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22 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内
- 823 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闻警讯
- 824 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上)
- 825 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下)
- 826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
- 827 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现破绽
- 828 第八百二十章 鸭子变鸡
- 829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
- 830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赢一局
- 831 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
- 832 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
- 833 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断退路
- 834 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报
- 835 第八百二十七章 决战苏州(上)
- 836 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战苏州(中)
- 837 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下)
- 838 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
- 839 第八百三十一章 难鸟各飞
- 840 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战而胜
- 841 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
- 842 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烦恼
- 843 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蕴到来
- 844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
- 845 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
- 846 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
- 847 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地决定
- 848 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
- 849 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胆包天
- 850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闹大
- 851 第八百四十三章 当面道歉
- 852 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迁都
- 853 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
- 854 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绝为相
- 855 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
- 856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
- 857 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隐患
- 858 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
- 859 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转被动
- 860 第八百五十二章 横山西线
- 861 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敌寨
- 862 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
- 863 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临萧关
- 864 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
- 865 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
- 866 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
- 867 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
- 868 第八百六十章 两战韦城
- 869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
- 870 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灵州
- 871 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铜宋奴
- 872 第八百六十四章 紧急出兵
- 873 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岗陷阱
- 874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
- 875 第八百六十七章 黄河水鬼
- 876 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
- 877 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选
- 878 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
- 879 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关迎灵
- 880 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来
- 881 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学升级
- 882 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试
- 883 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桧归宋
- 884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个半人
- 885 第八百七十七章 肤施防御
- 886 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
- 887 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
- 888 第八百八十章 关键人物
- 889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
- 890 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县城
- 891 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
- 892 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
- 893 第八百八十五章 围魏救赵
- 894 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
- 895 第八百八十七章 紧急朝议
- 896 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
- 897 第八百八十九章 风险测试(上)
- 898 第八百九十章 风险测试(下)
- 899 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
- 900 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袭南城
- 901 第八百九十三章 试探攻城
- 902 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
- 903 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腾(上)
- 904 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下)
- 905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
- 906 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军杀至
- 907 第八百九十九章 战火再起(上)
- 908 第九百章 战火再起(中)
- 909 第九百零一章 战火再起(下)
- 910 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
- 911 第九百零三章 偷运军资
- 912 第九百零四章 瞒天过海
- 913 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
- 914 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祸
- 915 第九百零七章 仓皇弃逃
- 916 第九百零八章 大势难挽
- 917 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
- 918 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
- 919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叶知秋
- 920 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上)
- 921 第九百一十三章 决战太原(中)
- 922 第九百一十四章 决战太原(下)
- 923 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击
- 924 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军
- 925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党为饵
- 926 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战击溃
- 927 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
- 928 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
- 929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
- 930 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
- 931 第九百二十三章 旧态萌发
- 932 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
- 933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 934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 935 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蕴之忧
- 936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
- 937 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
- 938 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机
- 939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
- 940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
- 941 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
- 942 第九百三十四章 连夜抓捕
- 943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 944 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
- 945 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
- 946 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
- 947 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议
- 948 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
- 949 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 950 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
- 951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
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
向发在中军得知刘延庆已被杀死的消息,他心中大喜,急令道:“立刻包围前军!”
向发早已准备好三万军队,军队迅速集结,在向发的率领下向刘延庆的驻军之地杀去。
此时暮色已降,但天尚未黑尽,刘延庆的两万军队已经开始吃饭,虽然后营拨来的粮食不足,但士兵们饥饿难忍,先纷纷吃了起来。
武安城却有点心神不定,姐夫去了后勤营,他放心不下,又派了几名亲兵去打听消息,但迟迟没有回应,这让武安城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武将军,出事了!”
武安城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只见他派去的两名手下跌跌撞撞奔来,大哭道:“刘将军已被杀死,中军正在集结,请将军定夺!”
武安城和十几名将领都被这个消息惊得肝胆皆裂,将领纷纷怒吼,“为向家卖命不得好死,我们不干了!”
这时,远处传来号角声,有外围巡哨疾奔回来,“将军,数万中军正向我们这边杀来!”
武安城知道形势危急,已不容他再犹豫,他立刻翻身上马,大喊道:“刘将军被杀,兄弟们愿意跟随我走的,请立刻跟上!”
