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74 第七百六十六章 视察店铺
- 775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门要债
- 776 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轻气盛
- 777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诱饵
- 778 第七百七十章 条件成熟
- 779 第七百七十一章 码头遇旧
- 780 第七百七十二章 紧急召见
- 781 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报
- 782 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袭永城
- 783 第七百七十五章 书生误国
- 784 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
- 785 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后手
- 786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临时部署
- 787 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
- 788 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权
- 789 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
- 790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价条件
- 791 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场再变
- 792 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
- 793 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谈
- 794 第七百八十六章 强势威逼
- 795 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笼
- 796 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
- 797 第七百八十九章 强行拦截
- 798 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来临
- 799 第七百九十一章 杀将夺权
- 800 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营漏洞
- 801 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营
- 802 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眠之夜
- 803 第七百九十五章 难以久呆
- 804 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愤
- 805 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袭
- 806 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战(一)
- 807 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战(二)
- 808 第八百章 生死大战(三)
- 809 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四)
- 810 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战(五)
- 811 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
- 812 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
- 813 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
- 814 第八百零六章 临时内阁
- 815 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
- 816 第八百零八章 迁都议事
- 817 第八百零九章 笼络之念
- 818 第八百一十章 出发南下
- 819 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
- 820 第八百一十二章 润州探信
- 821 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岗茶棚
- 822 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内
- 823 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闻警讯
- 824 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上)
- 825 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下)
- 826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
- 827 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现破绽
- 828 第八百二十章 鸭子变鸡
- 829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
- 830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赢一局
- 831 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
- 832 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
- 833 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断退路
- 834 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报
- 835 第八百二十七章 决战苏州(上)
- 836 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战苏州(中)
- 837 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下)
- 838 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
- 839 第八百三十一章 难鸟各飞
- 840 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战而胜
- 841 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
- 842 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烦恼
- 843 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蕴到来
- 844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
- 845 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
- 846 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
- 847 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地决定
- 848 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
- 849 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胆包天
- 850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闹大
- 851 第八百四十三章 当面道歉
- 852 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迁都
- 853 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
- 854 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绝为相
- 855 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
- 856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
- 857 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隐患
- 858 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
- 859 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转被动
- 860 第八百五十二章 横山西线
- 861 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敌寨
- 862 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
- 863 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临萧关
- 864 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
- 865 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
- 866 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
- 867 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
- 868 第八百六十章 两战韦城
- 869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
- 870 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灵州
- 871 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铜宋奴
- 872 第八百六十四章 紧急出兵
- 873 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岗陷阱
- 874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
- 875 第八百六十七章 黄河水鬼
- 876 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
- 877 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选
- 878 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
- 879 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关迎灵
- 880 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来
- 881 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学升级
- 882 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试
- 883 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桧归宋
- 884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个半人
- 885 第八百七十七章 肤施防御
- 886 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
- 887 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
- 888 第八百八十章 关键人物
- 889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
- 890 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县城
- 891 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
- 892 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
- 893 第八百八十五章 围魏救赵
- 894 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
- 895 第八百八十七章 紧急朝议
- 896 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
- 897 第八百八十九章 风险测试(上)
- 898 第八百九十章 风险测试(下)
- 899 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
- 900 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袭南城
- 901 第八百九十三章 试探攻城
- 902 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
- 903 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腾(上)
- 904 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下)
- 905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
- 906 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军杀至
- 907 第八百九十九章 战火再起(上)
- 908 第九百章 战火再起(中)
- 909 第九百零一章 战火再起(下)
- 910 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
- 911 第九百零三章 偷运军资
- 912 第九百零四章 瞒天过海
- 913 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
- 914 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祸
- 915 第九百零七章 仓皇弃逃
- 916 第九百零八章 大势难挽
- 917 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
- 918 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
- 919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叶知秋
- 920 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上)
- 921 第九百一十三章 决战太原(中)
- 922 第九百一十四章 决战太原(下)
- 923 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击
- 924 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军
- 925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党为饵
- 926 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战击溃
- 927 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
