,若是皇上以亚父相称,虽然彰显恩宠,却失了阁老痛砭时弊的为公之心。”
李建恒见太后温和,便笑说:“过去项王重义,敬范增为亚父。今朕也感念阁老辅佐之情,叫他一声亚父,既有亲近的意思,也能借称自省嘛!阁老,阁老,你说好不好?”
海良宜已经磕头,说:“此事万万不可!”
李建恒犹如冷水泼面,那满腔热情被这一声严厉的“不可”变作了不快。他面色几变,最终勉强笑道:“朕与阁老亲近,一个称呼罢了,有什么打紧的。”
海良宜说:“皇上贵为九五之尊,与偏于一隅的霸王截然不同。老臣出身河州山岭,实乃粗鄙小人,如何能与神贤光诚皇帝共使父字!”
李建恒初衷是想要博海良宜欢心,也想要博天下文人的欢心,借此证实自己不是个不敬才学的草包。可他就看了那点书,哪知道一个称呼能激起海良宜这般抗拒。此刻骑虎难下,酒都醒了几分。
李建恒今夜拉不下脸,便想打个马虎眼,将这事翻过,于是说:“阁老不情愿,那便罢了……”
“老臣以为,”海良宜说,“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今夜皇上开此先河,来日必有人意图效仿,到时候勾结同党,形成朝中掣肘,就会危害江山社稷。花党一案落定尘埃不过一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皇上今夜饮酒酣醉,实为不妥!”
李建恒握紧手里的酒杯,环顾下方,见群臣垂首不敢直视他,方才平缓些怒气。他不能对海良宜发火,但是今日他也不想认错,他在这龙椅上坐立不安,已经尝过众生臣服的甘美,如何能心甘情愿地叫人指责?
他是皇帝啊。
李建恒眼睛都熬红了,饮了最后一口酒,说:“……此事作罢,扶阁老归座吧。”
海良宜也知道今夜不是进谏的时候,但他秉性难改,心直口快:“老臣还有话要说。”
李建恒唇线紧绷,他没吭声。
席间鸦雀无声,海良宜没得到回应,便跪身不动。这一下陷入僵局,没人再碰筷子,连笙乐都停了。
忽听“啪”的一声。
萧驰野在自己的位置上搁了筷,放声而笑,说:“我见皇上与阁老如此,心里好痛快。所谓的君圣臣贤,不外乎如此。都俞吁咈,古有所道。大周有这般的圣贤之君,又有这般的正直忠臣,盛世天下指日可待。”
“皇上广开言路,善纳直谏,是群臣之福。”薛修卓举杯,“今夜元春,何不敬此圣景一杯。”
群臣抬杯,齐声恭贺。
李建恒在恭贺声里缓和了些许,他见海良宜还跪着,不禁叹道:“阁老请起吧。”
一场危机化于无形,太后看了萧驰野须臾,说:“都道成家立业乃是男儿平生愿,策安如今可有定亲的人选?”