前军一阵大乱,有士兵丢下饭碗便跟随武安城,也有士兵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两万军队开始迅速分流。
这时向发已率军杀到一里外,他得知前军出现异动,心中更加焦急,大吼道:“包围前军,不准一人逃走!”
只片刻,向发便率领三万军杀到了前军大营,一部分军队已经跟随武安城逃走,还有一部分军队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逃回家,三万军迅速将前军大营包围起来,数千名准备逃回家的士兵也被拦截住,士兵们被勒令放下兵器,前往空地集结,不少士兵心中懊悔,但也不敢再跑,只得垂头丧气地向空地走去。
不多时,一名大将清点士兵完毕,奔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帅,前军士兵目前为八千四百五十二人!”
“什么!”
向发眼睛瞪圆了,只剩下八千余人,还有一万多人到哪里去了?
旁边幕僚赵维低声道:“估计一部分被武安城带走,另一部分士兵自己跑掉了,但事起仓促,武安城带走的人应该不多,大部分都逃散了,卑职估计跑得不远,如果大帅派骑兵去搜查,或许能抓回一部分。”
向发手下有一千骑兵,在江南,骑兵十分珍稀,这一千骑兵便一直跟随他左右,向发想了想便回头令道:“传令骑兵在周围三十里内搜查,发现逃兵,立刻给我抓捕回来!”
一千骑兵分为十队,立刻四散奔去,朝各个方向追寻逃兵。
虽然损失了一万余人,但除掉了刘延庆这个心腹之患,向发心中还是舒服了很多,不过追击李延庆的京兆军确实是当务之急,他当即下令道:“全军就地休息,四更时分出发!”
...........
李延庆在无锡县的整军也已经结束,结果超过了他的预期,除了一千多战俘因各种原因需要回乡外,其他近两万人都愿意加入京兆军立功赎罪,摆脱参与造反的罪名。
但另一个现实问题又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支军队的盔甲和兵器几乎都在大营中被烧毁,他们的后勤船只携带了五千副兵甲,还有一万五千人无法解决兵甲装备。
“这件事卑职有责任!”
刘錡叹口气,十分自责道:“卑职不该献火计,其实对方防御松懈,以骑兵夜间突营也同样能实现目标,纵火反而使损失扩大。”
李延庆摆摆手,“如果让我现在再做决策,我还是会选择纵火突营,在两军作战上不能怀有侥幸之心,一定要尽可能地运用自身的优势,刘将军不必介怀,这件事你没有任何责任。”
这时,王贵道:“地方官府会不会有兵甲,或者民间也藏有,就像我们在京兆征集民间兵甲一样。”
“官府那边我已经让张豹去无锡县询问了,至于民间,长刀弓箭可能会有一点,但盔甲估计没有,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朝廷的后援船队应该已经抵达扬州,实在不行我们调头北上润州,从运河东岸走,摆脱敌军的追踪。”
这时,一名士兵在行军帐门外禀报:“张将军回来了,还有无锡知县在外求见!”
李延庆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张豹带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官快步走进营帐,张豹躬身行礼,“启禀都统,县城内没有库存兵甲,不过陆知县倒有线索。”
文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下官陆志远参见李太尉!”
李延庆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而且这名文官似乎也有点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笑问道:“我好像见过陆知县?”
陆志远点点头笑道:“下官也是太学出身,与太尉是同科进士,下官当时中榜第三十八名。”
李延庆顿时想起来了,这个陆志远是苏州吴县人,和周春关系很好,李延庆不由大笑道:“原来是同窗学友,失礼了,陆知县快快请坐!”
陆志远摆摆手,“下官先说正事。”
“陆知县请说!”
“卑职听说李太尉急需兵甲,只可惜无锡县仓库内没有,不过卑职知道苏州吴县设有武备库,应该有不少兵甲。”
李延庆大喜,连忙问道:“苏州怎么会有武备库?”
“当初朝廷平定方腊造反,杭州被贼兵攻陷后,官兵撤到苏州,在苏州设立了后勤武备库,后来童贯率大军南下,也将后勤重地放在苏州,虽然后来大部分都运走,还剩下一部分,另外从方腊手中缴获的帐篷兵甲也存在苏州,但听说品质不高。”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李延庆立刻下令军队收拾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南下。
众人都纷纷出帐去集结士兵,大帐内只剩下李延庆和知县陆志远,李延庆笑问道:“陆知县是几时调来无锡县?”