- 928 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
- 929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
- 930 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
- 931 第九百二十三章 旧态萌发
- 932 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
- 933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 934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 935 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蕴之忧
- 936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
- 937 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
- 938 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机
- 939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
- 940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
- 941 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
- 942 第九百三十四章 连夜抓捕
- 943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
- 944 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
- 945 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
- 946 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
- 947 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议
- 948 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
- 949 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 950 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
- 951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 952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 953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 954 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
- 955 第九百四十七章 紧急应对
- 956 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一)
- 957 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二)
- 958 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三)
- 959 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
- 960 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
- 961 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六)
- 962 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七)
- 963 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八)
- 964 第九百五十六章 灭国之战(九)
- 965 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十)
- 966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 967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 968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 969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 970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 971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 972 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十七)
- 973 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十八)
- 974 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十九)
- 975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 976 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二十一)
- 977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二)
- 978 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二十三)
- 979 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二十四)
- 980 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 981 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
- 982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
- 983 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
- 984 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准备
- 985 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
- 986 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
- 987 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
- 988 第九百八十章 城门遇刺
- 989 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
- 990 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上)
- 991 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中)
- 992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惊魂之变(下)
- 993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 994 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
- 995 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
- 996 第九百八十八章 内战爆发
- 99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 998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 999 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
- 1000 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
- 1001 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
- 1002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
- 1003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
- 1004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 1005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
- 1006 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
- 1007 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
- 1008 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
- 1009 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 1010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 1011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
- 1012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
- 1013 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
- 1014 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
- 1015 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
- 1016 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
- 1017 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
- 1018 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
- 1019 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
- 1020 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
- 1021 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
- 1022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 1023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 1024 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
- 1025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 1026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 1027 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烧任城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举攻城(上)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下)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 1035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 1036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 1037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内讧爆发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军哗变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
- 104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战(上)
- 1046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下)
- 1047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上)
- 1055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中)
- 1056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下)
- 1057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内讧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夜灭室韦【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
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
三万女真骑兵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将两万宋军几乎屠杀殆尽,除了数百人从汴河逃生外,其他两万人全部被屠杀,人头悉数被割下,挂在金兵战马的脖颈下,他们随即调转马头,向西南方向的宋军大营席卷而去,那边还有十万新募之军,可在完颜宗翰看来,那就是十万头待宰的羔羊。
张曲扶着孙傅从湿漉漉的汴河中爬了上来,他们找到几根木头,抱着它游到河中逃得了性命,当孙傅上岸,眼前的一幕将孙傅吓得晕厥过去,两万人的无头尸体堆积在田野里,脖腔里流出的鲜血汇在一起,形成一片数亩大的血塘,简直如地狱再现。
张曲和两名士兵将吓得几乎傻掉的孙傅带回了京城,刚进城门,孙傅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含糊不清地哭喊:“罪人啊!我是千古罪人,全完了,军队全完了!”
很快便有消息传来,姚平仲率领的十万大军被三万女真突入军营,大营内一片腥风血雨,宋军士兵哭爹叫娘,狂奔逃命,十万大军全军溃败,女真骑兵不留战俘,杀得刀刃卷起,刺得长矛折断,追杀出三十余里,十万大军近八万人被屠杀,三十里的旷野里变成了尸山血海,每个女真骑兵的战马脖颈下都挂满了人头。
姚平仲逃得性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亡命奔蜀,他彻底心灰意冷,最终在巴蜀出家为道士。
女真骑兵更换了兵器,调头向东南方向杀去,那边还有董平率领的八万军队,正向中牟方向疾奔而来........
就在女真骑兵肆意屠杀宋军士兵之时,完颜斜也亲率十五万大军在白马渡过了黄河,遮天蔽日向东京汴梁杀来,又命大名府知府梁中书为特使,先一步来东京劝降。
坏消息一个一个向京城传来,次日天快亮时,守南薰门的徐宁接到了董平派人送来的兵符和宝剑,董平率领的军队在夜里得到宋军被血腥屠杀的消息后,一夜之间,八万新兵逃亡殆尽,董平无颜回京面见天子,愿辞职为民,回乡务农。
董平的恶耗还在发酵,另一个天大的消息更是震惊了朝野,太上皇返京途中在永城县被金兵俘虏,这个消息俨如晴天霹雳,使天子赵桓当场晕厥。
此时知政堂内一片混乱,赵桓闭门不出,孙傅不仅病倒,同时也被罢相,由耿南仲接任枢密使以及参知政事副相之位。
主战派只剩下何栗一人,独木难支,而以白时中为首的主和派已完全占据了朝堂。
“各位安静!请安静!”
白时中高喊几声,议事堂内安静下来,白时中又道:“金兵主力最迟明天就要杀到京城,偏偏官家闭门不出,让我们知政堂自己拿定主意,我们必须要连夜做出决定,到底该怎么应对?耿相公,你来说一说!”