沈泽川目光一晃,也看向萧驰野。
萧驰野肆无忌惮地笑了笑,说:“回太后,凭我如今这个模样,哪有阒都千金愿意下嫁呢?况且成家立业皆非我的志向。”
太后说:“总督过谦,如今阒都之内,能称新贵者寥寥无几。凭着总督的模样,过那东街桥,也有红袖招。世子,再不催促,可就误了时候了。”
萧既明也笑,说:“家中老父觉得他性情没定,也怕耽误了谁家的姑娘。”
太后再次侧头,对李建恒笑道:“哀家见他们个个都不着急,离北王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娶妻三四年了。”
李建恒还没有从适才的事情里缓过神,此刻有点兴致缺缺,不敢不接太后的话,看了萧驰野一眼,说:“母后不知,策安性子急,一般的阒都贵女还真招架不住。”
“话也不能这般讲,平白耽搁了他的姻缘。”太后说,“倒也不必执着于阒都贵女,哀家见赫廉侯的女儿,照月郡主倒与策安年纪相仿,很是般配。”
赫廉侯是丹城侯,八大家之一的费家人,太后这一指还真指得门当户对。
赫廉侯费坤连忙敬酒,真看向了萧既明这边。
萧驰野以为太后会在宴席上谈及花香漪的婚事,却不想这一次是冲着他来的。他不能直接驳回去,更不能稀里糊涂地就娶了。
李建恒也措手不及,蒙了片刻,看向萧驰野,说:“朕……照月郡主……”他灵机一动,“国丧未过,此时指婚怕不合适。”
“指婚是一码事,成婚是一码事。哀家看近来也没有好日子,大可先指了婚,等到夏时寻个吉日再成婚。”太后慈爱地说,“照月与香漪又是闺中密友,一时出嫁也算圆满。”
她闭口不提花香漪要嫁谁,只把照月郡主推给萧驰野,是摆明了把萧驰野的婚事当作国事,把花香漪的婚事当作私事。
戚竹音面色凝重,竟然没有开口。
陆广白见状心知不好,猜想戚时雨已经点头了,才叫戚竹音不要出声。但是娶照月郡主万万不行,这桩婚事若是定了,等到太后再把照月抬成公主,萧驰野就是尚公主。大周驸马无实权,虚名加身,拿掉的就是萧驰野此刻才握住的阒都兵权。
萧驰野喉中酒化作了烈火烧,他已经起身,却见太后又笑了起来。
“世子娶的是边郡边沙伯陆氏的女儿,如今小儿也有四五岁了吧?”
萧既明答道:“犬子四岁了。”
“世孙已经四岁了,陆将军也未娶妻,”太后看向陆广白,“边郡是黄沙之地,将军镇守不易,早日成家,也算了却边沙伯的一桩心事。哀家见陆将军与世子年纪相似,怎么,成家立业对将军而言也非志向吗?”
陆广白哑然片刻,说:“回太后”
太后继续说:“照月的性子跳脱俏皮,真说起来,策安确实太急了,将军瞧着更沉稳些。不过策安,你自个儿觉得如何?”
萧驰野不娶照月郡主,那就得陆广白娶。这难题横在宴席间,就是要他左右为难。
萧驰野本来已经叫朝晖打点了礼部的人,今夜就等着太后开口,要把花香漪证成戚时雨的血脉远亲,让礼法相阻、辈分相隔,打断这桩婚事。但太后根本不给他反击的机会,谁能想到,今夜要交出去的竟然是他萧策安的终身大事。
就在这电光石火间,萧驰野却看见了沈泽川的眼神。两个人隔着迫在眉睫的难题,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一刹那的对视。
萧驰野迈出一步,说:“回太后。”
尚食司的太监正为甜食房传碟,他低眉顺眼地分出自己要品的,拿起筷子,看向近在一臂之外的李建恒。
李建恒正犹豫不决,眉头紧锁地听着他们交锋,觉得跟前的太监没动,他便侧眸,说:“怎么杵”
说时迟那时快,太监握紧包金长筷,劈手扎向李建恒的脖颈!
惊变突发,李建恒甚至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筷尖刺向自己。他整个身体都僵硬了,惊恐从双眼里流露而出,他连手指都移动不了。
在所有人都变色的瞬间,沈泽川已经拔出了仰山雪,直刃的寒光眨眼而过。
李建恒喉间紧收,拼尽全力尖叫出声。他声音一出,那滚烫的鲜血便溅在他的襟口与袍摆。李建恒声嘶力竭地喊道:“护驾”
太监的头颅前滚,掉在李建恒的身上。李建恒用力撑着龙椅两侧,在这强烈的血腥味里,看着那倾向自己的无头躯体被人拎住。
沈泽川扔开尸体,回身漠然地令道:“护驾!”
葛青青当即拔刀,雪光“唰”地展开,锦衣卫如同金城汤池一般挡在禁军之前,成为了李建恒的第一盾牌。
萧驰野隔着锦衣卫,目光须得向上,才能看见沈泽川的脸。
他们一直以来的高低平衡终于在这一刻被打破,沈泽川居高临下,对他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那眼神犹如实质,踩在了萧驰野的胸口。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观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