“去年年初才刚刚调来,下官原来是楚州盐城县县丞,当了四年县丞才升为知县。”
李延庆暗暗摇头,周春有高家后台,去年已升为济南府五品通判,相比之下,这个陆志远升迁太慢,考中进士已经七年过去了,他居然还是从七品小官。
要知道进士出身虽然起点不高,大多是八品或者从八品起步,但后期提升很快,短短几年就能高升,除非是能力实在糟糕,或者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不过无锡县沿途村镇看起来还是很富庶安定,治理得不错,这个知县怎么会当得如此低调?
陆志远叹口气,“当年我高中进士时才二十余岁,郑家有意捉我为婿,可我家中已有结发妻子,我没有答应郑家,结果在京城候补了两年才得到盐城县丞的空缺。”
说到这,陆志远苦笑着摇摇头,“原以为调到无锡县会稍好一点,不料今年新任常州知事居然又是郑家门生,短短半年不到就已经给我穿了三次小鞋,前两天又令我募集军粮五万石,钱十万贯,十天之内完成,我哪里能办得到?实在不行也只能辞官回家种田了。”
李延庆微微笑道:“相信很快就轮到你给对方穿小鞋了。”
陆志远哈哈一笑,“这确实是我期待已久之事。”
这时,张豹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都统,斥候传来紧急消息,江南军发生了内讧,一支六千余人的军队正疾速南下,距离我们已不足五十里。”
向发早已准备好三万军队,军队迅速集结,在向发的率领下向刘延庆的驻军之地杀去。
此时暮色已降,但天尚未黑尽,刘延庆的两万军队已经开始吃饭,虽然后营拨来的粮食不足,但士兵们饥饿难忍,先纷纷吃了起来。
武安城却有点心神不定,姐夫去了后勤营,他放心不下,又派了几名亲兵去打听消息,但迟迟没有回应,这让武安城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武将军,出事了!”
武安城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只见他派去的两名手下跌跌撞撞奔来,大哭道:“刘将军已被杀死,中军正在集结,请将军定夺!”
武安城和十几名将领都被这个消息惊得肝胆皆裂,将领纷纷怒吼,“为向家卖命不得好死,我们不干了!”
这时,远处传来号角声,有外围巡哨疾奔回来,“将军,数万中军正向我们这边杀来!”
武安城知道形势危急,已不容他再犹豫,他立刻翻身上马,大喊道:“刘将军被杀,兄弟们愿意跟随我走的,请立刻跟上!”
前军一阵大乱,有士兵丢下饭碗便跟随武安城,也有士兵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两万军队开始迅速分流。
这时向发已率军杀到一里外,他得知前军出现异动,心中更加焦急,大吼道:“包围前军,不准一人逃走!”
只片刻,向发便率领三万军杀到了前军大营,一部分军队已经跟随武安城逃走,还有一部分军队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逃回家,三万军迅速将前军大营包围起来,数千名准备逃回家的士兵也被拦截住,士兵们被勒令放下兵器,前往空地集结,不少士兵心中懊悔,但也不敢再跑,只得垂头丧气地向空地走去。
不多时,一名大将清点士兵完毕,奔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帅,前军士兵目前为八千四百五十二人!”
“什么!”
向发眼睛瞪圆了,只剩下八千余人,还有一万多人到哪里去了?
旁边幕僚赵维低声道:“估计一部分被武安城带走,另一部分士兵自己跑掉了,但事起仓促,武安城带走的人应该不多,大部分都逃散了,卑职估计跑得不远,如果大帅派骑兵去搜查,或许能抓回一部分。”
向发手下有一千骑兵,在江南,骑兵十分珍稀,这一千骑兵便一直跟随他左右,向发想了想便回头令道:“传令骑兵在周围三十里内搜查,发现逃兵,立刻给我抓捕回来!”
一千骑兵分为十队,立刻四散奔去,朝各个方向追寻逃兵。
虽然损失了一万余人,但除掉了刘延庆这个心腹之患,向发心中还是舒服了很多,不过追击李延庆的京兆军确实是当务之急,他当即下令道:“全军就地休息,四更时分出发!”