众人目光转到了耿南仲身上,兼任枢密使的孙傅病倒并罢相,作为枢密院的第二号人物,耿南仲当仁不让的上位接任,成为知枢密事以及新相国,但并不因为他是知枢密事才受重视,而是因为他刚刚和金国特使梁中书谈过,他知道金国的最新要求。
耿南仲缓缓对众人道:“完颜斜也主张南北分治,以黄河为界,北面划归金国,南面由大宋统治,另外陕西路、秦凤路和熙河路也归金国,另外,宋朝需要赔偿三千万两银子为金国军费,可以分三年缴清,不过实现这个条件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国,双方才能谈,否则金兵将直接攻破汴梁屠城,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大家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白时中问道。
这时,李邦彦咬牙切齿道:“李延庆是导致今日之乱的祸根,若不是他在燕山府坏了金国老狼主的性命,金国也不至于大举攻宋,先不管对方条件,把李延庆交出去,缓解金兵的怒火,对我们后续谈判才有利。”
耿南仲道:“李相公说得对,三万金兵就可以屠杀二十万宋军,我们城中只有五万军队,而金兵来了二十万,京城肯定守不住了,先把李延庆交出去,我们才有谈判的基础,否则金兵进城,你我全家都要被屠杀,各位,举手投票吧!”
想到自己全家要被金兵屠杀,议事堂内沉默了,片刻,白时中举手道:“我同意交出李延庆。”
“我同意!”李邦彦和耿南仲一起举起手。
“我也同意!”吴敏举起手。
“我也同意!”唐恪也举起手。
“同意!”议事堂内的其他官员纷纷举手。
这时,白时中瞪了一眼何栗,“何相国有异议吗?”
何栗长长叹息一声,“你们已经不是主和派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投降派,我和你们还有什么共同语言?”
他转身便大步向外走去。
“不知好歹的混蛋!”
白时中骂了一声,又对众人道:“既然大家一致同意,那事不宜迟,请耿相公立刻率军去抓捕李延庆。”
..........
目前城内军队有两支,一支是三万人的新北军,孙傅病倒后便由何栗代为主管,徐宁和张清为左右副都统,这支军队负责守外城,而内城则由两万殿前禁军镇守,由兵部侍郎王时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桓为了平衡军队权力,特赋予知政堂在紧急事态下可以调动部分禁军的权力。
黑夜中,耿南仲率领两千禁军赶到了曹府,他一声令下,两千禁军顿时将占地广阔的曹府团团包围,数十名士兵用巨木撞开了曹府大门,五百士兵冲了进去。
只片刻,一名偏将跑回来向耿南仲禀报,“启禀枢密使,曹府内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
耿南仲大吃一惊,李延庆和一百多人都住在曹府,闭门不出,怎么都没有了,全部长翅膀飞了吗?
不行,肯定还在曹府,他立刻令道:“给我掘地三尺挖,就算躲在地上,也给我挖出来!”
“遵令!”
偏将跑了回去,士兵开始搜寻地下,半个时辰后,偏将又回来禀报:“还是没有!”
耿南仲呆不住了,立刻返回皇城向白时中汇报。
听说李延庆失踪,白时中也同样惊得目瞪口呆,但他立刻反应过来,若被李延庆跑掉,他们就无法和金国和谈,必须要把李延庆找到。
“给我全城搜捕!”白时中咬牙切齿,于公于私,他都一定要把李延庆抓到。
“可是全城搜捕,我们没有那么多军队?”
知政堂最多只能动用两千军,要想全城搜捕,至少要一万军队以上,那就要得到天子的同意了。
至于外城的三万新北军,白时中根本就不指望,说不定李延庆就躲在新北军中,他得顺便让天子向新北军施压,不准他们窝藏李延庆。
“各位,我们一起去面见官家!”
.........
在二十万宋军全军覆灭和父皇被俘的双重打击下,赵桓骨子里软弱胆小的一面彻底暴露出来,他把自己关在宫中,外面的事情他不闻不问,彻底丢给知政堂去解决。
但碍不过相国们的再三恳求,赵桓还是强打精神出来了。
麒麟殿内,赵桓神情黯然地坐在龙榻上,听白时中讲述他的保城之策。
“陛下,二十万金兵兵临城下,我们只有五万军队,根本守不住京城,唯一的保城之策,只有满足金兵的一切条件,宋金划江而治。”
划黄河而治会失去多少土地,赵桓忍不住潸然泪水,“祖宗的土地在朕的手中丢掉,让朕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陛下,土地可以谈判,实在不行,我们就以银换地,女真人口稀少,要不了这么多土地,我们就拿财富和他们换取土地,金兵南侵,不就是为了利益吗?”