...........
李延庆在无锡县的整军也已经结束,结果超过了他的预期,除了一千多战俘因各种原因需要回乡外,其他近两万人都愿意加入京兆军立功赎罪,摆脱参与造反的罪名。
但另一个现实问题又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支军队的盔甲和兵器几乎都在大营中被烧毁,他们的后勤船只携带了五千副兵甲,还有一万五千人无法解决兵甲装备。
“这件事卑职有责任!”
刘錡叹口气,十分自责道:“卑职不该献火计,其实对方防御松懈,以骑兵夜间突营也同样能实现目标,纵火反而使损失扩大。”
李延庆摆摆手,“如果让我现在再做决策,我还是会选择纵火突营,在两军作战上不能怀有侥幸之心,一定要尽可能地运用自身的优势,刘将军不必介怀,这件事你没有任何责任。”
这时,王贵道:“地方官府会不会有兵甲,或者民间也藏有,就像我们在京兆征集民间兵甲一样。”
“官府那边我已经让张豹去无锡县询问了,至于民间,长刀弓箭可能会有一点,但盔甲估计没有,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朝廷的后援船队应该已经抵达扬州,实在不行我们调头北上润州,从运河东岸走,摆脱敌军的追踪。”
这时,一名士兵在行军帐门外禀报:“张将军回来了,还有无锡知县在外求见!”
李延庆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张豹带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官快步走进营帐,张豹躬身行礼,“启禀都统,县城内没有库存兵甲,不过陆知县倒有线索。”
文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下官陆志远参见李太尉!”
李延庆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而且这名文官似乎也有点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笑问道:“我好像见过陆知县?”
陆志远点点头笑道:“下官也是太学出身,与太尉是同科进士,下官当时中榜第三十八名。”
李延庆顿时想起来了,这个陆志远是苏州吴县人,和周春关系很好,李延庆不由大笑道:“原来是同窗学友,失礼了,陆知县快快请坐!”
陆志远摆摆手,“下官先说正事。”
“陆知县请说!”
“卑职听说李太尉急需兵甲,只可惜无锡县仓库内没有,不过卑职知道苏州吴县设有武备库,应该有不少兵甲。”
李延庆大喜,连忙问道:“苏州怎么会有武备库?”
“当初朝廷平定方腊造反,杭州被贼兵攻陷后,官兵撤到苏州,在苏州设立了后勤武备库,后来童贯率大军南下,也将后勤重地放在苏州,虽然后来大部分都运走,还剩下一部分,另外从方腊手中缴获的帐篷兵甲也存在苏州,但听说品质不高。”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李延庆立刻下令军队收拾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南下。
众人都纷纷出帐去集结士兵,大帐内只剩下李延庆和知县陆志远,李延庆笑问道:“陆知县是几时调来无锡县?”
“去年年初才刚刚调来,下官原来是楚州盐城县县丞,当了四年县丞才升为知县。”
李延庆暗暗摇头,周春有高家后台,去年已升为济南府五品通判,相比之下,这个陆志远升迁太慢,考中进士已经七年过去了,他居然还是从七品小官。
要知道进士出身虽然起点不高,大多是八品或者从八品起步,但后期提升很快,短短几年就能高升,除非是能力实在糟糕,或者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不过无锡县沿途村镇看起来还是很富庶安定,治理得不错,这个知县怎么会当得如此低调?
陆志远叹口气,“当年我高中进士时才二十余岁,郑家有意捉我为婿,可我家中已有结发妻子,我没有答应郑家,结果在京城候补了两年才得到盐城县丞的空缺。”
说到这,陆志远苦笑着摇摇头,“原以为调到无锡县会稍好一点,不料今年新任常州知事居然又是郑家门生,短短半年不到就已经给我穿了三次小鞋,前两天又令我募集军粮五万石,钱十万贯,十天之内完成,我哪里能办得到?实在不行也只能辞官回家种田了。”
李延庆微微笑道:“相信很快就轮到你给对方穿小鞋了。”
陆志远哈哈一笑,“这确实是我期待已久之事。”
这时,张豹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都统,斥候传来紧急消息,江南军发生了内讧,一支六千余人的军队正疾速南下,距离我们已不足五十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