赵桓抹去泪水道:“如果谈判可以解决危机,朕当然愿意谈判。”
“可是....要谈判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兵,这是他们谈判的前提条件,不交出李延庆,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赵桓呆了半晌,最后叹口气道:“如果牺牲一人能换取大宋平安,那朕没有意见。”
“陛下,现在的问题是李延庆已经藏匿起来,我们必须要全城搜捕,必须要带圣旨和金兵谈判,请陛下暂时把军权和制诰权交给知政堂,陛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为了保住大宋社稷,为了陛下的皇位稳固,陛下不能再有妇人之仁。”
赵恒想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他心中也绝望了,他哆嗦着手取出了殿前禁军的虎符和玉玺,颤抖着声音道:“需要做什么,你们看着办,朕只有一个要求,保住大宋社稷,保住朕的帝位,别的朕都可以答应。”
张曲扶着孙傅从湿漉漉的汴河中爬了上来,他们找到几根木头,抱着它游到河中逃得了性命,当孙傅上岸,眼前的一幕将孙傅吓得晕厥过去,两万人的无头尸体堆积在田野里,脖腔里流出的鲜血汇在一起,形成一片数亩大的血塘,简直如地狱再现。
张曲和两名士兵将吓得几乎傻掉的孙傅带回了京城,刚进城门,孙傅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含糊不清地哭喊:“罪人啊!我是千古罪人,全完了,军队全完了!”
很快便有消息传来,姚平仲率领的十万大军被三万女真突入军营,大营内一片腥风血雨,宋军士兵哭爹叫娘,狂奔逃命,十万大军全军溃败,女真骑兵不留战俘,杀得刀刃卷起,刺得长矛折断,追杀出三十余里,十万大军近八万人被屠杀,三十里的旷野里变成了尸山血海,每个女真骑兵的战马脖颈下都挂满了人头。
姚平仲逃得性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亡命奔蜀,他彻底心灰意冷,最终在巴蜀出家为道士。
女真骑兵更换了兵器,调头向东南方向杀去,那边还有董平率领的八万军队,正向中牟方向疾奔而来........
就在女真骑兵肆意屠杀宋军士兵之时,完颜斜也亲率十五万大军在白马渡过了黄河,遮天蔽日向东京汴梁杀来,又命大名府知府梁中书为特使,先一步来东京劝降。
坏消息一个一个向京城传来,次日天快亮时,守南薰门的徐宁接到了董平派人送来的兵符和宝剑,董平率领的军队在夜里得到宋军被血腥屠杀的消息后,一夜之间,八万新兵逃亡殆尽,董平无颜回京面见天子,愿辞职为民,回乡务农。
董平的恶耗还在发酵,另一个天大的消息更是震惊了朝野,太上皇返京途中在永城县被金兵俘虏,这个消息俨如晴天霹雳,使天子赵桓当场晕厥。
此时知政堂内一片混乱,赵桓闭门不出,孙傅不仅病倒,同时也被罢相,由耿南仲接任枢密使以及参知政事副相之位。
主战派只剩下何栗一人,独木难支,而以白时中为首的主和派已完全占据了朝堂。
“各位安静!请安静!”
白时中高喊几声,议事堂内安静下来,白时中又道:“金兵主力最迟明天就要杀到京城,偏偏官家闭门不出,让我们知政堂自己拿定主意,我们必须要连夜做出决定,到底该怎么应对?耿相公,你来说一说!”
众人目光转到了耿南仲身上,兼任枢密使的孙傅病倒并罢相,作为枢密院的第二号人物,耿南仲当仁不让的上位接任,成为知枢密事以及新相国,但并不因为他是知枢密事才受重视,而是因为他刚刚和金国特使梁中书谈过,他知道金国的最新要求。
耿南仲缓缓对众人道:“完颜斜也主张南北分治,以黄河为界,北面划归金国,南面由大宋统治,另外陕西路、秦凤路和熙河路也归金国,另外,宋朝需要赔偿三千万两银子为金国军费,可以分三年缴清,不过实现这个条件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国,双方才能谈,否则金兵将直接攻破汴梁屠城,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大家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白时中问道。
这时,李邦彦咬牙切齿道:“李延庆是导致今日之乱的祸根,若不是他在燕山府坏了金国老狼主的性命,金国也不至于大举攻宋,先不管对方条件,把李延庆交出去,缓解金兵的怒火,对我们后续谈判才有利。”
耿南仲道:“李相公说得对,三万金兵就可以屠杀二十万宋军,我们城中只有五万军队,而金兵来了二十万,京城肯定守不住了,先把李延庆交出去,我们才有谈判的基础,否则金兵进城,你我全家都要被屠杀,各位,举手投票吧!”
想到自己全家要被金兵屠杀,议事堂内沉默了,片刻,白时中举手道:“我同意交出李延庆。”
“我同意!”李邦彦和耿南仲一起举起手。
“我也同意!”吴敏举起手。
“我也同意!”唐恪也举起手。
“同意!”议事堂内的其他官员纷纷举手。
这时,白时中瞪了一眼何栗,“何相国有异议吗?”
何栗长长叹息一声,“你们已经不是主和派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投降派,我和你们还有什么共同语言?”
他转身便大步向外走去。
“不知好歹的混蛋!”
白时中骂了一声,又对众人道:“既然大家一致同意,那事不宜迟,请耿相公立刻率军去抓捕李延庆。”
..........
目前城内军队有两支,一支是三万人的新北军,孙傅病倒后便由何栗代为主管,徐宁和张清为左右副都统,这支军队负责守外城,而内城则由两万殿前禁军镇守,由兵部侍郎王时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桓为了平衡军队权力,特赋予知政堂在紧急事态下可以调动部分禁军的权力。
黑夜中,耿南仲率领两千禁军赶到了曹府,他一声令下,两千禁军顿时将占地广阔的曹府团团包围,数十名士兵用巨木撞开了曹府大门,五百士兵冲了进去。
只片刻,一名偏将跑回来向耿南仲禀报,“启禀枢密使,曹府内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
耿南仲大吃一惊,李延庆和一百多人都住在曹府,闭门不出,怎么都没有了,全部长翅膀飞了吗?
不行,肯定还在曹府,他立刻令道:“给我掘地三尺挖,就算躲在地上,也给我挖出来!”
“遵令!”
偏将跑了回去,士兵开始搜寻地下,半个时辰后,偏将又回来禀报:“还是没有!”
耿南仲呆不住了,立刻返回皇城向白时中汇报。
听说李延庆失踪,白时中也同样惊得目瞪口呆,但他立刻反应过来,若被李延庆跑掉,他们就无法和金国和谈,必须要把李延庆找到。
“给我全城搜捕!”白时中咬牙切齿,于公于私,他都一定要把李延庆抓到。
“可是全城搜捕,我们没有那么多军队?”
知政堂最多只能动用两千军,要想全城搜捕,至少要一万军队以上,那就要得到天子的同意了。
至于外城的三万新北军,白时中根本就不指望,说不定李延庆就躲在新北军中,他得顺便让天子向新北军施压,不准他们窝藏李延庆。
“各位,我们一起去面见官家!”
.........
在二十万宋军全军覆灭和父皇被俘的双重打击下,赵桓骨子里软弱胆小的一面彻底暴露出来,他把自己关在宫中,外面的事情他不闻不问,彻底丢给知政堂去解决。
但碍不过相国们的再三恳求,赵桓还是强打精神出来了。
麒麟殿内,赵桓神情黯然地坐在龙榻上,听白时中讲述他的保城之策。
“陛下,二十万金兵兵临城下,我们只有五万军队,根本守不住京城,唯一的保城之策,只有满足金兵的一切条件,宋金划江而治。”
划黄河而治会失去多少土地,赵桓忍不住潸然泪水,“祖宗的土地在朕的手中丢掉,让朕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陛下,土地可以谈判,实在不行,我们就以银换地,女真人口稀少,要不了这么多土地,我们就拿财富和他们换取土地,金兵南侵,不就是为了利益吗?”
赵桓抹去泪水道:“如果谈判可以解决危机,朕当然愿意谈判。”
“可是....要谈判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兵,这是他们谈判的前提条件,不交出李延庆,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赵桓呆了半晌,最后叹口气道:“如果牺牲一人能换取大宋平安,那朕没有意见。”
“陛下,现在的问题是李延庆已经藏匿起来,我们必须要全城搜捕,必须要带圣旨和金兵谈判,请陛下暂时把军权和制诰权交给知政堂,陛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为了保住大宋社稷,为了陛下的皇位稳固,陛下不能再有妇人之仁。”
赵恒想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他心中也绝望了,他哆嗦着手取出了殿前禁军的虎符和玉玺,颤抖着声音道:“需要做什么,你们看着办,朕只有一个要求,保住大宋社稷,保住朕的帝位,别的朕都可以答应。”
正在加载...